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片(经济类)收藏欣赏:林荣民名片背后的故事
[藏品简介] 台湾旅游大巴司机林荣民名片,姓氏常见,名字有“料”。
很早就有去台湾旅游的打算,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2015年元月应朋友邀约和夫人参加了“台湾纯玩8日游”终于了却了心愿。17日19点40分飞机从武汉起飞,晚上22点10分降落台湾桃园机场,前来接团的旅游车司机叫林荣民,导游简靖云朴实、亲切,使人没有陌生感,一下拉近了彼此间距离。乘坐旅游车前往桃园古华花园饭店,从窗外眺望台北夜景,街道上车水马龙,摩托车呼啸而过。导游简小姐介绍:这次行程从台北沿西海岸高速公路,经台中、云林、嘉义、高雄、抵最南端屏东后环大西洋海岸,经台东、花莲、宜兰,东海,7天后乘坐火车返回台北。
此次台湾之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碧瓦黄墙,雕栏玉砌,极尽典雅、壮丽,馆藏文物令人叫绝;台中《国父纪念馆》卫兵交接仪式赏心悦目、101大楼每8层楼为一个竹节单元,寓意节节高升;台湾诱人的水果莲雾、牛奶梨和释迦;邵族人村落及民族舞蹈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嘉义县阿里山日月潭秀美的风光;屏东县的垦丁国家公园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南临巴士海峡,海水清澈湛蓝;太鲁阁峡谷垂直而深邃,峡壁遮天蔽日,宛如一幅山水画,山腰中的长春祠里供奉着265名为造桥修路殉职的老兵灵牌;野柳地质公园的奇岩怪石。白天游山玩水尽情享受自然风光,晚上则有意识地想从电视上认识台湾。台湾电视台分娱乐台、时事台、蓝绿阵营台和教育台,娱乐台和时事台贴近民众,尽皆小事,广告特别多;蓝绿阵营台文绉绉,不急不恼,自顾自讲道理;教育台佛教大师和道教大师对民众讲做人做事道理,绅士且老学究,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了真实的台湾。
在台湾我还意外得到一份收获,当得知我爱好收集名片时,简导告诉我:司机姓林,名荣民,在台湾林姓是大姓,很常见,而“荣民”在台湾却有着特殊的定义。“荣民”的全称为“荣誉国民”,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于1950年实施义务兵役制,原本随国民党来台的60万士兵逐步被年轻的本省新兵取代,导致大批士兵退伍。因为在台湾没有亲人,又身无长技,退伍后的生活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台湾当局于1954年11月设立了“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简称“退辅会”,以安置和辅导这些退伍士兵转业,主要工作由蒋经国操办。不到半年时间即为“荣民”们建立了屏东隘寮农场、嘉义大埔农场、宜兰三星农场、花莲寿丰农场、彰化二水农场等,让“荣民”们种植水果和其他一些农产品,能够自食其力。后来又在屏东、花莲、台南、新竹等地修建了“荣民之家”,安置那些年老的“荣民”。当问及林大哥父母为其取名是否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他说这只是巧合,对自己的名字不觉得特别。不过按照台湾兵役法,他曾在台湾空降兵部队服役二年,对台湾老兵一直表示由衷的敬意。
[相关链接] 荣民,指1949年前后随蒋氏政权到台的军人,他们是命运悲惨的一群,原以为“三年反攻”即可与母亲、与新婚的妻子团聚,却在40年的漫长等待中骨肉离散;他们身在军营不准婚配,从军半生后难以成家,不少人孤老终身;他们退伍后在台湾开路造桥垦荒,却因为文化不高、口音南腔北调而难以融入社会;他们少小抵台为台湾奉献一生,却被社会歧视、遗忘,成为台湾一个特殊的人群。
后记:解读现在的台湾,不得不从1949年开始,这里面包含有太多的历史基因,它是台湾之所以是现在,台湾之所以是台湾的关节点。从1949年至今,66年间台湾“荣民”的数量已从高峰时的数千人减少到800多人,并且年龄大多超过80岁。每当一位老“荣民”离世,就预示着“荣民”一词将成为历史。因老荣民渐渐离世,不少荣民之家已经合并或转型,这意味着早已远离台湾社会的老荣民正无声地消失于这块土地,相信台湾老兵用血汗书写的历史还会有后人翻读,为荣民祈祷,向老兵致敬!笔者以为:同为中国人,台湾不过是中华民族在大转折时期的分离体。只有正视历史,两岸形成的伤口才能渐次愈合;只有珍惜现在,两岸离散的骨肉才能早日团聚。有道是:环游台湾岛,寄情海峡间。名片本平常,名字藏典故。“荣民”平凡人,命运多劫难。台湾拓荒者,后世不能忘。 (晓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