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华夏姓氏中最怪异的100个姓

       1、睾。睾字的本字为皋,意即向神祖进献新禾,祷告神灵保佑,这是古人在郊野水边高地举行的一种祭祀祷告活动。《列女传》记载:“睾子五岁而赞禹言”。也有人说,“睾子是皋陶氏”。

       2、操(cāo) 。《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鄱阳郡。《隋书》记载中有操天成。操字本义为手拿着。当然,“干”也是姓,不过是以地名为姓。

       3、性。《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齐郡。

       4、畜。《姓考》记载:古代有畜国,周朝称邢侯邑,后归入晋国领地。《左传》记载:楚雍子逃到晋国,晋国国王将畜地赐封给他,后代遂以畜为姓。《姓源》记载:畜姓是由于非子养马而产生的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天水郡。

       5、禽。《姓纂》记载:为鲁展禽之后代。《姓源》记载:吴子禽处的后代。《路史》记载:管叔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东鲁郡。《左传》记载:省秦大夫禽息、鲁大夫禽郑,子夏有门客禽滑厘。《高士传》记载: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出自于浑戎王的后代。

       6、我。《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雎阳郡。《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著书一篇的我子。古时我”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带齿的刀锯之形,也用作刑具,或用以屠宰牲畜,为锯的前身。金文简化,篆文稍讹。隶变后楷书写作我。《说文·我部》记载:“我,施身自谓也”。

 
       7、食我。《姓源》记载:为晋国大夫食我伯石的后代。

       8、男。《史记》记载:夏禹后代有男国,以国名为姓。

       9、老男。《姓考》记载:宋代司马老估的后代。另外“有男”也是姓,《史记》记载:有男氏是夏禹的后代。

       10、女(nū) 。《氏族大全》记载:殷朝贤人女鸠、女方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太原郡。《左传》记载:季武子家臣女贾,陈国有大夫女叔。《庄子》记载:魏国有女商。《史记》记载:秦国大夫女父、女又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女字甲骨文像女子柔顺交臂跪坐之形,当为未嫁之女,是上古虏婚习俗的遗迹。

       11、父(fǔ)、母、慈母、家父(fǔ)、高堂。《吕氏春秋》记载:吴国父之仪的后代。《姓纂》记载:母邱氏的后代。《唐书》记载:开元十八学士有母照。《姓考》记载:慈母为齐宣王舅舅胡母氏的后代。《姓考》记载:周大夫家父的后代。《姓考》记载:齐国卿大夫高敬仲食邑高堂,以地名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齐郡。《史记》记载:鲁国人高堂伯人。

       12、相夫。见于《急就篇》。

       13、儿(ní)。《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河南、千乘两郡。《吕览》记载:宋国有儿说。《史记·秦本纪》记载:有儿良。《汉书》记载:有御史大夫儿宽。另外,《风俗通》记载:晋国大夫吕甥后代姓甥。

       14、先贤。少数民族姓,《汉书·功臣表》记载:有归德侯先贤挥。

       15、牧师。见于《姓苑》。

       16、王子。《姓源》记载:郑大夫王子伯廖后代。《姓考》记载:王子晋的儿子宗敬曾任司继,后代以王子为姓。

       17、主父(fǔ)。《姓苑》记载:赵武灵王名号为主父,后代因此以主父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赵郡。《汉书》记载:有主父偃。《宋史》记载:有主父齐贤。

       18、纯狐。《国名纪》记载:上古有纯狐国,后羿妻子纯狐氏便是那国的人(以国名为姓)。

       19、狂。《郡国志》记载:古代有狂国,大禹臣子有狂章。《韩非子》记载:太公诛狂橘(去木字旁)的狂橘是狂章的后代。《左传》记载:宋大夫狂交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豫章郡。

       20、丧。《姓考》记载:楚大夫丧左的后代。

        21、生。《姓源》记载:蔡大夫归生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太原郡。

       22、冥。《姓源》记载:夏禹后代封于冥地,以冥为姓。《姓考》记载:虞国大夫食地在冥,以冥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安邑。《汉书》记载:有丞相冥都。

       23、尸。《姓源》记载:尸地是周朝大夫食邑(以地名为姓)。《左传》记载:召伯迎接周王于尸地,尸佼是晋国的尸侯,曾做过商君的老师,著有《尸子》。

       24、尸突。少数民族姓,《魏书·官氏志》记载:尸突后改姓屈。

       25、訾辱。《路史》记载:为造父后代。

       26、茅地。《姓考》记载:为上古曹邾国贵族后裔的姓。

       27、不(fōu)茅。《姓考》记载:为宋国候君同宗的后代。

       28、支离。《集韵》记载:支离为复姓。《庄子》记载:有支离益,支离,支离叔。

       29、徒单。少数民族的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代郡。《金史》记载:安州刺史徒单航、临佻尹徒单合喜、左丞相徒单镒。

