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萧劳,1896年生于河南浚县,原名禀原,字锺美、重梅,别号萧斋、善忘翁,原籍广东梅县,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自幼从父学书法、诗词,书法初学《石鼓文》、后研习《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所作刚劲秀拔,自成一家。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山书画社副社长。
[相关链接]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和安排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它的宗旨是”敬老崇文”。馆长、副馆长、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受聘者都是耆年硕学之士、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
收藏感言:萧老寿至百龄,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邃的国学造诣倍受诗词界推崇和广大诗词爱好者喜爱;其书法作品名重于世,远播海内外,行书、榜书婉约秀峻,沉雄浑厚,飘逸出尘,典雅大方,成为世人争先索求和收藏的难得佳品。 (晓铁/藏品)
29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华夏姓氏中“名,字,号”统称为人的名字,都是对人的不同称呼而已,同样的姓未必是一个起源,如:“贺”姓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后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又如五代时吴越“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之后,黄子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汉代诸县“葛”姓迁到阳都,为了和当地葛姓区别称为“诸葛”;齐地“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华夏姓氏中“名、字、号”的区别: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与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如:郑庄公名“寤(牾)生”,是母亲难产的纪实;还有些人名所用的字有特定含意。 浏览全文 »
29 5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饥寒交迫之际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让他充饥。十多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介子推宁可在大火中烧死,也不愿出来受封,结果被大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吃生冷食物,以对一个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的怀念。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寒食节也就成为清明节的别称,扫墓习俗延续至今。
编辑感言:介子推的故事折射出先人淡泊名利,不图虚荣的高尚品德;其一心成就明君,鄙弃功名利禄,愤举奸伪欺罔,割肉救主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高风亮节、除恶荐贤传统美德的体现,愿天下为官者都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晓铁/编辑)
28 5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徐北汀,1908年7月生于江苏吴江,又名渺尊、徐熹、淼翁,从师于清代画家吴观岱,擅长中国画,1939年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艺术研究会国画导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教授,代表作《溪山揽胜图卷》、《归游情话图卷》、《雨后飞瀑》、出版《中国山水画法》等。1993年9月逝世。
[相关链接]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收藏感言:徐老自少年时便投身绘画艺术事业,一生多奉献、远名利,理论实践并重,专心艺术创作与教学,作品格调高雅,清新质朴,尤其中年后渐达炉火纯青之境地,在画界与陈半丁、吴镜汀合称“北京三丁”,加上上海的江赛汀又合称“中国四丁”。 (晓铁/藏品)
15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梁栋,1926年2月生于辽宁东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别名梁仁鹏,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兼《版画世界》副主编,《水彩艺术》主编。作品《修复大轮船》获第一届青年美展二等奖,版画《龙江水暖》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并获第一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奥斯曼·哈姆”艺术奖。
[相关链接]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将创造性和技术性的想法,通过墨水、染料、纸张和织物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出来,再复印于纸上的图画,有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收藏感言:梁老擅长版画、水彩画,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其画作意境深邃,色彩凝重,极富艺术感染力,观者看后犹如身临其境。 (晓铁/藏品)
14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冯其庸,1924年生于江苏无锡,原名冯迟,著名诗人、红学家、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专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为《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关链接] 红学家是指倾力推动《红学》研究,能深刻的阐述《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价值,科学地探究和考证原著的思想内涵,有自己独到的哲理思辨,有合乎学术规范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红学研究上撰文释义,论证严谨,讲学设坛,阐述疑点,学博识广,撰文著书开启民智,把红学作为一种事业推动,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人文精神感召力的传播者。
