yangxiaotie.com

鲜于闾丘司徒司空

鲜于

        序号437    鲜于:xian  yu     姓氏来源:周武王仰慕箕子贤德,曾经访以天道,后被封朝鲜,箕子依照故国习惯将支子仲封在“于”邑,后裔合鲜、于二字为家族姓氏。姓氏名人:鲜于天。宋代著名科学家,幼时能日诵千言,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其精通天文、历数、地理、方技,其学问渊博,为当时名儒争相求教的大学问家。姓氏郡望: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

 

        序号438    闾丘:lv qiu    姓氏来源:(1)周朝时邾国地名,其首领后代遂以地名为姓。(2)邾国贵族封在闾丘,其家族昌盛后以“闾丘”为姓。姓氏名人:闾丘均。唐代成都人,与陈子昻、杜审言齐名,武后时任官博士,后从唐九微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自其手。姓氏郡望:顿丘郡,河南浚县。

 

 

司徒

        序号439    司徒:si  tu    姓氏来源: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舜的子孙遂以官职“司徒”为姓。姓氏名人:司徒映。唐文宗即位,深知两朝之弊,励精求治,任司徒映为太常卿,出宫女3000余人,放五坊鹰犬,省冗食1200余人,政号清明。不料数年后,宦官挠权,勾心斗角,奢侈浪费,腐败回潮,司徒映目睹此情此景,毅然决定辞官还乡,不再在朝廷做不清明的官。姓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

 

暂缺

     序号440    司空:si  ko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晋国大夫士蒍担任司空官职(古代管工程建筑的官),子孙遂以官名“司空”为姓。(2)尧的后代隰叔曾在晋国任司空,子孙遂以祖上官职为姓。姓氏名人:司空图。唐朝人。咸通年间进士,累官礼部郎中,因避战乱隐居中条山王官峪,朱温篡唐后,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坚拒不就,唐哀帝被朱温弑后,司空图绝食而死,著有《诗品》二十四卷,以四言韵语咏述诗的二十四种境界,对后世诗评有很大影响。姓氏郡望:顿丘郡,今河南浚县。       (晓铁/藏品)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

暂缺    序号433    钟离:zhong  li      姓氏来源:(1)宋国君在晋国被杀,儿子逃到楚国,封地钟离,子孙遂以地名“钟离”为姓。(2)周代伯益后人封在钟离国,后被楚国所灭,国人遂以原国名“钟离”为姓。(3)春秋时,宋桓公儿子敖在晋国任职,其子州犁任楚太宰,食采钟离,子孙以居住地“钟离”为姓。姓氏名人:钟离权。号和谷子,唐朝人。生而奇异,长相俊美,有一把大胡子,身长8尺余,传说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成为八仙之一。姓氏郡望:会稽郡,今江苏吴县。

宇文

     序号434    宇文:yu  wen   姓氏来源:魏晋时,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其打猎时拾到玉玺,刻“皇帝玺”三字,以为天授神权,遂以“宇文”为姓(天为”宇”,君为”文”,意即”天子”)。姓氏名人: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祖节,贞观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局见称,时江夏王道宗尝以私事托于节,节遂奏之,太宗赐绢二百匹,仍劳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序号435    长孙:zhang  sun      姓氏来源: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曾祖父拓跋郁律,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儿子,赐为长孙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遂改为“长孙”姓。姓氏名人:长孙无忌。字辅机,晟子,唐朝洛阳人。博涉文史,有谋略,从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迁吏部尚书,封为齐国公,又徙赵国公、太子太师,后为高宗时辅政大臣,进授太尉,兼修国史,因被武后所陷自杀。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慕容    序号436    慕容:mu  rong     姓氏来源:(1)公元前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建国辽西棘城, 经慕容木延向辽东发展,先祖慕容廆继位, 后代遂以祖先名字“慕容”为姓。(2)汉桓帝时鲜卑分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故以“慕容”为姓。姓氏名人:慕容皝。字元真,昌黎棘城人。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用法严苛,后称燕王,崇尚儒学、喜好文籍,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崇尚汉化。姓氏郡望:雁门郡,今山西代县。(晓铁/藏品)

公孙仲孙轩辕令狐

      序号429    公孙:gong  sun     姓氏来源: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后代遂以“公孙”为姓。姓氏名人:公孙鞅。即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封商十五邑,号商君,其在魏国未得重用,后投秦孝公主持变法,孝公死后,被陷害车裂而死。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县。