       30、黑。《左传》记载:楚国大夫黑肱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萦阳郡。《列子》记载:魏国有黑卵。

       31、黑齿。古代少数民族姓,《山海经》记载:黑齿国是帝俊出生的地方。《姓考》记载:炎帝后代封于黑齿,后代以地名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辽海郡。《唐书》记载:有黑齿常之。

       32、毒。《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大梁郡。

       33、愚。《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会稽郡。

       34、昏。《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河南郡。

       35、难。少数民族姓,《集韵》记载:为百济族。《史记·匈奴传》记载:有义庐侯难氏(“氏”读“支”)。

       36、富父。《姓源》记载:炎帝后代中分封到巨的那支的后代。《左传》记载:有鲁国的富父槐。

       37、丑。《元史》记载:有丑闾。

       38、贱。《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北平郡。《风俗通》记载:汉代有北平太守贱琼。

       39、秃。《姓纂》记载:上古火神祝融后代彭祖,被分封到秃地,以地名为姓。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元史》记载:云南王秃坚。

       40、秃发。古代少数民族姓,《魏书》记载:秃发寿阗母的亲胡掖氏因睡觉,而将寿阗生在被窝里,北方习俗称被为秃发,因此以秀发为姓。《南凉录》记载:有秃发思复鞬、秃发乌狐、秃发利鹿狐、秃发幡。

       41、盐。《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北海郡。《鲁国先贤传》记载:有北海相盐津。

       42、无盐。《姓苑》记载:齐国有无盐氏。《急就篇》记载:“毋盐”为齐国毋盐邑大夫后代。

       43、饥。《家姓》记载:“饥”和‘餓”两个姓不相同,餓姓古代家族在河南郡,饥姓古代家族在黎阳郡。《国名纪》记载:“饥”音“祈”,即蓍黎国,过去周文王曾攻伐饥,周代的文书写作“伐蓍”。

       44、肥。《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晋国灭亡了肥国,肥国君(子)跑到燕国,以国名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赵郡。《左传》记载:有赵国宰相肥义。

       45、输。《淮南子》记载:有输子阳。

       46、冤赖。少数民族姓,《魏书·官氏志》记载:有冤赖氏,后改姓就。

       47、还。《姓源》记载:宋公子食邑在萧,萧在夫叫还无社,后人因以为姓。《姓苑》记载:卫国大左还成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彭城郡。

       48、盆。《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齐郡。

       49、拳。《姓源》记载:卫国大夫拳弥的后代。《路史》记载:拳是楚国一位大夫的食邑,以地名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汲郡。

       50、千。《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蜀郡。《风俗通》记载:汉代有蜀邪都尉千献。另外,也是少数民族姓,《元史》记载:有平章政章(官名)千奴。

       51、屠门。《汉书·王莽传》记载:有杜陵郡人屠门少。《风俗通·琴到》记载:有秦国屠门高。

       52、烟。《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天竺郡。

       53、酒。《路史》记载:楚国国君同宗的后代。《姓考》记载:为晋静公俱酒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江陵郡。

       54、僧。《晋书》记载:有僧涉。《南史》记载:有宋国的僧真宝。《唐书》记载:有僧信诚。

       55、牙(ya)。《风俗通》记载:周朝大司徒君牙的后代。《姓考》记载:为齐国公子牙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京兆郡。

       56、猫。《姓氏急就篇》记载:三苗部族的后代。

       57、瓜田。《汉书·王莽传》记载:有盗贼瓜田仪。

        58、官。《姓源》记载:周朝大夫刘定公任官师,后以职名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东阳郡。朱熹《石鼓书院记》记载:有宋代人官镒。

        59、条。《左传》记载,商代七姓贵族之一姓条。《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安定郡。《魏书》记载:有武威太守条茂。《后赵录》记载:有司空条枚。       

        60、斤。《姓解》记载:古帝喾的儿子叫亡斤。《姓考》记载:少数民族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代郡。       

        61、船。《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京兆郡。

       62、厨。《姓源》记载:宋国大夫食邑在厨地,以地名为姓。《左传注》记载:厨,是宋的地名。《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河东郡。

       63、悬。《路史》记载:悬是卫国一位大夫的食邑,后因以地名为姓。

       64、冠军。《姓考》记载:为霍叔的后代。《晋书》记载:有大傅参军冠军夷燕。

       65、成功。《姓源》记载:大禹治水,大获成功,后代便以成功为姓。《汉书》记载:有营陵令成功恢。 

       66、将军。《世本》记载:卫公子儿子公孙弥牟姓将军。    

       67、爬。《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定襄郡。       

       68、跪。《姓源》记载:为周大夫原伯跪寻的后代。       

       69、忍。古代少数民族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西平郡。       

       70、刕(lí)。《字书》记载:蜀地刀逵后代为避难而改姓刕。《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渤海郡。        

