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简介] 2014年10月从淘宝网上淘到一件“八十年代宜兴紫砂《百家姓》赏盘”,尺寸:直径28厘米,厚1.5厘米,重1.5公斤,盘上阳刻有100个篆书姓氏。这件藏品的砂质(泥料)现在很难看到,值得珍藏。
[相关链接]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紫砂,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兴紫砂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砂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使紫砂器面不仅具有亚光效果,可减弱光能的反射,而且能够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意即人间的珠宝、玉器没有必要去索取,还不如阳羡溪头的紫砂泥珍贵(阳羡,陶都宜兴的古名,一丸土就是名播天下的紫砂泥)。
收藏感言:紫砂器皿作为传统的收藏门类,近期市场表现颇佳,其收藏市场也摆脱长期萎靡不振之态,呈现复苏之势。紫砂也好,瓷器也好,盘子都以大为珍贵,因为赏盘越大越难做也就越难保存。这件《百家姓》赏盘以坯当纸,质地古朴纯厚,托物寓意,不媚不俗,构思巧妙,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给人一种怀旧情结。 (晓铁/藏品)
14 10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北宋初年,江南吴越国的国王钱弘俶意欲归降北宋王朝,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高兴,特意为钱弘俶重新编修了《百家姓》。钱弘俶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他在位时吴越国非常富庶,人民生活安康。然而吴越国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国,终究无法避免融入北宋王朝。宋太祖灭南唐期间,吴越国曾出兵协助。南唐灭亡后一个多月,北宋王朝鉴于钱弘俶的忠心和功劳,决定和平统一吴越国,下圣旨令钱弘俶北上,到东京汴梁觐见北宋皇帝。钱弘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上家眷和大将,携带大批贡品北上到东京汴梁归降北宋。宋太祖对这次召见格外重视,派皇太子远道相迎,还在东京汴梁城里专门为钱弘俶新建了礼贤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太祖还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中说,为了表示北宋王朝对钱弘俶的一番真诚和友好,为了表彰对吴越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统一,北宋王朝决定重新编修《百家姓》。钱弘俶在东京汴梁逗留了三个月,回国临行前,宋太祖还赐密封的黄绫布包一个,嘱咐他到半路上再打开看。后来钱弘俶拆开一看,里面全是宋朝大臣们要将钱弘俶扣留下来的奏折。钱弘俶感激之余,也明白了宋太祖的良苦用心。太平兴国三年(978),钱弘俶将土地和军队尽献北宋,史称“纳土归宋”。
编辑感言:由此可见,《百家姓》出现在五代十国是个不争的事实,《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为宋太祖有意安排,“赵”是指赵宋,理应为首,排在《百家姓》第二位的“钱”就是钱弘俶的姓,钱弘俶的妻子孙氏的姓排在第三位,可以说在当时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后来《百家姓》成为塾学村童的必读之书,流传甚广。 (晓铁/编辑)
11 10 月, 2014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今年40岁的效秀涛总是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因为他的姓氏太特别了。上学时因为姓氏独一无二,老师特别感兴趣,所以经常被提问。效秀涛现在新华区文教体局工作,老家舞阳县,那里有一个村子70%左右的人都姓效。虽然村里同姓人很多,但外出时很少碰到同姓人。效秀涛记得,以前父亲曾在外地碰到一个效姓人,感到特别亲切。几年前效秀涛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在南极从事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名叫效存德,由于是同姓缘故对这个名字印象特别深,虽然过去多年,仍旧难以忘记。
效秀涛是少数民族党项族人,由于姓氏稀少,且没有确切来源,家族中专门有人对于自己的姓氏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效姓原本为交力姓,祖上在甘肃交力家川,1958年文字改革后“效”与“交力”姓通用。实行身份证制度后,因受当时计算机文字输入条件的限制,很多交力姓改为效姓。效秀涛说,自己上小学和初中时,姓氏还是写的交力,交力姓后人应该切记,它的正写原本是交力。
编辑感言:据查考:相传交力姓祖上在朝中做官,因被奸党陷害满门受祸,兄弟3人隐名逃奔,为便于后人相认老大遂取交力姓,老二取校姓,老三取较姓,3字均不离交,以示标志。 (晓铁/编辑)
11 10 月, 2014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翟金玉行草书法作品镜心,尺寸:110*40cm。
[相关链接] 翟金玉,1951年出生于河南,从小酷爱书法,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进入郑州国棉四厂工会工作,受书法名家指点先后临习颜体、柳体、魏碑、隶书等书体,现在为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理事,河南省对外科教交流协会“和平杯”国际联展艺委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先后在国内外书法展览获奖,并被国际友人收藏。
