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藏书阅览:《杨氏命脉回溯》

1-

         [图书简介]    杨姓在中国“百家姓”中属大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杨姓皇帝6人,宰相86位,杨氏家族的巍巍功德,便是杨姓精神的体现。杨姓人每迁徙一地,不管在那个角落拓荒隐居生存,过不了三、五个代次总又有人或在政坛上叱咤风云,或在军事上纵横捭阖,或在工商界创业中崛起。近年来,全国出现了编修史志族谱热,有关杨姓族史的出版著作有十余部,但因所据的资料不足及受限于研究的方法均不够理想。本书编者通过广泛搜罗各地族史,结合正史,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杨氏族史。

        [相关链接]    历史上杨姓皇帝:1、隋文帝杨坚(西魏大统七年-仁寿四年,即541年~604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庙号高祖,在位24年。2、隋炀帝杨广(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13年。3、杨侗,隋炀帝孙,封为越王,驻守洛阳,被勒毙。4、隋恭帝杨侑,隋炀帝杨广之孙,傀儡皇帝,諡号隋恭帝。5、杨浩,隋炀帝之侄,后被废并遭杀害。6、杨溥(900年—938年12月),南吴太祖杨行密四子,938年去世,谥号睿皇帝。死后追认为皇帝:南吴太祖杨行密、南吴烈宗杨渥、南吴高祖杨渭。

        收藏感言:在“百家姓”里几乎每个姓都在编修本姓的宗族、家族谱。杨年建先生在阅读了多家已出版的杨姓族谱后,汲取众长,以弘农杨氏为主轴综理谱系编撰了《杨氏命脉回溯》一书,旨在弘扬祖德,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激励子孙识大体、知荣辱、讲“四知”、立“清白”,认祖归宗。本书有考有论,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冯骥才

        [藏品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曾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计150多种,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1995年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2000年出任天津大学院长、2000年5月担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市作协主席,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2001年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4年成立“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历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2016年3月入围中国出版集团公布2016年第二期“中版好书榜”、2019年1月所著《单筒望远镜》荣获“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佳作”第10名。

        [相关链接]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发起并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收藏感言: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小说闻名于世,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则使他从文学大家转变为民俗文化的捍卫者。其多年来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正在整理,由于他的坚守唤醒了更多的仁人志士参与保护“母亲的文化”,这些成果无论对国家、对民族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影响深远伟大。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体育类)收藏欣赏:聂卫平

        [藏品简介]    聂卫平,1952年8月生于河北深州市,中国著名围棋职业运动员,杰出围棋教练,9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上围棋,后在张福田、雷簿华、过惕生、陈祖德等老师的辅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刻苦钻研棋艺大进,10岁时崭露头角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围棋赛上夺得冠军,1984年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保持九场不败纪录,对中国围棋的振兴起了重要作用。截止2009年共获得6次中国个人赛冠军,8次“新体育杯”冠军,6次中国“十强赛”冠军,两届“天元”以及首届“国手战”冠军,3次世界职业大赛亚军和《新民围棋》特别棋战“聂马七番棋优胜”(4比3胜马晓春九段)等荣誉,1982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九段,1988年被授予围棋”棋圣”称号。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先后担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等职,著有《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等书,为围棋在中国的普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链接]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收藏感言:在中国的围棋发展史上聂卫平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从1984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在最初的三届比赛中,聂老师保持九场不败纪录,并使中国队夺得了头三届比赛胜利,成为在较长时期的比赛中连续击败日本最强棋士的第一人。该赛事对中国围棋甚至世界围棋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认为是现代围棋最成功的比赛之一。作为职业性的竞技,围棋虽然是两个棋士个人间的斗智,但却附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色彩,如同乒乓球、排球、足球等国际比赛一样,聂大师的每次获胜都给国人带来自豪感——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    (晓铁/  藏品)

名人名片(政治类)收藏欣赏:郭凤莲

        [藏品简介]    郭凤莲,1947年9月生于山西昔阳县,3岁失去母亲后寄居大寨村姥姥家,1962年小毕业后在大寨务农,1964年任铁姑娘队队长;1968-1978年担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昔阳县委委员、副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调任晋中果树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被任命为中共昔阳县委常委、大寨党支部书记;1992年当选为昔阳县政府副县长;1994年任山西省妇联副主席,同年改任昔阳县委副书记;2009年1月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曾先后当选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相关链接]    大寨镇,地处太行山麓,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从而也让大寨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十几年。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向全国农村推广。

