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序号501 第五:di wu 姓氏来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将原齐国田姓贵族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定居,因族大人众,故改变了原来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到第八姓,五迁者往第五门,为“第五“姓。姓氏名人:第五种。字兴先,历官高密侯相、兖州刺史,因弹劾中常侍单超及其侄子单匡,屡受陷害,民间流传“清高正直,以第五种为第一”。姓氏郡望:陇西郡,今甘肃东乡县。
序号502 言:y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孔子得意弟子言偃,字子游,才华出众,曾任武城宰,提倡以礼乐教民,名声很大,后代遂以名字中的言字为姓。(2)战国时期,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者,后简为言姓。姓氏名人:言茅。明朝人,成化年间举为进士而当了地方官,官职为户平知府,其学问广博,多才多艺,留心身旁大小事物,关心百姓疾苦,重名守节,清廉无私,深受百姓赞扬。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上蔡县。
序号503 福:Fu 姓氏来源:(1)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以祖名为姓“福”。(2)唐朝时,朝鲜半岛百济国被新罗国所灭,其中一支依照汉人习惯,改为“福”姓。(3)明朝大臣张福,身居要职而两袖清风,世宗皇帝赞其曰:“清不过福时”,后人为纪念奖赏遂改姓“福”。姓氏名人:福寿。元朝人,官至江南台御史大夫,对朝廷非常忠诚,文武双全,皇帝封号为“忠肃”。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市。
序号504 百:bai 姓氏来源:(1)周武王五世孙虞仲井伯奚,家境贫而有才学,秦穆公知其贤,封奚于百里邑,其后代遂以“百里”为姓,后改单姓“百”。(2)古代高丽族八姓之一。姓氏名人:百里嵩。汉代封丘人,为徐州刺史,恰逢天旱,嵩巡视部属,考察荆政,其车所至,甘雨随降,人称“刺史雨”。姓氏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
序号505 家:jia 姓氏来源:(1)周幽王时,整日游逸,不理朝政,大夫家父作《节南山》诗,讽刺幽王而名留千古,其子孙后代遂以“家”为姓。(2)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孙,字子家,其后人遂以“家”为姓。姓氏名人:家退翁。宋代人,元丰年间知怀安军,与苏轼为同年好友,轼赠诗云:“退翁守清约,霜菊凄余馨”。姓氏郡望: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
序号506 姓:xing 姓氏来源:古代,因平民无姓氏,故有人以“姓”为姓,世代相传。姓氏名人:姓伟。汉代人,山东临淄富商,会做买卖,因赚了五千万金钱,连史书上都有记载。姓氏郡望:临淄郡,今山东临淄市。
序号507 终:zhong 姓氏来源:(1)颛顼有子老童生子吴回,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孙子以祖父字“终“为姓。(2)夏朝时,太史令终古,其后世子孙以其名字“终”为姓。姓氏名人:终军,少年勤奋读书,年18选为博士弟子,武帝时官谏议大夫,武帝曾遣人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南越王愿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从,举兵杀其王及汉使者,终军死时年仅20余岁,世称“终童”。姓氏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