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贵州篇

1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因高原山地居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贵州为多民族共居省份,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34746468人,其中汉族人口22198485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12547983人,占36.11%,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一、“移民之州”名副其实
 
         从历史上看,贵州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比如明朝初期的“调北征南”或“调北填南”、解放初期的“南下”以及“三线建设”等大规模移民,形成贵州姓氏多元化格局。

        (一)军事移民。1、汉代夜郎国衰落以后,朝廷在夜郎国原有的管辖地实行土流并治,推行“移豪民,填南中”政策,将蜀地的大姓移民到毕节、六盘水、贵阳、安顺一带,这些大姓包括龙、傅、董、尹、谢,并将随迁的游民、戍边士兵及被发配的犯人按照大姓编成家奴,这些大姓原先都是巴蜀望族,注籍云贵后成为统治阶级。2、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纳刘基的建议以卫所为单位将军队布防在全国各地,三分戍守, 七分屯种。从洪武四年开始,相继在贵州设立24卫和两个直隶各户所,按照当时的军事编制每卫额定5600人,下置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每个千户所又分成十个百户所,以百户所为基本单位分屯置堡。由于贵州是川滇咽喉、西南锁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五个千户所之外又增设餐守御千户所,因此兵员往往超过额定编制达20万人以上。这20多万卫所军人实际上就是20多万个家庭,因为明朝卫所官兵一律注入军籍,世代袭替, 称为军户,每一军户有一名“正军”充役,户下一人辅助正军佐理生活,称为“军余”或“余军”。为了保证军队兵源不绝、稳定官兵安心服役,规定正军和军余都随军携带家室,一人在军全家随往,每户家庭以4口人计算,则明朝到贵州的军事移民就有80万人,因他们大多居住在屯堡之中,世称“屯堡人”。
        (二)经济移民。与明代有组织的“屯民”不同,近代贵州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移民大潮,因为前代移民被称为“土著”,所以后来的移民被称作“客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落籍贵州的客民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买当苗人田土的客民,包括在乡间买当田土的客民和住在城市乡场而买当田土的客民,其中有些巨富竟可“买当苗民全庄田土”;第二类是佃种苗人田土的客民,即在农村充当佃户;第三类是贸易、手艺、佣工的客民,即做生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打工仔。有钱的来贵州购田置产,无钱的来贵州租种土地或打工,商人感到贵州有生意可做,手艺人也前来开设作坊,传授先进技术,设立商屯。清代贵州手工业比较代发达,各地出现了许多名优产品,例如仁怀的茅台酒、玉屏的箫笛、大定的漆器、贵阳的雄精雕刻、安顺的三刀(菜刀、剪刀、皮刀)等。
        (三)政治移民。1、战乱时期迁移。抗战时期贵州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仅在贵阳市区就有外省迁入的厂商101家,先后迁入的外省高等院校就有上海私立大夏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浙江大学、浙江私立之江大学工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唐山工学院、江西中西医学院以及许多军事院校,1936年全省人口990余万,1945年达到1050万。2、南下干部支援。1949年贵州解放,由于解放前夕党的基础十分薄弱,本地干部严重缺乏,二野五兵团接到上级命令接管贵州,同时选派干部9841人,战士和勤杂人员4400多人,约为15000多人充实到省直机关、地方基层、工厂、学校等,成为贵州各级党政机构的骨干。3、三线建设移民。由于贵州具有地处西南边陲的地理区位特征、山高林密洞多的地貌特征、能源、矿藏丰富的资源特征,1964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随即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工业相配套的三线建设在贵州很快铺开。同年10月冶金工业部将大连钢厂、本溪钢厂、鞍山钢铁公司的部分设施向贵阳钢铁厂搬迁;从全国各地会集的铁路建设大军,东北、华北、华东调集的煤炭勘探队伍,上海、西安、重庆迁徙的纺织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上海转移的电子、仪表、化工人员,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专家和工人陆续调来贵州,仅1964年到1965年,随迁职工和家属多达8.26万人。据《中国人口·贵州分册》统计资料显示:到1978年三线建设停止时迁黔建设人员超过18万,这是解放以来贵州声势最浩大的一次外来移民行动,仅贵阳、遵义、安顺、凯里、都匀的国防工业部门迁入人员(含家属)就有3.6万人;六盘水煤炭基地从外省迁来生产建设者28850人,这次外来移民具有数量大、群体迁移、群体安置、地域广(来自松辽平原、四川盆地、海河岸边、黄浦江畔、胶东半岛、赣水河畔、江浙水乡)、素质高(老专家、老师傅、青工、学徒、大中专学生)等特点,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在特殊历史背景下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

