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简介] 异型异材名片,材质:儒苑青陶。名片正面阳雕狮子绣球。名片背面阴刻薛琦、“金砖茶承”及手机号。尺寸:14cm*2cm。
[相关链接] 薛琦,1974年11月生于山东济宁任城区,山东济宁儒苑青陶手工坊创始人。从2010年开始在西安收集了近乎所有的“秦砖汉瓦”文字、图案及影像资料。2011年自费到洛阳、博山学习柴烧技艺。2013年先后拜访西安,景德镇、洛阳、安徽等地16位烧窑把头,23位砖雕工匠。2014年第一个小柴窑垒成点火,15天后开窑发现青陶作品全部断裂,辛苦半年做出来的砖雕没有一件成品。在经历了9次失败后于2016年8月终于烧制成功满满一窑青灰色的作品。目前儒苑青陶砖雕品种丰富(百福、百寿、百佛、百家姓、梅兰竹菊、八仙、生肖、门神),纹样齐全(1000种),门类广泛,成为传承古老技艺,展现民俗文化的非遗名录。薛琦的近期目标是研究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现代生活的应用,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远景目标是挑战古法烧制故宫金砖的传统技艺。
收藏感言:2019年10月,因到山东聊城参加战友联谊会,专程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琦大师,初次见面交谈甚欢。儒苑青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研发初期没有收入,除了金钱的不断付出更多的是精神的煎熬,但是让薛琦感到幸福的是当一件件作品问世,给他带来的是无言的安慰和坚定的信念。临别时我请薛大师制作一个青陶砖雕名片留着馆藏,薛琦欣然应允。时隔2个月,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这份“约定”。每当欣赏这个珍贵的名片时,我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砖雕与火焰的传奇故事,眼前便浮现出薛大师窑前忙碌的身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晓铁/ 藏品)
16 12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剪纸作品《新百家姓》,由武汉民间剪纸艺人胡萍老师创作。
[相关链接] 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广受欢迎。旧时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成为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代剪纸则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作为礼品赠送他人。剪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收藏感言: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树,那么这剪刀下的艺术便是常青树上的花和果。我国陕北有“找媳妇,要巧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就聪明。由此可见,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土生土长,土香土色,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晓铁/藏品)
30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此书从孔夫子旧书网淘得,因前后封皮缺失,经上网搜索相同版本《新式绘图国音白话百家姓》获知,注释者:古燕書家阎敏之。注国音者:北平市市立师范任正身。重校者:法学院史務民。印刷者:北平老二酉堂书局。年代: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纸张:竹纸。刻印方式:木刻。装帧尺寸:19.5 * 13 cm。后补的封皮上写有“供批林批孔用”字样。
[相关链接] “批林批孔”,指从1974年1月18日至6月,经毛泽东指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林彪、孔丘为主题的政治运动。1971年9月13日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凌晨3时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坠机,机毁人亡。1973年7月,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和一大批中央领导人,妄图利用这场运动打倒周恩来,实现”组阁”篡权之目的。
收藏感言:国音始于民国九年(1920年),分为”老国音”(《国音字典》)和”新国音”(《国音常用字汇》),又有”国音字母”两式。第一式为”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第二式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后改称”译音符号”),经当时教育部公布在案的《国音字典》后改编为《国音常用字汇》。白话是相对于文言而言,为日常生活中口语会话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与文言有明显区别。本馆收藏的《新式绘图国音白话百家姓》(1934年)不同于其它版本,因为使用了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 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共12种新式标点,加上每页都有绘图,所以少见难觅。 (晓铁/藏品)
27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百家姓》仿古戒尺规格:3*48cm。杨姓来源仿古戒尺规格:3*48 cm。材质:楠竹。
[相关链接]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晚清时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传统学问在新式学堂里逐渐式微,尤其是随着1905年废除已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私塾制度及塾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戒’是警戒、惩戒,‘尺’是尺度、标准。
收藏感言: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私塾启蒙教学时,‘戒尺’是先生‘惩戒权’的物质载体,不少伟大的人物都尝到过戒尺的滋味,我们上几代甚至N代人都是在戒尺下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当下应该倡导让戒尺回归现代社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重新形成一种约定,这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爱学习、守纪律、懂规矩的好习惯,因为懂得知敬畏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不过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要在戒尺下成长,俗话说“没有规矩则难成方圆”,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戒,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22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何首巫,1952年出生于四川仪陇,曾用名何仕彤、何士同、何首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9年沈阳军区服役,1975年退伍到铁法文化局专职创作,1980年至1991年先后在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助理,公安部中国公安大学客座教授,入编《中国青年学者》、《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典籍,曾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讲学,发表诗歌、小说、评论等文章,出版个人诗歌、书法、国画专辑。
[相关链接] 中国画研究院,于1981年11月成立,是国务院文化部直属的中国最高的国画学术研究机构,前身系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画创作组。中国画研究院建院以来围绕着对中国画的继承、研究、创新与发展这一宗旨,大量搜集、整理老一辈艺术家的宝贵艺术资料,不断丰富艺术库藏,先后主办和组织了中国国际水墨画大展、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画院工作会议等大型艺术研究活动,受文化部委托完成国家重要场合及国家领导出国需要的国画的创作任务,为中国画艺术的继承、研究、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收藏感言:诗、书、画是何首巫的三绝,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法是我之骨骼,国画是我之肌肉,诗歌是我之灵魂”,因为军旅生涯磨练了意志,锻炼了灵魂;名校学习开启了智慧,丰富了知识;名师指导加强了国学修养,陶冶了情操,拓宽了思想境界;海外办展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名声鹊起。
