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甘肃篇

           甘肃,取嘉峪关雄姿1-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而成,兰州为甘肃省会,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其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群山峻岭环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故有“小江南”之称。据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甘肃十大姓氏为:王、张、李、刘、杨、马、陈、趙、魏、周。

     据史料记载,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在甘肃生息、繁衍,古代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起源于甘肃西北。陇西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李氏发祥地,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汉代名将李广、唐太宗李世民、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及先祖都出自陇西,故有“天下李姓出陇西”之说,陇西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甘南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甘肃各民族通过相互学习、相互融洽,姓氏发展经历了一个“分分合合,变化不定”的过程,历史上甘肃产生了单姓李、赵、杨、闫(阎姓的简化写法)和复姓上官等,消失的有风、冀、轩辕等20多个姓。如:

        (1)唐朝开国初年,将有功元勋诸将徐、邴、杜、胡、弘、郭、麻、鲜于、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等16 姓,均赐国姓李姓;许多家族也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李姓,这就使李姓人丁极大地扩大。鲜卑族把复姓“叱李”改为汉姓“李 ”;突厥可汗姓“阿史那”归附唐朝后,其后代有的改姓“史”,有的改姓“李”。

        (2)天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诞生的地方,有20多个姓氏郡望出自天水,如:赵姓位列百家姓之首,起源于天水,历史上周缪王时代,因造父平息徐偃王之乱有功,赐姓赵。公元前222年,秦军攻下赵国,代王赵嘉投降后,赵嘉之后赵公辅出主西戎,被称为“赵王”。

       (3)甘肃杨姓出现仅次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东汉时相马大师杨子阿居成纪,子阿自少好马善骑,因爱马而善饲马,并精研相马之术,当时马援将军亦好马,曾拜师子阿,征交趾时援得其益甚大,后杨姓建国仇池,子孙以国名为姓。

       (4)秦、汉时期,阎姓人迁甘肃。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朔州),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

       (5)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其中有上官姓被迁往陇西上圭(今甘肃天水)。

       (6)风姓是华夏最早之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沙漠脊梁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分布在甘肃境内。

       (7)冀姓是中国古老的行政辖域名称,是九州之中的“河内之州”,地域范围为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辽河以西、黄河以北、内蒙古东南部的广大地区。黄帝部落联盟击败炎帝部落、杀蚩尤部落的“中原涿鹿”和“阪泉大战”均发生在“冀州”或者“中冀”,共工、蚩尤等部落联盟在与黄帝战败后被强行迁徙至冀方(今甘肃甘谷),以迁居地为图腾进而形成姓氏,成为非常古早的姓氏。

       (8)清水,这个陇上古县,虽然至今还鲜为人知,但却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据史料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俗称三皇沟,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之时,部落已是中原最为强大的部落,黄帝先后征服炎帝、九黎部落后,被中原各部落拥立为部落联盟首领,在战争与交往中,黄、炎、九黎及其他部落不断走向融合,逐步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所以,至今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后裔。

       (9)拓姓的祖先可追溯到鲜卑族“拓跋”氏。鲜卑族是一个“以山为号”的民族,最早生活在大鲜卑山,位于现在大兴安岭的北麓,过着游牧生黄河母亲活,因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东汉、魏晋时期,中原内乱鲜卑族内迁中原地区,于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改革将王族改为元姓,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不与皇室同族。后因战乱拓跋姓流散四方,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将复姓“拓跋”改成单字“拓”姓。现今安塞、清涧、横山和子洲等县“拓”姓族人,仍严守祖训:“不论走到哪个地方,只要姓拓,男女之间绝不能结婚,因为是一家人”。

        后记:华夏姓氏的早期形成与甘肃密不可分,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华文明的最初形成乃至中华民族的凝聚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黄帝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信仰和崇拜的始祖。黄帝时代在华夏文明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继承了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特别是仰韶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当时的酋邦文明,为奴隶制文明奠定了基础。     (晓铁/文)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