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代,常和小朋友三五成群,蹲着、跪着、趴在地上玩洋画。六七十年代洋画在城市算是孩子们既经济又方便的玩具。常见的玩法:一方把洋画一张或数张平放或叠放在地上,另一方用洋画用力摔到地上,利用扇劲和震动使地上的洋画由正面变成背面算赢。如果不成功,就由对方用同样的方法扇动,输者再拿出一张或数张洋画放在地上,此种游戏称为“扇洋画”;也有的玩法是双方各拿几张,然后轮流用手掌拍地,使洋画翻面,最后将洋画全部拍成反面的一方获胜,此法称为“拍洋画”。尽管衣服脏了、手拍肿了、冬天手冻僵了,虽然家长一遍遍地喝斥、甚至打骂,玩者依旧痴迷和投入。
每当逛商店,眼见橱窗中孩子们的玩具丰富多彩且时尚高雅,令人羡慕不已,而一旦回味起自己幼年时期玩洋画的情景仍觉得倍感乐趣。在我的收藏夹中,这套民国时期的洋画,正面印着非常精美的花卉图案,背面印有百家姓氏并注明该姓氏发源地。众所周知,寓教于乐一直是中国传统游戏的宗旨,在诸多品种的洋画中,将中国的《百家姓》印在洋画上作为孩童识字的蒙学卡片,堪称独具匠心。
洋画的出现并非偶然,看图识字的形式受到欧美、日本等国教育经验影响,其图文并茂的风格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小小画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民俗、戏曲、文学、体育、娱乐、风光、动植物等诸多方面,可谓洋洋大观。因时代变迁,尤其是遭受文化大革命“破除四旧”的劫难,以至当今能见到的乃是凤毛麟角,若想收集齐全实属不易,故此套洋画被热衷于收藏的人们视为洋画收藏中的极品。 (晓铁/文)
11 4 月, 2013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3年4月2日,《武汉晚报》百姓读本-街坊刊载对本馆的专访《“百家姓迷”收藏百家姓名片》稿,立刻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市民“
”女士第一个打来电话,她非常自信地告诉我,自己的这个姓上面一个比,下面一个干,念guan,不仅罕见,而且在字典里都查不到,电脑也无法打出来。平时与人打交道,当别人问“你贵姓’?我说我姓“
”常被人怀疑。因为打不出来,有时候被人误写成“毕”姓。听完“
”女士的述说,我赶紧翻阅案头的姓氏书籍,果然没有收集,本想向她索取一张名片,因为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个字,所以无法满足心愿,高兴之余留下些许遗憾。
相关链接:“
”姓源于“殷”姓。相传商朝时期,比干丞相姓殷,纣王割了比干丞相的心肝,还要杀绝殷姓后代。比干丞相的后人为了保命逃难到安乡县北部村落,纣王派人追杀到此。当地老百姓知道后,为了免除杀身之祸,纷纷在大门上挂一个罐子,并告诉追捕的人:“凡是大门上挂罐子的都不姓殷”。于是丞相的后人人也在大门上挂上罐子,免除了灭顶之灾。之后子孙将比、干两字上下连在一起,改姓为“
”,读音“罐”,以纪念罐子救命之恩。(晓铁/文)
7 4 月, 2013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5 4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清明将至,同事去买祭品,看到居然有纸糊的苹果手机,便不以为然说:“啊哈,烧苹果手机?老祖宗会用吗?”店老板白他一眼说:“乔布斯都亲自下去教了,你还操那心?”同事于是买了一个。老板提醒到:“买个手机套吧,下面蛮潮湿的”,同事说可以,老板接着说:“再买个蓝牙耳机或有线耳机,最近下面也出台了新交规,开车打电话抓得严”,同事再次屈服了又买了个耳机。老板继续善意的提醒到:“最重要的还要买一个充电器啊,别忘了烧充电器,回头祖宗找你要就不好了,光找你要还是小事,叫你送去就麻烦了,同事怕祖宗叫他送,只好又买了一个充电器。付钱的时候,同事跟老板索要名片说:“跟祭品一块烧给老祖宗吧,万一手机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找你保修了”。 (晓铁/编辑)
