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夏天

        [藏品简介]    夏天,原名夏克平,祖籍江苏邳县,1920生于上海,幼年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中学以后迷上戏剧和电影。1942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表演。1946年在昆仑影业公司、国泰影片公司、中电一厂任特约演员。解放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联络员、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参加《国家至上》、《重庆二十四小时》、《蜕变》、《清宫外史》、《岳飞》、《金玉满堂》等二十多部话剧演出,相继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羊城暗哨》、《林则徐》等二十余部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2005年逝世。

        [相关链接]   《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抗战前后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呐喊。该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

        收藏感言:夏老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国民党的一个小官龚科长,该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很多影片中夏老大多数扮演反面角色他认为把反面人物演得逼真,同样具有艺术美的价值”,因而受影迷们的广泛好评和喜爱。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王铁成

        [藏品简介]    王铁成,1936年生于北京,电影表演艺术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四年后毕业分配到中央儿童艺术剧院当演员。1977年在话剧《转折》、《报童》中扮演周恩来轰动全国。1978年在影片《大河奔流》中成功地塑造中国银幕上第一个周恩来形象而蜚声影坛。1991年主演电影《周恩来》荣获第20届金鸡奖和第15届百花奖双料影帝。

        [相关链接]    影片《周恩来》围绕周恩来晚年的政治生活展开,导演丁荫楠用镜头闪回的方式描述了周恩来在生命最后十年中的经历,表现了一代伟人在常人无法理解的险恶环境中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为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法比拟的智慧与谋略。

        收藏感言:一生只演一个角色,这是王铁成的艺术追求,这一个角色成为了亿万观众最难割舍的记忆。从戏剧到生活,银幕上的王铁成始终把真诚放在第一位,而观众们也将他的这份真诚刻进了记忆。银幕下为了给先天智障儿子治病变卖家产,年过半百还坚持打工挣钱,热衷公益事业捐出百万做慈善。王老是一位风度翩翩、足智多谋的政治家,生活中却是一位博学儒雅、情趣盎然的大杂家。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爱玩爱吃爱侃,琴棋书画说学逗唱无所不精。其自幼研习书法,几十年笔耕不辍;70岁开始学画,画风自成一派。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他的演技和艺术造诣精深。“小舞台跑龙套一丝不苟,大银幕演伟人殚精竭虑”,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莫元季

        [藏品简介]    莫元季,1953年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是广州,1979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因幼常去罗汉堂玩耍被500尊表情各异、形象逼真的罗汉塑像吸引,从家乡川剧的变脸中受到启发喜爱上变脸艺术。为了使变脸艺术更加成熟专门到全国各地的宇宙,对各种塑像的人物表情进行研究,设计出了108种不同的脸谱,获中国电视吉尼斯全国奖及中央电视台国家级个人才艺之星奖杯,成为“中国第一变脸人”。

        [相关链接]    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脸谱或忿恨、或狰狞,或阴险,或狡诈,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收藏感言:1987年从中央电视台春晚小品《孙二娘开店》中开始知道莫元季,莫老师的变脸与川剧中的变脸艺术不同,川剧变脸需要借助道具,而他的变脸是不借助任何道具,完全靠神经和肌肉的运动。这位多才多艺的“变脸人”一秒钟可以变个憨态十足的北京周口店猿人,一会儿来个眼睛忽闪忽闪的猫头鹰挂钟,一会儿来个面目狰狞的门神且收变自如,演绎出大千世界茫茫众生的人间百态,在艺术舞台上堪称“怪才”,深得观众的喜爱。1991年2月由文化部推荐代表中国参加日本NHK电视台在日本举行的黑色幽默比赛获世界一等奖。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经济类)收藏欣赏:王光英

       [藏品简介]    王光英,1919年8月生于北京市,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河北省主委、天津市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河北省副主委、天津市主委、任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1983年任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名誉董事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第七届名誉副会长。1986年在香港获比利时国王授予的皇冠勋章,同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2018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相关链接]    王治昌,王光英的父亲,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很受倚重,在北京政府时期被授予公使身份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第一次是在1919年举行的巴黎和会时在伦敦收到家中电报,知道生了一个儿子便触景生情给儿子取名为光英。第二次是在1921年举行的华盛顿九国会议时又收到家中电报,知道生了一个女儿于是给女儿取名为光美。王治昌一生养育有十一个子女,分别是六个儿子五个女儿,而王光英、王光美分别是第六个儿子和第一个女儿,也就是年龄最小的儿子和年龄最大的女儿。由于王光英和王光美的名字是其参加两次会议期间取的英、美两个字,因而在文革期间被反动派扣以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两人均受到无情的批斗和折磨,遭受了无尽的屈辱和苦难。

