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范曾

范曾

         [藏品简介]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于江苏南通,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78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多幅作品为中外美术机构收藏,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画集》、《范曾自述》等 ,1979年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

        [相关链接]     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的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现代数字人物画技术广受大众喜爱,很多人把画好的肖像照片送给亲朋好友,成为一种时尚的礼物。

         收藏感言:范老作画精于白描,以史入画、以文会意,尤喜写意人物。画中熔融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及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其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被誉为“书、画并绝,诗、文俱佳”,是当代中国画坛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亦善书法,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等大师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深得海内、外行家的推崇。    (晓铁/藏品)

2013年最新版百家姓排序:王姓第一

       近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综合分析,发布了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序,王姓位列第一。200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曾通过对全国1110个县和市调查,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并按照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公布了当时中国“百家姓”排序,并出版《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一书。当年的研究样本近3亿人口,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来说,样本的随机性程度较低,数据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2008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下属有关身份证管理研究部门合作,进一步对中国人姓名开展了研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全国姓氏数据(含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户籍姓氏的全部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抽样数据),这是迄今全国(含全部领土)最完整的姓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发现:一、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二、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这次统计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得到全国正在使用姓氏的数目,但分析表明:没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总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7%。  

       编辑感言: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曾经编制过“百家姓”或“千家姓”,但都不是以人口的多少排序,而是与当时的家族地位或姓氏的读音有关。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姓氏排序在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如明朝的千家姓是以皇帝的“朱”姓为始,“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学弘周孔、 统绍禹汤……”。而清朝的百家姓则以“孔”姓开始,“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政、游夏文章……”以示尊孔。2013年最新版百家姓排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对今后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基因”、姓氏分布、姓氏起源、基因资源分布、海内外寻根以及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相关领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晓铁/编辑)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邵忠维

名片-        [藏品简介]    邵忠维,1956年出生,字康平,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美协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美协副主席,北方国画院副院长、齐齐哈尔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省、全国及海内外书画大展并获奖。先后在广东、广名片1-西、黑龙江等省、市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百余幅作品被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相关链接]    工笔画又称为“细笔画”,是中国画技法类别之一,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与写意画相对,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的一类画法,要求巧密而精细。工笔画历史悠久,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唐代;明末之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到中国,中西绘画相互借鉴,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工笔画沿着融合文学、书法、哲学、诗兴语言的轨迹深入发展,吸收东西方新视觉艺术语言的元素扩展材料、技法的新领域,把传统工笔画的勾勒、渲染,平面表现的装饰性以及西方写实主义手法和梦幻般的意境都融入到当代工笔画中。

       收藏感言:邵老师长期从事写意人物,山水及花鸟画创作,工写兼能,是近年来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实力派画家。他以写心为其绘画的最高标准,擅长以人物的颜面与手掌等部位的微妙变化,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笔下的古典人物题材是其对远逝流风遗韵的追思,这都源于他对绘画的执着热爱与不懈的追求,也正是他不同于一般画家的关键所在。(晓铁/藏品)

香筱幼勤妮淋太史

香-       序号1027    香:xiang    姓氏来源:(1)姜子牙后人食采于楂邑为爵,居者以封地为姓(古楂、査同音),后查姓逃难,将查字下面一横移到上面而为香姓。(2)西域有香国,后代以国为姓。姓氏名人:香植球广东东莞人,人称股坛“怪侠”、“香大侠”之美名,一生经历曲折,曾就读华英中学、1961年创立泰盛置业有限公司,拥有香港第一大豪宅“创世纪”,创造过香港股市的一段传奇。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淄博市。

 

筱       序号1028    筱:xiao    姓氏来源:筱意同“小”,由艺名延为姓氏。姓氏名人:筱春芳。湖南省湘乡市花鼓戏剧团艺术室主任、中级导演、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专攻老生,曾向京居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湘剧表演艺术家徐绍清学艺,融入花鼓戏表演艺术中,自成一格,主演过现代戏、传统戏170多出,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曾导演180多个大小剧目。姓氏郡望:待考。

 

幼-       序号1029    幼:you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幼彤。词作家、评论家、活动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歌词创作,代表作品:《展曦》、《大地亲爱的大地》、《北海的夏夜》等。姓氏郡望:待考。

 

勤       序号1030    勤:qin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国大夫勤成之后。姓氏名人:勤亮。唐太宗贞观年间人,举孝廉、中进士后升御史。姓氏郡望:馆陶郡,今山东冠县。

 

 

  浏览全文 »

童年拾趣:拍洋画

21-402 101-120#6孩提时代,常和小朋友三五成群,蹲着、跪着、趴在地上玩洋画。六七十年代洋画在城市算是孩子们既经济又方便的玩具。常见的玩法:一方把洋画一张或数张平放或叠放在地上,另一方用洋画用力摔到地上,利用扇劲和震动使地上的洋画由正面变成背面算赢。如果不成功,就由对方用同样的方法扇动,输者再拿出一张或数张洋画放在地上,此种游戏称为“扇洋画”;也有的玩法是双方各拿几张,然后轮流用手掌拍地,使洋画翻面,最后将洋画全部拍成反面的一方获胜,此法称为“拍洋画”。尽管衣服脏了、手拍肿了、冬天手冻僵了,虽然家长一遍遍地喝斥、甚至打骂,玩者依旧痴迷和投入。

