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民国时期匏器蟋蟀罐:张保仙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匏器蟋蟀罐,又称葫芦蛐蛐罐,上刻“张保仙,壬午秋九月白石,虾 图案”。年代:民国时期。材质:葫芦。尺寸:直径8cm高6cm。品相:五品。

        [相关链接]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玄烨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标新立异,别具风格。

        收藏感言: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据考斗蟋蟀这项活动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装蟋蟀的器具也随之出现,而且制作精细,并被赋予了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蟋蟀罐的材质有玉、石、陶瓷、竹、木等,而以陶质最为多见,因为蟋蟀喜阴、喜潮湿、畏光、夜间活动,在自然界中最喜栖息于砖石瓦砾之中,所以陶质蟋蟀罐最符合它的习性。这件藏品在微信中无意间发现,罐体刻的“张保仙”字样使我一见钟情,经与卖家讨价还价淘得。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9年称“壬午年”,1942年壬午年民国时期圆型葫芦蟋蟀罐式样不多见,罐体不仅雕刻有制器者姓名、年代,而且仿刻齐白石大师的虾画栩栩如生,孤品难求。在古代汉字中“秋”是蟋蟀的象形字,蟋蟀一般存活一季,但精致美观的蟋蟀罐却能反复使用,所谓“虫玩一秋,盆玩一世”,很多制作精美的蟋蟀罐往往被蟋蟀爱好者和藏家作为藏品收藏把玩。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