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安徽篇

3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安庆府”与“徽州府”的合称。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拥有淮河文化、徽文化(新安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四大文化圈,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43.6万人,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在繁昌县人字洞及和县龙潭洞分别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
        安徽有近538万人姓王,2015年姓氏排序前10位的依次是:王、张、李、陈、刘、杨、吴、周、徐、孙。据《安徽省姓氏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报告披露,安徽姓氏分布与区域文化紧密关联,新安江流域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涉及的姓氏主要有26姓,在安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20大姓“王、张、刘、陈、杨、吴、徐、周、朱、孙、赵、汪、黄、马、程、高、许、郭”中,占有12姓;皖江上游地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涉及的姓氏主要有20姓,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20大姓有10姓是相同;皖江中游地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涉及的姓氏主要有 25姓,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20大姓有9姓相同;皖江下游地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涉及的姓氏主要有25姓,与六普统计的20大姓有11个相同;淮河流域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所涉及的主要姓氏达50余姓,几乎涵盖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中的前20位大姓。这些数据说明,淮河流域由于人口多次频繁的大规模迁入与移出,使各姓氏分布十分广泛,新安江流域和皖江流域人口的历史性变动要比淮河流域在规模上小得多,由相对少数的姓氏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一、部分姓氏来历

 4       最早进入安徽的是有巢氏家族,有巢氏号称大巣氏,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顾名思义,”有巢”就是筑巢为室,安居一处,最早的巢居又称为”树上居”,是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于是人们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有巢氏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到建造房屋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因此安徽保留有巢县、巢湖等地名。

        远古时期,赢伯益称帝在安徽境内大封子弟于皖伯国,于是有偃姓、宗姓、桐姓、舒姓、巢姓、钟离姓、焦姓、州姓等。

偃姓是黄帝汤轩辕长子汤玄嚣的后裔,汤玄嚣统辖金天氏汤少昊青鸟部,因汤少昊部族以鸟为图腾,所以汤尧赐皋陶为偃姓。偃即燕,因此燕是偃姓的图腾,偃姓是偒人的分支,所以偒人成为安徽最早的姓氏之一。

         夏朝末年,汤武王将其子封于辽西孤竹国,赐姓“墨胎氏”,其部以墨竹为图腾,后改称“墨竹氏”。

         殷纣王末年,周武王举兵灭商,建立大周王朝,遂将其姬姓子孙封于所灭各诸侯国,多数以地名为姓。

         唐朝开元年间,因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姬姓”遂改为“周姓”。

         宋桓公时期,封三子荡原于荡邑,任司城大夫,以荡为姓,尊为荡汤氏始祖,后荡氏为避祸去草为汤姓,为亳州八大姓之一。

         西晋末年,中原爆发八王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不守故土,相继南逃,史称“衣冠南渡”。晋永嘉元年(307年)琅琊王司马睿渡江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后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由于安徽是长江三角洲最为富庶的地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因而大批的客家人和土著人向安徽移民,形成五方杂处格局,多数居民姓氏难以考证,如:

        仙姓,祖籍河南汤阴,原姓不详。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宣州佥判柏龄上书宋钦宗赵桓,帝以其所料如“仙人”之灵,赐姓仙,命名仙柏龄。

        饶姓,明、清时期宁国十三大姓之一,先祖系陶唐(尧)后代,因食采饶阳为姓,后散居江淮南北,北宋时期由江西临川迁宁国城东,历代迁徒无常。

       朱姓,祖籍江苏,为朱熹后裔。

       吴姓,原籍江苏,北宋年间,南容州水陆转运使吴仁寿为避契丹之扰迁居于此。

       洪姓,原籍歙县篁墩,迁居宁国,世代繁衍,聚居云门。

       张姓,原籍浙江湖州,五代十国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其祖张采五弃官游宁国,迁此定居。

       汪姓,以宏村为聚居之地,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姓氏图腾为牛角。

       二、姓氏很有“个性”

