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山东蔄茂强到重庆出差,按行程计划从江北机场乘坐下午航班前往九寨沟。安检时,工作人员将其拦下,称其登机牌与证件上“简”字与读音不符,不让通过。蔄茂强解释说,买机票时因打不出“蔄”字,工作人员用“简”代替“蔄”。20多年前自己出国办理护照时,姓名一栏使用拼音“manmaoqiang”,在其他城市和国家乘坐航班均能通过。但安检人员始终坚持原则,眼看登机时间快截止,蔄茂强不得已只好重新打印登机牌,将姓名打成“jianmaoqiang”才通过安检。坐趟飞机被迫改姓,蔄先生心里不是滋味。
编后感言:“冷僻”姓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特定的传统文化。国家每次修订《辞海》之类的字典时都会收录进不少新词,却将很多老词、老字清除掉。从姓氏文化角度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异体字存废问题,而是关系着姓氏的祖先、根脉之传承。因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和护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其收入字库。(晓铁/编辑)
23 12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其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折太君系折德扆之女乃杨继业之妻,即是历史上的佘太君。
杨家将一门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几个儿子、女儿杨八姐皆为国战死沙场。为了儿孙们出征不再夭折,佘太君将自己认为不太吉利的“折”姓毅然改为与折同音的“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撑着一片天,一人承受外来之灾,从此历史上便有了佘太君改姓的故事。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佘太君墓所在地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的佘姓后裔们,只要提到此事仍是津津乐道。(晓铁/编辑)
21 12 月, 2009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吝(lin)姓来源:(1)商、周时期,祭司中的收卜释相之人,即称吝祭,是主祭官之一,子孙后裔以其职位为氏。(2)春秋时期晋献公玄孙韩康被封于蔺邑,子孙以邑名蔺为氏,后因避难有改同韵字“吝”为氏。姓氏名人:吝东证。河北省安平人,著名教育家,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姓氏发源地:中山郡,今河北省定县。
啬(se)姓来源:古有啬夫,周代为司空的属官,秦汉时为乡官,执掌诉讼和赋税,子孙以官为氏。姓氏名人:啬昭印。江苏省昆山强威精密粉碎机厂总经理。姓氏发源地: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市。
相传古代,有位姓吝的人进城办事,路上遇到一位姓啬的人,二人说话投机结为朋友,分手时约定中秋节到十里长亭饮酒赏月,并说好吝带酒,啬备菜。在约定的日子俩人如期来到亭下,可是双方都空着手,以为对方会携带酒菜来。吝首先打破尴尬局面,用手握成酒杯状对着圆月吟道:“月光如水水作酒,何用杜康来酿造,请啬兄放量痛饮”。啬也不示弱,随即伸出两指作筷子状,指着亭边池塘诵道:“池中游鱼当佳肴,无须厨师来烹调,请吝弟尽管品尝”。二人举“杯”抡“筷”,又“喝”又“吃”,连夸酒美菜香。周围赏月诸人见到如此滑稽一幕,无不捧腹大笑,其中有人挖苦道:“你们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酱菜,活着是吝啬人,死了是吝啬鬼”,于是人们将他俩的姓合起来组成了“吝啬”一词。 (晓铁/编辑)
12 12 月, 2009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丰一吟,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父亲是著名画家丰子恺。1943至1948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1994至1996年分别赴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马来西亚槟城,为佛教慈善事业举行个人书画义展。1996年任浙江省金华县丰子恺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丰子恺研究工作,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相关链接] 丰子恺,1898年至1975年,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其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收藏感言:丰子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专职漫画馆,这里不仅展出丰子恺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还设有诸漫画名家作品陈列室,每个展厅内容物丰富,各有特色,游人络绎不绝。一幅画一段往事;一幅画一片真情;一幅画一个年代;一幅画一种人生。 (晓铁/藏品)
8 12 月, 200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本馆所藏的几本年历为实用文化工艺品,制作者将《百家姓》以书法形式与日历有机结合,制作成台历或者挂历,深受大众喜爱。
(杨)鞭辞牛迎瑞虎,
(晓)知收藏漫无边,
(铁)心实意交藏友,
(恭)祝诸位精品全,
(贺)岁年历怡情趣,
(佳)品分享尽欢颜,
(节)俭淘宝胜过年。
[相关链接] 年历是一种单张印刷品或按月印有一年内各月份的日期、星期、节气等,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为依据,阴阳历则结合两者特点。世界上最通用的是阳历,而中国使用的一般是阴阳历。 藏头诗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它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其涵义深刻、雅俗共赏。
