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简介] 《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上下部)共收集40144个中华姓氏(含少数民族姓氏2.8万多个),其中:单字姓10187个、复姓14169个、三字姓7890个、四字姓5299个、无字姓1358个、六字姓534个、七字姓137个、八字姓57个、九字姓35个、十字姓8个、十一字姓9个、十二字姓3个、十三字姓4个、十四字姓1个、十五字姓1个、十七字姓1个。全典共有540万字,其中:上部收集10129个姓氏,计220万字;下部收集30015个姓氏,计320万字;全套定价500元(上部180元、下部320元)。每个姓氏采用多种字体书写,姓氏汉字书法图幅共有9654个(上部5069个、下部4565个)。编录有50多万字的中国历史纪元、部落名、国名、帝王名、古城今名、历代主要姓氏集团表、现今500大姓排序、百家姓图腾和书法代码、简繁汉字总表、罗列有姓氏的读音、来源、分布等。
[出版社] 四处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上册1999年9月、下册2015年2月
[装订] 大16开本 精装
[相关链接] 陈历甫,1931年出生,四川遂宁市档案馆退休职工,从10岁开始读《百家姓》,初中时能熟背《千家姓》。1964年参军当上文书陆续搜集整理了3000多个姓,远远超出了《千家姓》的姓氏个数。1986年进入遂宁市档案局工作,工作之余自费到全国各地收集华夏姓氏,走访了30多个档案馆,拜访过上千个家庭,书写了400多万字的资料。所收集的4万个姓氏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其中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千、万、亿”都是姓,拼音“H”、“T”也是姓;少数民族姓氏中不乏7个字、8个字、9个字、16个字的姓;还有一些连《康熙字典》上都找不到的字“冚”(读密)、“芇”(读绵)竟然也是姓;在收集现有姓氏的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古代用过但现在已停用的姓氏,比如“妇”姓。陈老感言: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姓氏文化灿烂辉煌。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同姓不一定同宗,同宗不一定同姓的姓氏文化特点,其演变的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研究姓氏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感言:盛世编史修志,传承中华文化。姓氏是人类的根,祖先的魂,是生命信息注入的载体,是标识家族系统的符号,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姓氏文化解读了13亿中国人的姓氏秘籍,还原了姓氏的真正内涵。古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姓,奴隶有名无姓,今天的公民充分享有姓名权,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民族从最开始的30多个姓,发展到目前的4万多个姓,其中的消减增撤,每一个姓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融知识姓、实用姓、趣味性和艺术姓为一体,是一部开创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的宏大巨著。陈老历时56年收集中华姓氏4万多个,填补了华夏姓氏研究的空白,为传承华夏姓氏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晓铁/藏品)
27 7 月, 2015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姓名权”的立法:以下三种情形子女可以有条件地选取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对此关于“孩子跟谁姓”一时成为不少市民热议的话题。
情形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姓氏。范例:来自湖南常德的陈先生表示,自己的父亲姓龙,母亲姓刘,自己既没有随父姓,也没有随母姓。他说,当年自己的爷爷是上门女婿,父亲出生后随了母姓,即随了陈先生奶奶的姓“龙”。而到了自己这一代,“父亲希望我能回复到祖姓,我就改回了爷爷的姓氏‘陈’。” 陈先生的父亲龙建平对记者表示,当年为孩子申报户口时,派出所工作人员听取了自己的解释后,认为孩子回复爷爷姓氏的要求是合理的,很顺利就为孩子办理了申报手续。
情形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范例: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许多福利院都实施了一个统一的办法为福利院的孩子命名,即将孩子命名为党姓或国姓。2006年一些社会福利院为了让孩子们感觉自己与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改为从《百家姓》中按季度为孩子们取姓的方法。
情形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范例:在河南省荥阳市城关乡一个名叫雷垌村的小村子里,苟姓是个大姓,有四五百口人都姓苟。但早些年,苟姓族人时常被外姓人取笑。2008年过下村里的苟姓村民集合在一起,找出族谱证明苟姓祖上为“敬”姓,在经历了派出所及上级公安分局严格的审批之后,最终村民们成功将苟姓修改为敬姓。
