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李维刚,1956年5月生于天津,1982年天津纺织工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硕士学位,教授,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主任、中国扑克馆馆长、北京盛世典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收藏界誉为“中国扑克文化创意产业之父”。
[相关链接] 扑克,代指两种含义:一是指纸牌;二是泛指以用纸牌这种游戏道具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一副扑克牌有54张牌,其中52张是正牌,另2张是副牌(大王和小王)。52张正牌又均分为13张一组,并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花色表示各组,每组花色的牌包括从1-10(1通常表示为A)以及J、Q、K标示的13张牌,玩法千变万化。
收藏感言:李维刚老师专注于艺术扑克收藏,自90年代初在收藏界倡导扑克收藏,1996年创办《扑克收藏报》成为中国扑克收藏活动启动标志;1997年与上海藏友共同组建全国扑克牌收藏交流网,成为国家级扑克收藏组织和中国扑克文化产业的雏形;2000年建立国内第一家艺术扑克专营店;2005年在北京广安门报国寺正式创建中国扑克馆,从此报国寺成为中国扑克文化产业的中心和扑克收藏品的集散地。(晓铁/藏品)
30 4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出版社:不详; 装订:平装;页数:12页;版次:一版;开本:32开。
[ 相关链接] “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意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1960年5月以前被称作“三个法宝”,5月以后又被称为“三面红旗”。总路线的核心:“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的核心: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人民公社的核心: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统一领导的基层政权和经济管理的组织。
收藏感言:历史已经证明,“三面红旗”不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旗帜和法宝,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仅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损害了党的建设。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而今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三面红旗”产生、发展及其思想理论,对它进行再认识,通过吸取教训加深对“改革开放”现实意义的理解,让人们的思想从必然王国回归到自由王国。(晓铁/藏品)
29 4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李平,深圳市迪占策划设计有限公司旗下“酒衣坊”设计师,专致于酒类包装的设计和创新研究。名片印制极具个性,将“酒衣坊”苛守“原创、差异化”的创作设计理念融于其中,使人初次相见一下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相关链接]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
收藏感言:从这枚名片中不难看出,其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视觉美学和传播理念,赋予产品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为中国包装注入了时尚气息。“酒衣坊”团队口号:“傻”因为说真话、说实话,从来不骗别人也不骗自己;“疯” 因为有激情,所有人愿意为了一件事共同努力,不惜代价做的更好;“痴”因为有责任心,愿意为每件事负责到底;“呆”因为选择做正确的事,而不做容易的事,因此为自己也为一大批客户赢得了市场和品牌声誉。 (晓铁/藏品)
29 4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4年4月25日,第二届全国纸制品收藏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名文化人士、收藏界精英齐聚江城,共同开启博览会神秘面纱。第二届全国纸博会以“博览楚风汉韵,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荟萃全国供销合作社经济、百年大武汉城市记忆等八个方面的精品展览,现场展示了国内收藏精品、珍品万余件,同时举办了专家讲座、高层论坛、免费鉴赏等公益活动,为全国的纸制品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
(图为本馆设计制作的《荆楚名人名片》首次参展,获得组委会及业届人士的好评) (晓铁/文)
28 4 月, 2014 in
姓氏产品开发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072 奇:qi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周宣王大夫吉甫长子伯奇,遭父放逐,其后代以字为姓。(2)蒙古族又作阿拉克奇特氏,后以部族名汉化为奇姓。(2)满族亨奇勒氏,子孙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姓氏名人:奇忠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著名民族工作者,成吉思汗研究学会会长,郡王旗旗长兼法院院长,伊克昭盟政府民政处长、副盟长,主编《伊克昭盟志》,组织编纂《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等。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
序号1073 誾:yin 姓氏来源:古有誾河,即今内蒙乌兰木伦河,居于河滨者以誾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广平郡,今河北鸡泽县。
序号1074 传:chuan 姓氏来源:(1)南北朝时期,梁国庞传翕,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2)两周时期官吏传遽,后代以官职称谓为姓。(3)元时期蒙古族官吏巴格西(汉义“传授者”,即老师、师尊意思),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姓。姓氏名人:传景常。著名铁路内燃机车设计专家,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建国初期先后任段长、设计师兼组长,曾赴前苏联考察学习内燃机车的设计和制造,主持设计中国首台干线内燃机车,受聘为大连工学院内燃几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审查委员。姓氏郡望: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市。

