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冯其庸,1924年生于江苏无锡,原名冯迟,著名诗人、红学家、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专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为《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关链接] 红学家是指倾力推动《红学》研究,能深刻的阐述《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价值,科学地探究和考证原著的思想内涵,有自己独到的哲理思辨,有合乎学术规范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红学研究上撰文释义,论证严谨,讲学设坛,阐述疑点,学博识广,撰文著书开启民智,把红学作为一种事业推动,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人文精神感召力的传播者。
收藏感言:冯老以研究《红楼梦》著称于世。20多年来在考证曹雪芹家世、籍贯等方面成果卓著;在版本研究方面,对确认早期抄本庚辰本价值提出独到见解,是最具代表性的红学家之一。所编《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以形象的材料,为研究鉴赏提供极大的方便,具有开创性意义。 (晓铁/藏品)
13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袁晓園,1901年出生,曾任民革中央监委、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北京国际书画演讲会会长、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80年代放弃美国国籍回北京定居,在文字改革上提出汉字现代方案并创立“袁氏拼音方案”,著有《晓园书画册》,成功举办“百岁爱国老人袁晓圆书画展”,其诗书画功力深厚,画作以山水为主,苍润浑厚,极具传统功力。2003年逝世。
[相关链接] 袁氏拼音方案,是一种新型方块字,又称为“现代仓颉”,即对汉字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归纳后从中提炼出108个拼音中文字母,分为基本公音、基本母音和混声合音等,所用字母都是基本汉字的部件,运用公母形声组合原理使学习的人都能做到“见字就能读,会说即会写”的程度。
收藏感言:袁老名闻天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青年时代冲破封建家庭樊篱只身赴法勤工俭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七十年代作为著名美籍华人学者第一个率团访华;八十年代放弃美籍别子还乡。其工诗词,善书画,诗书画相互辉映,表现出满腔的爱国情怀和充满艺术的青春活力。 (晓铁/藏品)
13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日常生活中,朋友见面互报姓名时,Zhāng姓爱介绍自己的姓是“弓长张”或“立早章”;Gǔ 姓则爱介绍自己是“山谷的谷”或“古代的古”,目的是为了避免别人将自己的姓氏弄混淆,由此可见,人们对姓氏的重视和尊崇。现将汉姓中同音不同姓源的姓氏归纳如下:
二姓同音不同源:张—章、谷—古、鲍—暴、晁—巢、程—成、傅—富、甘—干、何—和、姬—嵇、江—姜、经—荆、井—景、鞠—居、隗—夔、连—廉、龙—隆、毛—茅、聂—乜、庞—逄、彭—蓬、蒲—濮、仇—裘、全—权、师—施、石—时、申—莘、舒—殳、谭—谈、文—闻、武—伍、郗—奚、从—丛、文—闻、隋—随、关—官、娄—楼、禹—庾、喻—郁、钟—终、朱—诸、赵—兆、 徐—许、萧—肖、卢—芦、戴—代、兰—蓝、席—习、谢—解、陈—谌、殷—阴、迟—池。
三姓同音不同源:丰—封—酆、符—扶—伏、吉—汲—籍、齐-祁-亓、穆—牧—慕、卫—魏—尉、乌—巫—邬、洪—弘—红、邱—秋—丘、向—相—项、易—益—羿、乐—越—岳、尤—游—由、 鞠—居-琚、杨—阳—羊、郁—蔚—喻、褚—储—楚、袁—元—原、骆—洛—雒。
四姓同音不同源:龚—宫—弓—公、容—荣—戎—融、郦—利—厉-栗、经—荆—京—晶、骆—洛—落—络、阎—颜—严—闫、陆—路—鹿—逯、向—项—象—相、谭—谈—覃—潭。
五姓同音不同源:容—荣—戎—肜—融、季—纪—计—蓟—冀。
六姓同音不同源:殷—阴—茵—因—荫—音、陈—谌—臣—辰—忱—晨、于—余—虞—俞—鱼—榆。
七姓同音不同源:严—言—阎—闫—颜—沿—岩。
八姓同音不同源:袁—元—原—源—沅—垣—爰—辕。
十一姓同音不同源:于—余—虞—俞—鱼—予—禺—馀—瑜—榆—愚、纪—季—记—蓟—计—技—继—冀—暨—寄—稷。
编辑感言: 华夏常见姓氏有几千个,其中不乏同音字,正因为姓氏的不同和名字的各异,才把芸芸众生个体区分开来(譬如籍贯、出生日期、工作单位等)。就一般情形而言,遇到同音姓时千万不能想当然,譬如对方姓尹,您可以礼貌问“您是姓哪个Yin?”,对方回答“君无口尹”,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弄错姓而遭遇的尴尬。 (晓铁/ 编辑)
6 5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出版人:經元堂 年代:清代 (1644-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 长24.5 * 宽15.5 (cm) 品相:九品。
[相关链接] 王相,字晋升,江西临川人,清康熙年间学者,编辑和注释过多部启蒙书籍,如《百家姓考》、《三字经训诂》、《尺牍嘤鸣集》等,所注《百家姓》、《三字经》、《增订广日记故事》成为社会上通行的版本,其将母刘氏所著的《女范捷录》与《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合编为《女四书》,为当时女子之必读教科书,流传于近代。
收藏感言:《百家姓考》写刻本字体圆润飘逸,名家手书上版,牌记正文完整无缺,文笔优美,辞藻华丽,精美藏章累累,为写刻本中的罕见佳品。(晓铁/藏品)
26 4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 藏品简介] 出版人:江西省《百家姓始祖腊像民俗馆》组委会
年代:1994年12月
装帧:线装
尺寸: 长32 * 宽23 (cm)
品相:九五品
描述:13页,锦面硬壳折页装,内面附一份研讨会代表名单
[相关链接] 508工程“中华百家姓始祖蜡像民俗馆”——上饶508为了夭折而诞生的工程
一篇失实的新闻
1995年12月24日,中国一家著名的通讯社向全国400余家新闻媒体发了一篇电讯通稿。这篇通稿的播发,给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罩上了一道绚丽的光环。通稿写道:一片气势雄伟造型古朴的建筑群–中华百家姓始祖蜡像民俗馆矗立在江西上饶的大地上…..
尽管这篇新闻稿内回避”竣工”等字眼,但读者还是毫无困难地知道了江西上饶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而生活在上饶的人们却糊涂了,哪有什么民俗馆? 其实,所谓的民俗馆,是一座已投入1100多万元的,曾经热热闹闹建设了28个月已夭折的工程。
