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部分校对稿收藏欣赏

4-1-2-       [藏品简介]     这摞校对稿是《安庆晚报》、《楚天都市报》、《解放周末》等20多家报社约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撰写的文稿,是《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书稿的一部分,文中对华夏姓氏进行了详解,涉及姓氏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相关链接]    校对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其有别于核稿,不同之处在于核稿是定稿前的最后一步,主要工作氏审核稿件内容。

        收藏感言:所谓校对即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从本馆收藏的这摞校对稿不难看出,校对不仅需要高度负责,认真细致,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而且还要善于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改正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清除错别字和解决疑点问题。    (晓铁/藏品)

2016年心语心愿

        收藏是最高水平的趣味,依靠的是知识,积累的是经验,体验的是文化,判断的是价值,欣赏的是美感,提升的是品位,增长的是才智,纯化的是境界,感悟的是历史,赞叹的是人类,敬奉的是自然,传承的是希望,不朽的是精神,涌动的是梦想,收获的是快乐,得到的是财富,享受的是荣耀,保持的是信仰,翻越的是痴迷,实现的是理想,提高的是层次,收藏其实是一辈子的修行,乐将晚年当“玩”年。

志啜邀教泥邳柒前

志-        序号1178     志:zh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啜-

         序号1179     啜:chuai    姓氏来源:(1)宋朝时期党项族直荡部族首领啜佶,后代取其首音汉字啜为姓。(2)明朝初期明惠帝朱允炆,子孙避难改为啜姓。(3)唐朝时期西突厥官职五大啜,子孙以官职称谓汉化为姓。姓氏名人:啜玉林,著名肝胆病医学专家,沈阳市肝胆病研究所所长,主持抗乙肝病毒新药“肝速康”科研课题组,经多年的药物筛选和大量的体内外实验,发现和研制成功抗乙肝病毒新药—肝速康系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邀

         序号1180    邀:yao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教-

         序号1181    教:jiao    姓氏来源:(1)西周时期官吏教官,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2)古女真族觉禅氏部落,后代以部族名称汉化为姓。姓氏名人:教古尔,内蒙古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编辑部新闻编辑,长期负责主编《内蒙古日报通讯》(蒙文),发表文学著作、诗歌和散文,代表作品《昆都勒之黄滩》,翻译著作《周总理的长征故事》等。姓氏郡望:睢阳郡,今河南商丘市。

浏览全文 »

名人名片(经济类)收藏欣赏:陈吉

陈吉-        [藏品简介]     陈吉,联想集团大中华区品牌沟通公关顾问,如果不仔细观察这张名片似乎和普通的名片并无不同,但用手一摸就会发现名片上错落排列着许多透明小圆点,这些圆点其实是盲文“陈吉”的名字和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故国际上通称盲文为“布莱尔(Braille)”。1953年中国公布新盲字,借鉴了布莱尔浮雕六点制属拼音制,汉语三拼盲文的一个方块点字创制为十二点位组成,这种盲文一直延用到现在,也就是现行盲文。 从此我国盲人才有了共同使用的统一盲 文。

        收藏感言:虽然不认识陈吉,当收集到这张印有盲文的名片时,第一感觉是个性十足,这张名片不仅是身份的代言,更是持有者某种性格或思想的直观表达,是一种尊重和平等对待残障人士的表现,传递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深深关爱。(晓铁/藏品)

“毛体书法”传人:毛俊宇赠本馆书法作品欣赏

3 1 2        [藏品简介]    为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生122周年,2015年12月17日上午东西湖收藏研究会特邀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常务主席,中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长,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木顾问毛俊宇先生在招商银行贵宾厅为藏友表演精彩的毛体书法艺术。应本人要求,毛老师欣然挥毫书写镜心一幅“穿越时空溯本源/华夏姓氏线未断/雅藏名片百家姓 /佐证历史五千年”赠本馆收藏。

        [相关链接]    毛体,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法体系,其奔放、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的书法形式,成为中国书法之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毛泽东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为世人所公认,在中国毛体是人们最为熟悉、阅读人数和阅读次数最多、出版印刷和发行次数最多的一种书法,毛体书法艺术是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书法,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收藏感言:初识毛俊宇老师是在湖北收藏家协会举办的一次活动中,在与老师交谈中得知,他于1980年参军后转业分配到湖北省政法委工作,何许是因为都有过当兵经历的缘故,我俩交谈甚欢,一下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我感觉眼前的这位书法大家,温和谦卑,没有架子,为人豪爽,真诚豁达。老师习书喜欢用茅台酒调墨,纸上挥笔人书合一,给人一种形迹之外,超越尘世之上的感觉和享受。作为“毛体书法”传人,老师的书法透着一股英气、侠气和浑厚之风;书法构思缜密周全,起笔运势信手拈来,创意形态栩栩如生,神韵刻画活灵活现;用墨也象其人,天马行空,豪放洒脱,心到笔到,旁若无人。这次能够如愿请到老师的墨宝,不仅提升了藏馆品位,而且珍藏了战友情谊。   (晓铁/ 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毛俊宇

毛俊宇-        [藏品简介]   毛俊宇,1965年生于湖北仙桃,自幼酷爱中国书法艺术,多年来通读和临摹历代名家书帖,潜心研究“一笔禅书”,逐渐形成了自己金戈铁马、天马行空、豪迈大气、刚劲有力,守法度而不为成法所拘的独特艺术风格,尤其对毛体书法艺术情有独钟,被誉为“中国毛体书法研究第一人”。1980年参军历练风雨,文武通学,后转业到湖北省政法委工作,现为武汉大学IBM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长、中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常务主席。其作品作为中国教育界书画赠品被海内外名人和博物馆收藏。作品《云水禅心》荣获2014年“民生与中国梦”全国书画展“人民名家”荣誉称号。