序号1075 彪:biao 姓氏来源:西周初期,子孙以母姓为氏,古代彪氏孟姬的后裔子孙,以祖母之氏为姓彪。姓氏名人:彪虎臣。南宋名人,于湖南隐山传播理学,创立了宋代理学承上启下的重要学派“武夷学派”,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姓氏郡望:汲郡,今河南汲县。
浏览全文 »
15 4 月, 2014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edc[1]-](http://www.yangxiaotie.com/web/wp-content/uploads/2014/04/edc1-.jpg)
[藏品简介] 鄂栋臣,1939年7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科考测绘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授予的二等功、湖北科技精英、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普作协授贡献突出科普作家、全国劳模等称号。
[相关链接] 南极科考,南极是地球上唯一迄今未开发的处女地,也是唯一没有常住居民和未被 工业污染的洁净之地,是科学实验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同时由于南极处于 高纬度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严寒、冰天雪地,而生物在低温状态下生长缓慢,形成了南极的生物种类不多且数量也少的特点,这使得南大洋食物链之间的相互依赖更紧密.也更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为了保护南极环境人们在南极地区划分了许多特殊保护区、科学兴趣区、特殊管理区、历史纪念点等,考察队员要进入这些特殊保护区工作都要经过特别申请和批准。
收藏感言:鄂老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先后六次远征南极科考,四次赴北极并曾到达北极点考察,是全国唯一一名同时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的科考人员,为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定者、中国第一个南极地名——长城湾的命名者、将中国测绘标志埋设在北极点的第一人,被称为“极地测绘之父”。 (晓铁/藏品)
2 4 月, 2014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王庆淑,1927年12月生于湖北孝感,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曾任中央大学女同学会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文教党委组织科副科长,北京大学哲学系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主任、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党史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全国妇联第五届书记处书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链接]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1949年易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历史时期。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1950年称“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
收藏感言:王老的名片独特之处在于,名片上为自己的定位“中国女性、离休干部“,并印有自勉与赠友诗句:“但看日新月异,莫道往年风流。金钱粪土,奢靡何求?理想无价,情义天长地久。有为有乐同诸友,书山墨海任遨游,无怨无悔终生路;不夷不惠度晚秋”,难能可贵的是离休后仍然从事妇女理论教学与研究,勤钻书山,探究理论,继续为新时期妇女运动贡献毕生精力。 (晓铁/藏品)
2 4 月, 2014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梅建新,1955年出生于武汉,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城八怪”之一,有“异古巧样”板眼怪、“怪梅”之称。30年来修炼的双手书法让人称赞,尤其钟爱绘画,除传统国画外,最富创造力的是首创立体纸浆画(将平时废弃宣纸浸透,加入胶质搅拌成纸浆,用特殊的刀具将纸浆一层层、小心翼翼地砌抹上去,类似于西洋油画技法),作品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又突破了国画缺乏立体感的局限性,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
收藏感言:梅老师有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绝技”:用身体的许多部位进行书法创作,包括嘴、鼻、手、腕、肘等,作品遒劲飘逸,让人大开眼界。其创作主题非常宽泛,人物、花鸟、山水不一而足,代表作有巨幅画《长江三峡》长2.8米,完美地再现了长江三峡24个著名景点(古栈道、白帝城、神女峰、张飞擂鼓台)倍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藏品简介] 沈松柏,1957年生于武汉,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城八怪”之一,有“漏洞百出”花样怪、“剪纸沈”之称。从艺36年来练就了快速而娴熟地剪、刻、撕单色或彩色等不同剪纸作品,先后有30余幅作品在全国工艺大赛中获奖,50余幅作品被中外友人收藏,曾随中国文化代表团、湖北文化代表团、武汉政协代表团出访亚洲、欧洲、非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作品《揽月灯》、《娶亲灯》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大赛金奖,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现任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收藏感言: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嚓嚓几下,一对男孩女孩窗花就“诞生”了。松柏,剪纸生涯30多年,其剪纸既有北方重剪的大气,也溶入了南方重刻的精细,最大的一幅剪纸有2米长、0.6米宽,作品多次作为国家政府礼品赠送外国来宾。
[藏品简介] 谌宗安,1952年出生,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城八怪”之一,有“鬼画桃符”丑八怪、“脸谱谌”之称。1994年从武汉市轻工机械厂下岗后,开始捏绘京剧脸谱,1997年香港回归用玻璃做了大大小小1997个脸谱展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当得知北京申奥成功做了水泊梁山108将脸谱为奥运献礼。
