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阅览:《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藏品简介] 《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由著名姓氏与家谱文化研究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王大良教授编写,气象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五章介绍了家谱的文化知识,包括家谱的定义、起源、演变、种类、特性、体例、内容和功能、家谱与姓氏、郡望堂号等;阐述了一般家谱的基本编修过程、编修前的准备、具体编修方法、印制方法、颁谱庆典、家谱收藏以及研究性家谱、数字化家谱的编写方法,是一部系统介绍家谱文化知识和编修方法的书籍。
[相关链接] 王大良,1963年出生,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中国政治传统等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唐史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任中央电视台百家姓特别节目总顾问、公安部姓氏统计及姓名登记项目专家、“寻根天下”全国姓氏旅游联合体首席顾问等,主编“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寻根探秘”、“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专家说姓名”丛书,担任“中华姓氏简史”丛书副主编、“华夏姓氏丛书”、“中华姓氏谱”丛书编委,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中国的百家姓》、《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名闻天下》等5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
收藏感言: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房谱、支谱、氏谱、家乘、家牒、家传、谱系、谱牒、玉牒等,是以特殊形式记录家族来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等过程的文化典籍,向来被认为是家族的生命史。近几十年来各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修谱热潮,但家谱的来源和演变如何?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体例和内容怎样?历朝历代究竟怎样修谱?皇帝和名人家的家谱是什么样子?现在修谱究竟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怎样才能修出能够传世的家谱?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少有人系统探讨,许多问题也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作者通过多年研究和参与修谱活动,用近30万字的篇幅深入浅出表述了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选材全面、准确、精当,语言通俗生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家谱爱好者了解和认识家谱,而且对于编修家谱者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