1 4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许晓俊,1969年生于浙江桐庐,美术教育硕士,现任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副秘书长、教育部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主编和编著著作、字帖256种,“立式可调节视角的书画用书”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书法展,获第五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第六、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相关链接]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硬笔书法脱胎于传统书法艺术,笔头质地尖硬有别于毛笔软质笔头,主要以钢笔为书写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电脑的出现使写字次数、频率大减,但硬笔书法的教育和影响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收藏感言:硬笔书法书写工具包括:钢笔、铅笔、蘸笔、圆珠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创作和研究,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匀称,从许老师名片上的硬笔书法作品足以见到功底。 (晓铁/藏品)
19 3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介绍] 年历卡是一种印有年历日期的纸片和塑料片,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设计者配上了各种图案,它记载着人们走过的每一天,见证着岁月的痕迹。在国内早有人专题收藏,并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早期年历卡的收藏价值往往被人忽视,用完后随手扔弃,随着岁月的推移,其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逐渐显露,丰富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具备收藏品的所有特点:史料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欣赏性,所以年历卡的身价日益渐涨。年历卡在收藏领域属于年历收藏的一个分支,形式及功能多种多样,有单纯记载日期的年历卡,也有书签卡、明信片等,涉及百家姓内容的不多见。
(图片为本馆收藏:厦门农行发行“1999已卯兎年年历卡及百家姓卡”全套3枚,1枚年历卡,2枚百家性卡)
收藏感言:据考证年历片由国外传入我国(只限于公元计时)。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一家航海公司为了方便船员航海途中查阅日期,就把航期和泊岸点制作成卡片似的“航期表”,分发给船员们。一次,有家伦敦餐馆老板见到航期卡片灵机一动,便在元旦前夕仿照样式在卡片一面印上年历,另一面印上餐馆烹调的菜肴。以后法国巴黎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又依葫芦画瓢,在仿效印制的卡片上压上香水,成了带香气的年历广告片,从此年历卡慢慢地发展起来,成为收藏界的又一门类。 (晓铁/藏品)
14 3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简介] What is Your Surname?您的姓氏是什么?魔术师展示牌迭﹐牌面看起来是一副普通扑克牌﹐但是牌背上则印满了不同的中国姓氏。魔术师先让观众随意在心里面想一个姓氏﹐当观众想好之后﹐魔术师就开始运用读心术﹐在纸上写下他的读心结果﹐当观众首次说出他心里面想的姓氏﹐例如是“陈”时﹐魔术师则展示他的读心术结果﹐例如:黑桃3﹐魔术师会从牌迭中取出牌背上印着“陈”的那张牌﹐把牌翻过来﹐果然就是黑桃3。这已经是非常震撼的效果﹐但魔术师宣称要把魔术的难度再度提高﹐这次由他跟观众交换角色﹐由观众来做读心术﹐魔术师随意想一个姓氏﹐例如“李”姓﹐并让所有观众都看见﹐这时再由观众来想“李”字正面的那张牌是什么﹐例如:方块7,魔术师把牌迭中的方块7拿出来﹐翻过来一看﹐果然牌背上所印的姓氏为“李”,一共三种预言效果足够震撼观众的心灵。由此及彼,通过本产品可测出任何百家姓。
收藏感言:魔术(magic),旧称“幻术”或“戏法”(juggling (conjuring) tricks),亦比喻神奇的手段。魔术属于杂技的一种,是能够产生特殊幻影的戏法,即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装置把真实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出现消失变换等,变化变幻莫测。本牌仿制黑老虎扑克风格,无须手法,不需要托,可作近景﹐厅堂甚至舞台互动演出,因此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晓铁/藏品)
