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简介] 2017年9月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清代石印《绘图百家姓》, 年代大约为1644年至1911年间,使用民国手工纺织纯棉布装帧,尺寸长160*宽40*高0.1cm, 品相为八品。
[相关链接] 手织布。又名老粗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它是当代劳动人民依托古老的织布工艺一梭一梭精心织造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让人有一种既返璞归真,又舒适自然的感觉,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曾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它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制造、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再次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手织布使用纯植物染色剂,以手织手纺和老式脚踏斜织机为主要工具,以纯棉纱、天然彩棉为原料,通过对用料、花色、品种的不断调整更新,追求生态、环保、天然、健康,逐渐形成了包括床品、服饰、挂件、布衣等一系列产品。
收藏感言:手织布织造工艺极其复杂,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这是在当今工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已很难再见其面的原因,同时也是手织布的难能可贵之处。本馆收藏的清末石印《绘图百家姓》装帧完整,个性独特,不仅展现了古朴典雅的天然本色,而且为繁华的现代都市注入了一股清泉,是集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居家装饰品。 (晓铁/藏品)
27 9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水晶工艺鼻烟壶由著名内书大师聂磊先生所书百家姓(微书),其笔法气韵流畅,劲健圆润,因数量有限极具收藏升值潜力。规格尺寸:9.5cm*4.5cm*2cm。
[相关链接] 聂磊。字瑞之,号桃城居士,艺名瑞之,一丁,1974年出生,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主攻二王、怀素、张旭、智永、虞、欧、文徵明、王宠等,毕业于西南师大美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在全国各项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大奖,其中草书《芙蓉楼送辛渐》获“草圣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代表作典库》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内画作品风格古雅细腻,隽永流畅,主要代表作《美国历代总统像》、《清十二帝像》等,其中内书小楷《千字文》获2007年“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银奖,其他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藏典》、《中国艺术家精品大典》等典集和《中华热土》、《人民画报》等报刊,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荣获“二十一世纪中国知名书画艺术家”、“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等称号。
收藏感言:鼻烟壶简而言之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为西洋之物,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清代吸闻鼻烟在各阶层蔚为风尚,在迅速融入了中国艺术风格后各式鼻烟壶匠心独运在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作为精美的工艺品,中国鼻烟壶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晓铁/藏品)
21 9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1 条留言


[藏品简介] 金晓星。1980年生于河南禹州,自幼喜爱并研习绘画,后入郑州轻工业学院专修平面设计四年。曾经闯荡上海十年,期间加入美资W+K广告中国分部从事品牌设计工作,服务于欧莱雅、正大集团、美国威富服饰、纽百伦中国等国际知名企业。2012年正式在郑州设立心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传统美学融入生活,研究开发了百家姓、12生肖等诸多传统文化的文创创新,其中百家姓图腾设计已被国家版权中心核准登记。以百家姓图腾为核心成立的少林寺“华夏百姓图腾山舍”更是成为景区人气店,销量屡创新高。
[相关链接] 心度。原文出自《国语·晋语二》,指胸怀,度量,心度大包裹得过,运动得行。译文大意:圣人治理民众,是从根本上考虑问题的,并不以满足民众欲望为转移;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的时候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刑罚严峻,民众就安宁;赏赐太滥,奸邪就滋生,所以刑罚严峻是国家太平的首务,赏赐太滥是国家混乱的根源。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国家大事要争先恐后而统一民心,专行公务来杜绝私欲,奖赏告奸、奸邪就不会产生;明定法度、政务就不会烦乱,能做到这四点国家就强盛;不能做到这四点国家就衰弱。所以立国用民的一般法则在于能够禁闭外势、阻塞私行而着眼于自强自力。
收藏感言:当收到金晓星先生邮寄的姓氏图腾卡和杨姓图腾衫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心度文创的匠心独到,让人从中领悟、接触、喜爱到中华的传统文化之美。一个企业或品牌不仅要有让人入眼的形象,还要把自己的服务细节与形象链接,因为人们总是对好看的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河南最大国际品牌里,有一家小店叫漫山,由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志者经营,目的是想让来少林寺游玩的中外游客对起源于河南的禅文化、武文化、百家姓文化产生兴趣,由此感叹“河南人有文化”。灵感创作与版权保护是心度文化的两个法宝,心度文创设计制作的产品不仅个性十足,而且彰显自信,在此特别感谢金晓星先生对本馆的信任,无偿赠与图腾卡和杨姓图腾衫。穿上图腾衫我为心度文化和漫山品牌代言”我的姓氏我骄傲”。有道是:金色拂晓星辉耀,心度文化创意美。漫山文创品牌佳,心度团队群英荟。 (晓铁/藏品)