       71、亲。《史记》记载:有齐国的亲弗。       

       72、要(yāo)。《史记》记载:有要离。《汉书》记载:有河南令要竞。《唐书》记载:有李怀光的妹夫要廷珍。       

       73、抱。《姓苑》记载:汉末,杞匡为了避难改姓抱。《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雍邱郡。《北史》记载:有抱疑。

       74、追。《左传》记载:有迫喜,为范鞍的车夫。       

       75、罢(pī)敌。《姓纂》记载:是楚国侯君的族人后代。       

       76、无终。《姓考》记载:无终是上古的诸侯国,周景王之孙徙封于此,后以地名为姓。       

       77、完。《路史》记载:原本为桓魁后代,改姓为完。《元史》记载:有完泽。       

       78、公羊。《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顿丘郡。子夏有个学生齐国人公羊高,曾为《春秋》作结,儿子叫公羊平。《礼记》记记载:有公羊贾。另外,羊舌也是姓。《姓纂》记载:晋靖侯后代的食地在羊舌邑,因此以羊舌为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河东郡。       

       79、蛇。《姓源》记载:齐国候君族人蛇丘氏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南安郡。另外,也是少数民族姓,《后秦录》记载:姚苌妻子姓蛇。另外,蛇丘也是姓。

       80、一。古代少数民族姓,《后魏》记载:一那娄氏。

       81、羊角。《急就篇注》记载:卫国有羊角城,居者以城名为姓。《史记》记载:燕国人羊角哀。

       82、鱼。《郡国志》记载:上古有鱼国。《左传·文公十九年》记载:鱼地的人赶走楚国军队,后人因以国名为姓。《风谷通》记载:为宋公子鱼的后代。《左传》记载:宋国大夫鱼府、鱼石。《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冯翊郡。《北史》记载:有鱼遵。

       83、穿。《路史》记载:为楚国侯君族人姓。       

       84、吞(tiān)。《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晋阳郡。《汉书》记载:有吞景云。       

       85、饕餮。《南史》记载:梁武王因东陵王太贪凶,遂赐姓饕餮。       

       86、西方。《姓考》记载:古帝少昊主掌西方,后人因以职为姓。《北史》记载:十六国时期有西方虔。《五代史》记载:有西方邺。       

       87、蒙古。古代少数民族姓,《金史》记载:有蒙古纲。       

       88、中央。《路史》记载:出于中黄中央氏。       

       89、孝。《姓苑》记载:为齐孝公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平原郡。《淮南子》记载:孝已人品行。       

       90、若(rě)干。古代少数民族的姓,《通考》记载:出自代北,以国名为姓。《后周录》记载:有若干惠,苦干凤。《唐书》记载:有若干则。       

       91、根。《路史》记载:上古的根牟国(侯君)原姓曹,后来被鲁国吞灭了,后人以故国名为姓根。《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山东。       

       92、种。《史记》记载:齐威王臣种首。       

       93、不(fōu) 。《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汲郡。《晋书》记载:小中有汲郡人不准,偷挖魏王坟,得到—本写在竹片上的书。     

       94、是。《姓考》记载:是齐大夫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北海郡。《唐书》记载:有是光。是又是古代少数民族姓,起始于后魏的是云氏将姓改成是。另外,对也是姓。

       95、无。《姓考》记载:上方无国侯君的后代。《郡国志》记载:古无国故地在颖川。《路史》记载:“无句”又作“无间”。《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江陵郡。《汉书》记载:有武帝时的舍人无沮。此外,王莽时的巨无霸被王莽改姓为“巨无”,其后人再改姓为“无”。

       96、多。《姓源》记载:是越王的后裔。《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丹阳郡。《汉书·功臣表》记载:有无殇侯多军、夜郎侯多同。       

       97、少(shà)。《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曲阜。《汉书》记载:有方士少翁。       

       98、多于。载于《姓苑》。       

       99、药。《路史》记载:为古代炎帝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河内郡。《汉书》记载:有南阳太守河内的药崧。《晋书》记载:有涪陵的药绅。       

       100、 姓。《汉书·货殖传》记载:临淄人姓伟。《宋史》记载:有须城县令姓益恭。 《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楚郡。

       编辑感言:姓氏,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中一个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每个姓氏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上100个姓氏不仅非常罕见,而且源流查考十分困难,若想收藏到名片,真好比从河南到湖南“难(南)上加难(南)”。    (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