 

暂缺

序号430    仲孙:zhong  sun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庄公弟弟庆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称共仲,后杀死太子般和闵公,畏罪出逃,改姓为孟孙氏,留居鲁国的子孙仍以“仲孙”为姓。姓氏名人:仲孙湫。春秋时齐国人,鲁国发生灾荒,齐桓公派仲孙湫以“慰问”名义侦察情况,齐桓公问:“现在是否可以攻打鲁国“?仲孙湫说:”不可以,因为鲁国有难,只可更加爱护和帮助!”齐桓公听后佩服仲孙湫之远见。姓氏郡望:高阳郡,今山东临缁县。

 

轩辕

序号431    轩辕:xuan  yuan     姓氏来源:(1)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得姓轩辕,后代子孙遂以“轩辕”为姓。(2)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图腾,故此得姓。姓氏名人:轩辕氏。即黄帝。传说黄帝姓公孙,后因生于姬水改姓姬,国内有熊,故亦称有熊氏,与蚩尤战于涿陆之野,斩杀蚩尤,又败炎帝于阪泉,诸侯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号黄帝。姓氏郡望:邰阳郡,今山西武功县。

 

令狐    序号432    令狐:ling  hu     姓氏来源:晋国大将魏颗率军与秦国交战,立下战功,晋景公把令狐作为奖赏封赐,后代遂以封地名“令狐”为姓。姓氏名人:令狐楚。唐朝大臣、诗人,担任过中书待郎、尚书、仆射等官职,政绩卓著,常与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唱和,李商隐均出自他的门下。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晓铁/藏品)

民国时期人像名片收藏欣赏

张馨甫名片1         [藏品简介]    民国时期人像名片,名片右上方用清秀繁体小楷写着“曾任浙江水上警察厅中医疗病院院长、杭州市公安局感化习艺所中医员、绍属新昌县城乡常年官医局局长”字样;名片正面中央印制着人像并标注名字张謦甫。

        [相关链接]    中华民国(1912年元月1日-1949年4月21日),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于23日解放南京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后一届政府垮台。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

         收藏感言:民国时期个人名片已经流行,但并非任何人都印名片,而是具有一定地位、一定身份的人有此念想。在我的收藏册中民国名片已有百余之多,左图样式仅有二张,可谓精品中之极品。据考证,民国时期带人像的名片大多为医师从业者所印,因名片上没有时间标识,所以无法断定是否属中、晚时期,名片背面除了文字竖排外,精致程度不比现代名片差,名片主人的身份一目了然,仿佛在向人们静静地述说当年的风采。 (晓铁/藏品)

三皇五帝中黄帝姓什么?

       黄帝,中华民族始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号轩辕氏,由于生长在姬水,所以以姬为姓,后在有熊建立国家,又称有熊氏。因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最精彩的故事是黄帝与炎帝、蚩尤之间的战争,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发明为后世所称赞, 故黄帝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编辑感言: “三皇五帝”中,三皇指天皇燧人、地皇伏羲、人皇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据史料记载: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及传说中的八卦。神农氏发现了茶叶,是农业和医药的始祖。  (晓铁/编辑)

淳于单于太叔申屠

淳于    序号425    淳于:chun  yu     姓氏来源: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建立州国,州国公族定居淳于城,名淳于国,其后代遂以国号为姓。姓氏名人:淳于缇萦。汉代名医淳于意之女,其父亲医道好,因被豪商诬告,判下肉刑重罪,缇萦主动随父亲进京,上书朝廷,并自愿献身为奴,抵赎父亲刑罚,汉文帝被孝心所感动,下令赦免并废除了肉刑的法令。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临淄县。

 

暂缺

     序号426    单于:chan  yu      姓氏来源:古代称匈奴部落统治者为“撑犁孤涂单于”,简称“单于”(匈奴语中“撑梨”是“天”,“孤涂”是“子”,“单于”含有“广大”意思),后代以“单于”为姓,单于者,汉族谓之“天子”意思。姓氏名人:呼韩邪单于。汉宣帝神爵四年,被乌禅幕及左地贵人等拥立,发兵击败握衍朐鞮单于,被其兄郅支单于击败,引众南近塞,对汉称臣,数年后鉴于郅支单于西迁,乃率部重归漠北,自请为婿,娶汉宫女王嫱(昭君)为妻,此后汉与匈奴40余年无战事。姓氏郡望:千乘郡,今山东高苑县。 