        收藏感言: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1963年参加大寨抗灾自救,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和赞扬。在“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年代,大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具有普遍意义,但是那个时代所有被历史裹挟着往前走的人恐怕都来不及思考:大寨模式是否适用于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卫生、科学、文化甚至到国防建设的一切领域,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样板”并不符合逻辑,当大寨这篇“文章”在“文革”政治舞台上越做越大时,其实早已偏离中国农村的实际。改革开放时期,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从陈永贵手上接过“大寨”旗子,传承、发展、弘扬大寨精神,提出了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向“大寨学全国人民”的思路转变,赋予大寨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通过走农工商一体化道路,大力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大寨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病有报”的奋斗目标,谱写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张贤亮

        [藏品简介]     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100余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2014年9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相关链接]   镇北堡西部影城,1993年由张贤亮通过智力策划,设计,创意成立,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将一片荒凉、两座废墟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并被评为“中国品牌100强”和亚洲品牌500强“,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誉,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影城是集旅游观光、娱乐、住宿、购物、养生休闲为一体,将文学的想象力和构思铺写在大地上,因为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所以又称为“立体文学作品”体验型旅游景区,宁夏人称之为“宁夏之宝“。

        收藏感言:张老是一位思维多元化的作家,从作家变身为企业家,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城公司任董事长,结合自己一手打造经营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文化经营理念,提出了“立体文学”的概念,即用文学的思路打造影城,用文学构思经营影城,用文学的素养管理影城, 可以说是立体文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其文学创作时期的主要成就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始至上世纪末,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中国新时期以来在国际上最具广泛影响的作家之一。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卢奇

        [藏品简介]    卢奇,1953年8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市,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1974年转业考入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1978年底应邀参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山城雪》电影拍摄饰演周恩来总理的警卫员,首次登陆荧屏。1988年因主演《百色起义》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扮演银幕邓小平的特型演员。1995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荣获2003年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人事部、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光荣称号、2007年五个一工程优秀演员奖。2016年10月参加第十一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获中国电影贡献奖,2017年11月在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颁奖典礼中荣获公益人物奖。代表作《百色起义》、《开国大典》、《邓小平》、《重庆谈判》、《大转折》等影片。

        [相关链接]    金鸡奖,于1981年创办,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金鸡奖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事业家共同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2015年金鸡奖全新开放政策,凡是在大陆取得龙标(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都可以参加金鸡奖评选,不再具有地域保护。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

        收藏感言:卢奇老师有”神州第一邓小平”之称, 作为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从影三十多年来,已在4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了邓小平的形象,不仅得到了中央领导和邓小平亲属的认同,也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认可。其扮演的领袖人物除了外形和言谈举止神似,更主要的是从内在气质上塑造了伟人独有的思想内涵,做的了“形似更神似”。除了扮演邓小平外,卢老师同时也是孙中山的特型演员,在电影《詹天佑》、《黄埔军人》等影片中成功饰演孙中山先生,因为“神形兼备”赢得了“饰谁像谁”的好评。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凌子风、韩兰芳

        [藏品简介]    凌子风,1917年3月生于北京,满族,原名凌风,曾用名凌项强,编剧、演员,电影艺术家,1933年考入北平美专西画系,1934年毕业于雕塑系,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同时在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等片中被邀演角色,1938年到延安导演多部话剧,编导的独幕话剧《哈娜寇》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1943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45年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同年《中华儿女》影片获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为争取和平自由而斗争奖”。1960年将被视为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第一史诗的《红旗谱》搬上银幕,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后期北方农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成为凌子风这时期创作最成熟、成就最高的作品。1999年3月逝世。

        韩兰芳,1941年出生,前夫谷雷鸣是中新社电影部的导演,因心脏病去世,1984年与凌子风由电影缘分再婚。韩老在中国新闻社工作,作为编剧曾把许地山的小说《春桃》和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由凌子风执导搬上银幕,夫妻俩先后共同执导《马铁腿外传》、《春桃》、《狂》等多部电影,其中《春桃》不仅赢得了百花奖,而且赢得了政府奖和香港电影节十大华语片奖,同时在纽约举办的“海峡两岸电影节”上荣膺开幕佳片殊荣;影片《狂》被列为第九届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映片,并在“不结盟国家电影节”上获奖。

