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独生子女引发姓氏争夺战

      据楚天都市报载,武汉市某医院心理门诊接诊了二例因“冠姓权”之争导致的心理不适症。爷爷胡某和外公何某为孙子(外孙)究竟跟谁姓争论不休。随父姓,外公不满;随母姓,爷爷大怒。“我孙子凭什么跟女方姓?”,“我女儿都嫁到你家了,跟她姓难道会把你孙子拐走?”。之所以引发“争夺战”?这与其父母小胡夫妇都是独生子女有关。小胡称,婚前,女友小何多次向他转达了岳父的意愿:将来结婚生子,要随她姓何。小胡满不在乎地答应后,两人顺利成婚。一周前,儿子诞生考虑取名时,小胡将岳父的意愿转告给父母,却遭到强烈反对。当小胡夫妇商量着去派出所给孩子报户口,两家老人碰了面,为孩子之姓相持不下,激烈争论中,小胡的父亲冲口而出“不随父姓就离婚,孩子判给谁就跟谁姓”。小胡一听傻了眼,无奈之下,只好找到心理医生让他给两位老人做做工作。医生建议:孩子可以使用“胡何”或“何胡”作复姓,不料两位老人同时摇头,他们都认为,谁的姓氏在第一位,就意味着那个字是“姓”,后面的那个字则是“名”。

       独生子女二代为何频频引发“冠姓权”之争?一些社会学者认为,姓名其实是人的一个社会标签,但数千年来,中国人在这个标签中灌注了血缘、族谱、宗法等内涵。“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据有多元化和创新性特点,目前男权主义思想仍根深蒂固,现代女姓普遍追求独立自主,从而造成这一冲突.其实人们可以尝试采取多样的变通方式来缓解这一纷争,互不妥协的结果,势必给小孩和家庭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晓铁/编辑)

全国共有9064人叫“郭晶晶”

      报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公布的数据,北京奥运会比赛头二天中国获得6枚金牌,近1.5万人与奥运冠军同名,其中与郭晶晶同名的最多,达9064人。我国首金获得者奥运女子举重48公斤级陈燮霞,全国仅有2人与她同名。第二金获得者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庞伟在全国的同名人数则高达4525人,年龄段集中分布在20岁到30岁之间。其中男性3877人,女性648人。(晓铁/编辑)

五大怪姓:死难黑老毒

       姓氏,是中国文明中一个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个姓氏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真实的故事。而众多姓氏中有五个姓既非常罕见,又令人“望而生畏”。
        据说是倒数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死来死去”的。可是,以此为姓,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有人统计过,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姓。这个“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据说“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
    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却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较为尴尬。
    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不愿意也得这么叫,“老”字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宝宝”、“老小姐”。这个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
    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过沟里就有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 (晓铁/编辑)

街头兴起“起名店”

      最近发现武汉三镇出现一些“起名店”,汉口中山大道、武昌珞喻路等地有10多家起名公司门店比较正规。这些起名公司共同特点是依据易经、姓名学、美学和人的生辰八字等因素来平衡阴阳、五行。起名字时除讲究音调、平仄协调外,还着重考虑人名与未来发展的密切关系。起名公司为小孩起名分别按188元、388元、588元等不同价位收取酬劳。通常在三天后给家长3到5个备选名字,并分别解释其含义,若不满意可以再起,但要另收费。

      从姓氏文化研究角度看,自古以来名字与孩子未来成长,主观上存在着某种神秘关联。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有理由、有条件选择各种精神方面的需求。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和其自身努力关系更大,靠起名字来改变人生,可谓是无稽之谈。其实早在16年前,江城第一家起名店在武大开张,帮人起名的是几位对周易颇感兴趣的大学教师。开店初衷是因为大街上一些媚外的、太古怪的广告招牌,令他们觉得缺乏美感,有必要发挥集体智慧,让一些名称像人们的名字一样变得更美。

