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的收藏是为了保存遗存物品。一九三六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17000多块甲骨片,成为公认的记录商汤王室的历史档案,也是最早的公藏物证。随着历史的发展,收藏从宫廷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汉唐时期公私收藏不断发展,清代乾隆年间把历朝历代的大部份藏品纳入内府保存,只可惜1840年八国联军一把大火使圆明园及无数的中国文物散失殆尽,历史也同时将八国强盗钉在耻辱柱上。清朝末年后一批爱国的收藏家,出于爱国热忱,不惜举债卖房产,购买了许多流散民间的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成为流芳百世的佳话,其中最著代表性的有:张伯驹先生捐献的晋唐人手迹;米家晋先生兄弟四人捐献的书画碑帖;潘达于先生捐献的西周大孟鼎;刘肃曾先生捐献的西周虢季子白盘,这些文物堪称价值连城的精品。
上世纪50年代,民间收藏受社会经济的影响而陷入低潮,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文革”十年浩劫,个人收藏被列入“四旧”,书法字画被视为“玩物丧志”,流散于民间千家万户的传世藏品在文革的烈焰中灰飞烟灭,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再次遭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改革开放后,沉寂多年的民间收藏活动得以复生,并以勃勃的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风貌。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将收藏者分为两类:一类叫鉴赏家,另一类叫好事者。鉴赏家笃好收藏,有丰富的收藏学识和艺术修养,所收都为精品,为收藏者中的佼佼者;好事者对收藏无甚研究,仅凭财力收购藏品以此炫耀。
笔者以为,社会发展到今天收藏已不仅仅只有两类,不论是欣赏研究藏品、还是藏奇显富炫耀、或者投资投机赚钱,皆无可厚非。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藏德,就是公平交易,即真、善、美。在收藏这道门里,应崇尚“去伪存真,真品共享”。藏家一方面可通过举办展览,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和研究藏品;另一方面通过出书或发表文章,充分挖掘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
各位藏家,实现收藏的最高境界——藏品与藏德的完美统一,是我们毕生共同的追求。(晓铁/文)
18 2 月, 2009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08年8月12日从山西网友处淘得民国时期老名片14枚,其中一张带像片的名片甚为珍贵。据网友讲,这些名片是其在古玩市场所购或藏友互相交换得到,大多夹杂在旧书本中当杂货贱卖,为民国中期物品。
[相关链接] 据考证,此名片为珂罗版成像制作。珂罗版印刷英文称作Collotype,德文则称其为Lichtdruck,皆为胶质印刷之意。为德国慕尼黑的摄影师海尔拔脱(Joseph Albert)所发明,时在1869年前后。此前,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William Herry Fox Talbot)于1852年发现了经重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见光会发生硬化的现象,这是构成珂罗版印刷制版的基础和实践。1855年,法国人柏德范(A.L.Poitevin) 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在玻璃版上涂布重铬酸盐明胶感光层的石版印刷新工艺;1865年德国人 (T.Dumotay)又将重铬酸盐明胶感光膜层涂布在玻璃版材之上进行珂罗版印刷。珂罗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光绪初年,当时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次用珂罗版印刷了“圣母像”等教会图画。同时,英商别发洋行也曾采用珂罗版印刷。由于珂罗版印刷美术书画极其精美,故不久即为国人所引用。其工艺流程是:原稿——拍摄连续调阴片——修版——准备玻璃板——涂布感光液——干燥——晒版——印刷。
收藏感言: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这张稀少珍贵名片无疑丰富了我的藏品,极大地提升了收藏品味。(晓铁/文)
18 2 月, 2009 in
名人名片收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中国首例公民讨要姓名权案已经进入二审程序,法院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开庭,公安部近日对江西省公安厅的一份请示专门作出答复: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
江西鹰潭市月湖区23岁男子赵C,名字很特别。2006年8月,赵C到鹰潭月湖区公安分局江边派出所申办二代证时,民警告诉他,根据规定,名字里不能有“C”。“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建议赵C改名。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赵C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月湖区法院作出判决,姓名权属于公民的人身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禁止性规定,就可以使用。月湖区公安分局不服判决,向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09年初,公安部就此事专门回复江西省公安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精神,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并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姓名登记项目保持一致。《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明确要求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
