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李松岭,1968年生于重庆市合川,自幼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早年师从四川著名书画家周北溪先生,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重庆分校,现为湖北省书画家协会会员、武汉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珠江书画院武汉分院院士、聚缘中国书画创作联谊会特聘书画家。2005年书法作品荣获武汉“康麦斯杯”金奖、2010年第六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书法作品一等奖,作品曽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展出,其国画“山峡雄姿”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相关链接] 百姓在古代是百官的别称,清·陈鳣《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千家则是住户很多,形容千家万户。
收藏感言: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收藏李松岭老师的墨宝完全是个机缘巧合,2017年元月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奇石根艺分会召开年会,会上进行书画竞卖,也许是痴迷百家姓专题收藏的缘故,当见到这幅作品时感觉特别亲切,于是毫不犹豫地竞价购得。 (晓铁/ 藏品)
10 2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大部分地区属于秦朝统一岭南时设置的桂林郡而简称桂,首府南宁市,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地理位置在华南地区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区内交通便利,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主要品种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龙眼等。区内聚居着汉、壮、瑶、苗、侗、回等民族,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六种,壮语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苗语、瑶语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据统计资料显示,人口4857万,其中汉族3004.86万人,少数民族1852.14万人,从方志史料中可知广西现有姓氏1234个。
一、姓氏大多来自移民
广西古为百越人居住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已有楚人移入桂东北。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广西人口不足20万,姓氏不到百个,公元前648年地处中原的黄国为楚国所灭,黄氏遗民被楚国强制驱逐出河南潢川故土南迁,经辗转入桂后长期与广西土著蛮越杂居逐渐融合在一起。中原人大批移入广西始于秦代,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出现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中原移民迁入岭南,这些移民主要居住在桂东北及桂北灵渠周围及漓江上游,使原来的广西土著居民向桂中和桂西迁徙,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对当时广西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期政局极不稳定,中原兵祸迭起人民无法安居乐业,而岭南战事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为了生存与发展居住在中原一带的百姓,为避战乱纷纷举家迁入南宁等地。桂东北信都县(今并入贺州)的罗、欧、麦等34姓100余户因“天灾地劫,众不堪命”,于南宋时从广州南雄府入桂开辟荒土,结草为庐,耕种自食。桂北怀远县(今三江县)的曹、龙、李、潘等21姓人家因避金兵侵扰,宋大观元年(1107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经广东梅州入桂溯柳江、融江而上,入居老堡、古宜等地;又有唐、张、莫、梁等20余姓人家从福建汀州入桂居于文封、六甲等地。桂林回族白姓始祖伯笃鲁丁,答失蛮人,元代三年(1337年)任广西廉访副使,其孙伯龄明到广西桂林落籍,更伯为白姓,其后裔分布在桂林城郊及广西各地。自元明以来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入广西梧州、玉林、贵港、陆川、博白、钦州、合浦等地,先后有朱、李、王、刘、廖、郑、邓、丘、万、林、彭等姓人家。清咸丰年间,从嘉应州迁往粤西六县(新兴、新会、开平、恩平、阳江、阳春)的客家人同当地土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械斗,双方屯兵攻打历时12年,死伤众多,损失惨重,后虽经官府调解联合粤西六县、鹤山等县大批客家人涌入广西开荒种地、营造新屋,客家人被逐或被官府遣送入桂者十多万;与此同时粤北、粤东地区也发生了宗族之间械斗,嘉应州的李、邓、江、黄、戴及刘氏族人被迫向合浦的涠洲岛迁移。 浏览全文 »
7 2 月, 2017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中华姓氏文化》主编:王艳军。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日期:2013年。册数开本:全4册 16开精装 。
[相关链接] 中华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工业化的社会里似乎没有多少它曾经具有的意义,但是从姓氏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中华姓氏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姓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社会学、历史学、遗传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华姓氏文化》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开启了一扇方便之窗。