收藏感言:河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厚重,是全国的文化大省,同时也是书画大省,先后涌现出一批批的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翟老师的这幅行草,酣畅淋漓、厚重大气,潇洒飘逸,既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等书法大家的影子,又有现代书法家具有的鲜明个性,被同行誉为“能进得去又出得来的书法家”。 (晓铁/藏品)
10 10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姚骁,1964年出生,少时学习丹青,初中画山水画,由于大学的的是哲学专业,受思辨之学熏陶逐渐转入哲理漫画创作,尤其钟情于体育新闻漫画,现为武汉市漫画研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中国奥运冠军全家福》画卷长2.4米,宽3.6米,被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永久珍藏。2006年5月完成大型长卷《环球绿茵场一百零八将》,作品横120米,纵0.7米,囊括当今国际足坛巨星及有历史影响的足球人物,为中国漫画史上漫像类长卷之最。
[相关链接] 丹青,丹指丹砂,青指青雘(音“霍”),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古人把画家称为丹青手,把优秀画家称为丹青妙手,民间则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丹青比植物性颜料保存时间长,不易褪色,因此常用来比喻坚贞,丹青不渝。
收藏感言:作为《足球报》、《体育周报》、《东方体育报》等专业体育媒体特约撰稿人,姚骁发挥超常的想象,描绘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事件和运动中的趣事,其创作的漫画不仅展现了体坛健将的英姿,而且传递了体育之美和运动之乐。 (晓铁/藏品)
10 10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黎斌。1971年出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水彩专业教师,讲师,作品《远声》、《空灵》、《家园印象》等多次在省内外美术大展中获奖。
(图为黎斌老师赠本馆水彩画“杨姓村落—高椅”,在此深表谢意)
[相关链接] 高椅村位于湖南省会同县,沅水上游雪峰山脉的南麓,近贵州省。高椅,原名渡轮田,为古代的一个渡口,因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宛如一把太师椅将村子拥抱,于是更名为高椅村。高椅村今天的大姓为“杨”姓,村里90%男人都姓杨,据村中清代、民国留下的族谱记载:高椅杨氏为“宋时诰封威远侯杨再思后裔”,湖南靖州人,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为唐末五代靖州“飞山”峒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由于杨再思能团结各地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功威卓著,于宋绍兴三十年(1161)封为威远侯。明代初年,产生了第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后来各种版本“杨家将”开始流传。据此推断,“杨家将”生活的年代乃是公元960年的大宋王朝时期,如果说杨再思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家族的一支”显然与史料不符。
收藏感言:细细品味黎斌老师的画作,能够感受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作者运用水彩画颜色的透明性,重色彩及水法渗化、干湿等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令人陶醉的风韵。清幽美丽的民居,意蕴十足;静谧淡雅的山林,安静祥和,作品充满灵动,令人赏心悦目。 (晓铁/藏品)
22 9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赵氏孤儿传说是山西省汉族民间传说之一。史记载,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致使赵氏家族300余口满门抄斩,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赵盾之孙赵武救出,策马逃入千里之外的深山(今盂县藏山)藏匿15年之久。当地百姓为保忠良之后,送水送饭,程婴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在盂县民间,有关赵氏孤儿的传说口耳相传、传承有序。现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盂县都将举办庙会,大部分庙宇会上演晋剧《赵氏孤儿》,藏山藏孤形成的忠义文化,不仅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本生动教科书,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作家创作的素材。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最早将其改编成戏剧作品《赵氏孤儿》,为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十八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将它译成话剧《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为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古典戏剧作品。
[相关链接] 藏山,以藏匿赵氏孤儿而得名,景区的藏孤洞、报恩祠、育孤园等景点及附近的大围、荒鞍岭、宝剑沟、落箭山等村名、山名都是当年程婴携孤远逃追杀、救孤育孤的证据。2004年元月国内百余位资深史学家认定藏山为赵氏孤儿藏匿地及“三晋历史文化名山”。2010年“赵氏孤儿传说”申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晓铁/编辑)
