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簸箩一种用来盛物的器具,常用作存放针、线、剪刀、锥子、顶针圈,纳鞋底拔针用的夹子等物品,还有零零碎碎的各色布块,一般采用藤条编制,密实而匀,直径大小不等。本馆收藏的这件簸箩材质为黄板纸,特别之处在于用百家姓书页装裱制作,刷上桐油后晾晒而成,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发黄,但百家姓字迹清晰可见。据卖家讲系乡下老宅祖传,从民国时期流传至今,簸箩上口直径34cm、下口直径20cm,高14cm。
[相关链接] 黄板纸,又称马粪纸,是用稻草和麦秸等原料加工而成,制作粗厚、颜色较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来包装或用来做手工衬垫物品、还可以作为工业炉膨胀缝的填充材料。
收藏感言:旧时闺女出门少不了陪送嫁妆,陪送多少、好坏,款式主要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家底厚日子殷实的大柜,方桌,条几,门帘,灯具,脸盆,还有盛热水的茶瓶,喝水的杯子、被子等一应俱全。条件不好的多少也会想法子弄几样表示个心意,再不济的人家闺女出嫁时也要请篾匠师傅编织针线簸箩,因为居家过日子缝缝补补离不开针线簸箩,会做针钱活是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连缝补浆洗都拿不起会被人瞧不起。在家务操持中妇女们端着针线簸箩聚在一起,边做针线边扯东道西地聊些家长里短,由于天长日久簸箩被磨脱漆,炸线,变形仍舍不得丢掉,却一次次的修补将就使用,因为那是一家人冬添棉袄夏添单的重要保障,它时刻传递着娘家人的祝福和温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女孩出嫁不在时兴陪嫁针线簸箩,制衣店的出现使人们所有的穿戴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时至今日人们几乎不在用手工缝补衣裳,针线簸箩自然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作为人们记忆中的民俗老物件,百家姓簸箩极其罕见或是孤品,如今睹物思情,令人难以忘怀。(晓铁/藏品)
4 3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省会郑州。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由此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历史名人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均出自于河南。2015年末河南总人口为10722万人,常住人9480万人,若按人口多少排序在全国前120大姓中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即李、张、陈、黄、周、林、何、宋、郑、谢、冯、于、袁、邓、许、傅、苏、蒋、叶、阎、潘、戴、夏、范、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汤、尹、武、赖、樊、兰、殷、陶、翟、安、倪、严、牛、温、芦、俞、葛;部分源于河南的姓氏有45个,即王、刘、赵、吴、徐、孙、胡、朱、高、郭、罗、梁、韩、唐、董、萧、程、沈、吕、卢、蔡、丁、魏、薛、杜、钟、姜、熊、陆、白、毛、邱、秦、顾、侯、孟、龙、黎、常、贺、龚、文、施、洪、季,两项合计源于河南的姓氏共97个,占120大姓的80.8%。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河南最新百家姓排序前10位王、张、李、刘、杨、赵、陈、郭、孙、马,如果说中原文化是中原先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河洛文化”便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河洛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丰富多彩广及诸多领域。
一、姓氏文化重要地区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河南正是此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正是母权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该文化陶瓷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姓的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是由图腾转化而成,传说太昊与其妹女娲所处的时代,即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他们所居住的河南淮阳就是产生图腾和姓氏较多的地方。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从氏族、部落中的少数家族形成的“氏族贵族”中产生,此期中原地区氏族林立,河南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薮。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帝喾等部落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神农氏时代完了以后,黄帝、尧、舜相继制作衣裳、“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因此可以说河南是人类姓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 浏览全文 »
2 3 月, 2017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规格:高14.7厘米、斗口直径18.7厘米。据卖家讲从浙江省长兴县乡下收购,笔斗口径上大下小,白色磁面上有《百家姓》全文,经查考为北宋年间版《百家姓》全文,楷书字体,笔斗底部标款识为“大清康熙年制”,距今291年,是否为清代官窑或民间土窑烧制尚待专家认证,使用者多为文人墨客。
[相关链接] 康熙帝(1654-1722),名玄烨,全名爱新觉罗·玄烨,系顺治皇帝第三子,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间使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得到繁荣与发展,促进了满蒙汉等民族血缘与文化的融合。
