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赵

    序号1    赵:zhào   姓氏来源:(1)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第十三世孙造父,传说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造父乐而忘返,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后代遂以“赵”为姓。(2)少数民族匈奴、南蛮、五代牂牁酋长后裔改姓赵。(3)赵宋王朝先后将李、穆、隆、宇文等姓历史人物赐姓赵。姓氏名人:赵匡胤。宋朝开国君主,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登帝位国号宋,其过度重文轻武、偏重防内,造成宋朝长期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通渭县。

 

钱    序号2    钱:qián   姓氏来源:以官职命名的姓氏。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士,是管理国家财政的重要职位,其后代以此为荣,遂以官名为姓。姓氏名人:钱学森。我国著名科学家,1935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的博士学位,朝鲜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当局强加阻挠,他仍坚定地抛弃安逸的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导弹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称为”导弹之父”。姓氏郡望:彭城郡,今江苏铜山县。

 

孙

     序号3    孙:sūn   姓氏来源:(1)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2)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以祖字为氏。(3)齐国卿士书,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姓氏名人:孙中山 。字逸仙,世称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人。清末,因见国势日衰,民族危亡,组兴中会,后改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民国十四年逝世于北京,二十九年国民政府颁令,尊为中华民国国父。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李

    序号4    李:li  姓氏来源: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很残暴,有个叫理利贞的贵族,为不遭迫害带着母亲逃亡,走到一棵李子树下时再也走不动了,于是便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为了感谢李树的救命之恩,改理姓为“李”姓。姓氏名人:李耳 (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姓氏郡望:陇西郡,今甘肃省临洮市。

 

 

浏览全文 »

靠姓名作诗能致富

        樊云。男,和妻子申超在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景区子房湖大坝上以为游客现场姓名作诗维生。这对夫妻本是郑州市西郊人,10年前的一天,樊云去少林寺旅游时见到许多人靠现场给游客书写嵌有姓名的藏头诗挣钱,仅仅中专毕业却从小酷爱书法的樊云打定主意,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于是在1998年干起了姓名作诗的营生。姓名作诗谋发展1凭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加上聪明敏捷,夫妻俩渐渐在云台山景区打开了市场。一张印有云台山风景照的白纸上,樊云写上潇洒的钢笔字,生花妙笔写就的流利诗句巧妙将游客姓名置于诗歌之中,真乃语妙天下,独具匠心。再加上精美的画框镶嵌,就成了一幅别具特色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樊云提到姓名作诗说道:一个人的名字,既是个体生命的代称,又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的象征。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名字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为人都是社会的,文字既然是属于社会,借助于文字的人的名字,它的意义的好坏,就必然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分不开。一定时期的社会和一定民族的社会,都有属于它的特定文化,人的名字体现出一种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当地民族的文化 难以隔离的联系。首先,从人的命名谈起,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中国人的命名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樊云说:藏头诗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它以每句诗的头一个字嵌入你要表达的内容中的一个字。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我们经营了十年姓名作诗,是诗歌和书法养活了我们,我们也靠诗歌艺术在云台山站稳了脚跟。因为冬天是旅游淡季,生意不好,所以我们只在春夏秋三季营业,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售出几十幅作品,不好的时候有时候一天不开张。谈起今后的打算,樊云说,今年我30岁了,还会继续在云台山这个美丽的地方发展诗歌创作事业,是秀美的云台山给了我们一对外地夫妻生存和致富的机会和场合,我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回报云台山,以更优美的诗歌作品奉献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游客。
       编辑感言:人名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由于汉语言文字在表意、象形、谐音、隐喻等方面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使得中国人的汉语名字在传意、抒怀、寄情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空间,也使得中国人的名字更多了一些情趣、品位。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体现出一种文化修养的高低,寄寓了人们追求的志趣方向,藏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 (晓铁/编辑)

姓名链系列收藏欣赏

IMG_4461-1IMG_4463-1IMG_4466-1IMG_4467-1IMG_4469-1IMG_4471-1IMG_4472-1IMG_4473-1IMG_4476-1 

      [姓名链]是用自己的名字做成的手机挂件饰品或工艺品,其挂在手机、挎包等上具有一定吸引力,它利用人们对自己名字的敏感造就商机,因为每个人都会因为喜爱自己的名字而购买挂件。

       收藏感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产业,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姓名链正是看中了这个庞大的市场,由此可见,小物件也有大商机。   (晓铁/藏品)

杜文昌《章草百家姓》真迹收藏欣赏

杜文昌1-1 杜文昌2-2  杜文昌3-3          [藏品简介]    2010年2月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得杜文昌《章草百家姓》一册全。 年代: 民国30年(1941)。装订:线装开本26页。品相:八品。

        [相关链接]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也可以说章草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章草的得名旧说或曰为章帝所爱、或曰用于当时奏章、或曰元帝时史游用于书写急就章,从”章”字的本义来分析它的准确含义是篇章、章法、章则,含有法度的意思,东晋新体草书形成后由于旧体草书法度严谨逐称”章草”,新体草书则称”今草”,故此将规范化的、章法化的草书称之为”章草”。因为纸张的出现,简牍书写机制的失传,时至今日章草逐渐被人们遗忘。

