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闻莘党翟谭贡劳逄

闻    序号289    闻:wen     姓氏来源:春秋末鲁国少正卯,因博学多识,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被孔子杀害,因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被誉为“闻人”,后代子孙以“闻人”为姓,后改为单姓“闻”。姓氏名人: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斗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姓氏郡望:吴兴郡,今浙江湖州市。

 

 

莘     序号290    莘:shen     姓氏来源:夏朝初期,夏王启封高辛氏儿子挚于莘邑,建立莘国,后代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莘野。字叔耕,洪武初年做儒学训导,后升任枣阳县知县,廉政爱民,政绩显著。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通渭。

 

 

党

    序号291    党:da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晋国公族大夫封邑于上党,其后代遂以“党”为姓。(2)古羌族内迁各支受汉化改姓单姓,党项羌人取族名首字“党”为姓。(3)黄帝小儿子禹阳后裔,被封于党遂以“党”为姓。姓氏名人:党还醇。字子贞,明朝时期三原人。天启年间进士,知休宁县令,处处为民着想,政绩很好,崇宁间,清兵攻击,他守住城堡,英勇抵抗,后因援兵没到,城被攻破牺牲。姓氏郡望:冯翊郡,今陕西韩城地区。

 

翟

    序号292    翟:zhai      姓氏来源:(1)黄帝部分后代住在翟地,遂以地名“翟”为姓。(2)远古时,黄帝后裔建立翟国,后翟国被灭亡,后代遂以原国名为姓,由于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狄”,迁居南方者读“宅”。姓氏名人:翟 公。西汉时人。初为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告示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姓氏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

 

谭

    序号293    谭:tan      姓氏来源:(1)周天子将大禹后代封在谭地,后被齐国所灭,故国子孙遂以国名“谭”为姓。(2)周朝时,伯益后人部分封地在谭,后谭国被灭,子孙遂以国号“谭”为姓。姓氏名人: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参与戊戌变法,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贡

    序号294    贡:gong     姓氏来源:春秋时,孔子门下有叫端木赐,字子贡,善于经商,当过鲁国的宰相,但他“富贵而能谦恭守礼”,故家族昌盛,其后代,一部分以父名“端木”为姓,一部分以父字“贡”为姓。姓氏名人:贡禹。字少翁,前汉琅讶人。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禹与王吉为友,两人相知,吉字子阳,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谓二人取舍相同。姓氏郡望:广平郡,今河北鸡泽县。

 

劳

     序号295    劳:lao     姓氏来源:西汉时,住在东海劳山人开始与外界交往,归化中原成为汉王朝百姓,汉王朝赐姓“劳”。姓氏名人:劳钺。字廷器,江西德化人。进士出身,任湖州太守时勤慎耿介,政多恺悌,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为人正直,坚拒贿赂,后人在府庙中增建“劳公神庙”,作为湖州府城隍来祭祀。姓氏郡望:武阳郡,今河北大名县。

 

 

逄      序号296    逄:pang     姓氏来源:(1)炎帝孙名陵,商初受封于逄,建立逄国,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后人以原国名“逄”为姓。(2)夏朝时,有弓箭手逄蒙,曾拜后羿为师,后代遂以“逄”为姓。姓氏名人:逄同。周代越国人。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要想灭吴雪耻,必须结交齐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对吴国友好,吴国必然麻痹大意,利用其弱点,才能灭亡它”,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灭亡了吴国。姓氏郡望:谯郡,今安徽毫县。        (晓铁/藏品)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