25 2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规格:高14.7厘米、斗口直径18.7厘米
来源:据卖家讲从浙江省长兴县乡下收购
自考:笔斗口径上大下小,白色釉面上书《百家姓》全文,据考为“北宋年间版《百家姓》”,字体为楷书,笔斗底部标有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康熙帝(1654-1722)名玄烨,全名爱新觉罗·玄烨,系顺治皇帝第三子,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使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得到繁荣与发展,促进了满蒙汉等民族血缘与文化的融合,由此推算距今有291年);笔筒上字体端正,排列整齐,以釉里红作“熙朝传古”方印,寓意盛世之朝代代传袭,使用者为文人墨客。
收藏感言:如何玩收藏,朋友告诉我,不是所有历史遗留的东西都算古玩,尤其从网上淘东西,更得当心受骗上当,检漏的机会微乎其微。2013年元月,在淘宝网店无意发现清代瓷器笔斗《百家姓》,经过几番砍价后决定买下,想法仍是那么地简单:收藏要有意义、有价值,专题收藏具有可玩性。在已有的藏品中,瓷器上的《百家姓》还是第一次见到,难免心仪和冲动。事实证明我的眼光独到,所淘笔斗物有所值,孤品难求。按照收藏大师的话讲“完整的瓷器,肯定比修补的要好,修补的肯定比破碎的好。文房四宝比瓶子好,瓶子、罐子比碗好”。简言之,那些专门烧制供人把玩和收赏的艺术品,远比那些用于日常生活的器具更值得收藏和鉴赏。 (晓铁/藏品)
19 2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叶柏河,1960年生于中国大陆,1978年定居香港开始美术创作,1989年师从杨善学习中国画,曾举办三次个人画展、数十次联展。2001年获“弘扬中华文化书画比赛”冠军、2002年获“吴道子艺术馆基金大赛第三屇中国名家书画大展”精品奖、2004年获“华采缤纷贺国庆-龙的光辉全港书画公开赛”中国画冠军、2005年获“纪念郑和下大西洋600周年摄影书画国际大赛”优秀奖、2006年获“首屇神舟杯中国书画大展赛”银奖。
[相关链接] 画展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绘画展览,亦指绘画展览会。画展是从事绘画的艺术家通过由单位或组织主办,另一个单位或组织承担整个展览活动过程运行,通过一个适合特定人群或广大受众参观分享自己在某一阶段内取得艺术创作的成就或成果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应具备6个基本条件:主办方、承办方、参展单位或个人、展品、展馆、观众 ,也有把策展人列入基本条件的。
收藏感言:在香港旅游时偶然得到这张名片,感觉独特、爱不释手,叶老师的肖像名片,不仅具有追求品味、彰显个性的特点,而且让“名片交换”充满趣味,小小的名片仿佛似打开的话匣子,静静地讲述着过去的成就与荣耀。 (晓铁/藏品)
18 2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个人的姓氏就像是一张名片,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钱文忠曾于2007年在《百家讲坛》讲述《玄奘西游》力压于丹、易中天,成为当时节目收视率之冠。1月27日春节来临前,钱文忠于每天12:30分在CCTV-10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中解读《百家姓》故事(重播:当日 22:27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话说的既是人们对于自己家族的尊重,也是人们对自身姓氏的看重,历史上曾因各种情况被迫改姓者比比皆是。那么你的姓究竟起源于哪里?在姓氏的演化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故事?《百家讲坛》之《百家姓》将为你娓娓道来。
编辑感言:钱文忠师承季羡林、金克木两位老先生,不仅是国内少数几位钻研梵文、巴利文(古代印度一种语言)的学者之一,而且在国学方面颇有造诣。《百家姓》作为流传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告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不仅令人重新认识到国学的经典,而且知晓了历史的复杂性。 (晓铁/编辑)
4 2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