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2014年7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一枚民国时期人像名片。据卖家介绍:名片夹在旧书籍中,正面为无名氏人像,背面印有“如柏女子师范学校”等字样。
[相关链接] 经上网查考相关资料,摘录以下文字:在台山教育史上,有一位为台山女子师范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她就是台山县立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婉华女士。台山第一所女子学校是1908年在台城草朗街节孝祠成立的私立淑慎女子高等小学(当时实行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1923年后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两年)。由于校舍原为孔庙,栋腐垣颓,时虞坍塌,因陋就简,新来学子,无法收容,在此捉襟见肘之情势下开展筹款建校工作。陈女士制定了分三期的募捐计划:先本县和香港,再南洋,再美洲;建设新校舍计划:先课堂及图书馆,次宿舍、附小及幼稚园,后礼堂及其它。
1933年台山县台城镇华侨李如柏捐建如柏女子师范学校,1934年1月2日(民国23年)新校舍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学生排出“女师“二字,齐唱校歌“兴国先要兴教育,女校更为国始基。惟我县立女学校,三台有光熙。礼义廉耻相勗励,勤俭刻苦躬自持。妇德转移天地易,万目瞻典仪”,吸引了众多民众观看;教学楼内演出歌舞、展出学生制作的工艺品、书法、绘画和学生在校农场种植的蔬菜。
1937年抗战爆发,陈婉华领导女师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宣传队下乡演讲、演剧,教民众唱抗战歌曲,组织募捐队筹款为抗日献金,发动学生为前线将士缝制冬衣、做慰劳袋。陈婉华募捐建校行动,带动了台山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
1954年如柏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台山华侨中学。
收藏感言:当收集到这枚名片,感觉很奇特,因为名片正面印有人像而无姓名,背面虽有“通讯信息”具备名片要素,但能否归类于名片范畴有待商榷。从上面搜索到的史料分析,人像是否就是“李如柏”本人,不得而知,因此寄希望于有关人士指点迷津,帮忙挖掘名片背后的轶事。 (晓铁/藏品)
6 8 月, 2014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0年7月,夫人出差从湖南湘西带回来一个牛头,当时感觉摆放家中不太合适,所以没太在意便搁置一边。随着个人爱好的逐步提升和范围不但扩大,名片从单一收集转向百家姓专题收藏,眼界豁然开阔,发现这件牛头原本就是“牛姓图腾”,当即决定待“百家姓收藏馆”装修完毕后列为馆藏物品。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产生的基础源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因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因而用它来做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湘西苗族在母系社会阶段,由于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苗人长期与牛为伍,所以对牛特别器重,认为牛最为吉祥,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牛文化。苗族村寨节日众多,每逢节日都要祭耕牛,如同祭祀祖先一般。在相当多的苗寨中,用以祭祖的水牯牛,宰杀祭祀完毕,留下水牛角,当作亡灵看。代表亡灵的水牛角不能随便触摸,一旦幼童无意摸了水牛角,释为“孙孙和他爷爷玩”。苗族村寨人有节日,牛也有节日,叫做“牛王节”、“洗牛身”、“祭牛王菩萨”等等;有的苗寨为了让耕牛过好自己的节日,让耕牛休息一天,喂之以精料,用清水给牛洗澡,喂牛吃干饭,家人喝稀饭,实实在在地“省嘴待牛”。有的苗寨插秧结束后过“龙船节”,别出心裁地在龙头上安装一对水牛角,称为“牛龙”或“龙牛”,认为有了这种牛、龙合一的神物,既可耕田犁地,又能呼风唤雨,祈求年年五谷丰登。
[相关链接]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 ,第一个意思为“它的亲属”。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第二个意思为“它的标志”。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
收藏感言:图腾及图腾信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世界上的多数民族或族群都曾有过图腾信仰经历。图腾信仰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狩猎经济时代,是人类最早的信仰形态。图腾在类型上分为氏族图腾、胞族图腾、部落图腾、民族图腾、性别图腾、个人图腾、家族图腾等。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类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懂得了本氏族的繁衍和动植物间并无亲属关系。毋容置疑,图腾信仰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并在文化、艺术、生理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如许多国家的国旗、国徽上的图案;运动会、博览会使用的吉祥物;纹身图案等,都与图腾意识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图腾信仰不会销声匿迹,图腾文化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晓铁/藏品)
6 8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086 自:zi 姓氏来源:古代少数民族部落以训象为职业,因自的本义为象鼻,子孙以职业名为姓。姓氏名人:自当。元代蒙古人,从仕郎累转至通奉大夫,历经四朝,官至监察御史,秉公办事,终始一身,有古傲然之气,然而受权贵排斥过早去世,百姓皆感惋惜。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87 排:pa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88 努:nu 姓氏来源:满族统一东北地区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也随着发生变化,较大的氏族分支成为若干较小氏族,满语“纽罗”汉译“箭”之意,冠以汉字称努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089 仁:ren 姓氏来源:(1)上古时期,周太王后裔虔仁姓,子孙后简为单姓仁。(2)清朝满洲八旗族仁佳氏后改为仁姓。姓氏名人:仁多保忠。宋代西夏党项人,官至右厢监军,天佑民安五年参与杀梁乙逋,领兵与北宋作战建功,后因谋反免职。姓氏郡望:彭城郡,今江苏徐州。
浏览全文 »
29 7 月, 2014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4年7月22日,收到云南曲靖市陆良县保满良邮寄的“百家姓普洱茶饼”喜出望外,2块茶饼正面分别压制“王、李”姓,基座背面为“福”字,直径35cm,带基座高49cm,找寻了好多年的“百家姓普洱茶饼”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了却了心愿。