18 9 月, 2014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宋代版的《百家姓》中钱姓排在第二位,钱姓源出彭姓。相传黄帝与西陵氏之女生子昌意,昌意之孙为高阳氏颛顼,接黄帝之位。颛顼统一中原部落,生子黎和吴回,两人先后担任祝融氏。祝融氏是上古时期掌管用火的官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落首领。吴回有子陆终,陆终第三子即彭祖,为彭姓先祖。彭家族大势强,其中一支形成彭国,商朝时期彭国迁移到今河南原阳地区,随后向东扩展,进入山东济宁地区,不久南下徐州,史称彭城。商朝后期,彭国衰落,后裔彭孚在朝廷负责管理钱财,称为“钱府上士”,子孙以先祖的官职为荣改为“钱”姓,世代相传。由此可见,历史上钱姓和彭姓是一家,钱姓与彭姓有着共同的祖先。秦汉时期,钱姓从下邳一带逐渐迁徙到徐州、长兴、高密等地,家族得到蓬勃发展。
如今,钱姓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人口总数超过270多万,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89位的大姓,因此钱姓也是百家姓中的重要一员,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为人们熟知。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小说里面的富豪常被设定为钱姓,但在历史上钱氏家族中却少有富豪,多出文化人。战国时期有著名隐士钱丹;唐朝有“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至今流传;现代有历史学家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国学宗师”。著名物理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说“我姓钱,但不爱钱”;大师钱钟书更是学贯中西,一生不钟钱只钟书。
[相关链接] 钱,本义是铫,古代一种农具,似今天的铁铲。后来钱作为货币,特指铜钱。古货币有布币、金刀、龟贝等。周朝时,铜钱开始使用,流行在晋、燕、楚等地的钱币称“布币”,其形状如铲,与古代农具“铫”相似,也称钱币。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了各国的货币,钱的形状也统一为外圆而内方。周朝设置泉府之官负责铸造钱币,泉府也称钱府,谓货物流通像泉水,源源不断,可见,钱姓的出现与制造钱币的职业和官职有关。 (晓铁/编辑)
18 9 月, 2014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094 天:tian 姓氏来源:黄帝之相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后裔遂以天为姓。姓氏名人:天志义。1934年生于河北肃宁,湖北电视家协会会员,从艺40多年来参演话剧《北大荒人》、《艳阳天》等,近年来在电影《大浪淘沙》、《三峡情思》中扮演重要角色。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95 延:y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吴公子季札受封于延陵,子孙以地名为姓。(2)北魏可地延姓改为单姓。姓氏名人:延阿林。甘肃省体育集邮协会理事,主集新中国邮票及封片等邮品,藏品颇丰,曾参加兰州军区邮展、兰州市邮展获三等奖,1990年获香港集邮知识联谊赛二等奖。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
序号1096 药:yao 姓氏来源:(1)古代少数民族巴郡蛮及突厥、吐蕃、沙陀等以采药为生,后裔以职业为姓。(2)岳飞被秦桧所害,子孙为避祸按岳字发音改姓。姓氏名人:药崧。东汉河内人,家贫为郎,明帝见他生活困窘,赐尚书,曾遭明帝殴打,躲入床下,明帝为之罢手,官至南阳太守。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序号1097 莒:ju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周武王封少昊后裔于莒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高密郡,今山东潍坊。
浏览全文 »
16 9 月, 2014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这张名片的字迹为铅字打印机打印,为70年代产物,到了90年代电脑普及后铅字打印机随即退出历史舞台。经向曾经从事过打字员的夫人了解:铅字打印机分为字粒盘和蜡纸鼓两部分,字粒盘有3000多个常用字,旁边还备用一些生辟字,每个字都是反面体(就像看印章字体一样),用右手操作拾字粒手柄,用左手操作蜡纸鼓,左右开弓每操作一次仅能把一个字粒印记刻在蜡纸上,反复操作直到打完一篇文件,完成文稿后再拿到油印机中油印。使用铅字打印机比较麻烦,熟练时一般一分钟能打30多个字,如果打错字得将蜡纸字涂净再打;若发觉打漏字,只能在字与字之间加打进去;如果漏行了,也仅能在行与行之间加打进去,效果远不及电脑方便。
[相关链接] 1951年10月24日中央军委下达组建炮兵第九师的命令。1952年6月16日原鲁中南军区机关一部及警卫营等1160人进驻常州市,并以其为主从华东军区特纵后勤政治部和所属各团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相继成立了师司、政、干、后机关和直属37高炮营、军士教导营、指挥连、通信连、卫生连、运输连等。8月1日在常州市体育馆召开建师大会,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九师成立,政委郑国,参谋长孙林瑞,政治部主任程介一,归华东军区炮兵建制,下辖炮14、16、17团。1952年6月至1953年3月,部队先后在常州、苏州火车站接收苏式122榴弹炮56门,152加榴炮28门,各种车辆322台。1953年3月18日,各团分别举行授装仪式,至此炮兵第九师成为全军第一个全新装备的摩托化炮兵师。
收藏感言:这种用铅字打印机制作的名片,在30年前是单位处理文件资料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字化计算机取代铅字打印机,操作铅字打印机的打字员,过去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曾经是不少女孩子向往的岗位。而在数字化的今天,人人都是“打字员”,电脑打字已成为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技能。 (晓铁/藏品)
1 9 月, 2014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