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指民间的音乐,或民族器乐。
.民乐
吹拉弹奏喜登台,精彩纷呈花盛开。暴雨狂风猛刮过,轻歌曼舞缓飘来。管弦娓娓抒情怨,锣鼓锵锵壮心怀。中华国粹世界赞,民乐动人满场欢。
四喜,指旧时人们为庆贺和祈求人生的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四喜
一片一诗创新篇,如痴如醉已近癫。春夏秋冬皆成韵,四喜诸事尽入联。
智勇,指智谋和勇敢。
.智勇
中华战疫誉全球,智勇双全无人敌。国富民强永昌盛,万众一心擒毒王。
生平,指人的一生,即从出生到现在。
.生平
收藏把玩怡情趣,吟诗清欢歌岁月。一身正气存天地,两袖清风写生平。

清明,又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扫墓祭祖等。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举杯敬酒泪涟涟。缅怀先贤音容在,燃香烧纸寄哀思。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千里
千里燃香拜佛堂,莫如在家孝爹娘。清明烧纸祭贡品,不如生前端碗面。
欢悦,指欢乐,愉悦。
.欢悦
雄鹰展翅漫天游,沃野传情眼底收。蝶吻娇莲双热恋,蜂亲俏蕾各含羞。风扶翠柳牵枝舞,雨润苍松爱意浓。一路高歌览胜景,欢悦满怀报春喜。
新喜,指喜新厌旧,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新喜
武汉封城终解禁,守得云开见月明。心存感恩懂珍惜,复工复产报新喜。
澄清,指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形容水清而透明。
.澄清
新冠肆虐全世界,瘟疫无情毁人类。西方列强使阴招,信口雌黄乱甩锅。病毒蔓延五大洲, 确诊病例百万多。中华铁肩担道义,澄清事实擒妖魔。
(注:甩锅,网络流行语,指将新冠病毒的源头强加在别人的头上)
学农,指学生到农村体会农民的生活。
.学农
农田土肥沃,种子发新芽。锄禾汗浸苗,学农知辛劳。
中文,又称汉语、华语、中国话,是汉民族的母语,中国的官方语言。
.中文
中文胜似万花筒,千姿百态韵无穷。趣味幽深仓颉造,诗情画意醉文人。
逊谦,指谦虚恭谨,逊,避让;谦,不自高自大。
.逊谦
阅卷伴孤灯,每天熬五更。耕耘地三尺,为师者逊谦。
家新,指新近迁入的住所。
.家新
人生有幸一个家,温馨四季放光华。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修身养性玩收藏,天伦之乐带孙伢。幸福安康每一天,岁月静好家新旺。
惠民,指施恩惠于民;爱民。
.惠民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盈门。社会和谐同筑梦,惠民政策及子孙。
名川,指大的河流,中国首当其冲就是长江、黄河。
.名川
时光隐秘隧幽静,美景依山藏禅意。流水潺潺映月色,名川声声唤来客。
笑美,指一个人笑的时候很美。
.笑美
无穷往事藏诗意,多少欢娱随梦去。平安出门归去来,时常入韵唱心怀。梦醒红尘有几人?独饮自斟忘孤身。试问十分才俊里,笑美又能占几分?
新生,指新的生命,或再生;获得新的生活。
.新生
新生九月入校门,莘莘学子奔前程。从小立下鸿图志,他时屹立珠山峰。
正文,指著作的本文,区别于”序言”﹑”注解”﹑”附录”等;指合乎正常写法的文章。
.正文
文豪大家各不同,斟字酌句写春秋。謀篇布局笔生风,著作等身缀正文。
爱民,指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爱民
总理仙游恸天地,哀声万里憾山河。神州痛悼擎天柱,华夏悲怀好领导。一世清廉昭日月,满腔热血赴时艰。崇高品德垂千古,爱民拥党伟万年。
平生,指一生的志向。
.平生
平生履历无惊奇,回首往事多如意。不惑之年尤知晓,利禄功名似烟云。曾经鸿志追逐梦,工农兵学商全能。晚年悠然唱余晖,笃定清心诀红尘。
建群,指建立或者成立由许多同类人或事物组成的整体。
.建群
稚气未脱入军营,意气风发志在心。摸爬滚打练身板,实弹射击争标兵。起床号响天微明,歌声嘹亮伴我行。保家卫国献青春,建群重温战友情。
爱群,指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爱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
.爱群
网络天地玩微信,隔空思君互换心。街头巷尾聊趣事,茶余饭后论圣明。弯弯河水流不尽,高高松柏万年青。男女老幼守规矩,爱群友善一家亲。

