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王大良,1963年生于河南商丘县,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唐史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百家姓特别节目总顾问、公安部姓氏统计及姓名登记项目专家、“寻根天下”全国姓氏旅游联合体首席顾问等职;主编《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寻根探秘》、《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专家说姓名》、《中华姓氏简史》、《华夏姓氏丛书》、《中华姓氏谱》等丛书;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中国的百家姓》、《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名闻天下》等5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奖多项。
[相关链接] 史学亦称“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时代顺序,运用具体历史事实,阐明并揭示从原始公社制经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进到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规律。
收藏感言:王大良教授是我国著名王姓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历史民俗学、姓名学等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在高校或党校开设“人类学”等课程;经常为电视台、电台策划与姓氏有关的节目,以视频方式弘扬和传播姓氏文化。多年来潜心研究家谱文化、热衷修谱和颁谱活动,理论成果丰厚,实践经验丰富,在业界享有较高威望。
11 8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 徐明,1958年生于天津,字永阳,著名邮票设计家、画家,自幼喜欢绘画,多年来从事教学、教研、设计、绘画工作,先后担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全国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为国家邮政局、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邮品,作品有领袖题材、科技题材、教育题材、体育题材、书画题材、音乐题材、戏剧题材、医学题材、金融题材,风光题材等,被人们称为“邮品大王”。
[相关链接] 邮品是集邮票品的简称,集邮票品是指邮资凭证和集邮品,具体包括: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专用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含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及邮资符志;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首日封、纪念封、实寄封片、邮折、邮卡、极限明信片、票册(折)、邮票盖销票和风景纪念戳集;其他国家(地区)发行的邮票及其仿印仿制品;经国家邮政局或省级邮政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仿印仿制我国邮票图案制成品。
收藏感言:徐明擅长邮品设计、绘画、音乐、摄影,从1993年到2002年9次设计毛主席纪念邮封,每一枚邮票、一枚纪念封都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或典故。其实邮票不仅仅是一种收藏品,它还附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有道是:今天的收藏,明天的文物。于方寸之间,展大千世界。
10 8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藏书名称:颜柳欧赵楷书《百家姓》。主编:程同根。出版:华夏出版社。时间:2003年。装帧:平装。
[相关链接] 程同根,1965年生,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93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导、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1996年研究生毕业到北京教育学院主持书法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5年调入国家文物出版社从事《中国法书全集》编辑出版工作,2009年10月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藏书法墨迹、碑帖的整理研究及出版工作。擅长楷书、行书、草书,尤以草书见长,作品入选全国及北京市的重大展览。
收藏感言:古代私塾多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供学童启蒙之用,习字多从颜体人手,而后柳、欧、赵体摹写和临仿,因此很难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识字和写字的教育完美结合。这套颜柳欧赵楷书《百家姓》由书法家刘立众、萧毅、张蕊书写,除在范字旁加注拼音和简化字外,还对文句的内容作了简要解析,以方便国人乃至世界爱好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友人阅读使用。为使初习书法者更好的使用此书,书后还附录了执笔、运笔要领和方法、各家书体特点与用笔的关系。有道是:一册在手,其用多矣。开卷有益,执笔有获。
8 8 月, 2021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法系列丛书百家姓(颜体、柳体、欧体、赵体、褚体)共5册。作者:陈自标。出版社:黄山书社。年代: 2018年。装帧:平装。
[相关链接] 陈自标,1965年生于安徽省太和县,自幼酷爱书法,1992年入展安徽省首届新人新作展,1995年荣获“太和县十大杰出书法家”称号,2017年在合肥亚明艺术馆举办“陈自标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书法作品展”,用楷书经典褚、欧、颜、柳、赵各书体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朱子家训)。现为安徽省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徽省草书20家之一、合肥市包河区书协主席、结庐书社社员。
收藏感言:陈自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和书法界的领军人物,通过书写传统文化经典为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起到了示范和借鉴作用。楷书是书法入门的最佳字帖,颜、柳、欧、赵、褚五体是提高书写能力的重要范本,因此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而且开启了书法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航程,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值得称道。
8 8 月, 2021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百家姓黄铜碗。年代:2010年。属性:浮雕文创工艺品。尺寸:直径15cm高5cm重约930克。
[相关链接]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或用具器物上经常可见,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材料一般用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收藏感言:近年来,除了景区各种文化受到游客欢迎外,景区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同样获得游客喜欢,如:姓氏竹简家训、家谱、姓氏看盘、始祖像、姓氏大扇等,而对于年轻的游客来说,姓氏戒尺、姓氏碗筷、姓氏书签、姓氏香包等更受他们的青睐。这种“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模式,不仅为景区商品及地方特产融入了新生力量,而且为景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方向。洪洞大槐树景区作为山西省“游山西·读历史”寻根觅祖文化游的核心景区,致力于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全面满足游客需求,值得打卡“点赞”。
8 8 月, 2021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吕其明,1930年5月生于安徽无为,10岁随父亲参加新四军文工团,194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小提琴演奏员,1951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片组任专业作曲,1959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和指挥,1964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毕业,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主要成就: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经常在广播、影视、晚会上演奏。2011年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2017年12月《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