对于公安部的批复,赵C的父亲赵志荣认为,《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并未明确规定姓名登记这一栏只能使用汉字。“C”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数字符号。比如在考试选择题目中,答案A、B、C、D就有一、二、三、四的意思。
有专家表示,如果赵C保留原名的话,就意味着公安部要对现有的人口信息系统标准进行修改,这也意味着全国现有的所有正在运行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要更改,牵涉面非常广,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编者按:赵C告公安部门侵犯其姓名权一案,本人从姓氏文化研究角度看,公安部就赵C案作出的批复是合乎常理的,如果姓名不使用规范汉字,若此举一开,势必造成小孩取名、姓名登记等诸多方面的麻烦。因此,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C胜诉应予撤销。 (晓铁/编辑)
6 2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最近从朋友手中得到一枚80年代中期的名片,这枚名片正文为“湖北省老河口供电局张涌波局长”,附录写有地址、电话、邮政编码。最不同凡响之处是背面印制的“企业精神:安全经济、优质产品服务、团结奉献、电力先行。企业作风:严肃、严格、严密。经营宗旨:人民电业为人民。优质服务:超前服务、功能服务、效益服务、跟踪服务。”(见图),毋须置疑这是企业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真实体现,令人赞叹。
在笔者收藏的早期名片中,象张涌波局长这样将名片与企业文化巧妙结合者实在不多。现在有不少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为工作人员制作名片时采取统一版式,往往过于凸现企业形象徽记,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使人感觉仅仅是名片而已,缺乏个性化和亲和力。笔者以为:一枚小小名片,可以生动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收藏感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方寸名片蕴藏着特殊的人类文化及幽深的历史内涵,传承着种族成因、民族迁徙、人文生态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笔者推崇和赞许名片上的企业文化,旨在倡导名片主人努力实现承诺并践行之。 (晓铁/藏品)
4 2 月, 200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一部《刘老根》影视剧掀起收视狂潮,马上“刘老根小烧酒”在黑龙江双城出厂,“刘老根白酒”紧接着在朝阳问世,不等人们回过神来,丹东的“刘老根咸菜”又亮相各大电视台,此外还有“刘老根化肥”、“刘老根铅笔”、“刘老根酱油”等。无独有偶,四川文化名人李伯清的名字被一个香港人抢注;谢霆锋的名字谐音被抢注成一款泻药的名称;杜丽、王义夫等获得金牌的中国奥运选手的大名在网络中也已不属于自己,因为早有人将其抢注为中文域名……
抢注明星、名角儿的名字作为吸引眼球的活招牌,或者等待明星出高价回购自己的姓名,都是投机分子“巧用”姓氏经济的赚钱法宝。据了解,注册一个商标只需1000元,注册一个域名仅需要280元。但是如果想使用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域名,就得从商标持有者、域名所有者的手中购买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人抢到了一个好商标、好域名,就有可能做成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后,有人打起了“奥运会”的主意。一个叫王宁的小伙试图用280元注册“奥运会”域名,并以50万元高价拍卖。抢注过许多中文域名的王宁直言不讳地说:“注册一个域名仅需要280元。企业要注册自己的中文域名,只能从我手里高价购买了!”他认为这是一种赚钱的商机。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奥运会.cn”无论如何都无法注册成功。
虽然个人不能抢注与“奥运会”相关的商标、域名,但是姓“奥”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奥运”是无可厚非的,且不论这个名字是否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单单眼球效应也已经敌过大多数明星名角儿。
笔者认为,第一个想出用名人抢注商标并以此赚钱的人,头脑一定相当活络。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条抢注之路已经被相关部门越封越小。有形资产虽然难以到手,但热门姓氏的无形资产还是存在的,指不定那日天降机缘,来个“化无形为有形”呢? (晓铁/文)
20 1 月, 2009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袁义达在谈到怪异姓氏时,曾举例说:嘉义县的“毒”姓人家就不愿意改姓,因为他们做生意时,很容易让人记住。一个姓毒的开个汽车修理厂后,一提此姓,众人皆知,免费广告。的确如此,怪姓正因为其“怪”,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胜似免费广告。比如著名水饺品牌“臧姑娘”、超女评委“黑楠”、选秀歌手“苟伟”等等,他们的姓氏虽然听起来别扭,但是让人过耳不忘,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认知度。