收藏感言:改革开放后姓氏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海内外炎黄子孙也以此为纽带开展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等活动,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姓氏文化尤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特殊意义。首先是因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起来,西部地区的姓氏资源和姓氏文化更为丰厚,西部不少地方都有过早期人类活动的足迹,女娲造人、伏羲“正姓氏”、炎黄二帝出生的传说等都与西部地区有关,许多姓氏的重要资源地等也都在西部地区。也正因如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华人华侨发起来自港台或东部、中部地区的人,通过世代承袭下来的姓氏徽记,采取多种途径到西部寻根谒祖,以投资捐资等形式参与西部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中李姓到甘肃、郭姓到陕西、杨姓到贵州、马姓到宁夏、韦姓到广西等地寻根,引发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发利用姓氏资源的热潮,由此可见,从事姓氏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对提高地方知名度、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旅游和公益事业等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 (晓铁/藏品)
3 1 月, 2017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华夏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姓什名谁是一种必然,这是代代薪火相传的结果。百家姓收藏旨在找寻和追溯记录每个姓氏延续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姓氏记录缺失或者断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收集名片和姓氏物品方式来记录和整理华夏姓氏文化,我坚信这是一件利在千秋,功德无量的事情。名片收集有苦,自我释放;得到藏品有乐,欣然品尝;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场历练,一次懂得,一场跋涉,新的一年收藏之路尽管遥远颠簸,但是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
29 12 月, 2016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270 画:hua 姓氏来源:(1)西周初期设有画官职位,主要负责对土地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又称为画司,后裔以官职称谓为姓。(2)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子山封在画邑,子孙以封邑名称为姓。姓氏名人:画芳。明朝时期任江西宜黄知县,山东胶州人。姓氏郡望:滑州郡,今河南滑县。
序号1271 褥:ru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褥云新。1952年11月出生,广东长安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临床工作几十年,对疑难病症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同行及患者好评。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72 淄:zi 姓氏来源:(1)古代有淄水,居者以水名为姓。(2)古代有淄州,居者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淄州郡,今山东淄博市。
序号1273 徒:tu 姓氏来源:古代有复姓司徒、徒人、徒何氏,后改为单姓徒。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临淄县。
浏览全文 »
23 11 月, 2016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262 道:dao 姓氏来源:(1)西周时期,有诸侯国道国,子孙以国名为姓。(2)蒙古族塞克图氏部落道劳、道古森氏,后裔汉化改姓。(3)满族多罗宏氏部落,满语汉义为”有道理”,子孙汉化改姓。姓氏名人:道朔。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元前703年出使邓国和另一名使者遭袭被杀,楚王闻讯大怒,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打败了邓国。姓氏郡望:蔡郡,今河南上蔡市。
序号1263 始:sh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64 乘:cheng 姓氏来源:(1)春秋末期齐国君主齐景公狩猎与操演兵车阵式在千乘,后裔以居邑名称为姓。(2)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子乘,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3)秦、汉时期公族后裔公乘氏后简为单姓乘。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市。
序号1265 奎:kui 姓氏来源:(1)蒙古族奎车里克氏,后裔冠汉姓为奎氏。(2)满族松佳拉氏,后裔冠汉姓为奎姓。(3)古代管理仓库得官吏奎人,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姓氏名人:奎章,蒙古族镶蓝旗人,著名清朝将领、画家,清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都统。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16 11 月, 2016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255 庙李:miao li 姓氏来源:现代双姓,有父姓母姓组合成。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56 硕:shuo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硕相贞,民国三十四年间任国军师级军务处长。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57 佛:fo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鲁国中牟大夫茀肸,亦作佛肸,子孙以佛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晋邑,今河南鹤壁市。