一个浪漫的项目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上饶,是从“上饶集中营”开始。离上饶市50多公里的三清山颇被游人看好,江西省第九届运动会使这座城市的建设上了新台阶,如何将上饶旅游业兴旺发达,“508工程”的总策划人、时任上饶市建委主任吴丽跃是“旅游振兴上饶”的始作俑者之一,他说:这是为了上饶的子孙后代,上饶是闽浙皖赣的要冲,以这里为中心,把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变为旅游金三角,三角的外围有上海、杭州、黄山、庐山,这个项目上马能使上饶获得大踏步向21世纪迈进的第一张文化入场券,经济前景无法估量。同是旅游项目,深圳的世界之窗成功了,北京的世界公园却门可罗雀;无锡的三国影城成功了,河北正定的《红楼梦》宁荣二府却无声无息,所谓的旅游金三角,决不是简单地从地图上拿笔一划,姓氏的“始祖”在今天威严有多大?有人为此想到募捐,结果无人买账。
浏览全文 »
25 4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034 今:ji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今颖伯,明代嘉兴学府教授。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35 槐:huai 姓氏来源:(1)禹之子启,传第六代夏王名槐,其后代嫡子继位为王,支庶子孙遂以祖上字为姓槐(音怀)。(2)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富槐文之支孙以祖字为姓槐(音回)。姓氏名人:槐以信,云南宜良人,兽医讲师,擅长识别应用天然药物,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二千则。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36 钞:chao 姓氏来源:(1)宋、金时期金国尼庞古部族大将钞兀,后代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2)金国时期原居东北辽阳钞兀的后裔,以先祖名字“钞兀”谐音汉字为姓,称钞兀氏,后省简为单姓钞。姓氏名人:钞银,吉林长春人,著名地铁高级工程师,长春客车厂电脑中心主任,政协长春市绿园区第五届委员会常委,从事地铁客车设计工作,是地铁电气设计行家。姓氏郡望:邺郡,今河北临漳。
序号1037 同:tong 姓氏来源: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为避灭门之灾,两个儿子出逃,将姓“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司姓觉得别扭,遂在“司”旁添上一竖,改为同姓。姓氏名人:同恕,字宽甫,其先太原人,五世祖迁秦中,遂为奉元人,著榘庵集二十卷。姓氏郡望:渤海郡,今河北沧县。
序号1038 閤:xiá 姓氏来源:(1)据传閤姓祖先原本姓合,皇帝老师,后皇帝赐姓在合字外面加門字,表示只给皇帝一个人上课,足不出户,以显矜贵,赐读音念xiá,同“霞”音,以表吉祥。(2)閤通閣,读音gé,宋代有閤都尉、閤门使官职,后人以官职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
序号1039 雕:diao 姓氏来源:(1)周朝时期诸侯国雕国,国人以雕为姓,后有改刁姓者。(2) 春秋时期孔子门生漆雕开,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漆雕”,后简化为单姓漆姓、雕姓。(3)两汉时期西羌族东雕胡开豪·雕库,以氏族名称汉化为姓。姓氏名人:雕延年,西汉初期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因功受封为康侯,因此又称臧马康侯。姓氏郡望:上郡,今陕西白水县。

序号1040 鄞:yin 姓氏来源:(1)明朝有“鄞平山”,居者以地名为姓。(2)靳姓所改,因后人耻于楚国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改姓。姓氏名人:鄞仁,字见山,元至元年间任潮州府海防同知,落户于广东潮州龙溪都,原任官于浙江宁波府。姓氏郡望:鄞郡,今浙江鄞县。
序号1041 流:liu 姓氏来源:现代姓。姓氏名人:流沙,笔名古都子、柳莎等,1921年3月生于湖北赤壁,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湖北分会顾问、湖北省《水浒》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道教大辞典》特邀常务编委,出版有《山城散曲》、《历代咏武诗词选》、《流沙诗集》等,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姓氏郡望:待考。
25 4 月, 2013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佴伶,1948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职业画家,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江苏艺术家网》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早期从事插图、连环画创作,以中国古典水墨人物画为主,代表作连环画《黄宗羲》、《郑和》等,其中《佴伶百家姓作品集》选取120幅百家姓作品,印制成火花集,荣获2009-2010年全国统一编号火花优秀火花奖,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相关链接]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这个极富诗意的美名出自于它的收藏迷们。火花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岁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其图案设计的选材也随之扩大包罗万象,顺理成章有人想着收集起来赏玩,就这样世上又多了一种收藏。
收藏感言:《佴伶百家姓作品集》火花旨在昭示后人,铭记历史,血脉传承,寄思人生,令人耳目一新。火花中的120个不同人物各具特色,并注明姓氏源流,融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谓别具匠心,独树一帜,在火花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晓铁/藏品)