后贤,指后世的贤人,即后世一代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人。
.后贤
三尺讲台度春秋,桃李芬芳满天下。从来不计功名禄,甘为 人梯启后贤。

育才,指培养人才 。
.育才
春曦暖暖暖心怀,书声琅琅琅窗外。高等学府精英荟,育才折桂国栋梁。

文科,广义的文科指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狭义的文科指高中分文、理科时选择的科目。
.文科
往事尘封谢邓公,恢复高考送春风。振笔答题展才华,择优选校培英杰。小平您好当时语,四十多年仍亲切。中华崛起担重任,文科理科皆栋梁。

爱国,指热爱自己的国家,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
.爱国
江河奔腾润荆楚,九省通衢壮神州。万水千山稻花香,神农浩渺如镜懸。黄鹤丽景入画卷,三峡飞瀑映九天。千古风流言不尽,爱国情怀世代传。
一帆,指一张风帆。
.一帆
一帆风顺凭操控,两脚站稳靠平衡。三人之行有良师,四海五湖皆兄弟。

知音,指知己,能赏识的人。
.知音
星辉月冷嫌光暗,日丽天蓝羡彩云。俯首低吟琵琶曲,翘首弹奏伯牙琴。轻言一句值千两,语重心长抵万金。宇宙苍茫探奥秘,海角天涯觅知音。

功德,指善行,善心,即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
.功德
克勤克俭乃家道,忠义忠良应传承。盛衰荣辱历朝代。功德无量后世赞。

