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山东篇

        山东,简称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省会济南。东部为半岛,西南部多为平原,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又称齐鲁大地。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志士名人。考古发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之后出现了东夷文化。5000年前东夷人房屋遗址大多为半地屋结构,说明”鲁”的本义原是表示东夷人居处的象形字,鲁由人、田、水、日构成,可以理解为这里是夷人聚居、土地肥沃、水产丰富、滨临大海的日出之所。东夷又称东夷或夷,最早是羲伏羲氏后裔的一个部落族群,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夷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因考古遗址分布于山东泰沂山区,所以可以认定东夷发祥地是山东。山东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各地,其中回族人口分布以济南、德州、泰安、菏泽、聊城五市为主达到53.57万人;朝鲜族分布以青岛、威海、烟台三市为主;满族分布以青岛、济南、潍坊、威海、烟台五市为主;蒙古族分布以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淄博五市为主。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省常住人口为9946.64万人。
        一、山东人口最多姓氏
  

      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公布的2016年位列山东省前10位姓是: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
        王姓,(1)周灵王太子晋,因对父亲直谏把父亲惹怒,被贬为平民,迁居于琅邪,世人顾及其后代是周朝的贵族,称他们为王家,其后便以“王”为姓。(2)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姓。(3)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赐姓“王”氏
。汉唐时有太原王姓、山东琅琊王姓;宋明时期有开闽王氏、三槐王姓,虽然支派纷繁,但追溯来源几乎都可以与黄帝联系起来,大多数王姓家族人都属姬姓,是黄帝的正统后裔,因此王姓人谈起自己的祖先时都会自豪地说是正宗的黄帝子孙。
        张姓,上古时期,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挥公很聪明,他观看天上的弧星,得到启发制造了弓箭,这是当时打猎和战斗的主要武器,官名“弓长”合成一个字为“张”,黄帝赐挥公姓张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或是支脉。
        李姓,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很残暴,有个叫理利贞的贵族为不遭迫害带着母亲逃亡,走到一棵李子树下时再也走不动了,于是便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为了感谢李树的救命之恩,改理姓为“李”姓。
        刘姓,(1)远古时,尧帝陶唐氏后代姓祁的一支,被封到刘国,子孙遂以国名为姓。(2)尧姓祁,传说尧的后裔祁刘累为夏帝养龙,因饲养不善死了一条母龙害怕惩罚偷偷逃到河南,子孙以名字“刘”为姓。
        孙姓,(1)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2)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以祖字为氏。(3)齐国卿士书,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  孙姓是山东集中分布的大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始祖惠孙,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分支繁多。
        赵姓,(1)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第十三世孙造父,传说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造父乐而忘返,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后代遂以“赵”为姓。(2)少数民族匈奴、南蛮、五代牂牁酋长后裔改姓赵。(3)赵宋王朝先后将李、穆、隆、宇文等姓历史人物赐姓赵。
        杨姓,(1)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晋武公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其子伯石以邑名“杨”为姓。(2)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陈姓,(1)周武王灭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封胡于陈国,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2) 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
        徐姓,夏禹时期,禹封伯益儿子若木到徐国,春秋末徐国被强大的吴国吞并,后人以原国名“徐”为姓。姓氏郡望东海郡,今山东兖州市。
        马姓,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因为武艺高强屡立战功,赵王为奖赏他,封其到马服,赵奢也被人称为马服君,后代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姓氏,后来省去服字,单姓马。

        二、胶州部分姓氏由来
        胶州位于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西南部,青岛市境西部,胶州湾西北岸,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青岛市代管了,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古迹有三里河新石器原始氏族社会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牧马古城遗址等。现在胶州人的祖先除少数原始居民外,大多是从外省移民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山东姓氏特征的典型代表。
        于姓是当之无愧的胶东大姓,在胶东半岛分布十分集中,追溯起来于姓的源流只有一个黄帝后裔。于姓的发祥地最早是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一带,魏晋南北朝时于姓大举南迁,至隋唐时在北方相继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于姓,到了宋代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姜姓是齐国创始人姜太公的后裔,齐国的都城在临淄(今淄博),胶州曾属齐国,春秋末期齐国的田和篡夺王位,将国君康王放逐到康公城,后代以姜为姓。我国百家姓中有很多姓氏都是从姜姓衍生出来的,而作为神农氏嫡系的姜太公,他所建立的齐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姜太公的后裔有的姓吕,有的便姓姜,因为齐国都城在临淄,所以山东临淄成为山东姜姓的发源地,因为陕西宝鸡为炎帝出生地,所以成为天下姜姓的发源地。