收藏感言:如何玩收藏,朋友告诉我,不是所有历史遗留的东西都算古玩,尤其从网上淘东西,更得当心受骗上当,检漏的机会微乎其微。2013年元月,在淘宝网店无意发现清代瓷器笔斗《百家姓》,经过几番砍价后决定买下,想法仍是那么地简单:收藏要有意义、有价值,专题收藏具有可玩性。在已有的藏品中,瓷器上的《百家姓》还是第一次见到,难免心仪和冲动。事实证明我的眼光独到,所淘笔斗物有所值,孤品难求。按照收藏大师的话讲“完整的瓷器,肯定比修补的要好,修补的肯定比破碎的好。文房四宝比瓶子好,瓶子、罐子比碗好”。简言之,那些专门烧制供人把玩和收赏的艺术品,远比那些用于日常生活的器具更值得收藏和鉴赏。 (晓铁/藏品)
28 2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介绍] 2013年4月,在淘宝网购得民国时期洋画(又称烟卡)花卉《百家姓》,这套洋画正面印着非常精美的花卉图案及序号,背面印有百家姓氏并注明该姓氏发源地,据查考相关资料得知,洋画当时随每包香烟放置一张出售,全套150枚(图为正反面),若能集齐一套则换取一包香烟,结果是集齐者寥寥无几。
[相关链接] 洋画又叫烟卡或烟画,20世纪上半叶由国外传入中国,附装在香烟盒内、以促销为目的制成香烟小画片,在上海称为“香烟牌子”,北方叫“洋画儿”。当年随着烟草市场竞争激烈,中外厂家竞相印制,使“烟卡”出版发展迅速。其实洋画的出现并非偶然,民国时期受欧美、日本等国教育经验的影响,看图识字以及图文并茂的风格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洋画虽小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民俗、戏曲、文学、体育、娱乐、风光、动植物等诸多方面,可谓洋洋大观。洋画最常见的玩法:一方把洋画一张或数张平放或叠放在地上,另一方用洋画用力摔到地上,利用扇劲和震动使地上的洋画由正面变成背面算赢,如果不成功,就由对方用同样的方法扇动,输者再拿出一张或数张洋画放在地上,此种游戏称为“扇洋画”。也有的玩法是双方各拿几张,然后轮流用手掌拍地,使洋画翻面,最后将洋画全部拍成反面的一方获胜,此法称为“拍洋画”。在诸多品种的洋画中将《百家姓》与花卉印制在一起作为孩童识字的蒙学卡片,堪称独具匠心。
收藏感言:寓教于乐一直是中国传统游戏的宗旨,六七十年代洋画在城市算是孩子们既经济又方便的玩具。记得小时候常和小朋友三五成群,蹲着、跪着、趴在地上玩洋画,尽管衣服脏了、手拍肿了、冬天手冻僵了,虽然家长一遍遍地喝斥、甚至打骂,玩者依旧痴迷和投入。现如今每当逛商店眼见橱窗中孩子们的玩具丰富多彩,且时尚高雅令人羡慕不已,而一旦回想起自己幼年时玩洋画的情景觉得倍感乐趣,回味无穷。由于时代变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破除四旧”的劫难,洋画流传至今实属不易,能见到乃是凤毛麟角,故此套花卉《百家姓》被热衷于收藏的人们视为洋画收藏中的极品。 (晓铁/藏品)
23 2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李松岭,1968年生于重庆市合川,自幼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早年师从四川著名书画家周北溪先生,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重庆分校,现为湖北省书画家协会会员、武汉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珠江书画院武汉分院院士、聚缘中国书画创作联谊会特聘书画家。2005年书法作品荣获武汉“康麦斯杯”金奖、2010年第六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书法作品一等奖,作品曽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展出,其国画“山峡雄姿”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相关链接] 百姓在古代是百官的别称,清·陈鳣《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千家则是住户很多,形容千家万户。
收藏感言: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收藏李松岭老师的墨宝完全是个机缘巧合,2017年元月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奇石根艺分会召开年会,会上进行书画竞卖,也许是痴迷百家姓专题收藏的缘故,当见到这幅作品时感觉特别亲切,于是毫不犹豫地竞价购得。 (晓铁/ 藏品)
10 2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大部分地区属于秦朝统一岭南时设置的桂林郡而简称桂,首府南宁市,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地理位置在华南地区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区内交通便利,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主要品种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龙眼等。区内聚居着汉、壮、瑶、苗、侗、回等民族,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六种,壮语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苗语、瑶语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据统计资料显示,人口4857万,其中汉族3004.86万人,少数民族1852.14万人,从方志史料中可知广西现有姓氏1234个。
一、姓氏大多来自移民
广西古为百越人居住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已有楚人移入桂东北。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广西人口不足20万,姓氏不到百个,公元前648年地处中原的黄国为楚国所灭,黄氏遗民被楚国强制驱逐出河南潢川故土南迁,经辗转入桂后长期与广西土著蛮越杂居逐渐融合在一起。中原人大批移入广西始于秦代,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出现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中原移民迁入岭南,这些移民主要居住在桂东北及桂北灵渠周围及漓江上游,使原来的广西土著居民向桂中和桂西迁徙,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对当时广西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期政局极不稳定,中原兵祸迭起人民无法安居乐业,而岭南战事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为了生存与发展居住在中原一带的百姓,为避战乱纷纷举家迁入南宁等地。桂东北信都县(今并入贺州)的罗、欧、麦等34姓100余户因“天灾地劫,众不堪命”,于南宋时从广州南雄府入桂开辟荒土,结草为庐,耕种自食。