[相关链接] 《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抒情的曲调将铁道游击队员们坚强的革命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曲,从“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进到“爬上飞快的火车”的铿锵快板,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收藏感言:吕其明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1955年为《铁道游击队》作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之所以能传唱至今,首先是词曲作者写得好;其次是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的精神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和特别的情愫,所以给歌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成为了红色经典历久弥新。
1 8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徐笑梅,1960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先后担任《新闻联播》、《中国报道》、《语林趣话》等节目主持人和解说员、曾是河北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后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主持和导演《中国报道》、《语林趣话》、《旅行家》、《说文解字》等栏目、担任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香港十年》节目统筹和解说工作。
[相关链接] 《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所有方面。
收藏感言:徐笑梅的主持人给人以面孔亲切,端正干练、落落大方的感觉,现在虽然已经退居幕后,但她和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蔡猛的夫妻关系却鲜为人知。两人在河北电视台初相识,随后蔡猛为追随爱情来到北京,先后担任乒乓球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是央视优秀主持人之一,被观众誉为“央视体育名嘴”。多年来她们携手并肩“一文一武”令人称道,夫妻恩爱如初令人羡慕。
31 7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李元华,1947年3月生于上海,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主攻京剧梅派青衣,副科昆曲,1967年调入上海京剧团《龙江颂》剧组,1977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演作品:古装京剧《女起解》、《穆桂英挂帅》,现代京剧《龙江颂》、《红灯记》,歌剧《兄妹开荒》、《深宫欲海》,影视音乐故事片《北斗》、电影京剧现代戏《龙江颂》、电视连续剧《天宝轶事》等,多次荣获全国歌剧汇演一等奖、优秀演员奖、特别奖。先后担任民歌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华奖评委、文化部群星奖评委等职。
[相关链接]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事业单位,是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主要承担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创作演出优秀民族歌剧、舞剧剧目,培养歌舞剧创作表演人才的职责。剧院历史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6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并定名为中国歌剧舞剧院。
收藏感言:西洋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叶的佛罗伦萨,以意大利语演唱、以意大利形式写作的歌剧,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间,一直支配着全欧洲的歌剧界。随后在德国、波希米亚、俄国和西班牙等歌剧音乐后进国家中,也先后产生了以本国的语言演唱、采用民族素材,为本国人民写作的歌剧,这种歌剧作品笼统地称为民族歌剧。民族歌剧是我国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李元华将歌剧这一外来艺术样式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创作演出了一大批经典民族歌剧作品,深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东方的夜莺”。
30 7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王立平,1941年8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级作曲。1954年11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主修钢琴,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3年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专业作曲,1979年调入北京电影乐团从事电影电视音乐作曲,先后担任中国电影乐团团长、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主要作品有:《驼铃》、《牧羊曲》、《枉凝眉》、《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潜海姑娘》、《鸽子》、《海港之歌》等。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终身荣誉主席。
[相关链接] 一级作曲是指中国国家技术职称评定艺术系列中作曲的技术水平等级,“一级作曲”前并不冠以“国家”二字,其后也不加上“家”字。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艺术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分别为:编剧、导演、指挥、作曲、演员、演奏员等,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二级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收藏感言:电视剧《87版红楼梦》在王立平的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为谱写全剧音乐耗时四载有余,其间竭尽心力去体味,去品味,去解味,青灯黄卷只为寻找属于《红楼梦》的音符。《枉凝眉》作为主题歌,王立平的理由有三:一是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揭示了宝黛爱情的主线;二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预示了结局;三是词句优美,歌词极佳可咏可叹可入乐。当电视剧版《红楼梦》播出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几代人心中永远无法超越的国剧经典,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30 7 月, 2021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铅活字《新百家姓》(依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排序100大姓)。创意设计:百家姓收藏馆。出品:江苏常州贺建忠古铜印篆刻工作室。属性:1号宋体银色长1cm宽1cm高2.35cm。年代:2021年。
(注: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21梁22宋23谢24郑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相关链接] 铅活字,指用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形状一般为长方块。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毕昇 (970年—1051年)发明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世界上第一台铅字印刷机由德国人约翰内斯·谷登堡于1450年发明, 在中国印刷术弘扬400百年之后,铅活字印刷机使世界范围内印刷术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收藏感言:活字印刷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到通过电脑实现激光照排技术,如今又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成为了民族文化遗产。而当代文化创意赋予古老活字印刷术新的艺术特点,这套铅活字《新百家姓》采用传统浇铸制作工艺,雕刻字面光洁、 笔画丰满,作为姓氏文创产品,不仅佐证了铅活字印刷的前世今生,而且承载了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可谓匠心独妙。
28 7 月, 2021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