暂缺

     序号427    太叔:tai  shu     姓氏来源:(1)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文公姬毁第三个儿子姬仪,因排行老三称叔仪,又因为是王族之后,所以世称太叔仪,后代以祖上名字“太叔”为姓。(2)郑庄公名寤生,其弟段被封在京,世称京城太叔,子孙遂以祖先封号“太叔”为姓。姓氏名人:太叔段。春秋时郑国人,郑武公少子,庄公弟,母爱而欲立为太子,武公不许,其骄纵贪婪,为争权位,举兵叛乱,被庄公所败。姓氏郡望:东平郡,今山东泰安市。

 

申屠    序号428    申屠:shen  tu     姓氏来源:夏朝时,四岳之后封于申,为侯爵位,世称申侯,西周末年周幽王为酬谢申侯援立之功,封公族于屠原,居于屠原申姓人,遂以“申屠”为姓。姓氏名人:申屠嘉。汉代都尉,文帝时拜丞相,封固安侯,为人廉直,不受私人拜托,幸臣邓通戏殿上嘉欲杀之,为文帝赦免,景帝时,嘉欲借晁错穿凿宗庙垣事杀之未成,愤恨吐血而死。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东。                (晓铁/藏品)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

澹台-    序号421    澹台:tan  tai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遂以湖名命姓取名澹台灭明,其后代以“澹台”为姓。姓氏名人:澹台灭明。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人公正,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受到孔子的推崇,后游学于江淮,弟子多达300人,名扬各诸侯国,因其貌丑,孔子开始曾以为才薄,当发现其优点后,自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后追封为“江伯”,称其“先贤澹台子”。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序号422    公冶:gong  ye     姓氏来源:鲁国公族季冶,字公冶,为鲁国大夫,后代遂以祖上字“公冶”为姓。姓氏名人:公冶长。春秋鲁国贤人,孔子弟子,孔子说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将女儿嫁给他。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暂缺

    序号423    宗政:zong  zheng     姓氏来源: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后代楚元王刘交,孙子刘德,官至宗正,为主持皇家宫室事务官员,子孙遂以祖上官职名“宗正”为姓,后加文为“宗政”姓。姓氏名人:宗政濮阳。安西平叛乱,濮阳拜相仕吴皇后魏宗政珍,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孝昌时为都督,讨平乐汾州叛贼,三国时任会稽太守,和琅琊王孙权交情很好,孙权做了东吴皇帝后,封其为外黄侯丞相。姓氏郡望:彭城郡,今江苏铜山县。

 

 

    序号424    濮阳:pu  yang      姓氏来源:濮阳,古代又名澶州、帝丘,因地处濮水之阳,故名濮阳,上古时炎黄部落首领颛顼帝高阳氏曾建都濮阳,颛顼帝死后安葬在濮阳,后代在此守灵遂以地名“濮阳”为姓。姓氏名人:濮阳成。明朝武将,沉毅有远志,累立战功,朝廷封世袭金山卫百户,为武德将军。姓氏郡望:平陵郡,今山西文水县。

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cof

  序号417    赫连:he  lian       姓氏来源:刘元海之族,篡位称天王,其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改姓姚,根据礼法,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改姓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后代遂以“赫连”为姓。姓氏名人:赫连韬。唐代名人,有不羁之才,与莆田陈黯、王肱、萧枢、林贤、福州陈蔇、陈发、詹雄合称“八贤”。姓氏郡望:渤海郡,今河北沧州市。

 

皇甫

序号418    皇甫:huang  fu     姓氏来源:西周后期,宋戴公儿子充石,字皇父,当时长狄部落进攻宋国,皇父领军反击,皇父和儿子不幸战死,皇父孙子南雍陲以祖父字为姓氏,称皇父氏,后皇父氏子孙将“父”字改为“甫”字,遂成“皇甫”姓。姓氏名人:皇甫涍。明代诗人,好学工诗,与兄沖及弟汸、濂,皆有才名,时称皇甫四杰,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其后同张凤翼、燕翼、献翼并负才名,故有“前有四杰,后有三张”之语。姓氏郡望:安定郡,今甘肃固原县。

 