5 9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谈笑,本名郑全胜,湖北经视当红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电台主持人,先后主持《欢声笑语》、《快乐双休》、《开心六六顺》等火热节目,现为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湖北经视)《谈笑工作室》、《经视欢乐送》总制片人、2009年创立“谈笑爱心基金”,成为武汉慈善总会爱心大使,已向湖北地区困难群众捐出200余万元,对成千上万的困难群众提供了爱心资金、爱心物资、政策解读和法律支持等各类援助。
[相关链接] 《经视欢乐送》是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的一档民生慈善帮扶栏目,2004年12月开播,作为该栏目的一个固定环节每天播出2到3分钟,主持人走街串巷,对正在收看该节目的观众随机送出“见面礼”。起初主要是为《经视直播》做推广,之后由于该节目努力在为百姓服务上下功夫而备受观众欢迎。2008年5月该节目从《经视直播 》中独立出来由谈笑工作室策划并制作,每天17点28播出20分钟(含广告)。谈笑工作室将爱心公益与电视产业相结合,栏目收视率和占有率长期在湖北地区保持同时段第一,该栏目已成为湖北地区独树一帜、深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公益品牌栏目。
收藏感言:谈老师是位时尚中人,他从收音机里跳进了电视机,观众们在《经视欢乐送》里经常会看见他拎着米、油等物资送到普通百姓家中,为弱势群体送去帮助和温暖。《经视欢乐送》栏目自觉担当公益角色、不避艰难,甘于奉献、扬善传爱、开展慈善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帮助困难人群脱困,彰显了媒体的责任和影响力,栏目的公益方向和价值取向已成为社会中一抹暖色,非常值得称道。2017年7月《湖北经视欢乐送》栏目为本馆录制专题片“姓氏收藏之趣”,在此深表感谢。有道是:
湖北经视欢乐送,谈笑主持风雅颂。媒体关注百家姓,专题收藏趣味浓。姓氏藏馆注心血,传统文化千秋业。良师益友伸援手,收藏愿景定实现。 (晓铁/藏品)
31 7 月, 2017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1354342J63Gi0_n[1]](http://www.yangxiaotie.com/web/wp-content/uploads/2012/01/1354342J63Gi0_n1.jpg)
[藏品简介] 鲁明。1917年生于陕西临潼,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9年任董必武的政治秘书,同时用新华社记者的名义参加社会活动,当选陪都各报记者联谊会常务理事。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华日报》首席记者、采访部代主任。1946年初以《新华日报》、新华社特派员名义,采访军调部活动,同年5月3日随周恩来到南京任《新华日报》、《香港商报》、新华社驻南京特派员。1949年任政协筹备组组长,建国后调外事部门工作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赞、常驻代办、驻外大使等职。
[相关链接] 红色收藏。是指对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的收藏,红色收藏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红色文献因为直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成长史,不仅是国内各大政府博物馆的收藏主流,也是国际上研究中国现代史的热点,她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国内外拍卖场上一枝独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门类:
第一类毛泽东像章,全国收藏者至少有15万人,收藏门槛低,存世量比较多。
第二类毛泽东著作。
第三类“文革瓷”,特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如装饰瓷件、生活器具、毛泽东雕像、反映当时风貌的瓷版画等。
第四类“抗日战争史料“。
第五类“红色油画”,尤以带毛泽东肖像或形像的红色油画最为瞩目。
第六类“红宝书系列”。
收藏感言:红色藏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每当“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一系列革命纪念日到来时,红色收藏就迎来一个高峰时期。本馆珍藏的这枚名片,亦属红色收藏范畴,其独特在于罕见、稀少,名片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经济价值,可以说开辟了红色收藏的第七大门类“名片收藏”,因此藏家普遍认为红色收藏投资的保值增值空间非常巨大,被誉为“红色股票”,意义非同一般。 (晓铁/藏品)
6 7 月, 2017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王中民,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潢川,现为中国电力美协会员、武汉美协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院院士、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电力公司书画社副社长,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电力杯”书画展。
[相关链接] “四知”由来。据史料记载,东汉名士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一次昌邑令王密为了感谢举荐之恩,在夜里带黄金到杨震家里行贿,遭受杨震严厉斥责,王密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义正严词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羞愧地谢罪走了。于是杨震廉洁奉公成为千古佳话广为传颂,杨氏因此以“四知”为堂号。
收藏感言:汉上,旧时指荆襄,又称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王老师自幼爱好美术,八十年代初师从孔繁玉先生,以写意花鸟画见长;工作之余勤于丹青,不断充实与探索,受师承影响风格渐成,着墨注重浓淡干湿,构图新颖,形象生动多姿,格调力求疏秀明丽,讲究韵味。《四知之金》是我向王老师提的要求,没想到他欣然应允,属于命题作画。为做到力求达意,构图前查阅了相关史料,经过几易其稿完成大作,其对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契而不舍的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晓铁/藏品)