21 11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张同吾,1938年12月生于哈尔滨,祖籍河北乐亭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高校中文系执教多年,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1983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专事诗歌创作的宏观研究和诗歌评论,曾多次主持国内和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主编多种诗集与诗论集,著有《张同吾文集》(七卷)等。曾任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17年,直到换届担任名誉会长。2015年8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相关链接] 中国诗歌学会,1994年由中国作家协会申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批准成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国家一级社团,是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是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教育工作者自愿结合的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旨在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广泛团结全国诗人和各界人士,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传播创作信息,培养文学新人,为繁荣社会主义诗歌而开展多样的学术活动。
收藏感言:张同吾先生自幼爱诗,终生为诗事忙碌,不但是著名的诗评家,又是有成就的小说评论家、散文家,在诗歌界名声响亮。作为一位杰出的诗歌活动家、组织者,其为中国诗歌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业界的爱戴和敬重。
21 11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404 培:pei 姓氏来源:(1)西汉初期儒学大师申培公,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序号1405 圆:yuan 姓氏来源:系圈姓所改。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406 允:yun 姓氏来源:(1)夏朝时期有允国,为侯爵国,子孙以国名为姓。(2)戎姓一支,又称“瓜州之戎”,子孙改为允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河西郡,今山西汾阳。
序号1407 犁:li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武王封汤后于犁,居者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淄博市。
浏览全文 »
2 11 月, 2019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中国姓氏金条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开发中心监制,金条以AU9999纯金为材质打造,重50克;配有寿山石篆刻印章(杨晓铁印);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开发中心防伪监制证书。(图为中国姓氏金条全套图样)
[相关链接] 中国姓氏金条左侧分别是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该姓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四种字体和镂刻的姓氏;右侧雕刻中华民族图腾,取自汉代瓦当上的龙纹图形,龙纹下方是有关姓氏起源的简洁概述。据发行方介绍,采取个性定制的方式发行是这款“中国姓氏金条”最具特点的地方,每个姓氏都是独立制模。同时每根金条还配有中国篆刻大师张国权用“国石”寿山石亲手篆刻的个人专属印章一枚,张国权大师生于篆刻世家,其祖父是曾为宣统皇帝、鲁迅、冯玉祥等名人治印的当代艺术篆刻宗师张樾丞。新中国开国第一方国印就为张国权大师的祖父张樾丞和父亲张少丞所治,张国权大师从事治印40余年,为众多国家机构和领导人治印多枚。

收藏感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每一个姓氏都记录着一个家族的绵长历史,姓氏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门类。姓氏不仅对于一个家族而且对于每个个人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可激发内心自豪和认同感。中国姓氏金条是中国第一款以姓氏为题材的收藏型黄金产品,与众多黄金产品不同的是以名家、名石,个性定制,个性定做,主要诉求为消费者尊祖归宗的心理需求。此金条承载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其独特的发行方式颠覆了以往黄金产品的发型套路,体现出产品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和独一无二的特性。据黄金投资专家分析:随着近期国际金融面临次贷危机,而国内通货膨胀预期也在加强,黄金价格上升趋势明显,这款结合了宗族认同概念的中国姓氏金条将有力刺激黄金消费,尤其有利于国家关于“藏金于民”的倡导,珍贵不凡。 (晓铁/藏品)
27 10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潘震宙,1942年生于江苏武进县湟里镇,1957年考入苏州市第二中学,1960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文系助教、中共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党总支秘书。1971年调入江苏省委写作小组工作,1972年到江苏省委宣传部写作组工作,1979年任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期刊《群众》杂志编辑室副主任,1986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1987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90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199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1996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2003年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
[相关链接]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961年7月1日中国革命博物馆开馆,并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直属文化部。2014年国家博物馆被评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位居第三,2015年上升为第二,仅排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之后。2016年以755万参观人数位居第一,成为全世界人气最旺、最受欢迎的博物馆。
收藏感言:2002年10月根据中央编制办的批复,“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划转文化部,在两馆的基础上成立国家博物馆,作为首任馆长,潘震宙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妥善处理了机构和人事上的合并,本着“原地改造,适当扩建”的原则,馆址向东延伸,重点放在地下,工程改扩建完成后国家博物馆由原来两馆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近20万平方米,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了两倍,在世界博物馆建设史上创造了奇迹。 (晓铁/藏品)
27 10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银币正面为袁世凯戎装五分侧面头像,刻画精细,线条流畅,工笔细腻,细节清晰可见,极为细致。钱币上端铸有“中华民国三年”六字,背面两条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结带,纹饰线条粗细均匀,线条流畅自然,浮雕感强烈,用手触之可以感受到纹饰凹凸有致的触感,手感极佳。钱币中铸“中圆”字样,相当于伍角,上铸“每二枚当一圆”,字体端正工整,清秀俊逸。
(由衷感谢黎黄陂文化博物馆彭云清馆长友情馈赠)
[相关链接]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收藏感言:在袁大头的众多版别中,民国三年中圆钱币尤其珍贵,为袁大头中珍贵、稀罕的品种。目前市场上许多版别袁大头主要以民国三年中圆钱币的袁大头为首,因其属于样币一类当时只试做了千余枚,因此数量十分稀少,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至今流传下来并保存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枚民国三年袁大头中圆钱币稀少罕见。(晓铁/藏品)
24 10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