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李思维创意研发《百姓字牌》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姓氏热和寻根拜祖热。世界华人恳亲大会、中国淮阳姓氏文化节祭拜伏羲、鹿邑祭拜老子、郑州黄河游览区祭拜炎黄二帝、新郑轩辕故里祭拜黄帝、山西黄陵县祭拜黄帝、湖南炎陵县祭拜炎帝、甘肃天水祭拜伏羲女娲,地点不同,华夏炎黄子孙祭拜的祖宗却相同——女娲与伏羲、炎帝与黄帝。祭拜者则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来自不同姓氏的华夏炎黄子孙。为了使寻根祭拜过程中的文化活动更具有中华民族的浓厚色彩,使来自各地的寻根祭拜者有一份有意义纪念品,使寻根祭拜活动有一个万人参赛组字的载体和规则,河南省中牟县李思维,历经十年之功创意研发了《百姓字牌》。

      1994年,李思维从爱上电脑,爱上五笔字型。他根据五笔字型输入电脑的拆分规则和许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理论,研究组字比赛的角码、花色、字段、词段、段式、字链、报牌、守牌、攻赢级差、来牌称谓、码段字分、字路图、字路表,总结出顺向、逆向、跳跃、借补、截补、循换 “六大”思维组字规 浏览全文 »

黑梓木浮雕镇纸《百家姓》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百家姓》镇纸规格:29*4*2.4 (cm)。

       [相关链接]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此也称作镇尺、压尺。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收藏感言:镇纸作为书画创作时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具,历来是文人雅士喜爱把玩之物,但因为普遍存在,以及相对于书画、瓷器、玉石等藏品来说,升值缓慢,目前难以形成收藏气候。黑梓木(又叫黑紫檀木),东北地区称之为臭梧桐。主产于黄河至长江流域,分布广、产量大、材质佳,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木材品种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硬度介于柴木和软木之间,材质轻而耐朽,木理优美并带光泽;不开裂,不伸缩,刨面光滑,抗腐性较强,非常适合雕刻。笔者以为,对于传世珍品而言今天收藏一些有文化内涵的实物,就是明天的“古董”。     (晓铁/藏品)

 

广州华晟筹拍首部姓氏题材电视剧《百家姓传说》

       日前,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2010年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大型历史文化系列电视剧《百家姓传说》以其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溯源巨制,获得众多姓氏宗会的鼎力支持和海内外华人的关注与期待。《百家姓传说》超越时空,以中国百家姓氏为背景,是中国首部以姓氏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经典之作,是一次跌宕起伏、奇趣百出的艺术寻根之旅。它从追寻姓氏谱系入手,以全新的独特视角、细腻的创作手法、磅礴壮观的场面、全景方式展现各个姓氏人物的精彩典故与传说。

       广州华晟影视传媒外打造这部充满浑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观赏性高的系列电视剧,不惜几易其稿,最后确定根据姓氏出现的时间和变迁,将各个姓氏故事有机串联,以黄帝血脉传承为主线,又将一个个姓氏传奇贯穿起来,立体地刻画姓氏的兴起、变迁和繁衍的历史进程。为此,华晟传媒在这部系列巨制中,每集投资高达100万元,首期系列40集共斥资4000万元。《百家姓传说》有三大特色:题材新颖而文化底蕴深厚;内地港台明星荟萃亲情演绎;影视品牌与文化经典同行。系列剧定位“一姓一典故、一姓一巨星”,特邀台湾著名导演孙树培、董良执导,演员阵容空前强大。据悉,该系列电视剧将于2010年11月开机。

       编辑感言:以电视剧形式追本溯源,传承和弘扬中华姓氏文化,不仅能为观众奉上喜闻乐见、丰盛的电视大餐,而且能起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晓铁/编辑)

 

激光雕刻竹简《百家姓》欣赏

      [ 藏品简介]      材质:安徽黄山陈年老竹。规格:宽23厘米*长80厘米、单片23×2cm。

      [相关链接]       激光雕刻加工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加工材料在激光雕刻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能使激光雕刻达到加工的目的。激光镌刻就是运用激光技术在物件上面刻写文字,这种技术刻出来的字没有刻痕,物体表面依然光滑,字迹亦不会磨损。

         收藏感言:徽州竹雕在竹材的选择处理上十分考究,所得之材必须沸煮,经风吹日晒未裂之材,始能制器。竹雕成品经制器、画稿、雕刻、铲底等工序达二十七道之多,制作精美,刻工细腻,经久不腐。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竹雕艺术巧妙融合,采用激光工艺雕刻竹简《百家姓》不仅适于家居装饰、馈赠礼品或个人收藏,而且令观者恍若置身自然其中,怡然回归不已。      (晓铁/藏品)

江西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中国姓氏大辞典》

       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她生动地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江西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国姓氏大辞典》,书中收录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全部汉字姓氏23813个,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1笔,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人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 浏览全文 »

何文林书画大师赠本馆书法作品欣赏

       何文林。男,1944年生于湖南,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武汉书法家协会会员、八一书画院楚天分院副院长,从事书画研究和创作数十年。书法以行、草为主,兼写楷书和隶书;国画以梅、兰、竹、菊和牡丹等写意花鸟为主,兼画山水。其书画作品立足于传统,画向现代,雅俗共赏,广为书画爱好者收藏,曾多次在全国书画大展、大赛中获奖。

       图为何文林老师受邀作为“武汉市东西湖区民间藏品展示展卖会”字画鉴定专家,向本馆赠送书法作品时留影。      ( 晓铁/藏品)

