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山西篇

     平遥古城姓氏专卖店1  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姓氏在形成过程中有很多起源于山西,如民间广为流传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稷教民稼樯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等亦在山西。

       据199O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全省使用汉字姓共有2363个,其中单字性2281个,双字姓82个(秦耀普《山西人口姓氏大全》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笔者通过对已收集到的姓氏名片进行研究,发现以下姓氏起源于山西。

        1、王姓

       姓氏来源:(1)周灵王太子晋,因对父亲直谏被贬为平民,迁居于琅邪,世人顾及其后代是周朝的贵族,称他们为王家,其后便以“王”为姓。(2)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姓。(3)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赐姓“王”氏。姓氏名人:王昭君。汉秭归人,西汉元帝时宫女,为人正直贤贞,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晋阳。

       2、郭姓

壶口瀑布       姓氏来源:周武王把虢赐给叔父姬仲,周平王时东迁夺虢叔之地给郑武公,这时楚国以平王灭虢为借口讨伐,平王只好把北虢封给姬仲的后人姬序,称为郭公,姬叙的子孙以“郭”为姓。姓氏名人:郭子仪。唐朝名将,华州人。曾平安史之乱,征吐蕃,官至太尉、中书令,时称为郭令公,一生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定襄市。

       3、贾姓

       姓氏来源:(1)周康王把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国,称为贾伯,后贾国被晋国所灭,贾伯公明的后代以原国名“贾”为姓。(2)晋国灭贾后,成为一个城邑,称为贾季,其后以邑名为姓。姓氏名人: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兼政论家,文帝召其为博士,因遭毁忌,出为长沙王太傅,是楚辞到汉赋之间重要的辞赋家,著有陈政事疏、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章。姓氏发源地:临汾郡,今山西省临汾市。

       4、郝姓

       姓氏来源:(1)商王帝乙时将儿子子期受封于郝乡这个地方,子期后代以地名为姓。(2)少数民族的姓氏,唐王朝南方土蛮有郝,杨,刘三大姓。姓氏名人:郝隆。字仕治,晋代人。荆州刺史桓温的南蛮参军,农历七月七日,人们都在晒衣服,唯有郝隆睡在院中,有人问他为甚么,他答道﹕“晒我腹中的书罢了”。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东北。

       5、阎姓

       姓氏来源:(1)周武王时,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阎”为姓。(2 )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封于阎城,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3)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后被晋国所灭,其子孙以封地名为姓。姓氏名人:阎次平。宋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西部。

       6、温姓

       姓氏来源:周襄王将温、州、原等邑赐给晋国,晋国的大夫卻至,在晋国执掌兵权,先后战胜秦和楚国,晋厉公非常畏惧他,封卻至于温地,其子孙以地名“温”为姓。姓氏名人: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精通音律,才思敏捷,晚唐考律赋,八韵为一篇,据说他八叉手即告完成,故人又称“温八叉”,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开婉约词派之先河,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

       7、裴姓

       姓氏来源:(1)伯益后代非子的一部分子孙被封到裴乡,到第六代子孙陵的时候,被封为解邑君,遂改为“裴”姓。(2)春秋时晋平公把颛顼的后代封于裴中,号裴君,其后以“裴”为姓。姓氏名人:裴楷。字叔则,西晋河东郡闻喜人。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姓氏发源地: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部。

       8、霍姓

       姓氏来源:周朝初年,文王第六子叔处,受封于霍国,被称为霍叔,武王让其和管叔,蔡叔共同监管殷商的人民,武王死后,霍叔、管叔,蔡叔因妒忌周公旦,发动叛乱,但被周公旦平定,霍叔降为庶人,其后裔以国号“霍”为姓。姓氏名人:霍元甲。字俊卿,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1910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霍县。

       9、冀姓

       姓氏来源:相传唐尧后代,西周时被封在冀国,后冀国被虞国所灭,冀国公族后代以原国名命姓。姓氏名人:冀如锡。清代刑部主事,康熙年间升为监察院左都御史,以所谏多切中时弊闻名,他殚心研究理学,以躬行实践为务,晚年尤爱钻研《周易》,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术。姓氏发源地:渤海郡,今山西省安泽东南。