编辑感言: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随父姓或者母姓天经地义,若选择父姓、母姓之外的其他姓氏则有悖常理。姓名对人而言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代号,跟谁姓原则上由亲生父母说了算,从法律角度讲姓氏自由也是个人权利,“有正当理由的也可选取其他姓氏”的规定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生命是父母给的,姓氏自然也要随父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姓”和“名”理应分开而言,“姓”的选取应当严格限制,“名”的选取则可以有充分的自由。因为姓名不仅和个人与家庭相关,还和整个社会管理秩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放任个人随意改姓,将无益于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对此呼吁市民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能为了标新立异取一些奇葩的姓氏。 (晓铁/编辑)
22 7 月, 2015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吕植华书法作品《百家姓》,2015年仲夏赠送。
[相关链接] 吕植华,笔名路石,1938年出生,湖北省电力公司退休职工,曾任首届中国电力书法协会主席、中国水利电力书法研究会会长、现为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作品多次参加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电力文联、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武汉市书法家协会、武汉市美术家协会等级别展览,被有关刊物、报纸、专集发表与收录;亦被安徽、陕西、广西、湖北碑廊刊石,以及被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地区珍藏。2015年7月逝世,享年77岁。
收藏感言:吕老师早年习文弄墨,书法自成一体。花甲之年常以“舞墨守浅池,兴时才握管;黑白相间趣,自知有苦甘;既然误入伍,莫畏书道难;忙里偷学步,妄狂留几篇”自勉。其字画相顾,内涵深厚,丹青写意,飘逸洒脱,意韵十足。(右为吕植华老师)。 (晓铁/藏品)
15 7 月, 2015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张绍林,1949年生于河北邯郸市,1968年应征入伍,1971年从部队复员到山西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现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1987年开始电视剧创作,至今有8部作品获我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2部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荣获第10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单本剧《军中最后的马帮》荣获金鹰奖四项大奖。导演《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多部电视剧。
[相关链接] “飞天奖”是中国官方的电视剧最高奖项,创办于1980年,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为电视类的“政府奖”,是对上一年(或两年度)电视剧思想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1981年开始评第一届,初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1992年改为现名。2005年开始由每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电视金鹰奖轮流举办,飞天奖在每奇数年颁发。所评奖项注重意识形态和思想性,参评作品需在地市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艺术领导部门推荐选送。评委会成员由有成就的电视艺术家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奖方法为:按篇幅和题材分为长篇电视剧(9集以上,含9集)、中篇电视剧(3-8集)、短篇电视剧(1-2集)、少儿连续剧、少儿短篇电视剧、戏曲连续剧、戏曲短篇电视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另外还有“电视短剧奖”、“合拍电视剧奖”、“译制片奖”以及各单项奖,包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摄像奖”、“优秀美术奖”、“优秀照明奖”、“优秀剪辑奖”、“优秀音乐奖”、“优秀音响奖”、“优秀男、女演员奖”等。
收藏感言:张导是中国新时期电视剧创作领域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质朴,充满激情;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直面人生;参与社会,贴近观众,积极向上,具有催人奋进的感召力。以塑造平民英雄形象为其艺术创作核心内容,表现英雄主题的主旋律作品占主导位置,表现手法是将传统的写实与写意手法相结合,由此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晓铁/藏品)