        收藏感言:杜文昌,1882年至1976年,早年随美国传教士梅耐母创办烟台聋哑学校,后东渡曰本亲自考察聋哑教育。1919年创办北平聋哑学校(民国华北聋哑学校前身)得到蔡元培、齐白石、徐悲鸿等社会名人支持,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书。1938年为筹集办学经费带领2名聋哑学校学生赴南洋募捐,其亲书校训“做有用人”至今作为聋哑学校校训,该校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北京第二聋校。 这册《章草百家姓》前3页附水墨花鸟钤印不识有待查考。  (晓铁/藏品)

《百家姓》亮相2010年春晚

百家姓春晚节目1      

        2010年2月13日20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由周涛、朱军、王仙妮表演的互动环节《百家姓》亮相春晚,视频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2分25秒,所产生的“国学启蒙教育”意义却非常深远。一个6岁的小姑娘“倒背百家姓”,不但能把444个单姓和60个复性倒背如流,而且还与现场观众互动迅速说出姓氏排位,令电视机前观众惊叹不已。     

        链接: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的一部儿童启蒙教材。全书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百家姓》早先收集了411个姓氏,经过修订增补之后,全书共记载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依照每行8字排列,共计71行。       (晓铁/文) 

新春征联 巧妙应对

      2月13日(大年三十),途经万达广场见武汉百事集团在此竖立的“金虎门楼”上写着“金虎贺喜,万元征联——悬赏万元奖金向全省市民征集下联”活动通知。此次活动邀请本地文化名流、知名语言专家、高校中文系教授及媒体主编等担任评委,评选结果于正月十五元宵节(2月28日)公布。门楼为配合征联活动,武汉百事集团耗费3万3千余个易拉罐专门设计了7米高的“门楼”,上挑重檐歇山式飞檐,四端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飞檐下10米大门敞开,以5米的进深迎接市民到来,取其“开门纳福”之意!“门楼”顶端立有6.5米高卡通造型“金虎”,手持“美年腾达”,送出新春祝福。“门楼”左侧上联高悬“家事国事天下事百事可乐”,横批为“美年腾达”,右侧下联则虚位以待……。对于喜欢热闹,爱好收藏的我,见此情景不由得才兴大发,脑海中顿时想起与《百家姓》相关的下联“单姓复姓华夏姓万姓同宗”。因上联后缀以“百事可乐”作启,所以下联以“万姓同宗”为合,语带双关,平仄合辙,使整体基调喜庆而祥和,寓意“天下之高远,百姓是一家”。

       后记:荆楚大地自古惟楚有才,不乏对联高手。武汉百事集团创新地运用春联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与市民互动,不仅为节日营造了气氛,而且彰显了企业文化,可谓精明之举。      (晓铁/文)

电子光盘名片收藏欣赏

光盘名片      

 

       收藏感言:电子光盘名片是一种全新的高科技产品,是电子商务时代积极营销的有力手段,其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成为企业全方位提升整体形象和实力的最佳载体。   (晓铁/藏品)

节前淘宝:民国名片

 周炎林-1   牌品陈列    民国名片    周末,应周炎林老师的邀请驱车前往黄石,参观其创办的家庭藏馆。眼见满屋陈列有序的扑克牌品,分门别类,令人叫绝。当看见一些闻所未闻的扑克衍生物(赌具、扑克印版)时,使人从中感受到周老与扑克的深厚情结。周老说:这些衍生物,不仅为藏馆增添生动有趣的类别,同时增加了收藏乐趣,为日后进行扑克研究积累了珍贵的资料。

       参观完收藏馆,周老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民国名片40张转让于我。临近春节,意外淘到十分罕见的民国名片,犹如买彩票中大奖,高兴劲不言而喻。

        编后:周炎林,1951年2月出生,湖北省黄石市人。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常务理事、黄石市扑克收藏俱乐部主任,以收藏中早期普牌和扑克资料为主,现已集藏扑克牌达7000余副,于2009年创办扑克家庭收藏馆“宣和堂”,曾被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为中国杰出扑克收藏家。     (晓铁/藏品)

陶瓷名片收藏欣赏

陶瓷名片-1        [藏品简介]    陶瓷名片,年代:当代。尺寸:8*5*0.2cm。

        [相关链接]   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当时古人称为瓯。现今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叫陶瓷。

    收藏感言:在我收藏各种姓氏名片中,陶瓷名片为数不多,这张陶瓷名片与普通名片相比,制作成本和工艺流程复杂,不仅具备一般名片的功能,而且更容易使人“过目难忘”。  (晓铁/藏品)

史上公认华夏最早出现的第一个姓:风姓

        作为血脉延续的中华姓氏,华夏最早出现的第一个姓为“风”姓(公元前3000年)。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据有关方面统计,华夏曾经出现的姓氏高达22000多个,其中不少姓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而也被世人公认为中华文化遗产。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皆如此,尤其是近年来,寻根探源已势不可挡,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穿越时空隧道去了解本姓的发源地、迁徙路线、主要分支、始祖及历史名人等,由此身临其境地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风姓来源: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用足丈量了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于是伏羲降生,其后代子孙有的姓风,故风姓的得姓始祖是伏羲。姓氏名人:风后。古代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贤而有才,辅佐黄帝,纪天周地,造律制裳,刳竹作室,经土设井,淳化鸟兽,死后轩辕黄帝将其葬于山西省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黄河渡口,称之为“风陵渡”。姓氏发源地:济阳郡,今河南省兰考县。

  编后感言: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脉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千家万户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意义重大的寻根情结,更是对华夏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实体之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即人人皆有的姓氏。      (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