收藏感言:在武汉民间艺人圈内谌老师以绘制戏剧“丑脸谱”而知名,作品多以古典历史人物为题材,与山西、陕西等地的皮影相比具有真皮、彩色、黑体镂空和头身四肢活动自如、可装框收藏等特点,其在绘制脸谱、皮影的基础上,又别出心裁创立了“画皮”民间工艺,即在光洁的羊皮面上绘制系列观音菩萨像和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等图案,堪称“江城一绝”。

[藏品简介] 林娜,1959年出生于武汉,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城八怪”之一,有“扯皮拉筋”把戏怪、“叶怪”之称。26岁时患脑癌绝症手术后听力、视力急剧下降,因对画画感兴趣,萌生了在树叶上雕刻的想法,于是拿起画笔和刻刀,潜心研究各种树木的叶子,分析结构脉络,树叶形态,经过反复“折腾”,亲自改良刻刀,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凤凰图谱》,并自创了“网式雕法、残雕和透雕”等刀法。
收藏感言:叶老师用刀在树叶上雕刻图案精美传神,为了刻出更好的作品,她除了学习认识各种树木叶子,分析结构脉络,研究树叶形态外,还亲自动手改良刻刀,用灵巧的双手、精细的刀法将金陵十二钗、观音菩萨、追日的夸父等鲜活的人物呈现于薄薄的落叶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叶雕。 浏览全文 »
31 3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董也山,1941年8月生于杭州,1962年毕业于杭州艺专美术系,1980年后拜余天任、周昌谷、陆俨少等为师习山水画,代表作《凫凫炊烟竹径深》、《秋》、《山水》、《无题》等由多家博物馆收藏,现任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副院长。
[相关链接] 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1991年成立,是由浙江省博物馆书画家和杭州市书画家组成的一个书画艺术群体,旨在与书画界同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搭建一个具有学术氛围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繁荣书画艺术做出贡献。
收藏感言:董老师继承了以书入画的传统,创造了一种书写性极强的抽象化山水画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似山非山,似云非云, 山中有云,云中有山,似无却有,似有却无,全然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时空观,将山水“构件”拆卸殆尽,全部按需要重新“组装”,由画面显示出其恬淡飘逸的哲学思索和审美追求,这便是也山画作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晓铁/藏品)
18 3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熊召政,1953年生于湖北省英山县,22岁起担任英山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1981年调入湖北省任专业作家至今,1984–1986年任《长江文艺》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1993年-2003年创作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一经问世获得海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评论界誉为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该书继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及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等各种奖项后,2005年4月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荣获“湖北省特殊贡献奖”称号,2006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受聘为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相关链接] 专业作家,最初产生于苏联,中国向苏联学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立专业作家制度。当时的专业作家大都“挂”在中国作家协会各地分会,称为“驻会作家”,也有的“挂”在各地出版社实际上也是专业作家。当初除苏联、中国等少数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设立专业作家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专业作家”,作家纯粹依靠自己的稿费过日子,谁以为能够用稿费维持生活并因此辞去工作专心于写作,谁就是“专业作家”,这样的“专业作家”用不着谁批准,也用不着建立一套制度加以保证。由于作家到了一定的年龄要么体力不支,要么创作源泉枯竭,这时候仍然挂着“专业作家”的牌子“只上不下”,享受终身制的“荣誉职位”,这种“包养”得不到公众的尊敬。1987年5月上海作协开启改革序幕,首次招聘中青年作家,由“上海市专业作家资格审定评委会”通过“考”作品后获准受聘,办理工作异动手续调往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如今上海作家协会对专业作家“只出不进”,作家协会只吸收合同制作家(为期一年),期满之后仍回原单位。
收藏感言:熊老师1998年动笔写《张居正》前后撰写三稿,其坦言为了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耗去了生命中最为饱满的十二年,让历史中的张居正走进当代人的视野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在他看来现在许多年轻人对一些文化消费缺乏鉴别力,这就如同让他们去吃有害的食品,在食品药品安全上我国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文化监管部门却没有担负起“文化卫生”的监管职能,为此建议:国家应出台有效的政策,对民族传统的高尚、高雅文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当收集到熊老的这张名片,才知道”专业作家”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不反对建立专业作家制度,但是对于业界提出的改革建议表示支持,为此呼吁“多设立‘有限期’专业作家,少设立‘无限期’专业作家”;适当调整“专业作家稿费”,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专业作家“专心写作”,重新获得应有的尊严。 (晓铁/藏品)
10 3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