3 7 月, 2015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杨留义,195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1986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现为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秘书长兼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创作院山水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水画《西南万里江山图卷》长250米,在中国画坛得到广泛赞誉,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成为其艺术生涯的一个光辉起点。作品《祥云和畅图》、《雅典·卫城》、《山不争高自极天》分别搭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和“天空一号”遨游太空,成为见证我国航天事业神舟飞船成功上天书画搭载的三连冠艺术家。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多伦多艺术馆、中央军委大楼、北京奥申委和中国驻法、俄、意大利大使馆等单位收藏。
[相关链接] 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早1000余年,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从山水画中人们可以集中体味到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和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
收藏感言:杨老师自幼痴迷于书画,寄情于山水,追求诗意的绘画,信奉“自然为师,主宰在我;信手收起,笔随心转”,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境界、思想境界,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主张在绘画作品中彰显个人人格魅力,作品多以单纯、整体的丘壑形态入画,用笔力求线条辣而不失韵致;用墨浑涵又不失秀润,兼有北方的豪壮之气和南派的温润之韵,透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意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杨留义式笔墨语言。 (晓铁/藏品)
2 7 月, 2015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百姓笔。系深圳市纳鑫礼品公司(纳米鑫笔业)历经数年研制而出的新型金笔,造型优美、典雅、笔外表以姓氏装饰,上盖内饰宋版《百家姓》,笔身上下采用三色浮雕外饰当代《百家姓》排序及图腾,笔帽顶处以水钻嵌饰,笔长15.5cm,随笔赠送纳米笔墨换用,精美木质礼盒26*20.5*10cm,适合于馈赠亲朋好友、商务送礼、珍藏和用作办公摆件欣赏。
[相关链接] 深圳市纳米鑫笔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礼品厂家,在行业内和客户中拥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年来陆续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如:印章笔系列、生肖贺岁系列、经典珍藏系列、传统文化礼品系列、城市风光系列、城市外事礼品系列、行业摆件系列、居家办公摆件系列等。公司深知产品品质的重要性,有好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以创新为生存之源,以人才为生存之本,以“真诚合作、共创辉煌”为经营理念,弘扬中国礼品文化,让中国礼品文化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收藏感言:上世纪60年代能有一支钢笔是梦想;70年代钢笔成为身份的象征;80年代钢笔则是学问的象征。在我的记忆中“英雄牌”钢笔售价昂贵,印象深刻,这种笔因当时很难买到,所以成为身份和家境的像征。然而时势造英雄,也可弃英雄,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的变化,英雄牌钢笔鼎盛不再。如今电脑、手机等诸多电子产品充斥现代生活,人们对ipad的需求远远高于一支钢笔,所以除了练字之外,很少有人再使用钢笔。本套《百姓笔》与其他笔不同之处在于将姓氏文化融于其中,集实用、收藏、欣赏于一体,过去作为普通的书写工具,现在成为高雅的“古董”藏品,给人一种怀旧情结。 (晓铁/藏品)
29 6 月, 2015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武群,1959年出生齐齐哈尔市,现任齐齐哈尔市电业局企管部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对抗日战争史料的收集,将其分为军事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殖民统治四类,军事类主要为刀、枪、头盔等实物,更多的是书面资料;文化类主要包括被篡改的历史教科书,地图册等教材内容;经济类主要为日本政府当时发行的钱币、军用支票、国债等;殖民统治类主要为日本扶植傀儡政府时期的纪念章等。
[相关链接]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物证,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就一般而言,通常所称的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
收藏感言:诗人选择用美丽的句子记忆过去,摄影家选择用镜头留住历史瞬间,武群以爱国收藏方式书写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抗日战争暨日本侵华罪证》资料实物收藏馆,以大量的历史资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维护民族尊严,争取民族解放的浩然正气,由此激发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晓铁/藏品)
