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今后看病有可能“对姓下药”

       中国的姓氏可能暗藏着疾病的某些相关信息,也许对今后研究个性化药物以及“对姓下药”能够提供线索。这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姓氏统计研究课题组最新的研究结果。该项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副研究员袁义达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明姓氏与疾病有必然直接的关系,但从很多现象看来,存在这种可能性。袁义达说,促使课题组有这种猜想的起因是,在进行中国姓氏统计的时候,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一共收集到4100个姓氏,研究人员制作了姓氏分布图,根据各个姓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自编软件把100个大姓的分布制成了一张张彩色的姓氏分布图,通过分布图直观地了解每个姓氏在全国的分布区域和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在分析过程中奇怪地发现,这些姓氏分布图与《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有很多相似重叠地方,似乎姓氏与常见疾病之间有某种关联,譬如孔姓在山东是大姓,糖尿病在山东也是高发疾病,因此便产生了这个大胆的猜想。

       袁义达说,按常理讲是有这种可能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五千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绝大部分是父系社会,中国人大都随父姓。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由此推断,具有同一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虽然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不大,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但姓氏与常见疾病之间的重叠现象,却有理由让人相信存在尚未被认知的某种内在联系。袁义达解释说:我们不研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课题组很想看看,如果真的存在某种规律,那么在研究某些疾病的起因时便可以增加新的思考方向,以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结果表述在图表上,进而提醒大家关注与自身可能相关的疾病。这个大胆的设想可能对医药领域研究个性化药物有所帮助,所以不排除今后可以“对姓下药”。   

       编后感言:姓氏,是标志血缘关系、表明宗族系统的符号,是人的根。这则消息令人惊奇,由此可见,华夏姓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从科研视角看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研究遗传学的活标本。    (晓铁/编辑)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