收藏感言:80年代左右年历市场百花齐放,异常繁荣,但到了90年代末期年历作为文化用品,因其文化品位不高,文化内涵不深,创新意识不够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不在成为大众家庭必备物品。作为百家姓收藏玩家,我以为将《百家姓》与台历的实用功能相结合可以极大增强台历的鉴赏性、实用性、收藏性。新型的年历在设计理念上应该多融合时代元素,将《百家姓》(含考证、注音)、书法、日历以台历的形式(挂历早已失宠),台历的内芯设计成便于翻阅的活页形式,封皮上开切口以方便折成支撑板;封皮表层可装裱,也可采用与内芯一起打孔,装上卡环的形式,合拢时即成一本内容精致收藏品。封皮可用硬质纸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作,表层可根据各种不同需要装裱成不同图案、颜色,以形成不同档次的系列产品。经过改良和创新传统年历样式,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信新型年历一定会重回千家万户,成为文化产品市场上的奇葩。
7 12 月, 2009 in
姓氏藏品欣赏,
姓氏人名诗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孙藤翘楚同”?错了?没错,这是北京一个男孩子的名字。孩子的父亲姓孙,母亲姓藤,“翘楚”,意谓杰出人才;“同”为父母之共同结晶。在汉族中两三个字的姓名司空见惯,四个字的姓名也不稀罕,因为有人是复姓,如东方、司马、欧阳。近来也有人同时取父姓和母姓为姓,两个字的“名”缀后。因此“五字姓名”的出现,令人备感新奇。
据《北京晨报》报道,在公安机关登记的姓名中,五个字的姓名已不少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张书岩研究员认为,五字姓名与个性化时代来临有关。改革开放前,每个人都趋同,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而目前宽松的社会环境给了人们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在没有专门法律约束时,别说“五字姓名”,还会出现更多的姓名形式。
北京市公安局户籍处王女士介绍说,当前公安部使用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由于考虑到了少数民族及少量外国侨民使用音译汉字姓名的需要,“姓名”一栏可以输入十多个汉字,虽然五字姓名可以大大降低重名概率,体现个性,但是目前社会许多行业、部门开发的软件中,“姓名”栏一般只设置了四个汉字的宽度,如准考证号、民航机票等都很难处理“五字姓名”,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而两个字、三个字的姓名重名又太多,麻烦同样存在。
据了解,目前中国公安部门对姓名还没有统一规定,姓名有一定随意性。但已有不少专家注意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语委原副主任、语言学家王均研究员向全国政协递交提案,呼吁及早制定一部《姓名法》,以规范管理全国姓名。 (晓铁/编辑)
26 11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中国网通卡]新百家姓全套100枚。 [中国卫通卡]广西网通公司发行电话卡百家姓全套3枚。 [中国电信卡] 2002年中国电信一分为二,南方部分称为新中国电信,北方部分称为网通通信。使用了8年多的IC卡也变成了两种系列,网通IC成为一个全新的系列,本套IC卡为网通2004第9套寻根问祖图腾“百家姓”全套4枚。 (晓铁/藏品)
26 11 月, 200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敬姓,读音jìng。姓氏来源:(1)出自黄帝之孙敬康之后,姬敬康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敬为氏,为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2) 春秋时期齐国陈厉公之子仲,去世后齐王赐其谥号为“敬”,史称田敬仲完,其后裔子孙中遂以谥号“敬”为氏 。
据考,敬姓在历史沿革中曾有过几次改姓:
一、北宋时期有位大臣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曾祖父在后晋政权中为官,因后晋高祖名石敬瑭,“敬”字犯了帝讳,为避讳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改姓文、苟。
二、清朝初年,有一支敬氏后裔在清朝初期,因不满清朝的统治,将敬氏改为静氏,“静”字从右往左念为“争——青”,意在征伐清朝之意。而当年另有一支敬氏族人则在清朝初期,为取悦满清王朝,改姓为靖氏,“靖”字从左往右念为“立——青”,意在拥立清朝之意,两支敬氏族人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为二姓。
三、清朝初期山东有敬姓兄弟两人,一人精文,一人通武,相传习文者被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大帝)赐为静氏;习武者则被赐为靖氏。 (晓铁/编辑)
26 11 月, 2009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时常听到杨姓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会说“杨”就是“木”“易”杨,其实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错误解释。“杨”字左边的确是个“木”字,但右边却不是“易”,而是“昜”(yáng)比易多一横。《说文解字》解释为“从日,从一,从勿”,即合起来拨开乌云,见太阳之意。所以正确的说法当为杨是“木”“昜”的杨,或者白杨的杨,而非“木”“易”杨。 (晓铁/编辑)
12 11 月, 2009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