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大姓”形成原因探究

       姓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姓氏也在不断的分化、发展、演变。所谓“大姓”,一般指两种含义:其一是社会地位高,历史影响大;其二是家丁兴旺,人口数量多。从古到今,“大姓”之所以成为大姓,原因固然复杂,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姓出多元,分布广泛,源远流长。以王姓为例,来源至少数十个,诸如黄帝后代、王子比干后代、虞舜后代、历史上少数民族(姬姓、子姓、妫姓)的后代等,由于来源众多,人口自然也就多。另外,王姓表示血统来源的郡望堂号就有142个,为百家姓中最多,其中如三槐、琅邪、太原、北海、陈留等都很有影响。
  二、大姓在历史上多是国姓。姓“大姓”的人由于称帝时间很长,从而形成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以李姓为例,历史上曾先后出现6个李姓政权,称帝者多达60多个,仅一个唐朝在位时间将近300年,家族兴旺发达,“支庶既繁,子孙必众”。
  三、古代帝王之家或名门大姓往往享有人口繁殖的特权,从而导致了人口数量膨胀。过去一些朝代征收人头税,无论老少都要交钱,普通百姓因为交不起钱,生了孩子甚至要扔到水盆淹死,形成溺婴现象。相反帝王之家或名门大姓不仅可以不交税,还能够享受各种特权。比如两汉时期,刘姓就享受不交税、不服劳役的特权,所以刘姓人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再如明代朱姓,朱元璋开国前人口很少,全家人几乎死光,称帝后拥有三宫六院的女子,结果一下子生了26个儿子,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时,仅皇族人口就达到19611个,万历末年膨胀到8万多人,在短短的200多年时间里,朱姓的宗室人口增长了8万倍,这种超级繁殖速度,孕育了超级大姓。
  四、赐姓。由于姓国姓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些皇帝拿自己的姓氏作礼物,赏赐给一些有功的人,形成赐姓现象。而被赐姓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荣耀,心甘情愿地不要自己的祖宗,改姓皇帝的姓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大姓人口的数量,这种情况在一些大的王朝中相当普遍。
  五、一夫多妻制度影响。据史料记载,黄帝娶了四位夫人,嫘祖、西陵氏、方雷氏、彤鱼氏,接连生了25个孩子。秦始皇时,更是三宫六院,美女成群,王子公主,不计其数。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无论明君昏君皆是如此,这种因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平等而引发的生育权利的不平等,必然造成人口向名门大姓集中。
  六、封建门阀氏族制度催生例外姓氏。如:王姓和张姓,历史上并没有多少人当皇帝,也没有三宫六院,为什么也有这么多人口?除了上面提到的源远流长、源流众多以外,封建门阀氏族制度是这些姓氏人口形成的重要原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统治阶级完全被大地主,大豪强所控制,九品中正制度成为选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制度,选拔官吏按照出身和门第分为九等。出身好、郡望高的士族子弟能升官发财;出身差、郡望低的庶族子弟很难跻身于社会上层,他们凭借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建立家族体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长,久而久之便成为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薪火不断、生生相息。           (晓铁/文)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