别样的名片 个性又低碳

          [藏品简介]    吴积煌,71岁,退休前在武昌区邮政局从事通信服务管理和集邮业务管理工作,退休后以独创专题方式收集火花(火柴盒贴画)火花专题册多达1000余品种。

          [相关链接]    “今天,你低碳了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低碳正在悄悄融入人们的生活,犹如一股春风,将衣食住行变得绿色、生动而时尚。出门购物,大家都背着色彩斑斓的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外出旅行,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少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手持一张自然质朴的名片或用笔互相写下联系方式,尽量不使用印刷,以节约成本;随手关掉电源,出去拥抱大自然,尽量少‘宅’着费电。由此可见,低碳是召唤人们通过减排行动,精神得以愉悦,物质照样享受的过程及结果,低碳在于低,而不是“零”。

         收藏感言:认识吴老师是在东西湖区举办的《民间收藏品展示展卖会》上,吴老递给我的名片简单独特,具有个性。名片制作巧妙地废旧利用了邮票或火花的“附票过桥”(过桥或附票之间不打齿孔,使过桥上下或左右两边因无齿孔而隔阻,称之为附票过桥),不仅让人第一眼就能感觉到主人的嗜好所在,而且既彰显个性,又环保低碳。当吴老知道我是“百家姓收藏玩家”时,随即拿出一套《百家姓》火化赠与我,并鼓励说“收藏就应该采取专题方式,比如你的选题就不错,至少我是第一次听到还有“百家姓收藏”,相信你能成功”。写完以上文字,我庆幸自己在收藏圈又多了一位老师、藏友和知己……。 (晓铁/文)

乐我藏品 品我藏乐——有感于东西湖区收藏协会成立

        在庆祝建国61周年之际,10月1日上午武汉市东西湖收藏协会召开成立大会,本馆以“华夏姓氏收藏”为特色当选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图为东西湖区收藏协会会长陈新阶与本人合影)。欣喜之余,倍感责任重大,我当继续以“收藏、研究、整理、开发”百家姓氏文化为主线,发扬“乐我藏品”、“品我藏乐”之精神,助推东西湖区收藏文化事业发展,为传承华夏姓氏文化贡献毕生精力。

    借成立大会之机,组委会还同时举办了“民间藏品展示展卖会”,活动吸引了周边市民和武汉三镇收藏爱护者积极参与。本馆研发的百家姓扑克牌首次亮相展会,赢得协会同仁和藏友的一致好评。 

       离开展会,坐在高速行驶的轻轨列车上,我忽然想到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与[藏]相伴,人生便有了韵;与[藏]相融,生命便有了魂”,不知诸位是否也有同感?    (晓铁/文)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沈定庵

       [藏品简介]    沈定庵,1927年2月1日生于浙江绍兴,号小山,早年师从冯凌云、林众可,后又得到徐生翁指授,擅多种书体尤以隶书见长。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协浙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兰亭书会会长,绍兴市书协主席等职。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国际书法展览,西泠印社展等。作品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并被收入专集,在多家专业报刊发表或被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及碑刻。著有《沈定庵书法作品选》、《沈定庵隶书二种》、《定庵随笔》、《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思想》、《徐生翁先生及其书法艺》等,享有“古越书法泰斗”美誉。

        [相关链接]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一般认为由秦代书法家程邈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又称秦隶,东汉时期汉隶达到顶峰,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后世书法(行书、楷书、草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收藏感言:沈老出身于书香门第,学书遍临汉魏诸碑,擅多种书体,尤其以超凡脱俗的隶书见长,尽管名声响彻国内,但年岁已高的沈定庵并没停止脚步,依旧为书法事业奋斗着,为了绍兴的书法事业花费7年多时间,搜集绍兴近现代书法名家资料及作品,编成《近百年绍兴书画、篆刻名家小传》,为书画的精髓保存与传播“树碑立传”,成为绍兴书坛一笔恒久的宝贵财富。(晓铁/藏品)

叶雕大师黄太生赠本馆微刻作品《熊猫》

         [藏品简介]      2010年应战友葛银余邀请和夫人一同前往江苏泰州,在知名旅游景点老街,途径叶雕大师黄太生的店铺,获赠微刻作品《熊猫》一幅。

         [相关链接]    叶雕,泰州特有的民间工艺品。泰州市选定申报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为国内生物艺术微刻奠基人黄太生先生首创。原料系优选自然界各类名贵树叶,辅以多酶生物反应技术,经揉制、修剪、锤压、浸泡、雕刻、研磨、熨烫、漂白等六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雕刻时凭借纵横交错的天然叶脉,运用多维、版画、剪纸、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作者精到微妙的微刻技艺进行综合创作。具有叶黄而不脆,筋络弯而不断,手感如丝麻,耐酸碱潮湿不霉蛀等特点。

       收藏感言:《熊猫》作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近年来随着生态工艺品的流行,泰州叶雕成为民间收藏的新宠,先后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和中外名流收藏。1994年6月28日黄太生创作的叶雕和花瓣微刻作品,双双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荣获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当欣赏藏有数千幅叶雕作品画册时,脑海中顿时涌现出四个字“自然天成”。黄老师知道我喜爱姓氏名片收藏,高兴地拿出叶雕作品《熊猫》赠与我,并勉励说“路是走出来的,只要坚韧不拔,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回到武汉我提笔写下一首小诗以纪念这段难忘的友情。

        泰州叶雕传友情,巧夺天工展绝技。他乡邂逅遇知己,举世无双黄大师。                  (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