尉迟

序号419     尉迟:yiu  chi       姓氏来源: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拓跋邽复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以族名“尉迟”为姓。姓氏名人:尉迟敬德。隋朝末年,从军高阳,以武勇著称,秦王李世民引为右府参军,屡立大功,是李世民亲信之一,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太宗欲妻以女,敬德说:“臣妻虽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原也”,帝乃止,以功累封鄂国公。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序号420    公羊:gong  yang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国有位才学出众人物公孙羊孺,子孙遂以祖上名字“公羊”为姓。姓氏名人:公羊高。战国时齐国名儒,为卜子夏高徒,作《公羊传》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到汉初,他玄孙公羊寿,邀集了研究公羊高的学者,辑录成《春秋公羊传》,汉宣帝之时,成为儒学”十二经”之一,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姓氏郡望:顿丘郡,今河北清丰县。      (晓铁/藏品)

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夏侯    序号413     夏侯:xia  hou      姓氏来源:周武王封夏禹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后楚国灭杞,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其是夏禹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遂称为夏侯氏,后代子孙以“夏侯”为姓。姓氏名人:夏侯玄。三国魏人。曹爽辅政,任魏征西将军,掌管雍凉州军事,司马懿杀爽,玄亦被废黜,后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夷三族。姓氏郡望:谯郡,今安徽毫县。

 

 

诸葛

     序号414    诸葛:zhu  ge       姓氏来源:(1)伯夷后裔葛伯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邪郡诸县之葛氏,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葛姓为“诸葛”。(2)春秋时,齐国熊氏之后复姓詹葛,后改为“诸葛”姓。(3)秦末大将葛婴屡立战功,汉文帝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侯,后代遂以“诸葛”为姓。姓氏名人: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刘备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其志在攻魏以复中原,出师北伐,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姓氏郡望:琅琊郡,今山东诸城县。

 

闻人

     序号415     闻人:wen  ren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鲁国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说,主张“克己复礼”,以少正卯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主张变法革新,少正卯在讲学中成为文人学士公认的“闻人”,其后代遂以“闻人”为姓。姓氏名人:闻人诠。明朝人。嘉靖年间进士,授宝应知县,升为御史,出巡山海关,修筑长城近千里,校刻《五经》、《三礼》、《旧唐书》行世。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

 

    序号416    东方:dong  fang        姓氏来源:(1)伏羲氏裔孙羲仲,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姓,称东方氏。(2)东方朔本姓张,父亲张夷在其出生前去世,因为出生时正值东方天亮,所以起名东方朔,其后代以“东方”为姓。姓氏名人:东方虬。唐代武后时任左史,工诗武后游洛南龙门时,命随从文官赋诗,东方虬最先作好,武后赐他锦袍。姓氏郡望: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晓铁/藏品)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

暂缺    序号409    万俟:mo qi     姓氏来源:北魏朝由道武帝拓拔珪创建,拓拔珪原是鲜卑君主后代,在战乱中长大,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拔氏进入中原,遂以部落名“万俟”为姓。姓氏名人:万俟丑奴。北魏未年高平镇人。农民起义领袖,关陇起义时为胡琛部属,琛死尽领其众,建义元年称天子,年号神兽,后攻占魏东秦州,围岐州为魏军所败被俘死于洛阳。姓氏郡望:兰陵郡,今山东枣庄市。 

 

司马

     序号410    司马:si  ma       姓氏来源:上古时,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同宣王时,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其以官职为姓,后代遂以“司马”为姓。姓氏名人: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汉朝史学家、北宁大臣,宝元进士,官至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英宗时,进图龙阁直学士,献《通志》八卷,命设局续修,神宗初,任翰林兼侍读学士,《通志》赐名《资治通鉴》,为我国著名的编年史著作。姓氏郡望: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 

上官

     序号411    上官:shang  gu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楚怀王封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孙遂以邑名“上官”为姓。(2)楚国王族封地在上官,后代遂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上官桀。汉朝人。武帝时任太仆,武帝临终时,任上官桀为左将军,与霍光同受遗诏辅佐少主,封为安阳侯,后因密谋欲废昭帝,事情败露,被诛族灭。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通渭县。

 

欧阳    序号412    欧阳:ou yang    姓氏来源: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所灭,越王无疆儿子蹄被楚王封在乌程的欧余山南做亭侯,故称欧阳亭侯,其后代遂以“欧阳”为姓。姓氏名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江西永丰县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尤以文学成就最高,是继承唐代古文运动而有所创新的北宋文坛盟主,四岁丧父,家境清贫,母以“荻画地教子”,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姓氏郡望:渤海郡,今河北沧县。(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