        隋姓宋朝时自河南固始落户固始、兖州和栖霞蛇窝泊,历经千年族人遍及山东大地。北周时期杨坚被封为随国公,后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以随为国号,因其忌讳“随”的含义,而去其走之改为“隋”姓。
        宫姓始祖为五代时期宫熙儒,原籍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宋乾德二年授东海防御使成为官宦世家。后偕妻带子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供子孙后人祭祀,后裔遍布胶东并散播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
        宋姓是山东大姓之一,同时又是胶东地区代表姓氏之一,始祖为江西吉水人宋信,因为官清正和有才官至“胶东行省丞相”,后因暗中同情和支持汉人起义军被贬为般阳路总管 ,举家赴文登定居昌阳故城(今文登市宋村镇南),此处原有宋家庄、韩家庄、杨家庄,自宋信来后因其名望便三村合一命名为宋村。
        隽姓在胶南居多,“隽在字典上的标准读音是juàn(同卷)但事实上因为各地方言不同读法不同,比如在沂源读作“见”音,在沂水一带读“钻”音。战国时期楚国巴陵,又称沅陵,至西汉朝时期为长沙国的一个县制,又称隽县,沅陵顷侯将庶支族人分封在隽县,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
        董姓出自己姓,“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以草为图腾,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氏族称豢龙氏,并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赐以董姓,从此子孙后代以董为姓。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春秋时期周大夫辛的儿子到晋国主管晋之典籍,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称为董姓。现族人散居诸城、胶南、高密、日照、胶州、莱州、即墨等地。
        曹姓在胶州分布较广,相传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安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的后人以官为姓,商代后曹姓迁于山东定陶县。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为姓,后漕氏又演化为糟姓。
 朱姓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曹侠于邾,从此曹姓从山东定陶古曹国迁徙至山东邹县,开疆拓土建立了历史上的邾国,这支曹国遗民继承了东夷邾氏族的蜘蛛图腾,以国号为姓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楚灭邾国将亡国被俘的王室成员强迫迁离邾国,其中一支去掉邑旁改为“朱”姓,现居住在胶州洋河镇香甸村。
       逄姓源于上古炎帝之后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也称逄伯陵。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为姓。逄姓人群虽然在全国来说不多见,但由于历史原因在青岛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有很多村落名中带有“逄”字,如逄猛王村、逄猛孙村、逄猛张村、逄家庄村、逄家桃园村、逄家大沟、崖逄村等。
        薛姓发祥于山东薛城,后迁江苏邳州。明清以来薛姓家族共考中举人5人,贡生11人,以世袭、议叙、援例、考授、从武等途径授九品以上官职者38人,其中官阶最高的是明朝薛禄,原名薛六,早年从军北平后随朱棣起兵靖难战功卓著。永乐年间数次随军北伐,并主持营建北京,官至右都督,封阳武侯。宣德年间随宣宗平定朱高煦,又数次担任镇朔大将军巡视边防,宣德五年进封太保,同年病逝追赠鄞国公,谥号忠武,是青岛历史上唯一一位封侯将领。现在胶州薛姓人大部分源自薛家,因薛禄封侯而成为胶州望族,其父薛遇林为薛姓始祖。
        高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主要来自山东利津,另有从云南等地迁入。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胶州属齐国,利津人高伯通落户于胶西大行村,经过 600 多年的繁衍成为世家望族。从云南移民来胶州的有三支:一支是高木寨高姓,此支高姓先是从云南迁到山东德州,后来德州高姓的一支迁徙来胶州落户于高木寨;一支从云南迁徙到今南关高家台子村;一支从云南迁居胶州胶莱镇胶城水寨,清末民初出了一位书法家高鸿逵。
       安姓居住在即墨鳌山卫镇、温泉镇、龙泉镇,其中梁、梅、白、安四姓同宗。五百年前明王朝所辖蒙古鞑靼国,每年一次来北京向朝廷进贡,因虚报人数遭拒兵谏明皇。一年后双方议和,瓦刺的五百骑士留在中原从了明军,后英宗重新登皇位对当年护驾回京的瓦刺军人或奖或封,有兄弟四人因乐勤王事被赐姓、赐名、封官,伯哥帖木耳赐为梁姓,答失帖木耳赐为梅姓,脱脱帖木耳赐为白姓,哈喇素木耳赐为安姓;为了便于他们与汉人联姻又赐名分别为梁频礼、梅克贞、白京世、安志全;封梅、梁为指挥使,白、安为附千户。皇上各赐兄弟四人良田400亩,皿器64件,四姓统一辈号,合谱留存于世。
        三、战乱移民迁居姓氏
        在今山东东部的胶东半岛一带县市区,存在很多明代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建立的村庄,其中尤以莱州市(明代为掖县)最为集中。掖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畔,衣山襟海,号称“三齐之巨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夏代境内置过国,为胶东最早的封国,商、西周时属莱国。周灵王五年(前567)齐灭莱,置夜邑,秦属齐郡之黄县。汉高祖四年(前203)于境内置掖县,为东莱郡治。西晋、南朝宋、北魏,相继为东莱国、东莱郡、光州治所。隋、唐为莱州(期间曾一度复为东莱郡)治。明洪武元年(1368)为莱州府治,六年降为莱州,九年复为府治。清沿之,至民国二年(1913)裁府留县,1988年置莱州市,据史料记载当地居民多为明代四川移民及其后裔构成。
        (一)宋金元明战乱
        入宋以来胶东地区一直战乱不止,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严重波及胶东。金代杨安儿“红袄军”于贞祐二年(1214)先后攻克莱州、登州(今山东蓬莱),并在莱州建立政权,金廷派大军才镇压下去。蒙金战争又接踵而来,天兴二年十二月(1234年1月)蒙古军队占领莱州。这一时期胶东各地土著居民十不存一,原有六万余户、人口一向稠密的宁海州人民死亡殆尽,一场战争下来幸存者竟然只有原来的十二分之一,足见人口损失之惨重。元中统三年(1253)李璮叛乱,分兵掠益都、莱州又引发了莱州一带的一场兵燹。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残酷的民族压迫和疯狂的经济掠夺,造成北方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元末“红巾军”曾派东路北伐军经海道进军山东半岛,先后攻克胶州、莱州,红巾军和元军在山东展开长达四年的拉锯战,人民流徙,社会动荡。明初又有所谓“靖难之役”,燕军的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山东作为主战场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愈加人烟稀少,为移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自然灾害频发