        收藏感言:王光英一个被海内外称为”红色资本家”的传奇人物。巴黎和会那年,父亲在伦敦接到家中电报得知生了一个男孩,于是触景生情,取名为光英。王老在有生之年,倾注毕生精力支持社会各界开展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益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益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动,并通过商业途径支援国家建设,凡是中央做出的重要决定都始终无条件地带头执行,深受人民的爱戴。   (晓铁/藏品) 

尘耳风迭发碧潭藤

        序号1350 尘:chen    姓氏来源:(1)周王朝时期官吏尘人,手执”拂尘”和”辟尘犀”负责君王的衣食住行,子孙以官职称谓称尘人氏,后简为单姓尘。(2)源于宗族孙系辈次称谓,第九世孙即尘孙,亦称灰孙,属于以辈次称谓为姓。(3)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故邑越尘(今浙江绍兴),居者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尘金安,山东单县人,山东省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铁道兵部队服役期间先后参加修建了成昆、襄渝、青藏等铁路干线,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曾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业绩入编《曹州名人大典》和《铁血英魂》等书。姓氏郡望:零陵郡,今广西全州县。

 

        序号1351    耳:er    姓氏来源:(1)春秋时楚,国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后裔以名为姓。(2)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如耳,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3)春秋末期,楚国有耳目史、耳东官、闻东史,即天子的重要耳目,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称耳目氏、耳东氏、闻东氏,后简为单姓耳。姓氏名人:耳元明,山东即墨人,著名明朝地方官吏,明洪熙年间任抚州卫断事官知事,当于县令。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352     风:feng    姓氏来源:相传伏羲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开始”正姓氏,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婚,伏羲随父风燧人叫风氏,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中华姓氏自此起源,故风姓的得姓始祖为伏羲。姓氏名人:风后,古代解州人(今山西运城),贤而有才,辅佐黄帝,纪天周地,造律制裳,刳竹作室,经土设井,淳化鸟兽,死后轩辕黄帝将其葬于山西省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黄河渡口,称之为“风陵渡”。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序号1353    迭:die    姓氏来源:(1)金国时期蒙古翁吉刺惕部首领迭儿格克,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2)元朝时期西域穆斯林教徒迭里威失,汉义为”苦修者”、”虔诚信徒”,后来成为一种教职(传佛教中”长老”),后裔以宗教教职为姓。姓氏名人:迭元高,著名明朝伊斯兰教经师,明朝正德年间在福建泉州召集伊斯兰教人士重修著名的艾苏哈卜清真寺。姓氏郡望:晋江郡,今福建泉州市。

 

浏览全文 »

姓氏文化纪念封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市旅游委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上,由北京东城邮政独家限量发售的第二组姓氏文化纪念封(刘、陈、杨)1套6枚(图片为正反面),委托北京的网友帮忙购得。第一组姓氏文化纪念封(李、王、张)于2017年10月推出。

       [相关链接]    “百家姓文化”临时邮局。2017年8月3日 “百家姓文化”临时邮局在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成立,当天是“2017集邮周”集邮会员日,众多京城邮迷参加了揭牌活动,“中华姓氏文化,精彩链接天下”个性化邮票、“百家姓文化”临时邮局日戳和纪念封同时揭幕。北京市东城区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贾军林在致辞中说,开办“百家姓文化”临时邮局旨在将姓氏文化与集邮文化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收藏感言:姓氏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以前很少有企业涉足姓氏文化产业的经营活动,因此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企业家只能边学边干,总结经验,最初基本的文品设计方向都是从个性化开始,突出个性特点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占领“姓氏高地”。其实姓氏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组成部分,在表达方式上既要坚持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多元化发展,创新是姓氏文化企业发展的灵魂。因为姓氏与广大市民关联性很强,姓氏文化纪念封将传统文化艺术与文化实体经济相结合,所以首发当日深受的欢迎,由此可见姓氏产品开发价值和潜力巨大。       (晓铁/藏品)

“百家姓寻根问祖”录像带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百家姓寻根问祖”录像带20盘共20个姓氏(朱、简、姚、龚、吕、施、严、侯、邓、于、汤、范、焦、曾、徐、熊、夏、邱、何、赖)。制作: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年代: 90年代。尺寸 20 × 12 cm。

        [相关链接]   录像带按照它所适用的录像机种类划分,可分为VHS型、Beta型、V2000型和8毫米录像带等几种。过去家庭一般使用的录像机全是VHS型的,按性能划分为标准型录像带、高级录像带和高保真录像带等几种类型。标准型录像带是具有ST(标准型)、HS(高标准型)、SP(超高标准型)和FR(优质分辨型)几种标记的,它是普通型录像机所适用的。高保真录像带标有Hi-Fi的标记,它适合于具有高保真伴音功能的录像机所使用,可以用来录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视节目。