[相关链接] 普洱茶饼是指将普洱茶叶制成饼状,古代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这样便于计算以及骡马驮运。制作步骤:1、采茶;2、将采茶分解老叶子去掉;3、杀青水汽排除;4、揉茶把苦水和茶梗去掉;5、将茶晒干;6、将茶蒸软;7、用石磨压饼;8、生饼、熟饼分开储存。
收藏感言:将姓氏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作为礼品馈赠,不仅可以品茗,而且值得收藏。据了解此款普洱茶饼是周口一商家为“第二届姓氏文化节”专门定制,茶饼采用云南精品普洱茶压制,按照华夏姓氏排序前100个大姓共制作100块。带姓的茶饼属工艺品,当茶饼制作完成模板即被销毁,因为一姓一饼,所以弥足珍贵。(衷心感谢云南保满良先生为本馆寻找到百家姓茶饼)(晓铁/藏品)
24 7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079 北:bei 姓氏来源:(1)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将蚩尤部落整个迁移至北地,后裔遂以“北”为姓。(2)古代北人氏、北门氏、北官氏、北殷氏、北郭氏等复姓以居邑方位称谓为姓,后简化为北姓。姓氏名人:北董。河北滦县人,著名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北斗峰》、《凤凰城》、《鬼蟹岛》,长篇童话《琥珀城奇游记》、《外星人与沉船城》,童话集《魔布手套》、《泥狼》等,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等。姓氏郡望:玄菟郡,今辽宁东部。
序号1080 字:zi 姓氏来源:清康熙二年,大理的彝人在明武十五年随征,平定佛光寨叛乱有功,明弘治年间,钦赐姓“字”。姓氏名人:字忠。大理府浪穹县民,洪武十七年授总兵,官至巡检。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郑州市。
序号1081 陈叶:chen ye 姓氏来源:现代复姓,为父母单姓合并而成。姓氏名人:陈叶卫帮。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工程师,1997年参与“9B封闭式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研究,用新的集成电路和部件取代老的,改革车道控制机的结构,重新设计车道软件,采用新的网络、数据库等先进技术解决二千年问题,增加系统功能、提高通信可靠性等。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30 6 月, 2014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姓氏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在隋唐中世纪时期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叫法,称作“姓望”,无论是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进行寻根问祖,每个姓氏都离不开郡望。所谓“郡望”其最初的含义,“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其设置开始于先秦,盛誉于汉魏六朝,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不见郡的设置。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西汉继承秦制,又将全国分为103郡。“望”即“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消失,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
姓氏郡望有二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各姓的郡望,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郡望的兴起阶段,一个姓氏大都只有很少几个郡望。隋唐时期的郡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许多新的郡望兴起的同时,一些魏晋六朝时期的旧郡望渐渐被人抛弃不用,因此宋代以后,绝大部分中国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郡望是贵贱显著之标志,因此也就成了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依据,同时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依据。一般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
“ 姓氏发源地”则指某姓最早在某地的形成。姓氏郡望和姓氏发源地是两个不同的姓氏文化概念,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有本质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与某一姓氏有关联的某个地方,不同之处在于姓氏发源地是得姓之源之根,而姓氏郡望则是姓氏之流之枝。一般讲,姓氏的发源地具有唯一性,而姓氏郡望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杨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望出弘农(今河南灵宝)、天水(今甘肃天水),河内(今黄河以北为)等多个。近年来,全国各地盛修族谱,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发源地和同一的人文鼻祖,势必会出现姓发多端、祖不一人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族人团结,更是对先祖的不敬。
本人在收集姓氏名片过程中,发现有许多人对“姓氏郡望”与“姓发源地”概念混淆不清,实际上,姓氏发源地与姓氏郡望的关系是根与枝的关系,根壮枝方茂,枝茂根更壮。从这个意义上讲,弄清楚姓氏郡望与姓氏发源地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崇先敬祖,加强宗族团结,更好地开展姓氏文化宣传与研究,而且有利于维护姓氏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纯洁性。 (晓铁/文)
21 6 月, 2014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刘一正,1962年10月生于北京市,书法家、收藏家,7岁始学书法,兼习绘画,师从书画家吴悦石先生,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王觉斯、傅青主之遗风,书风古茂恣逸、跌宕多姿,先后得到过启功、陈叔亮、朱丹、刘开渠、吴作人等大师的指点,作品曽多次荣获全国性书法大奖,尤其是从习字开始涉猎收藏,且藏品宏富,以收藏近、现代书画家作品见长,颇负盛名。
[相关链接] 书法家是指擅长书法的人,并能够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期从东汉开始,书法书写法则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和风格等,历代书法家被老百姓的谈论以及学习的主要有五大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颜真卿,代表作《祭侄文稿》;米芾,代表作《研山帖》;赵孟頫,代表作《胆巴碑》;王铎,代表作《拟山园帖》。当代书法家有胡小石、萧娴、范曾、启功、沈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