        [相关链接]    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将选出该评奖年度里某一文学体裁中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首次评奖从1997年开始,评选的是1995-1996年的作品。

        收藏感言:凌老在影坛素有“疯子”之称,在中国导演的代际谱系中属于标准的第三代导演。作为一位经历战争洗礼的艺术家,他的一生经历就是一部曲折的电影传奇,从《红旗谱》浓郁的冀中平原乡土气息,《骆驼祥子》、《春桃》中的京味儿,到《边城》中湘西古朴民风的原汁原味,口味不同,却同样质朴、淳厚,这种味儿来源于个人丰富的阅历和对艺术独特的理解,影片追求一种“气氛”和“情调”。影片总体成就在于:从以政治概念、政治模式出发去塑造人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表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寄托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由于影片风格鲜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二位老人浪漫的爱情故事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称赞,成为中国电影界有目共睹的典范。  (晓铁/藏品)

婵秀蛇猪离萨度沐

        序号1396    婵:cha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397    秀:xiu    姓氏来源:(1)西周时期,人们非常重视粮祚,称赞勤劳的农人谓“秀民”、“秀人”,后代以称谓为姓。(2)战国时期有识文人秀士,子孙以官职称号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吴郡,今浙江钱塘江。

 

 

        序号1398    蛇:she    姓氏来源: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公族居蛇丘邑,后代以地名为姓,后简为单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

 

 

        序号1399    猪:zhu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娄师白

        [藏品简介]    娄师白,1918年6月生于北京,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14岁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学艺,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善画花鸟瓜果,尤以画小鸭子著称,作品曾参加全国历界美展,曾应邀赴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美术院校讲学。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代表作《春暖人间》、《雏鸭》、《漓江帆影》、《长白积雪》等,著有《齐白石绘画艺术》《娄师白画辑》《画鸭》《娄师白印章手拓本》等。2010年12月因病逝世,享年92岁。

        [相关链接]    入室弟子,有别于一般弟子,特指与师父亲近且有成就的弟子,是师父比较亲密而亲传的弟子,属于嫡系。过去拜师有单独且严格的手续,师父收养徒弟,弟子住到师父家里由师父贴钱教养,把徒弟当成自己家人,所以叫“入室弟子”,即师父培养的继承者,含有领会、精悉师父所受技艺的意思。

        收藏感言:娄老全面继承了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画作简练并有所创新形成自己风格,其艺术思想主张”厚今而不薄古 ,基中可以融洋”,沿着白石大师生前努力的方向在开拓国画艺术平民化发展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这都是画坛前辈们的拿手绝活,作为”齐派”重要传人,娄老在大写意花鸟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受推崇。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政治类)收藏欣赏:王岐山

       [藏品简介]    王岐山,1948年7月生于山西天镇,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经济师。1969年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知青,1976年陕西省博物馆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主任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代所长、所长,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相关链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简称“中央纪委书记”或“中纪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负责党风、党纪和反腐职能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最高负责人,由中央纪委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设书记一人作为最高负责人,实行“书记负责制”,在书记下面设有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一职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位列党和国家领导人。1955年这个职务曾经改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1978年至1987年之间称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收藏感言:本馆收藏的这枚名片,据查考王岐山任北京市长年代当属2003-2007年间,适逢奥运会筹办和举行相重叠,因此其任期内的主要任务是办好奥运,利用北京举办奥运的机会让城市交通、环保及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从某种意义上讲,市长其实就是“大居委会”主任,王岐山在近5年时间里为北京的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殚精竭虑,贡献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因此在干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2012年11月15日执掌中央纪委,在近700天里刮起了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反腐风暴,并深刻触动了国内社会现实,反腐成绩单耀眼,截至2014年9月7日共有49名省部级官员落马,包括2名副国级官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3名十八届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山西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原书记陈川平),3名候补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以及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周永康。随着“老虎”次第入笼,王岐山这样评价自己的反腐工作:“反腐败要讲‘不敢’‘不能’‘不想’,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敢’这条已经初见成效”,铁的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