       10、解姓

       姓氏来源:(1)周成王弟叔虞之子良,被封在解这个地方,其后代以封地名“解”为姓。(2)古代有复姓解毗氏,传说为炎帝时参卢之后,后简化为“解”姓。(3)春秋时期周王朝的京畿分为大解和小解,居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以“解”为姓。姓氏名人:解缙。明代翰林学士,洪武进士,担任中书庶吉士,曾经上书万言,针砭时政,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升迁为御史,永乐初年任翰林学士,主编《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百科全书。姓氏发源地:雁门郡,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11、祁姓

       姓氏来源:(1)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名奚为大夫,被封于祁奚,后代以祁为姓。(2)尧帝姓伊祁,后代子孙中一部分人以“祁”为姓。姓氏名人: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告老还家,晋侯王问谁可继任其职,祁奚先推举其仇家解狐,后又推荐祁午,世人称其有肚量。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祁县东南。

       12、晋姓

       姓氏来源: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子燮父又从唐迁到晋水,称为晋侯,后赵、韩、魏三家分晋,晋静公子孙以国名“晋”为姓,后人奉唐叔虞为晋姓的得姓始祖。姓氏名人:晋骘。宋朝的州官,做州官时遇上兵乱,百姓闹饥荒,其令军队垦荒种田,至秋大熟丰收后,仓廪富足,遂将粮食分给百姓,为百姓改良和修理农具。姓氏发源地:平阳郡,今山西省平阳一带。

       13、令狐姓

       姓氏来源:晋国大将魏颗一次率军与秦国军队交战,魏颗与秦国勇将杜回遭遇,杜口眼看就要追杀上来,却被一位老人用茅草绳绊倒在地,魏颗赶紧回身将杜口捉住,最后将秦军打败。魏颗立下战功后,晋景公把令狐作为奖赏封给他,魏颗的儿子后来以父亲封地“令狐”为姓。姓氏名人:令狐楚。唐朝大臣、诗人,担任过中书待郎、尚书、仆射等官职,政绩卓著,常与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唱和,李商隐均出自其门下。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省临猗西南。

       14、蒲姓

       姓氏来源:(1)相传夏朝时舜帝子孙封在蒲坂,于是其子孙以“蒲”为姓。(2)东晋时期怔北大将军苻洪家中有一水池,里面长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见后感到奇异,于是就称其为蒲家,后代遂以“蒲”为姓。姓氏名人: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小热中功名,屡试不第,后终生为塾师,家境贫困,与百姓多有接触,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姓氏发源地: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

       15、尉迟姓

       姓氏来源: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便命以族名“尉迟”为姓。姓氏名人:尉迟敬德。隋朝末年,从军高阳,以武勇著称,秦王李世民引为右府参军,屡立大功,为李世民亲信之一,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太宗欲妻以女,敬德说:“臣妻虽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原也”,帝乃止,以功累封鄂国公。姓氏发源地: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代县一带。

       16、曲姓

       姓氏来源:(1)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地方首领,成师的支孙以封地名为姓,为曲沃氏,后改为单姓曲。(2)源于夏王桀的大臣曲逆,其子孙中形成一支“曲”姓。姓氏名人:曲波。山东黄县人。当代小说家,从一九五五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一九五七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后又有长篇《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等。姓氏发源地:雁门郡,今山西省曲沃的一带。

       除上述姓氏外,起源于山西的姓氏还有:临姓、壶姓、清姓,长孙姓、嘉姓、具姓等罕见姓氏。妫姓起源于山西永济,系帝舜的后裔,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尧姓以溢为氏,起源于山西沁木地区,其后裔中的陶姓、范姓、韦姓、杜姓、房姓、伊姓、刘姓、龙姓、阴姓虽不起源于山西,但与山西源流关系密切,体现出山西独特的姓氏文化与历史。

       [小词典]: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给予一个寓含善意的评价,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叫谥号。                      (晓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