        收藏感言:录像带是磁带的一种,主要用来录制、播放影音一般以录放像机来录制和播放,它是一种线性式的影像储存方式经上网查阅资料:vhs意为家用录像系统日语:家庭用ビデオシステム,简称,VHS),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录制和播放标准来因数位式的诸存技术如VCD和更新的DVD的发展,录像带不再是主流的影像录制媒界,它已经被VCD,DVD等所替代,在摄像机格式方面,DV数字视频也已取代了VHS-C格式。    (晓铁/藏品)    

藏书阅览:浮来春酒文化《百家姓起源图典》

         [藏品简介]     沂蒙小调、浮来春酒文化丛书《百家姓起源图典》出版四集,每集25个姓,共100姓,作为销售酒之赠品,不发行、不零售。消费者若集齐1—4本丛书可到沂蒙小调或浮来春酒经销处登记领取精美纪念品。

        [相关链接]      行酒令,中国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收藏感言:中国沂蒙酒业集团,2012年基于对“沂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5000年酒文化的真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出鲁酒品牌“沂蒙小调系列酒”、“老爷酒—浮来春”,旨在通过酒品体现沂蒙人淳朴诚实的人品。本馆收藏的这套《百家姓起源图典》丛书,紧紧围绕沂蒙地区主要姓氏采编整理,对100个姓氏起源及历史名人介绍简洁、通俗易懂;附图选择有影响的历史画面或民间神话传说,诗与酒令和姓氏渊源密切相关,让消费者在品酒的同时佐酒助兴,宾主尽欢。                              (晓铁/藏品)

岁穰口片抄雹芬敦

         序号1342    岁:sui    姓氏来源:(1)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携子朱文奎出逃南京,建文帝出家,朱文奎为躲避燕王朱棣追杀,隐姓埋名改称岁姓名山(万岁江山之意)。(2)周朝时期,宋国有艾岁姓后改为岁姓。姓氏名人:岁良枉,重庆市巫山县深圳宝安巫峡希望学校校长,著作《数学学习法》、《平面几何解题新论》先后被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评为巫山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343    穰:rang    姓氏来源:(1)战国时期齐国将领诸田之后食采于穰地,以邑名为姓。(2)秦朝封魏冉为穰侯,后裔以官名为姓。姓氏名人:穰权,字合宜,号澄庵,山东济阳县人,官至河南开封府仪封县令,唐宪宗时宦游吉州,卜居水东之玉原里,后建坊名穰家坊。姓氏郡望:高平郡,今山东巨野县。

 

 

        序号1344    口:kou    姓氏来源:为复姓口引氏所改。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泾川郡,今甘肃平凉市

 

 

        序号1345    片:pian    姓氏来源:唐朝宗室后裔李址,曾于明正统年间任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因直言劝谏被奸臣所害,皇上知情后释放了李址,说“卿一片丹心,联赐汝姓片氏,加太子太师”,于是李址改为片址。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童芷苓

         [藏品简介]    童芷苓,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22年8月21日生于天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女演员,工旦。受父亲的熏陶11岁即能演出《女起解》,后拜近云馆主及张曼君、荀慧生、王瑶卿等为师;1940年自组“苓社”又拜梅兰芳为师问艺,建国后历任上海京剧院演员、上海市戏曲学校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唱腔继承“荀派”兼收“梅派”、“程派”,代表剧目有《红娘》、《尤三组》、《宇宙锋》等,除唱京剧外还先后参加了多部电影的拍摄,如《夜店》、《傲雷·一兰》、《尤三姐》等。晚年随女儿移居美国,1995年7月6日病逝。

        [相关链接]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京剧,在清朝宫廷内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走遍世界各地,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收藏感言:提到童芷苓上海人都会赞不绝口,扮相好、聪明、洒脱、又会演戏。她师从梅兰芳、荀慧生、兼学程砚秋、尚小云,再经过通天教主王瑶卿的点拨,在艺术上打下深厚基础。人们说她具有梅神、荀韵、程腔、尚骨。与弟弟童祥苓、二哥童寿苓、妹妹童葆苓一道成为京剧界著名的“童家班”,扬名京剧界,轰动上海滩。童老戏路极宽,不拘成规,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嗓音甜润妩媚,唱腔声情并茂,唱法上以”荀派”的爽朗俏丽为基调,适当揉和”梅派”的典雅华贵和”程派”的含蓄委婉,于豪放中有细腻,在柔媚中见端庄,令人感到清新别致,独具一格;念白功力深厚、情绪充沛、节奏鲜明、感人肺腑;表演善于将传统技巧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妇女形象,其多才多艺的才华,一直为世人所称颂。      (晓铁/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