收藏感言:刘老师的名片简捷明了,作为知名书法家、收藏家,其在鉴别字画真伪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一看落款,用笔的起始程序,轻重缓急,书者当时的情绪等;二看印章,使用的时期,由谁调刻;三看特性,作品的神韵、风格、年代、用墨、用色、用笔、构图、用纸等,认为“书法可以促进收藏,收藏也可提高书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晓铁/藏品)
19 6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寻根百家姓》由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出品,本书从华夏现存的两万多个姓氏中选取人口超过两百万的100个大姓,通过解读姓氏起源、始祖、郡望、堂号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对前45位大姓的人口总数、所占比例及姓氏排名作了统计和标注,为读者和姓氏爱好者提供了寻根探源的线索。
[相关链接] 寻根是人的一种本性、一个情结、一份真情;寻根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或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或为祖先的创业而感动,或为长途的迁徙而震撼,或为百折不回的壮举而崇仰,得到的是祖先创业不易、后人定当珍惜的结论;产生的是惟有勤勉才能生存、惟有奋斗才能兴业的省悟;激发的是不忘祖训、振兴民族的内生动力。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收藏感言:一个姓氏,就像一座历史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家族兴衰更替的历史,心中有家才有国,小到家族大到国家,正是宗族和血缘让人们的认同感、荣誉感凝聚在一起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让优良传统文化得到培育和传承。寻根文化可以让一个城市赋有历史的力量,让孝悌美德成为城市的名片,它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精神,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代代相传。本套书籍在版式和装帧设计方面,不仅巧妙地融入了书法艺术的多种元素,而且力求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具。 (晓铁/藏品)
10 6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任正非,1944年10月生于贵州省安顺市,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74年应征入伍参与辽阳化纤总厂基建工程,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1978年以军队科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83年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1988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兼总裁。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2003年荣膺“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2011年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国第92名;2011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孙亚芳,1957年生于广东,1982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在国家安全部从事通信工作,1992年任华为培训部经理、长沙办事处主任、常务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2010年10月6日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位列90位;2011年11月登顶《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榜首;2012年3月被《财富》(中文版)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2018年3月23日华为董事会换届选举孙亚芳辞任董事长。
[相关链接] 华为,全称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是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属于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共同携手使华为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供应商。2018年初华为发布2017年年报,并发布新的愿景与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收藏感言:大凡真正的大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对企业的宏观战略有清晰的认识。华为从技术模仿到跟进到领先,产品营销从技术营销到文化营销,企业管理从目标界定到管理创新再到智力价值承认,任正非、孙亚芳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影响和指导企业的发展,成功将华为打造成“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 (晓铁/藏品)
5 6 月, 2014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4年6月,从淘宝网上淘得天津《今晚报》连载的《百家姓》,据卖家介绍:报纸年代为2003年至2004年共125期,由篆刻家张福义每天用四方印,计500枚,共连载4个多月,在天津乃至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连载选材自康熙年间出版的《御制百家姓》,主要介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500个姓氏起源、历代名人、名人画像及姓氏篆刻等内容(图为连载部分影印件)。
[相关链接] 张福义。天津印社副社长,十几岁开始刻印,早年拜龚望学习书法篆刻,其印风厚重平实,雅俗共赏。《百家姓》让人读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华夏姓氏贯穿了宗族的传承和繁衍,也记录了家族的兴衰更替,篆刻镌刻出了中华文字的历史悠久,成为第一个完整用篆刻手段完成《百家姓》的篆刻家。
收藏感言:报纸看完以后,有的被当成废品变卖了,有的被用来包装或衬垫,而留心收藏旧报纸的人并不多。这套连载《百家姓》特点是:时间长、资料性、趣味性强,虽然没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但因发行量少、地方性强,收集完整当属不易。 (晓铁/藏品)
2 6 月, 2014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