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毋沙乜养鞠须丰
序号385 曾:zeng 姓氏来源:少康帝儿子封地在鄫,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时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太子巫逃到鲁国,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姓,后简为“曾”姓。姓氏名人: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滋县。
序号386 毋:wu 姓氏来源:(1)尧时有臣名毋句,制造了乐器罄,后代遂以“毋”为姓。(2)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于毋丘,继承祖先胡公满祭祀,赐姓为胡毋氏,后胡毋、毋丘省为“毋”姓。(3)毋盐、毋车、毋将、毋楼、毋终、毋知等复姓省略转化成单姓。姓氏名人:毋昭。河中龙门人。博学有才,酷好古籍,刻印典籍多种,五代时期私人刻书最著名者,主持刻印过儒家经典总集《九经》等书。姓氏郡望:河东郡,今陕西夏县。
序号387 沙:sha 姓氏来源:(1)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启后裔有“沙”姓。(2)西周有沙侯国,子孙以国名“沙”为姓。(3)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后省略为“沙”姓。姓氏名人:沙玉。明代涉县知县,劝民备耕抢收,涉民丰衣足食,尝于禾稼熟时,督民昼夜收获,未毕,飞蛾大至,临邑禾食尽,涉民得保全。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上蔡县。
序号388 乜:nie 姓氏来源:(1)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乜城,后代以地名为姓。(2)明代蒙古族瓦刺部首领也先,于明正统十五年时攻打明朝,其后人进入中原将“也先”误写作“乜先”,子孙与汉人融合遂改为“乜”姓。姓氏名人:乜庭宾。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48年9月在江苏靖江率部起义,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团长,淮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江苏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副厅长,1974年7月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姓氏郡望:晋昌郡,今陕西洋县。
序号389 养:ya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佘、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将其封在养,后代遂以“养”为姓。(2)周代养国被楚国灭,春秋时,楚大夫后代子孙遂以“养”为姓。姓氏名人: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名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箭镞全都正中叶心,是古代“百步穿杨”或“百发百中”成语典故的由来。姓氏郡望: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
序号390 鞠:ju 姓氏来源:(1)周朝弃之子陶,生时手上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鞠陶,后代遂以“鞠”为姓。( 2)鞠陶后代鞠武,在燕国任大夫,子孙以其名字“鞠”为姓。姓氏名人:鞠 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
序号391 须:xu 姓氏来源:(1)商代密须国,国君子孙以国名“须”为姓。(2)春秋时,风姓国叫须句国,是太昊伏羲氏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改为“须“姓。(3)春秋时,卫国古邑名须,后人以邑名“须”为姓。姓氏名人:须用纶。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年间授青州知府,为人廉洁公正,风节凛然,当时府中兵饷告急,啊裁各属杂费充作军饷,不用民间钱财,百姓都感激他的德政。姓氏郡望:琅琊郡,今山东诸城市。
序号392 丰:feng 姓氏来源:春秋时,郑国公族后裔郑穆儿子叫丰,时任大夫,子孙以其名字“丰”为姓。 姓氏名人:丰有俊。任扬州府和镇江两处的知府,他勤政爱家,最讲义气,知朋友女儿被人拐卖到青楼,花重金赎回,给她选了一个最好的读书人为婚,当自己的女儿看待,京都尹王佐非常佩服他这种义气。姓氏郡望:松阳郡,今浙江松阳县。(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