现实生活中姓“死难黑老毒”的毕竟不多,但一些较为常见姓氏因为容易引起联想、引发歧义,也让人避之不及,比如“仇、巫、屠、危”等。有人把这类姓氏当成困扰,但也有人享受怪姓带来的便利。职场新鲜人仇笑就是一例,她从最初很不喜欢自己的怪姓,逐渐开始对自己的姓视若珍宝,“父母给我起名为‘笑’,大概是想压一压‘仇’的‘杀气’,反正从小就很讨厌自己的姓,觉得任何名字配在这个姓后面都不好听。读书时同学不仅不会念这个姓的正确读音‘qiu’,甚至给我起了很多恶劣的绰号,直到毕业前的面试期,我才开始发觉这个姓的好处。”
那时仇笑刻意设计了自我介绍:“仇笑,一笑泯恩仇。”她认为自己能进入这家公司做销售,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自信大方的态度和简单易记的名字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工作上手,仇笑手头有了稳定客户,他们有时候也会开玩笑般的告诉她,选中仇笑所在的公司,一方面是条件适合,另一方面是因为她那特殊的名字使她从其他销售员中跳脱了出来。仇笑说:“找工作、拼业绩都能如此顺利,一定要为自己的姓氏记上一功。”
笔者认为,不管怪姓起了多大的广告效应,个人本身的实力才是关键。如果没有真材实料,怪姓反而是让别人牢牢记住“你不行”的反广告。 (晓铁/文)
20 1 月, 2009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日前,62岁的英山老人王德生将其凝聚浓浓奥运情结的《奥运英雄榜》结集出版。王老用22年时间将中国夺得的119枚奥运会(含冬奥、残奥)金牌各配一首诗。“万里西城战鼓捶,许身报国海峰威。举枪沉着穿杨射,夺取头金带月回。”这是看到许海峰“零的突破”后王老的激动;“桃李楚荆多俊豪,小双威显自由操。空翻三转神龙技,赢得欢声震九霄。”这是看到李小双以高难度的“后空翻三周”夺金时王老的欢呼;“伏虎降龙气势遒,明星威震大洋洲。霞光璀璨盈神韵,三冕桂冠心志酬。”这是伏明霞连续三届奥运会均有金牌入账时王老的自豪。每一首诗中,都巧妙将金牌得主的姓名藏于其间。譬如周继红,“周旋百尺下天台,继仗神功令水开。红气浮光波灿灿,掌声雷动送金牌。”譬如王楠,“王师榜上数英豪,楠女堪称巾帼骄。启后承先传接力,国歌愈奏愈声高。”王德生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英山诗联协会副会长,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词700余首,并多次获奖。(晓铁/编辑)
9 1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1 条留言
据报载,湖北大学学生吐尔逊·司马义最近遇到一件难事:因为名字太长,到多家银行均无法办理业务。吐尔逊·司马义来自新疆。据他介绍,上个月他曾到多家银行办理银行卡,营业员要么称他的名字太长,要么说名字中间的间隔号打不出来,无法为其办理。有记者陪同吐尔逊·司马义先后来到中国银行湖大支行、宝积庵邮政所和湖大东门旁的农行。3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打不出名字中间的间隔号,只能以“.”代替,其中中行电脑系统的客户姓名项最多只能输入4个汉字。银行工作人员称,此问题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当时银行与公安户政信息系统联网,银行系统无法显示姓名类似“吐尔逊·司马义”这样的客户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户政信息,导致业务无法办理。此前各银行遇到类似问题时,都通过变通办法办理业务。他们曾向上级单位反映,要求对系统进行升级,但一直未得到解决。为此笔者赋诗一首:
维吾尔族名字长,办卡难倒众银行。
挣钱多少不容易,存取钞票费思量。
问题出在间隔号,事情虽小很重要。
既然客户是上帝,理当想法解决好。
(晓铁/文)
8 1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据史料记载,中国姓氏很大一部分起源于封地或国名。在湖北“鄂”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来源:(1)三国初,孙权政治所在武昌县即今湖北鄂州市,后改为江夏郡,故鄂姓以邑名为姓,源于武昌郡。(2)春秋时期,晋光侯住在鄂地,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3)周夷王时,楚君熊渠自称楚王,并封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二儿子熊挚红被封于鄂,称鄂王,其后代子孙便以“鄂”为姓。(4)其它来源说法: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由岳改为鄂氏;由满族姓氏、达斡尔族之鄂尔特“哈拉”、锡伯族之额尔克勤所改。
鄂姓名人:鄂栋臣,男,江西广丰人,1939年7月15日出生。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武汉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1984年10月参加中国首南极考察队,先后五次远征南极科考,四次赴北极并曾到达北极点考察。曾任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副队长、党委副书记等职。是全国唯一一名同时参加过“四首”次者: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参加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主持负责中国17年南、北测绘科学考察和测绘科研攻关项目,被誉为“极地之子”。 (晓铁/文)
31 12 月, 2008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北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但你可知道“北京奥运会”字字都是姓?目前,笔者从收集名片角度入手,将已收集到的“奥、运”二个姓氏名片和朋友答应帮忙找寻的“北、京、会”三个姓氏名片的姓氏渊源及分布史料,编辑整理如下:
浏览全文 »
30 12 月, 2008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