桂北怀远县(今三江县)的曹、龙、李、潘等21姓人家因避金兵侵扰,宋大观元年(1107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经广东梅州入桂溯柳江、融江而上,入居老堡、古宜等地;又有唐、张、莫、梁等20余姓人家从福建汀州入桂居于文封、六甲等地。桂林回族白姓始祖伯笃鲁丁,答失蛮人,元代三年(1337年)任广西廉访副使,其孙伯龄明到广西桂林落籍,更伯为白姓,其后裔分布在桂林城郊及广西各地。自元明以来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入广西梧州、玉林、贵港、陆川、博白、钦州、合浦等地,先后有朱、李、王、刘、廖、郑、邓、丘、万、林、彭等姓人家。清咸丰年间,从嘉应州迁往粤西六县(新兴、新会、开平、恩平、阳江、阳春)的客家人同当地土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械斗,双方屯兵攻打历时12年,死伤众多,损失惨重,后虽经官府调解联合粤西六县、鹤山等县大批客家人涌入广西开荒种地、营造新屋,客家人被逐或被官府遣送入桂者十多万;与此同时粤北、粤东地区也发生了宗族之间械斗,嘉应州的李、邓、江、黄、戴及刘氏族人被迫向合浦的涠洲岛迁移。 浏览全文 »
7 2 月, 2017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中华姓氏文化》主编:王艳军。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日期:2013年。册数开本:全4册 16开精装 。
[相关链接] 中华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工业化的社会里似乎没有多少它曾经具有的意义,但是从姓氏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中华姓氏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姓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社会学、历史学、遗传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华姓氏文化》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开启了一扇方便之窗。
收藏感言:改革开放后姓氏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海内外炎黄子孙也以此为纽带开展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等活动,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姓氏文化尤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特殊意义。首先是因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起来,西部地区的姓氏资源和姓氏文化更为丰厚,西部不少地方都有过早期人类活动的足迹,女娲造人、伏羲“正姓氏”、炎黄二帝出生的传说等都与西部地区有关,许多姓氏的重要资源地等也都在西部地区。也正因如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华人华侨发起来自港台或东部、中部地区的人,通过世代承袭下来的姓氏徽记,采取多种途径到西部寻根谒祖,以投资捐资等形式参与西部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中李姓到甘肃、郭姓到陕西、杨姓到贵州、马姓到宁夏、韦姓到广西等地寻根,引发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发利用姓氏资源的热潮,由此可见,从事姓氏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对提高地方知名度、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旅游和公益事业等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 (晓铁/藏品)
3 1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华夏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姓什名谁是一种必然,这是代代薪火相传的结果。百家姓收藏旨在找寻和追溯记录每个姓氏延续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姓氏记录缺失或者断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收集名片和姓氏物品方式来记录和整理华夏姓氏文化,我坚信这是一件利在千秋,功德无量的事情。名片收集有苦,自我释放;得到藏品有乐,欣然品尝;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场历练,一次懂得,一场跋涉,新的一年收藏之路尽管遥远颠簸,但是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
29 12 月, 2016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270 画:hua 姓氏来源:(1)西周初期设有画官职位,主要负责对土地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又称为画司,后裔以官职称谓为姓。(2)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子山封在画邑,子孙以封邑名称为姓。姓氏名人:画芳。明朝时期任江西宜黄知县,山东胶州人。姓氏郡望:滑州郡,今河南滑县。
序号1271 褥:ru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褥云新。1952年11月出生,广东长安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临床工作几十年,对疑难病症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同行及患者好评。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72 淄:zi 姓氏来源:(1)古代有淄水,居者以水名为姓。(2)古代有淄州,居者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淄州郡,今山东淄博市。
序号1273 徒:tu 姓氏来源:古代有复姓司徒、徒人、徒何氏,后改为单姓徒。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临淄县。
浏览全文 »
23 11 月, 2016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