家学,指家族世代相传之学。
.家学
一顶屋檐住亲人,一团和睦守初心。一锅淡饭常知足,一壶醪酒交朋友。一杯茗茶品诗书,一缕银丝知暮年。一部族谱续薪火,一座祠堂兴家学。
1 5 月, 2020 in
姓氏人名诗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日本原版《支那语丛话》“百家姓”有版税票。作者: 渡会贞辅。 出版社:宗文社印刷所株式会社。出版时间:昭和十二年九月。装帧:平装。开本:32开。页数:392页。品相:八五品。
(注:日本裕仁天皇于1926年12月25日登基,登基当天即改元为“昭和”,即公寓昂1926年为昭和元年,故昭和年份与公元年份的换算关系是 昭和年份=公元年份- 1925 ;公元年份=昭和年份+1925 ,昭和十二年是公元1937年)
[相关链接] 支那,起源于印度古代人,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称中国为chini翻译成“支那”,在一段时期内“支那”是对中国汉人的尊敬。近代甲午战争清朝政府失败后,日本人将“支那”一词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色彩。1913年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对此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1930年国民政府照会日本,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直到日本战败后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国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故于1946年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历史资料表明: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由来已久,第一阶段是对将来用武力侵略中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种种学术意味的设想、研究和论证,事先制造侵略中国的思想舆论;第二个阶段是在日本全面军事入侵后,将文化侵略作为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文化手段为其武装侵略服务,为日本长期占领并奴役中国人民服务。史料证明存在于文学、历史学、宗教活动、教育、情报、宣传等诸多方面,如《支那民族性的解剖》、《支那国民性与经济精神》等书,不难发现日本文人将人性中一切负面和丑恶的东西都加在中国“国民性”中,在他们笔下充斥着愚昧、残忍甚至变态等词语,中国人的形象被糟蹋得体无完肤,其目的正是为日本长期占领和奴役中国寻找根据和对策。
收藏感言:这本民国时期《支那语丛话》,内有发音篇(北平正音对比,关东州地方音发音夜话,蒙古地名与支那译语等)、语录篇(关东州地方土地坐落称呼地名类例,关东州地方土地的四至俗称,北平中心花柳粹语一班,支那料理用语一班)、汉字篇(骑缝字例,汉字部首支那俗称等)、习俗篇(支那尾号文字,百家姓,支那村名类解,支那人伦称呼,敬避文字,支那俗谚,关东州地方支那童谣集,支那正月过年用语略解等)以及时文篇等,从时间上看1937年7月正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而1937年9月出版发行的《支那语丛书》显然是专门为战争服务,它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文化侵略的罪行。“支那”一词是日本文化侵略舆论战的要害概念,然而时至今日仍有日本右翼分子,甚至港独分子、台独分子他们对崛起的中国充满敌意挑衅,仍然使用对抹黑诋毁祖国的“支那”之类言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政治大行其道,学术界的右翼化倾向日益明显,右翼学者在谈到中日历史时,将“侵略”称为“进出”,这种文化侵略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此我们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团结一致并坚决斗争,让这类辱华言行最终消声绝迹。
1 5 月, 2020 in
红色藏品欣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名称:杨氏祠堂香炉。年代:民国1940年。材质:瓷器。尺寸:22cm*22cm。
[相关链接] 民国瓷器,指1911年清朝覆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制作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目前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这是因为:(1)“民国”这个概念不太好把握;(2)一般文物界及收藏界对民国瓷器的重视远远不及他们对其它时期瓷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程度。其实近些年来民国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这是由于民国瓷器本身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唯一欠缺的只是时间罢了。总的来讲民国瓷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
二、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三、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四、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仿古风盛行,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窑口无所不仿,仿古范围包括瓷质,釉色及彩绘等各方面,青花器也不例外。少数器物在技巧上达到“乱真”的地步。
收藏感言: 香炉在佛教、道教的法事中指用于燃烧香料的容器,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通常置放在庙外、拜殿中及供桌上,信众祭祀礼拜烧香时将各柱香垂直插入香炉中。本馆收藏的这件香炉从微信朋友圈中淘得,据卖家介绍此物系祖上家传,珍贵之处在于瓷器上烧制有”杨氏祠堂“字样,因为民国瓷器年代不远,流通量大,所以容易淘到,特别是散落在民间的东西较多,不被重视的精品有一些,有眼力的人会有捡漏的机会(我希望自己捡漏成功),现在民国瓷器已经是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许多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仍视为杂货的民国瓷器收入囊中,期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21 4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书法镜心:舍得 人生无常苦乐由心 研修此道活得天真 晓铁先生存正 庚子初夏闲笔于大千故里石一书 (由衷感谢田世华老师赠与本馆墨宝)
[相关链接] 田世华,笔名石一,1956年生于四川内江市,1988年在内江市举办个人书法展览,1992年出版个人书法专集,2003年香港凤凰卫视曾为其拍摄专访片《追寻大师的足迹》在全球播放,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展(赛)及港、澳、台交流展获奖。先后担任张大千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内江大千书画院名誉院长、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收藏感言:大千故里,即内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地处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成渝经济区中心,由于盛产甘蔗、蜜饯,故被誉为“甜城”。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并列平行的艺术种类,是情感的墨象符号。从田老师赠与的这幅书法作品中,我不仅感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且体会到书法家丰富的情感世界。为此赋藏名诗一首表达感激之情:
内江田园好风光,(田)
大千世界百花芳。(世)
文明华夏翰墨香,(华)
后贤赞美新篇章。(赞)
21 4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马万祺,1919年10月生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暨南大学名誉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永远主席,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5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率先到内地投资的澳门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关链接] 爱国人士,指热爱自己祖国的进步人士,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宗教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中有一定社会影响、具有爱国心的进步人士。
收藏感言:马万祺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将个人的命运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发展进步、澳门繁荣稳定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之初积极推动港澳乡亲在广东投资,向家乡南海县和内地捐赠的项目涉及教育、体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1991年华东水灾向灾区捐赠港币100万元,当国家有危难时从不吝于出手,虽然身在澳门但是对祖国总是以拳拳之心、赤诚之情相追随,堪称爱国爱澳楷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其爱国情怀和胸襟品格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20 4 月, 2020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张景惠,1871年6月生于辽宁省奉天八角台,字叙五,奉系军阀首领。年轻时成立自卫团为八角台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被委以重任,因战无决心行动迟缓致西路溃败。1928年随张作霖返奉身受重伤,“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敌,任满洲国务总理大臣,“八·一五”光复时被苏军逮捕,1950年8月在苏联关押五年后被送回中国,监禁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月死于抚顺战犯管理所。
[相关链接]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逝世,享年53岁。
收藏感言:张景惠从小就品行不好,在依靠父亲卖豆腐为生的日子里经常出入赌场,当时正值军阀当道岁月天下四分五散,1902年随张作霖投靠清政府,1910年听从张作霖指示进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得以步步高升。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伪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对中国百姓作出诸多伤害,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十恶不赦的大叛徒。
15 4 月, 2020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爱新觉罗·熙洽,1884年10月生于辽宁沈阳,字格民,皇族贵胄,自幼在家中学习,后被派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正当其要大展宏图时发生清廷被推翻,于是加入宗社党意图复启,后宗社党失败解散南下广州任咨议员。张作霖在东北创办讲武堂,在朋友的推荐下任教官,张学良是其学生之一,由于其在讲武堂出色的工作深得张氏父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旅长、边防军副司令、吉林公署参谋。“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军,帮助溥仪复辟意图重建大清,1932满洲国建国之后出任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1934年出任财政部大臣,1936年转任宫内府大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伪满洲国在苏联的攻击之下瓦解,被苏联红军逮捕关押在西伯利亚,后与其他伪满洲国官员一起引渡回国,195O年10月在哈尔滨战犯管理所病故,终年66岁。
[相关链接]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该事件的起因是日本军队炸毁自己修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日军侵占沈阳。
收藏感言:在中国近代文史资料中有关熙洽叛降的记述:当年东北军许多人心里都有小算盘,就是尽量避免和日本人拼掉自己的那点家当,其幻想靠这些本钱有朝一日可以逐鹿中原重振大清祖业。对恢复大清祖业念念不忘,对效力民国政府从未心甘情愿,面对日军的进犯虽肩负守土一方责任,却不惜”宁赠友邦,不予国人”,内心里一直抱着借日本一臂之力打回关内的妄想。历史评价熙洽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大梦醒来一场空”,这就是在他向日本关东军大开城门的时候就早已经注定的结局,成为“九一八”事变后令国人公愤的汉奸卖国贼。
10 4 月, 2020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红雨,指桃花的别称,寓缤纷飘落的桃花。
.红雨
桃花掩面半含羞,未了相思意不休。红雨柔情醉游客,为春添彩露华容。
黎明,指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喻义光明或胜利。
.黎明
薄雾轻舞云渐开,破晓朝阳射窗台。疫期宁静无心赏,只愿小家永安康。土豆白菜葱蒜苔,米饭鸡蛋青花菜。网络新闻日关注,黎明曙光指日待。
金花,指金花茶,被称为植物世界的大熊猫,又被誉为茶族皇后。
.金花
年近古稀爱收藏,无须忙碌再拼强。官场好比流水席,钱财乃是身外物。照看孙辈倍开心,修身养性怡情趣。平凡人生自悠然,金花绽放暗幽香。