每当逛商店,眼见橱窗中孩子们的玩具丰富多彩且时尚高雅,令人羡慕不已,而一旦回味起自己幼年时期玩洋画的情景仍觉得倍感乐趣。在我的收藏夹中,这套民国时期的洋画,正面印着非常精美的花卉图案,背面印有百家姓氏并注明该姓氏发源地。众所周知,寓教于乐一直是中国传统游戏的宗旨,在诸多品种的洋画中,将中国的《百家姓》印在洋画上作为孩童识字的蒙学卡片,堪称独具匠心。
        洋画的出现并非偶然,看图识字的形式受到欧美、日本等国教育经验影响,其图文并茂的风格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小小画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民俗、戏曲、文学、体育、娱乐、风光、动植物等诸多方面,可谓洋洋大观。因时代变迁,尤其是遭受文化大革命“破除四旧”的劫难,以至当今能见到的乃是凤毛麟角,若想收集齐全实属不易,故此套洋画被热衷于收藏的人们视为洋画收藏中的极品。    (晓铁/文) 

“比干”姓氏生僻 可惜无法打字

比干-      2013年4月2日,《武汉晚报》百姓读本-街坊刊载对本馆的专访《“百家姓迷”收藏百家姓名片》稿,立刻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市民“比干-”女士第一个打来电话,她非常自信地告诉我,自己的这个姓上面一个比,下面一个干,念guan,不仅罕见,而且在字典里都查不到,电脑也无法打出来。平时与人打交道,当别人问“你贵姓’?我说我姓“比干-”常被人怀疑。因为打不出来,有时候被人误写成“毕”姓。听完“比干-”女士的述说,我赶紧翻阅案头的姓氏书籍,果然没有收集,本想向她索取一张名片,因为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个字,所以无法满足心愿,高兴之余留下些许遗憾。

       相关链接:“比干-”姓源于“殷”姓。相传商朝时期,比干丞相姓殷,纣王割了比干丞相的心肝,还要杀绝殷姓后代。比干丞相的后人为了保命逃难到安乡县北部村落,纣王派人追杀到此。当地老百姓知道后,为了免除杀身之祸,纷纷在大门上挂一个罐子,并告诉追捕的人:“凡是大门上挂罐子的都不姓殷”。于是丞相的后人人也在大门上挂上罐子,免除了灭顶之灾。之后子孙将比、干两字上下连在一起,改姓为“ 比干- ”,读音“罐”,以纪念罐子救命之恩。(晓铁/文)

《武汉晚报》关注杨晓铁百家姓收藏馆(2013年4月2日)

“百家姓迷”收藏姓氏名片650

索取名片的笑话

       清明将至,同事去买祭品,看到居然有纸糊的苹果手机,便不以为然说:“啊哈,烧苹果手机?老祖宗会用吗?”店老板白他一眼说:“乔布斯都亲自下去教了,你还操那心?”同事于是买了一个。老板提醒到:“买个手机套吧,下面蛮潮湿的”,同事说可以,老板接着说:“再买个蓝牙耳机或有线耳机,最近下面也出台了新交规,开车打电话抓得严”,同事再次屈服了又买了个耳机。老板继续善意的提醒到:“最重要的还要买一个充电器啊,别忘了烧充电器,回头祖宗找你要就不好了,光找你要还是小事,叫你送去就麻烦了,同事怕祖宗叫他送,只好又买了一个充电器。付钱的时候,同事跟老板索要名片说:“跟祭品一块烧给老祖宗吧,万一手机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找你保修了”。   (晓铁/编辑)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许晓俊

         [藏品简介]    许晓俊,1969年生于浙江桐庐,美术教育硕士,现任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副秘书长、教育部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主编和编著著作、字帖256种,“立式可调节视角的书画用书”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书法展,获第五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第六、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相关链接]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硬笔书法脱胎于传统书法艺术,笔头质地尖硬有别于毛笔软质笔头,主要以钢笔为书写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电脑的出现使写字次数、频率大减,但硬笔书法的教育和影响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收藏感言:硬笔书法书写工具包括:钢笔、铅笔、蘸笔、圆珠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创作和研究,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匀称,从许老师名片上的硬笔书法作品足以见到功底。  (晓铁/藏品)

厦门农行发行“1999已卯兎年年历卡及百家姓卡”收藏欣赏

 

        [藏品介绍]    年历卡是一种印有年历日期的纸片和塑料片,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设计者配上了各种图案,它记载着人们走过的每一天,见证着岁月的痕迹。在国内早有人专题收藏,并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早期年历卡的收藏价值往往被人忽视,用完后随手扔弃,随着岁月的推移,其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逐渐显露,丰富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具备收藏品的所有特点:史料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欣赏性,所以年历卡的身价日益渐涨。年历卡在收藏领域属于年历收藏的一个分支,形式及功能多种多样,有单纯记载日期的年历卡,也有书签卡、明信片等,涉及百家姓内容的不多见。

             (图片为本馆收藏:厦门农行发行“1999已卯兎年年历卡及百家姓卡”全套3枚,1枚年历卡,2枚百家性卡)

 

       收藏感言:据考证年历片由国外传入我国(只限于公元计时)。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一家航海公司为了方便船员航海途中查阅日期,就把航期和泊岸点制作成卡片似的“航期表”,分发给船员们。一次,有家伦敦餐馆老板见到航期卡片灵机一动,便在元旦前夕仿照样式在卡片一面印上年历,另一面印上餐馆烹调的菜肴。以后法国巴黎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又依葫芦画瓢,在仿效印制的卡片上压上香水,成了带香气的年历广告片,从此年历卡慢慢地发展起来,成为收藏界的又一门类。 (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