收藏感言:冯老以研究《红楼梦》著称于世。20多年来在考证曹雪芹家世、籍贯等方面成果卓著;在版本研究方面,对确认早期抄本庚辰本价值提出独到见解,是最具代表性的红学家之一。所编《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以形象的材料,为研究鉴赏提供极大的方便,具有开创性意义。 (晓铁/藏品)
13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袁晓園,1901年出生,曾任民革中央监委、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北京国际书画演讲会会长、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80年代放弃美国国籍回北京定居,在文字改革上提出汉字现代方案并创立“袁氏拼音方案”,著有《晓园书画册》,成功举办“百岁爱国老人袁晓圆书画展”,其诗书画功力深厚,画作以山水为主,苍润浑厚,极具传统功力。2003年逝世。
[相关链接] 袁氏拼音方案,是一种新型方块字,又称为“现代仓颉”,即对汉字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归纳后从中提炼出108个拼音中文字母,分为基本公音、基本母音和混声合音等,所用字母都是基本汉字的部件,运用公母形声组合原理使学习的人都能做到“见字就能读,会说即会写”的程度。
收藏感言:袁老名闻天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青年时代冲破封建家庭樊篱只身赴法勤工俭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七十年代作为著名美籍华人学者第一个率团访华;八十年代放弃美籍别子还乡。其工诗词,善书画,诗书画相互辉映,表现出满腔的爱国情怀和充满艺术的青春活力。 (晓铁/藏品)
13 5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日常生活中,朋友见面互报姓名时,Zhāng姓爱介绍自己的姓是“弓长张”或“立早章”;Gǔ 姓则爱介绍自己是“山谷的谷”或“古代的古”,目的是为了避免别人将自己的姓氏弄混淆,由此可见,人们对姓氏的重视和尊崇。现将汉姓中同音不同姓源的姓氏归纳如下:
二姓同音不同源:张—章、谷—古、鲍—暴、晁—巢、程—成、傅—富、甘—干、何—和、姬—嵇、江—姜、经—荆、井—景、鞠—居、隗—夔、连—廉、龙—隆、毛—茅、聂—乜、庞—逄、彭—蓬、蒲—濮、仇—裘、全—权、师—施、石—时、申—莘、舒—殳、谭—谈、文—闻、武—伍、郗—奚、从—丛、文—闻、隋—随、关—官、娄—楼、禹—庾、喻—郁、钟—终、朱—诸、赵—兆、 徐—许、萧—肖、卢—芦、戴—代、兰—蓝、席—习、谢—解、陈—谌、殷—阴、迟—池。
三姓同音不同源:丰—封—酆、符—扶—伏、吉—汲—籍、齐-祁-亓、穆—牧—慕、卫—魏—尉、乌—巫—邬、洪—弘—红、邱—秋—丘、向—相—项、易—益—羿、乐—越—岳、尤—游—由、 鞠—居-琚、杨—阳—羊、郁—蔚—喻、褚—储—楚、袁—元—原、骆—洛—雒。
四姓同音不同源:龚—宫—弓—公、容—荣—戎—融、郦—利—厉-栗、经—荆—京—晶、骆—洛—落—络、阎—颜—严—闫、陆—路—鹿—逯、向—项—象—相、谭—谈—覃—潭。
五姓同音不同源:容—荣—戎—肜—融、季—纪—计—蓟—冀。
六姓同音不同源:殷—阴—茵—因—荫—音、陈—谌—臣—辰—忱—晨、于—余—虞—俞—鱼—榆。
七姓同音不同源:严—言—阎—闫—颜—沿—岩。
八姓同音不同源:袁—元—原—源—沅—垣—爰—辕。
十一姓同音不同源:于—余—虞—俞—鱼—予—禺—馀—瑜—榆—愚、纪—季—记—蓟—计—技—继—冀—暨—寄—稷。
编辑感言: 华夏常见姓氏有几千个,其中不乏同音字,正因为姓氏的不同和名字的各异,才把芸芸众生个体区分开来(譬如籍贯、出生日期、工作单位等)。就一般情形而言,遇到同音姓时千万不能想当然,譬如对方姓尹,您可以礼貌问“您是姓哪个Yin?”,对方回答“君无口尹”,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弄错姓而遭遇的尴尬。 (晓铁/ 编辑)
6 5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出版人:經元堂 年代:清代 (1644-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 长24.5 * 宽15.5 (cm) 品相:九品。
[相关链接] 王相,字晋升,江西临川人,清康熙年间学者,编辑和注释过多部启蒙书籍,如《百家姓考》、《三字经训诂》、《尺牍嘤鸣集》等,所注《百家姓》、《三字经》、《增订广日记故事》成为社会上通行的版本,其将母刘氏所著的《女范捷录》与《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合编为《女四书》,为当时女子之必读教科书,流传于近代。
收藏感言:《百家姓考》写刻本字体圆润飘逸,名家手书上版,牌记正文完整无缺,文笔优美,辞藻华丽,精美藏章累累,为写刻本中的罕见佳品。(晓铁/藏品)
26 4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 藏品简介] 出版人:江西省《百家姓始祖腊像民俗馆》组委会
年代:1994年12月
装帧:线装
尺寸: 长32 * 宽23 (cm)
品相:九五品
描述:13页,锦面硬壳折页装,内面附一份研讨会代表名单
[相关链接] 508工程“中华百家姓始祖蜡像民俗馆”——上饶508为了夭折而诞生的工程
一篇失实的新闻
1995年12月24日,中国一家著名的通讯社向全国400余家新闻媒体发了一篇电讯通稿。这篇通稿的播发,给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罩上了一道绚丽的光环。通稿写道:一片气势雄伟造型古朴的建筑群–中华百家姓始祖蜡像民俗馆矗立在江西上饶的大地上…..
尽管这篇新闻稿内回避”竣工”等字眼,但读者还是毫无困难地知道了江西上饶开发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而生活在上饶的人们却糊涂了,哪有什么民俗馆? 其实,所谓的民俗馆,是一座已投入1100多万元的,曾经热热闹闹建设了28个月已夭折的工程。
一个浪漫的项目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上饶,是从“上饶集中营”开始。离上饶市50多公里的三清山颇被游人看好,江西省第九届运动会使这座城市的建设上了新台阶,如何将上饶旅游业兴旺发达,“508工程”的总策划人、时任上饶市建委主任吴丽跃是“旅游振兴上饶”的始作俑者之一,他说:这是为了上饶的子孙后代,上饶是闽浙皖赣的要冲,以这里为中心,把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变为旅游金三角,三角的外围有上海、杭州、黄山、庐山,这个项目上马能使上饶获得大踏步向21世纪迈进的第一张文化入场券,经济前景无法估量。同是旅游项目,深圳的世界之窗成功了,北京的世界公园却门可罗雀;无锡的三国影城成功了,河北正定的《红楼梦》宁荣二府却无声无息,所谓的旅游金三角,决不是简单地从地图上拿笔一划,姓氏的“始祖”在今天威严有多大?有人为此想到募捐,结果无人买账。
浏览全文 »
25 4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