26 6 月, 2015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黄里,1941年5月生于浙江余姚,6岁开始学绘画,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著名邮票设计家,邮电部邮票发行总局邮票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2年在中国油画精品展(香港)中,作品《雨后池塘》成交价全场第二;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0年主持设计《西双版纳风光》邮票,同年设计发行的《亚洲议员和人口发展会议》邮票,获得极高的赞誉与奖赏;2003年任2008年奥运会会徽评议委员。
[相关链接] 邮票设计,很多国家借用邮票宣传自己,邮票的内容从早期君主元首肖像到现在的多元化内容,如文化,植物,技术,运动,建筑,艺术,名人和盛事,设计工作极为严密。1999年12月7日中国国家邮政总局成立了第一届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负责邮票的选题论证。
收藏感言:黄老成名始于邮票,其巧妙地将油画技法引入邮票设计中,笔调活泼轻松,画面明快流畅,画作构思新奇、抽象豪放,寓意深刻,开创了新中国油画技法设计邮票的先河,邮票《中国保险》、《珍惜土地》、《木兰从军》等深得集邮者喜爱。黄老的这枚名片极具个性,虽未谋面却给人以热忱爽快,重诺守信的印象,据赠送人介绍“黄老一般不随便送人名片,只有他认可的人才临时签名赠送”,所以能得到者实属不易,值得珍藏。 (晓铁/藏品)
23 6 月, 2015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5年4月随着新宅装修告罄,“百家姓收藏馆”也终于完工。从设计之初百家姓收藏馆展厅将“精心”贯穿始终,馆室布置处处透着百家姓韵味。正面墙上的“百家姓”牌匾系江城民间艺人邸崎雕刻,牌匾四周由76个姓氏组成图案,寓意追根溯源,认祖归宗。博古架两边的灯具系专门定制,将祥云的文化寓意融入百家姓造型中,象征着祥和如意,极具个性。鸡翅木博古架上存列《12生肖姓氏青铜器》工艺精巧,造型逼真,不仅给馆室增添富贵祥和的氛围,而且蕴含吉祥福佑镇宅之意。背面墙上系夫人悉心绣制的《百家姓》十字绣,高雅大方,富有情调,不失尊贵。馆室中特意定做2个存列柜,存列收集到的文革及以前百家姓藏品(书籍),给人感觉新奇,吸引眼球。(百家姓收藏馆网址www.yangxiaotie.com)
后记:馆藏装修的目的是将藏品、文化、展示等融合在一起。只有热爱一样东西或一份工作,才会长久不息地倾注自己的热情,这是我多少年来对生活最本质的理解。令人感到自傲的是目前“百家姓收藏馆”作为民间私人藏馆全国独一无二,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我将专题收藏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让多年来收集到的藏品有了一个理想的归宿,其乐无穷。与人生一样收藏其实注重的是过程,收藏能满足人的爱好并让人从中享受乐趣,收藏能丰富人的知识并陶冶人的情操,收藏能让人感悟历史并从中获取真谛。事实上收藏也是门功课,需要藏者具有系统性思维与策略,而不单单是对藏品数量上的积累,因为只有让心沉淀,过滤掉急于求成的焦躁,才能真正通过收藏去触摸历史、感受文化。 (晓铁/文)
16 6 月, 2015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苏菲,原名周素珍,1920年5月19日生于上海普陀区。1935年为逃避包办婚姻赴上海经友人介绍加入中国左联领导的话剧艺术供应社,一边读书一边参加进步剧目演出。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撤离上海至云南,通过地下党组织介绍参加昆明抗敌后援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8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成为“鲁艺”实验话剧团演员,在延安与国际友人马海德大夫结婚。1949年随军从延安进入北京从事电影和话剧工作。1960年导演和参与导演多部电影,如《矿灯》、《春雷》等。1988年任中国麻风病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麻风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
[相关链接] 苏菲丈夫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生于美国,1933年取得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为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来到上海。1940年3月苏菲与马海德在边区政府领证结婚,成为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1950年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收藏感言:这枚名片当属1988年,为继承马海德的遗志,苏老捐资成立马海德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帮助麻风病人恢复健康,同时设立“马海德奖”以表彰那些在麻风病治疗一线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及进行麻风病研究的人员,其爱心和壮举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尊敬和赞誉。(晓铁/藏品)
4 6 月, 2015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