        [相关链接]    禅书,指现代书法的一个新流派,由中国著名书法家石鉴月先生首创,是中国禅学理念、禅学境界与汉字线条艺术相结合的书法艺术流派,其宗旨是:放下造作,打破框调,心手如一,清静自然。

        收藏感言:与毛老师相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浓眉大眼、福耳双修、天庭饱满、潇洒豪爽,平淡朴实中透着灵性和才气,颇有相见恨晚之慨。现场目睹老师作书,其行笔挥洒自如,作品形神兼备,令人佩服之至。在众多藏家和书法艺术爱好者眼里,老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精神的实力派书法家,不仅凭借精湛的书法功底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和心里,而且以其独创的“毛体书法”传奇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追捧。   (晓铁/藏品)

日本侵华战争遗物:军事邮便及名片珍藏

军事邮便收藏- 军事邮便2- 军事邮便3-

        [藏品简介]     2015年11月在孔夫子旧书网淘得一套日军侵华时期的军事邮便,内附二张日本人的名片“岛田芳雄”、“豊田修三”(见图片),其中一张名片正反二面写有密密麻麻的日本文字,内容大致为“帝国在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日本昭和年)陆军大将井上岁太郎阁下、支部长、司令官、步兵大佐上田胜殿。非常时期日本军队百战百胜是因为他们军纪严明,军队有服从精神,日本军最擅长使用毒气战,毒气的特性是麋烂性中毒窒息、催泪、咳嗽。目前对敌用瓦斯攻击、突击……补充兵役年限延长至十七年四月(日本昭和年)……”,因为年代久远,现在无法考证当时的历史。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全国各地都有收集到军事邮便的相关报道,通常是用来邮寄明信片,而在军事邮便中发现日本人的名片尚属首次。

 psb-       军事邮便收藏1-[相关链接]     所谓“军事邮便”好比今天的明信片,当年日军侵华时每侵占一地,由随军战地记者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日军的“战绩”绘制成图,再制成“邮便”免费发给士兵使用。

        收藏感言:日本昭和十四年(即公历1939年),侵华日军制作军事邮便,主要是为战争期间供士兵与国内亲友通信之用,目的是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推行奴化教育思想,以便逐步同化、永久侵占中国。从名片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时日军的残暴和灭绝人性,作为战争遗物,虽然军事邮便很小,但却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又一铁证。有关名片上书写的日本文字,有待进一步翻译、研究以还原历史真相,从而警示国人勿忘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起到教育后代的作用。    (晓铁 /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沈力

沈力- 沈-

        [藏品简介]     沈力,1933年生于江苏苏州,原名沈立环,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后调至解放军总政歌舞团,1957年转业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1958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电视主持人,被业界赞誉为“电视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中国荧屏第一人”,1988年离休。1995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2006年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25年杰出贡献大奖。现任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20年7月病逝,享年87岁。

        [相关链接]    “金话筒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于1993年设立,2006年升级为国家级奖项。参评者为中国(暂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编或聘用的具有三年以上主持经历的专职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经由有关领导、专家和资深节目主持人组成的评委会,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的严格评选程序后产生。终评由广电业界有关领导、专家及受众代表组成的终评委员会评定,遵照评奖章程和评奖细则,经过严格评审,公正投票,最终有40个作品和人物入选,其中包括播音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主持作品10件(广播5件,电视5件);广播播音员主持人10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10名。为了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奖结果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颁奖前十天通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完成公示。

        收藏感言:作为一名播音员和电视主持人,沈老堪称中国荧屏事业的先行者。在近半个世纪的播音主持生涯中,她以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通过《为您服务》、《夕阳红》等电视栏目“面对面”和观众交心,以端庄文雅、真诚朴实的人格魅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屏幕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陈铎

陈铎 陈-

        [藏品简介]     陈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1958年作为我国第一批电视工作者,见证和亲历了中国电视的发展,参与中国电视直播时期约90%电视剧与文艺节目的制、播、演曾任演员、编辑、导演、摄影等工作。1959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持《话说长江》等许多大型电视节目与系列片,首开电视节目“双人主持”新模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奇迹和迄今为止纪录片收视率的“神话”。

         [相关链接]      《话说长江》于1983出品,导演戴维宇,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采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在结构上采取分章回连续播出方式;在演播形式上,主持人陈铎、虹云直接讲解与电视画面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贯穿作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收藏感言:陈老是一位具有学者风度的资深电视人,其满头白发曾被许多人视为大陆改革开放后公众人物追求自然的标榜,尤其是解说声音倾倒亿万观众,人们只要一提起陈铎的名字,就会联想起《话说长江》,作为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陈老的艺术气质和翩翩学者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一道经典的风景,令人敬仰。(晓铁/藏品)

箭竟磊楠绍牙永轧

箭-        序号1169    箭:jia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竟-

        序号1170    竟:jing    姓氏来源:(1)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君主顷襄王的公族后裔被分封在竟陵(今湖北天门),,子孙以地名为姓。(2)春秋时期,楚国守边将领称为竟尉,古代”竟”字假借”境”,后裔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市。

 

 

磊-

        序号1171    磊:le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楠-

        序号1172    楠:na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