        元朝末年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加上大规模的水、旱灾或漂没民庐,或禾不入地,旱涝之年,蝗灾频至。至正十九年(1359)冀、鲁等地“民食蝗,人相食,同时瘟疫流行,各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登州、莱州等州大水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当地居民大量死亡或者流徙,为移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军籍移民制度
        明初云贵高原为元朝残余势力所占据,屡招不降,明太祖于洪武十四年(1381)命大将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军击溃元军,此即“乌撒之战”,大军进驻后即展开军屯,范围遍及云、贵、川。为巩固边防,安定社会,明太祖创建了卫所制度,实行军屯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以屯养兵。针对倭寇山东滨海郡县,明廷按照“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在山东设立了济南卫、莱州卫、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宁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卫,下面还有众多千户所、百户所,屯兵把守。莱州府周边罗山亘其东,潍水阻其西,神山距其南,渤海枕其北,形势为东邦之冠,而掖县作为府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洪武三年(1370)设莱州卫,在府治东南,下设五个千户所。为充实沿海地区卫所,明政府从乌撒卫一带即今云南、四川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军屯,仅莱州府南部的即墨一县,明代建卫所、军屯而迁入的人口就达7万多人,来自西南地区的移民属于军户迁移,按照明代的军屯制度,每个军人受田,发给耕牛、农具,并可以带家属、子女住在卫所。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不能脱离军籍,被移来的军户就成了常住居民,同时为山东带来许多姓氏。
        (四)洪洞大槐树移民
        与元政府武力统治国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用经济来发展国家,当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九十,恢复农业离不开劳动力,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所以明朝初期移民席卷全国,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人口不到200 万,而山西的人口竟达400多万,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晋北、晋中都是山地,只有晋南地区人多地少,于是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文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至少两次: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对山西平民实施向外移民行动,“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东昌、兖州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这是文献载明的第一次山西移民山东。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至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朱元璋又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招募山西贫民迁往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兖州一带”,这是文献记载的第二次移民。
        如今山东聊城市的临清、高唐、东昌、兖州、茌平、东阿、莘县、冠县及德州市平原一带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分布非常密集,由此印证了移民的文献记载。大量移民的涌入,必然要引起与土著的矛盾,特别是土地的争夺,但不可否认的是移民对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的恢复,移民所建的村落也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从现代山东乡村行政建制来看,移民村落往往是镇政府所在地,而镇政府所在地一般都是历史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村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移民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后记:2017年10月13日至17日,我和夫人驱车千里前往山东宁阳县参加“一00炮连战友联谊会”,35年前我们因为共同的志向,相会、相聚、相识在军营,时间冲淡了过往但是冲不淡战友情,阔别35年我们重新相聚,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常言道“一朝为战友,终生是兄弟”,虽然我们不再穿军装,不再吃军粮,不再听军号,不再住营房,但骨子里依旧是军人的脊梁,军人的衷肠,留在我们彼此心中的战友情谊永远回味无穷。出于对姓氏文化的热爱和收藏使然,联谊会期间我专门查阅研究了山东的地方志和部分家族史料,发现山东姓氏来源头绪繁多,且都与历次战乱移民迁居有关,由于十年浩劫遭到人为的破坏,大量有价值的家族史料随着老人离世而消亡,所以亟待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就一般而言,姓氏来源是指一个姓氏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形成方式,山东姓氏最初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经过明初的再迁移分布到山东全境,由此可以认定是移民造就了山东,移民为山东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移民不仅没有中断齐鲁文化,而且在发展中逐渐融入当地风俗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深重,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而今在山东很难找到移民带来的民俗遗风,因为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从外省迁居而来的移民大都“入乡随俗”,使得山东的民俗风情风格多样,生生不息 (晓铁/文)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