       众所周知,名字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时代的名字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色。解放前的“富贵”、“喜旺”;建国初期的“解放”、“建设”;大跃进时期的“胜天”、“超美”;文革时期的“红卫”、“永红”等都是当时用得最多的名字。改革开放时期,经历了历史社会重大变迁的人们,一心追求简单、朴实无华,很多人叫“李伟”、“王强”等单名,于是出现了许多重名。据悉武汉市户籍人口中叫“张敏”多达2582人。毋须置疑,每个孩子在父母心目中都是最特别的,为了与众不同,有些父母还别出心裁把“弋”、“刈”等生僻字用进孩子的名字中,仿佛这样能显示父母的学问,以至出现很多人不认识,得借助字典查找读音的现象。其实,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起名是长辈寄托的希望,因此孩子的名字难免被刻上父母的烙印。笔者认为:面对日益兴起的起名公司,孩子的名字还是由父母创作比较好,因为父母来解析、研读孩子的名字,与己与子意义重大。对子女来说,父母亲自取的名字更有寓意,是父母直接表达爱戴方式的最好体现,而起名公司是纯商业化运作,父母为此需要支付额外费用,若名字起得不合适容易产生心理负担。须知,名字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这种靠起名公司决定孩子前途、未来的做法非但不能提倡,而应尽早摈弃。(晓铁/文)

“虎”姓读音的二种说法

       日前,朋友帮忙索取到一张“虎”姓名片,河南新密人,回族。当时觉得“虎”姓十分罕见,在已收藏的名片册中还是第一枚,于是上网查考“虎”姓来源,却发现“虎”姓竟然有二种读音。据史料记载:虎姓南北皆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是上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后,为回族姓氏,古代家族在晋阳郡。虎姓名人:汉代有合浦太守虎旗、元代虎秉、明代虎大威、清代虎坤元。传说虎姓族人其祖先为朝廷武官或戍边将军,从云南通昭逐渐迁徙到四川南部。现如今在四川和云南一些地方虎姓不念“hu”而念“猫”(mao),由于姓氏古怪,虎姓常遇尴尬。一次宾馆服务员登记时问一位虎姓房客姓什么,对方告诉姓“猫”,服务员以为开玩笑,核对身份证时责怪对方:“姓虎就姓虎,装什么猫呢?”。关于虎读“猫”音有两种说法:一是祖先以老虎为图腾,遂以虎为姓。后考虑到星象学中“白虎星”星座不吉利,于为了避讳便将虎读成同科的“猫”。另一种说法是先人图吉利,大年初一叫睡懒觉的人起床,觉得喊“虎某某”不吉利,因为老虎会吃人、伤人,于是便把虎念成“猫”。对后一种说法,一些虎姓后人认为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可能性更大。(晓铁/文)

清道光年间《百家姓》木刻印版”验明正身”

        2008年从网上淘得清道光年间《百家姓》木刻印版全套4块8面,此物十分罕见,因年代久远,虽有磨损,但“清道光十五年嵗在乙末仲春之月镌古鄘太山縣东郷皖文崋堂王氏藏版書”及大部分姓氏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如图示)。据上网查考资料方知,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当时美国教会为在华传教之需,采用华文木刻版排印中文教会书报。由此可见,清道光年间已有木刻印版是个不争的事实。2009年元月9日由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武汉市古玩业商会和武汉收藏品市场联合发起“湖北十佳民间珍藏”评选活动在居仁门古玩市场举行,这套道光年间《百家姓》木刻印版经湖北省收藏协会专家组鉴定“验明正身”,并引起各方极大关注。一位专家仔细看过后说:“这绝对是你收藏姓氏物品中最值得珍藏的宝贝,属孤品难求!”。  (晓铁/文)

      

   

    

    

鄂豫情扑克文化交流收获颇丰

 

     2008年11月15日作为姓氏物品及名片收藏爱好者,有幸随鄂豫情扑克文化交流联谊会成员,到河南省扶沟县参观刘福长“桐丘艺术扑克典藏馆”和尉氏县凤山扑克收藏馆。当得知“桐丘艺术扑克典藏馆”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时,更加鼓足了我创办“华夏姓氏物品及名片家庭收藏馆”的信心。通过参观交流活动我获得了许多灵感,同时也得到了河南藏友馈赠的名片扑克牌,凤山老师还亲手教大家用废弃的扑克牌制作成工艺品。回到武汉我凭借记忆亲手做了一个,感觉还真的不错(如图)。最近在淘宝网上按图索骥买到了在凤山老师收藏馆中见到的一套微型扑克6副,十分惬意,其实我主要想要其中的《百家姓》;另淘得《百家姓名人卡通扑克》一套2副,据了解这二套扑克藏界人士收藏到的不多,尤为珍贵是现今存世量很少,现上传图片愿与藏友分赏。(晓铁/文)