24 4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陈玲玉,1961 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琵琶弹唱演唱家,运腔自如流畅,音色圆润清亮,琵琶弹奏指法精到、娴熟,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语,擒控收放自如;平喉演唱别具沉雄苍郁、丰满浑厚的韵致,而且能在高音区相当潇洒地行腔,高亢激越而透露出典雅蕴藉的神髓,代表作《悲歌广陵散》。
[相关链接]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收藏感言:陈玲玉凭着她优美的表演意态,扎实的曲艺功力,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作为一个年青曲艺演员,她在潜心研究前人曲艺精髓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名曲作品,被认为是当今曲艺界琵琶弹唱最全面的演员,赢得了行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赏。(晓铁/藏品)
23 4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于江苏南通,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78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多幅作品为中外美术机构收藏,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画集》、《范曾自述》等 ,1979年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
[相关链接] 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的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现代数字人物画技术广受大众喜爱,很多人把画好的肖像照片送给亲朋好友,成为一种时尚的礼物。
收藏感言:范老作画精于白描,以史入画、以文会意,尤喜写意人物。画中熔融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及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其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被誉为“书、画并绝,诗、文俱佳”,是当代中国画坛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亦善书法,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等大师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深得海内、外行家的推崇。 (晓铁/藏品)
22 4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近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综合分析,发布了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序,王姓位列第一。200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曾通过对全国1110个县和市调查,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并按照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公布了当时中国“百家姓”排序,并出版《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一书。当年的研究样本近3亿人口,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来说,样本的随机性程度较低,数据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2008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下属有关身份证管理研究部门合作,进一步对中国人姓名开展了研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全国姓氏数据(含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户籍姓氏的全部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抽样数据),这是迄今全国(含全部领土)最完整的姓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发现:一、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二、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这次统计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得到全国正在使用姓氏的数目,但分析表明:没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总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7%。
编辑感言: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曾经编制过“百家姓”或“千家姓”,但都不是以人口的多少排序,而是与当时的家族地位或姓氏的读音有关。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姓氏排序在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如明朝的千家姓是以皇帝的“朱”姓为始,“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学弘周孔、 统绍禹汤……”。而清朝的百家姓则以“孔”姓开始,“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政、游夏文章……”以示尊孔。2013年最新版百家姓排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对今后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基因”、姓氏分布、姓氏起源、基因资源分布、海内外寻根以及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相关领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晓铁/编辑)
15 4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