浏览全文 »
27 10 月, 2016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李延良,1933年生于江苏常州市,曾是常州一家电机厂工人,因从事标准化审查工作对设计图纸进行‘勘误’,所以对纠正“错字”发生兴趣。1995年发现著名作家余秋雨所著《文化苦旅》中有多处错误、1998年发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200多处错字和语法错误,获得“中华第一字痴”雅号。2000年开始专门针对中小学语文教材找“茬”挑出几千处错误,并在《辞海》中发现2000多错处。2003年辞职注册成立“常州文字标准化咨询部”,经常走街串巷查找店铺招牌、宣传标语等公共场合的文字错误,余秋雨称其为“一字之师”。
[相关链接]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 错字和 别字,在古代也称作“ 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客观原因是汉字本身很复杂,难认、难写、难记,其不良的影响或者危害不容忽视,因此要尽量避免写错字和别字。
收藏感言:李延良其实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他的行为艺术可以概括为十年来自费进行了五次“全国文字质量万里行”,2000年10月在南京书市上身披“文字打假”绶带,因为和不少作家在错别字上较劲,被人称为“字的卫士”。他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就是看书,然后从书中找出错别字,目的是为了纯洁中国文字,改变社会上”无错不成书”的说法,为读者负责,其执着精神令人敬佩。 (晓铁/藏品)
19 10 月, 2016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为庆祝中国扑克收藏活动二十周年,作为八博会献礼纪念品,中扑委秘书处决定设计制作《庆祝中国扑克收藏活动二十周年——中国扑克收藏名家》名片式系列扑克一套四副,共征集216位藏友参加扑克制作活动(本人的牌点为方片4)。
[相关链接] 《中国扑克收藏名家》扑克具体征集说明:
1、 共征集216位藏友参加扑克制作活动,额满为止。
2、 征集办法:按照区域扑克收藏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方法制作,(a)华北地区:北京、山西、天津、河北协会及内蒙古藏友;(b)华东地区:山东、江苏、江西、福建、安徽、上海、浙江协会;(c)东北西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协会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藏友;(d)其他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协会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海南藏友。
3、 费用筹集:
(a)中扑委四位常务主任指定使用四张大王,每人提供150元。
(b)凡选择小王、A、8、Q、K的藏友,每人提供120元。
(c)凡选择4的藏友,每人提供60元。
(d)选择或分配其他牌点的藏友,每人提供100元。
(e)其余费用由中国扑克馆提供。
(f)汇款一律汇给四个地区的指定联系人(汇款、支付宝、微信均可)
4、扑克回赠:每位参与藏友提供4套共16副扑克,其余作为对外活动赠送。
5、扑克名片展示内容(需要个人提供的信息):
(a)个人较大头像照片1张(高清晰度,不要标准照)
(b)所在省份城市名称
(c)手机号
(d)微信号(二维码)
(e)QQ号
2016年9月24日至9月26日中扑委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召开“八博会”,会议期间为《中国扑克收藏名家》名片式扑克牌举行了首发仪式。
收藏感言:扑克收藏,指以一种选定题材为表现内容,供爱好者专门收藏鉴赏的扑克。扑克牌的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迄今没有一个定论,法国人认为扑克是法国人在1392年发明;比利时人说比利时早在1379年就出现了扑克牌;意大利人则说扑克是意大利人1376年发明,还有说是埃及、印度、朝鲜等国发明,而更多的西方人确认为,中国纸牌在12-13世纪(南宋时期)传入欧洲,依此说法最早发明扑克牌的国家应该算是中国。目前扑克收藏者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其中不少人收藏过千副,有的达到了万副以上,还有人举办过扑克展览。虽然扑克收藏是一项很平民化的收藏活动,但它同样拥有高雅的文化品位,收藏爱好者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可以从画面中得到美的享受;从乐趣中找到爱的寄托;从怀旧中看到情的真谛;从赏析中感到乐的愉悦。 (晓铁/藏品)
12 10 月, 2016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1248 甲:jia 姓氏来源:(1)商朝君王太甲之后,子孙以先祖名字”太甲”为姓,称太甲氏,后简为单姓。(2)春秋时期,古赤狄族甲氏部族,后裔以氏族名称汉化为姓。(3)大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帐下的金甲武士,汉义”金甲”,子孙以”金甲”为姓,汉化称甲姓。姓氏名人:甲秀玲。山东肥城人,1968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一套较为简便、科学的计算工程量方法,被同行认可并采用,提高了工效。姓氏郡望:咸阳郡,今陕西咸阳市。
序号1249 决:jue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50 未:we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51 砾:li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18 9 月, 2016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