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纪念章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人物纪念章。材质:铜质镀金镀银(外圈镀银、内芯镀金)。年代1998年上海造币厂。规格:小型(2-5厘米)圆形套章。
[相关链接]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因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於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道家的理论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於存活於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於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於抱犊山中。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於《老子》,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以明老子之术。
墨子,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生卒於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和“贱人”, 他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於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於《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於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广收生徒,寻常亲从弟子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行迹所至,东到齐,西游郑、卫,南至於楚、越。其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擅於守城技术,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
收藏感言:《中国历代文化名人(双色精制)纪念套章》全套4枚,采用双色镀面,手雕精制带齿边币形铸造工艺、由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罗永辉设计雕刻,限铸1万套,木盒精制包装,随附带编号说明书1份及合格证1张。历代名人套章正面图案分别为孔子、老子、墨子和庄子头像,分别刊姓名生辰年号,上下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上海造币厂”字样;背面统一图案选自西汉“长信”宫灯图,光芒四射穿透时空纹饰,寓意“智慧之光永恒”。权威铸造、名家手工雕刻、工艺精湛,展现了杰出古代各思想家对中华和世界文化的发展重大贡献,诚为中华之精英、民族之骄傲;具有较高鉴赏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