1 7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1 条留言
[藏品简介] 《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由著名姓氏与家谱文化研究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王大良教授编写,气象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五章介绍了家谱的文化知识,包括家谱的定义、起源、演变、种类、特性、体例、内容和功能、家谱与姓氏、郡望堂号等;阐述了一般家谱的基本编修过程、编修前的准备、具体编修方法、印制方法、颁谱庆典、家谱收藏以及研究性家谱、数字化家谱的编写方法,是一部系统介绍家谱文化知识和编修方法的书籍。
[相关链接] 王大良,1963年出生,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中国政治传统等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唐史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任中央电视台百家姓特别节目总顾问、公安部姓氏统计及姓名登记项目专家、“寻根天下”全国姓氏旅游联合体首席顾问等,主编“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寻根探秘”、“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专家说姓名”丛书,担任“中华姓氏简史”丛书副主编、“华夏姓氏丛书”、“中华姓氏谱”丛书编委,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中国的百家姓》、《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名闻天下》等5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
收藏感言: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房谱、支谱、氏谱、家乘、家牒、家传、谱系、谱牒、玉牒等,是以特殊形式记录家族来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等过程的文化典籍,向来被认为是家族的生命史。近几十年来各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修谱热潮,但家谱的来源和演变如何?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体例和内容怎样?历朝历代究竟怎样修谱?皇帝和名人家的家谱是什么样子?现在修谱究竟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怎样才能修出能够传世的家谱?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少有人系统探讨,许多问题也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作者通过多年研究和参与修谱活动,用近30万字的篇幅深入浅出表述了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选材全面、准确、精当,语言通俗生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家谱爱好者了解和认识家谱,而且对于编修家谱者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6 6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唐杰忠。1932年生于山东黄县,少年就读沈阳时即学演相声,1949年参军作为部队文工团团员曾涉猎多种表演艺术。1958年编演相声《医生》、《探社》分获广州军区文艺会演创作奖;1959年进京成为前辈相声艺术家刘宝瑞弟子,创作并与刘老合演相声《柳堡的故事》广受好评;1964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先后与刘宝瑞、马季、郝爱民、姜昆等名家搭档,播演了《找舅舅》、《海燕》等近百段相声,多次参演影视作品《京都球侠》、《超速》以及电视剧《多棱镜》、《人怕出名》、《愉快的旅行》等。2017年6月18日逝世,享年85岁。
[相关链接]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等。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收藏感言:唐杰忠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级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他的捧哏朴实憨厚,儒雅自然,不抢不让火候适当,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配合都严丝合缝,在百姓眼中永远是谦虚、慈祥、可爱、幽默的笑星,人称慈祥“老妈妈”。这张漫像名片采用夸张的形式,将人物的个性“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漫画中的“脸”别出心裁,方寸之间,不同凡响。 (晓铁/藏品)
19 6 月, 2017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墨韵乌金石“百家姓”茶盘,以整块乌金石制成,将传统的石雕减轻化,美观轻盈,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不吸茶色等优点。品茗的同时亦可感受东方茶道文化与茶艺揉合之美,是倡导天人合一中国茶文化的完美体现。规格:38*80*3 cm
[相关链接] 乌金石,亦称黑金石、包金石、中国墨黑、蒙古黑、黑胆石及黑玉石,台湾称火山岩,出口到国外则被誉称为“夜玫瑰”。纯黑是乌金石的特点,其质地坚硬细腻,色泽乌黑发亮,结构均匀,光泽度高,纯黑发亮、温润雍容、内敛沉稳,朴拙敦厚、肃穆沉稳,威严豪壮,典雅高古,显现出外表坚硬,内里温柔细腻,冷静中透出典雅、质朴的质感。乌金石因外形千奇百怪而极具观赏价值,但由于产出数量相对较少,被奇石收藏者视为珍品。
收藏感言:赏石之风,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至今更趋空前。现代赏石文化进步,多主张形、色、质、纹、韵,形,即石之势,稳重、敦实,坚固永久性;主张四平八稳,体现厚重、内敛的谦谦君子之风。“百家姓”茶盘运用传统石雕工艺和现代科技工艺,将功能性和艺术性自然结合,高雅脱俗,浑然天成,实乃赋石头之灵性,兼水土并容,五行相行,让茶叶回归自然,不仅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而且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晓铁/藏品)
14 6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