               

                                                                                                                 

姓名“赵C”用了二十多年换身份证引来维权官司

       赵C,这是一个在贵州读大学的江西鹰潭市年轻人用了二十多年的名字。二十多年里,这个名字在公安部门经历了出生后的户籍登记和第一代身份证办理,却在更换第二代身份证时被公安部门拒绝。为此,赵C将鹰潭市月湖区公安局告上法庭。2008年6月6日,月湖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赵C胜诉。月湖区公安分局随即提起上诉。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争议。赵志荣是赵C的父亲,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儿子赵C1986年出生后,就用“赵C”进行了户籍登记,2005年又用“赵C”申请了第一代身份证,当年6月16日鹰潭市月湖区公安分局签发了身份证。赵志荣说,之所以给儿子取名“赵C”,是希望儿子把英语学好。同时,“C”是英文单词“中国”的首字母,而且以“C”开头的单词最多,有人丁兴旺的意义。但是在2006年8月份,当赵C到鹰潭市月湖区公安分局江边派出所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民警却告诉他,说公安部有通知,名字里面不能有“C”字,要改名。月湖区公安分局户籍科告知,“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2007年7月6日,他向鹰潭市公安局提出申请,要求继续使用“赵C”。当年11月9日,鹰潭市公安局作出批复,要求他改名。赵C很喜欢自己的名字,认为简单、好记、不重名,同学们还给他取了一个亲昵的绰号“西西”。为留住自己的名字,2008年1月4日,赵C向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 浏览全文 »

电子名片盒 社交新宠儿

      名片是人们在交往中采用的重要社交手段之一,因为它可以在一递一收间,就能完成从陌生到相熟的第一步。所以这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可不能小觑,因为正是它串连起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为了让别人在第一时间就能记住你,许多人都把名片设计成了独一无二的式样。虽然这样做能让你“鹤立鸡群”,但可能就失去了名片的本质意义。因为对于接收名片的人而言,漂亮名片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是里面的联系方式,所以很多人都习惯将名片上的联系方式逐个记录到通讯录上,但是手动记录并不方便,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名片扫描仪,且设计则更为先进和人性化。      它的大小与普通的名片盒相仿,其操作过程极为简便,只要将名片放入这个“名片盒”内,按下按钮即可将名片扫描并存储下来。日后需要查询时可以通过名片盒上的屏幕查看,比一般的通讯录更加直观,也省去了随身携带大量名片的麻烦。由此可见,“电子名片盒”能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晓铁/文)  

哈尔滨:奥运宝宝扎堆出生近百个婴儿取名“奥博”“奥盈”

      哈尔滨消息:今年是奥运年,“奥运宝宝”们也扎堆出生,为了给奥运宝宝们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家长们煞费苦心。从哈尔滨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不少孩子的名字中都带有“奥”字,比如“迎奥”、“奥然”、“奥林”等等,仅叫“奥博”“奥盈”的就有近百人。据了解,今年哈尔滨市“奥运宝宝”扎堆出生,让众多年轻的父母乐开了花,可给孩子取个有个性的名字却并不容易。有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正式登记叫“奥运”的新生儿就有4000多人,以5个福娃的名字命名的新生儿更是数以千计。为了避免重名,因此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奥”字。

      一些男孩的家长在孩子的名字里加上一个“博大”、“博学”的“博”字,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博学的人才,而不少女孩的爸爸妈妈则给孩子的名字里加上了“笑盈盈”的“盈”字。哈尔滨市叫“奥博”的就有几十人,且绝大多数都是男孩,其中叫“王奥博”有24人,“李奥博”有19人,而叫“奥盈”的也有近20人。    (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