       按照学界惯用的新安江流域、皖江暨巢湖流域、淮河流域三大文化区来解读安徽姓氏,发现具有“南文北武”的特点。

        2安徽南端的新安江流域,形成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徽文化区,这一点也通过姓氏体现出来。历史上徽州地区封闭但秀美的地理环境迎合了大批躲避战乱的“外来者”。西汉时期有方、程、汪三姓迁入,后陆续有中原士族、大姓来此安居,这些“外来者”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也带来了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并因血缘姓氏继承下来。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以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两者都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商人或者具有经商才干经验的文化人。贾与儒的结合,文与商的交融,给徽州地区带来贾而好儒的风尚。

        淮河流域则截然不同,早在7000多年前就存在着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位于淮河中游的蚌埠市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古代采珠之地,誉称“珠城”,区内人文资源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极深,南有帝王故里的凤阳古都,北有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西有禹王会诸侯的夏朝遗址,东有三国名将的练兵之地,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几千年来蚌埠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名胜。虽然自古土地肥沃、地近中原,但也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民风粗犷,以至文化及社会发展落后于新安江流域和皖江流域,形成了文化和教育凋敝、战争和宗族特盛的姓氏文化。考古研究表明,淮河流域东到大海,西至中原腹地,其文化面貌表现出特有的多元性、过渡性和开放性,在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皖江暨巢湖流域代表的安徽省会合肥,排名前三位的姓氏分别是王、张、李,其中王姓人口超过了40万。巢湖流域是我国先秦时期人类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迄今发现了上百处先秦时期古遗址点。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巢湖流域大部分地区大姓人口分布差异不大,如安庆、池州、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位列前20位的大姓虽然地区间人口排序不完全一致,但姓氏总数基本一致,反映出该区域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繁,专属某一区域的大姓很少出现。就合肥大姓而言是由全国各地移民源源不断流入组成,如龚鼎孳、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周盛传、唐定奎、段祺瑞等家族,自明朝时期从江西鄱阳湖畔瓦家坝迁来。元末明初时瓦家坝叫“瓦屑坝”,起初是一个重要的码头集镇,后来演变为岛边的小村镇而改称为“瓦燮坽”,具体位置大致在江西鄱阳湖东边,后“瓦屑坝”依合肥当地方言被读成了“瓦家坝”。这种“移民”特性使合肥区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古徽州作为“世外桃源”在不同时代吸引大批名门望族迁徙,逐渐形成“高贵血统”和“强势文化”的村落。

        三、长丰县首创“姓氏改革”

1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安徽长丰县男女性别比例将近130:100(正常比例为103:100-107:100),针对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2011年长丰县政府在全国首创“姓氏改革”,即倡导新生儿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或取父母的姓氏为新的姓,并用村规民约的形式予以固定。对随母姓的直接给予现金奖励1000元物质奖励,对此前已随母姓的家庭,也给予同等奖励。据悉该县已有30户新生儿家庭主动申请新生子女随母姓,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出生人口性别开始下降。就基因学来说,遵从父姓对于家族研究有重大的利好,而子随母姓打破或扭转了人们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在更大范围推广“长丰模式”的试点经验。

         [相关链接]     长期以来考古学研究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为两大系统,而把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独立入海的淮河流域一分为二,淮河以北归入黄河流域,淮河以南归入长江流域。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经历了认识上的三次飞跃——从单一的黄河流域文明学说,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共同学说,再到近三十年逐步得到公认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分区的,每个区有自己的传统谱系,谱系下分有很多枝蔓;而文化演进的多元性,意味着社会在文明化进程中各具特点,并对中国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

        后记:我国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取名字基本都会随父姓,这被看做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标志。2011年长丰县被评定为“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项目县”,项目周期五年,计划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农村生育女孩家庭的发展能力,进而形成可推广的社会性别平等干预服务模式。因此长丰县出台相关政策:对随母亲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目的是慢慢淡化传统观念中对男孩的偏爱。笔者认为,提倡新生儿随母亲姓,应采取鼓励加引导的方式,对随母亲姓的家庭进行奖励,是现阶段的一种引导措施和激励机制,主张尊重双方家庭意见,只要不带着性别歧视的有色眼镜。姓氏变革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从思想上根本改变人们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倡导“家里生了孩子想跟谁姓就跟谁姓”的理念,至于跟谁姓只要合情合理就行。   (晓铁/文)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