海军,是军队中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上作战的军种。
.海军
千里烟波万里穹,军歌嘹亮展雄风。战旗猎猎惊苍海,船笛声声入碧空。航母亮剑卫海疆,但将国威贯长虹。舰载机群潮头立,海军深蓝誓争锋。

洪峰,指一次洪水或整个汛期水位流量的最高点。
.洪峰
火海硝烟无所惧,洪峰凶险向前冲。消防战士钢铁铸,品德高尚人民颂。
浏览全文 »
31 3 月, 2020 in
姓氏人名诗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0年10月20日,从淘宝网收购到一枚清代中期的银花钱,直径38.9mm,重量10g,厚1mm多点,花钱正面刻有“赵、周、王、沈”四姓;背面刻“徐、闵、张”姓,这枚银花钱应是由家族定制,可能由于家族或者团体中只有七个姓氏,所以空着的一个用“荷花”装饰。经仔细查看花钱,刻工精细漂亮,银质包浆完好,色泽自然,古朴雅致,边上打有戳字“李祥和”,是否为当时的银匠名字(银庄字号)或历史人物有待考证。因其具有独特的姓氏文化特性,在几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得到这枚宝物。
[相关链接] 李祥和(?—1867),湖南湘乡人,清朝将领。初从罗泽南,积功至游击。嗣从曾国荃,克吉安,复安庆,累擢副将,赐号著勇巴图鲁。同治元年,从大军进江宁,力守大营,破援贼,以提督记名。三年,攻克地保城,先登,筑炮台俯击城中,地道始成。论功,赐黄马褂,予云骑尉世职。四年,授安徽寿春镇总兵,从刘松山赴陕西剿捻匪。六年,战洛川大贤村,中炮阵亡,赐恤,谥武壮。尽管这段史料与卖家提供的花钱年代不谋而合,但是否为李姓家族纪念英烈制作,还是李姓银匠铺人名(字号)等相关信息尚有待考究。
收藏感言:花钱源于汉代,早期为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俗称“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民间花钱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为内容,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八九十年代,随着花钱收藏的普及,人们对花钱有了新的认识,花钱以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成为民俗文物中一个独特版块。时下花钱收藏相当热门,部分品种的价格甚至超过同档次的收藏钱币,尤以“百家姓”花钱存世量少而珍贵,按照圈内话讲“绝对包老包真,不是钱币胜似钱币”。 (晓铁/藏品)
24 3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