        二、少数民族改用汉姓

 4       近代社会,贵州因为人员流动使姓氏进一步得到丰富,有些本地少数民族依照本民族的文化或民族语言音译改为汉姓,因而出现《百家姓》中从未呈现过的姓氏,这些汉姓汉名在清代大规模出现。1、隋唐以后,谢、赵、宋等姓崛起,有些汉人被“夷化”改为少数民族姓或本地少数民族改为汉姓。2、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派龙德寿等率八姓兵驻守黔南惠水一带,主要有龙、方、石、程、韦、洪、卢、张等姓,这些人在后来的生活中逐渐融入到当地布依族中,史称“八蕃”。3、唐宋时期在黔东南、黔东、黔北等地则有田姓、杨姓等大姓。4、元朝时期贵州被蒙古管辖,很多蒙古人将本民族的姓改为汉姓,同时也有贵州的一些土司首领改为蒙古名,如杨汉英改为杨赛英不花、宋钦改为宋蒙古歹等。5、明代初期发生大规模的军事移民,使得外来汉姓在军事屯所较为遍及,在这些移民的影响下本地少数民族为了交流便利纷纷改用汉姓汉名。6、清代初期在贵州实施全境改土归流,朝廷“编户齐民,计亩升科”,即将大家族划小,按其汉语译音或《百家姓》中的姓氏姓名按户强制征收赋役,从此贵州境内再无少数民族姓氏,有也只能在内部运用,在这期间贵州境内人员最多的几个少数民族都相继改用汉姓汉名,除了彝族较大部分改为安姓外,黔东南的侗族在原有十三个互通婚姻的宗族基础上再次“破姓通婚”,嬗变为几十种汉姓;苗族则是在云贵总督鄂尔泰强行下将“不知本姓者,则官为立姓”,即由官府按照《百家姓》选取一个汉姓,若有姓的则要将原来少数民族的姓改为汉姓,如“代卡”姓改为“麻”姓等;瑶族因和布依族杂居一起则效仿布依族的姓氏,改为谢、何、罗、陆、王、蓝、覃、黎、韦等汉姓。

        三、贵州十大姓氏排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人口聚居的省份,如果就汉族人口的姓氏来看,排序前10位姓氏分别是:王、李、张、陈、刘、杨、周、吴、罗、黄,这10种姓氏共占汉族人口的44.63%。

        王姓占汉族人口的6.55%。洪武年间随朱元璋调北征南的王文昌和王文忠(祖籍江西吉安),目前后裔主要聚集在织金、纳雍、大方、兴义等地,其中兴义和遵义的王家家谱保存得最为完整,在发展过程中王氏家族不仅人口众多,更是人才辈出,涌现了王博群(兴义人)、王若飞(安顺人)等历史名人。

        李氏占汉族人口的6.23%。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58人,如淮南王李宪、大凉王李轨、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先后建立了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政权,目前可追溯的李氏家谱有兴义市鲁屯古镇的《李氏家谱》,延续时间近 700 年。

        张3姓占汉族人口的5.95%。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始祖为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张挥,张氏名人有张良、张巡、张秀眉、张居正、张自忠、张爱玲等,其中张秀眉清末时期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台江人。

        陈姓占汉族人口的5.72%。在遵义、铜仁、惠水发现有《陈氏家谱》,其中遵义的《陈氏家谱》始创于唐朝,距今一千多年历史;惠水县高镇镇山后村龙塘的陈氏宗祠,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记录和反映了清代陈氏家族经济和文化的兴盛。

        刘姓占汉族人口的5.20%。至今分布极广,包括中国南部和东部周边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目前位于兴义市的刘氏庄园是一处被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中西合璧大小 13 座四合院组成,地方特色浓郁,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

        杨姓占汉族人口的4.82%。遵义新蒲新区发现有杨氏土司墓地,其墓园格局清晰、墓主明确、墓葬类型多样、年代跨度大、出土遗物完整丰富,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周姓占汉族人口的3.21%。始祖为后稷,在岑巩县天星乡东冲村老岗屯有座山寨全都姓周,家谱记载:周姓人家都是三国时吴国大都督周瑜的后代,在明清时期从江西迁徙过来,几经辗转才选定在这块蛮荒之地繁衍生息。

        吴姓占汉族人口的2.44%。泰伯公为吴氏先人,开创了开荒种地,野蚕家养、野猪进圈、一年两熟种水稻的历史,在开启江南文明方面举功至伟,2016年10月贵州省吴氏宗亲为泰伯公敬立归宗碑。

        罗姓占汉族人口的2.33%。目前发现最早的族谱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该族谱溯源重黎,源远流长、后裔繁茂,族谱记载:晴隆、普安、盘县等地罗姓的字辈为“中圣济文朝,廷光仕志定安邦”。

        黄姓占汉族人口的2.18%。出自赢氏,为楚国先祖火神吴回之子陆终的后裔,历史上黄氏名人诸多,如黄歇、黄盖、黄宗羲、黄兴等,明清时期贵州曾有中进士者730 余名。

2  【相关链接】 “调北征南”或“调北填南”。一个是当年朱元璋派来戍边的军人,一个是随后按明王朝当局者意图出现的大规模“政策性”移民。明朝建立之初经过长达20多年的战争,全国已是哀鸿遍野,人口数量下降,田园荒芜,很多昔日人丁兴旺的鱼米之乡成了无人居住的死寂一片,明朝除调集大量军队平定南方,又从内地将破产的流民和平民,大批强迫迁往贵州等地,迁入平民亦划区定点授土垦殖,称为民屯。“南下干部”。指解放战争中因为我国北方先解放,而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南方被解放后需要大量的干部充填到地方,所以从北方各地急调党政干部到长江以南,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地方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中央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为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当时按照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为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后记:600年前(明永乐十一年)贵州以中央王朝第十三个行省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聚居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从四面八方陆续迁徙延续数千年之久,至今在各族特有的风情习俗和文化中依旧能辨识出久远年代留下的印痕,当年明军驻防的地方被冠以“卫”、“所”、“屯”、“堡”、“关”、“旗”、“哨”一类极富军事色彩的地名,当年军营就是今日屯堡村寨的最早雏形。就贵州姓氏源流探究而言,如果进行掠影式的了解并不难,若要想全方位地深入解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与外来人口大规模入黔完全同步,来自江南腹地的先进文化伴随战场上的军事胜利,逐渐改变了尚在半原始状态的贵州,汉族的比例逐渐超过其他民族而成为贵州人口的主体,由此可见,移民为贵州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移民史。    (晓铁/文)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