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我国高考状元姓氏排序(1999-2007年)

我国高考状元姓氏序(1999-2007)

排序 姓氏 状元人数
1 44
44
3 41
4 34
5 32
6 25
7 22
8 21
9 16
10 15
11 13
13
13 12
14 11
11
16 9
9
18 7
7
7
21 6
6
6
24 5
5
5
5
5
29 4
4
4
4
4

       据相关机构调查披露,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共有160多个姓氏,其中王姓和张姓高考状元人数各有44人,并列排序首位;陈姓有高考状元41人,位居第三;刘姓高考状元34人,居第四;李姓32人,居第五;黄姓25人,居第六;杨姓22人,居第七;周姓21人,居第八;孙姓16人居第九;高姓15人,居第十。位居第十一至第二十名的姓氏依次是吴、赵、林、马、徐、郭、朱、何、胡和肖。高考状元人数在5人以上的姓氏有18个。200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布了“百家姓”排序统计结果,前10位新百家姓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 (注:表中高考状元统计结果不包括西藏与港澳台地区)。 另据2008年4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通过对1955-2007年我国当选的两院院士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区、学历构成、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及相关地区分布等情况调查与分析显示,两院院士中人数最多的十大姓氏是陈、王、张、李、刘、周、吴、黄、徐、杨,与1999-2007年全国高考状元人数最多的十大姓氏比对,除个别姓氏没有进入十大姓氏外排序大致相似。

       编辑感言:无论是高考状元排序,还是两院院士排序,从某忡意义上讲均反映了我国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国家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以及考生家长规划小孩未来提供有益的参考。(晓铁/编辑)

湖南卫视姓氏文化节目《非常靠谱》观感

             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一档趣味解读姓氏的文化节目《非常靠谱》,这是以娱乐起家的电视湘军一个全新的尝试。作为一名姓氏物品及名片收藏玩家,饶有兴趣地收看了几期,主持人汪涵笑脸依旧,节目形式还算新颖,编导可谓独具匠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节目中并没有多少“文化”和“趣味”,让人感觉只是一档披着“文化”外衣的娱乐节目,与其定位的“趣味解读姓氏”相差甚远。若该档节目照此一味打名人、明星牌,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败笔,某些缺乏思想内涵、也少文化底蕴的“名流”,终究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过眼烟云。总之,观后给人的印象是《非常靠谱》不靠谱,毕竟“文化性不足,趣味性不够”。                   (晓铁/文)

华夏姓氏知多少?

       华夏究竟有多少姓氏?这是人们经常会提到的问题。因为从姓氏发展的本身看,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有些姓氏在发展中被摈弃不用,而有些人还在出于不同的原因制造新的姓氏。这些被摈弃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新出现的姓氏无疑都应包括在中国姓氏总数之内。若对华夏历代姓氏数量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 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留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又如汉代的姓氏书《急就篇》收入130姓,其中单姓127个,复姓3个,由于该书是按韵律编定的儿童识字课本,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曾避弃了一些难写难读无法入韵的姓氏,因此这130姓并非汉代人所使用姓氏的全部。两汉以后,华夏使用的姓氏在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大大丰富了姓氏数量。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录姓氏1233个;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收录的姓氏分别为2155和2568个。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著《姓觿》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现代人编著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12000多个。著名姓氏文化专家陈历甫先生编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收录姓氏10129个,《续集》新收入姓氏9931个,使得姓氏总数已达20060个。上述这些专门研究姓氏的书籍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所收姓氏数量不断增加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华夏姓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一种姓氏书籍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将华夏所有的姓氏都收录齐全。据专家估计,在华夏历史上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为 20000多个。     (晓铁/编辑)

河西村:罕见的“百家姓”村落

       地处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的河西村,位于潮河的西岸,河西村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村子的三面被群山包围,山顶上坐落着一个个烽火台,长城由东向西蜿蜒而去。据说,就是在这个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村子里,全村1600多人共拥有124个姓氏,里面不乏“桐”、“索”以及“巴”这些并不常见的姓氏。今年53岁的老王,是个地地道道的河西村人,几十年来一直在挖掘当地的各种历史,说到河西村的“百家姓”,他说:以前就算是本地村民,都从来没有注意过这里的姓氏有什么特别之处,去年村里修建河西中心小学,施工队队长看见墙上挂着各户的户主名字都不太一样,就数了一下,结果有五六十个,于是立即找人进行统计,结果一下子发现有120多个姓,河西村便在“一夜之间”成了“百家姓”村。

       查考密云县志记载,河西村最早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这里建立了“奚城”,位置就是在现在的河西村中心小学。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在古北口地区修建长城,河西村由于处在古北口镇中心,称为柳林营,曾经是军队建营扎寨地方、从名字中不难看出,在当时的作用何等重要。到了清朝,河西村的军事作用得以延续,而且随着避暑山庄的修建,古北口地区成为了通往热河避暑山庄的唯一通道,河西村里更是设立了九门提督府这样高级别的军事衙门,为了满足驻军将领的需要,村子里还修了很多官房供官员的家眷居住。清康熙年间从甘肃、青海一带来了一位总兵马进良,深受当地百姓拥护,其所带的士兵世代留了下来。为了保证驻军的正常生活,大量的商贩也不断迁移到这里,河西村委会门前的大街,曾经有过146家商户,有的甚至保留到现在。改革开放后,因为河西村紧靠潮河的河套,三面环山,可以利用的土地非常的少,所以不少人外出打工,很多年轻人在外地取妻生子,又回到了家乡,这也为河西村增加了不少的姓氏。  

       编辑感言:有资料显示,我国其他省市也有一些姓氏超过一百的村子,其中天津东升村为116个姓。百家姓村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比如天津东升村,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有很多年轻人去开荒,便组成了一个村落;浙江二十八都镇,因为往来商贩多而形成;海南的一个百家姓村,则由一些厌倦飘泊的渔民迁徙到此。著名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教授说:百家姓村形成有军事、经济等诸多原因,现在能够找到的百家姓村,大都形成年代较晚,也就是五六十年前的事。鄙人认为,姓名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它一方面表现了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进步,另一方面体现出特定人物所具有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文化意旨。    (晓铁/编辑)

散闪生绳是侍疏树

      序号790    散:san     姓氏来源:(1)西周初,姬姓诸侯分封到散国,后裔复姓散宜生简为“散”姓。(2)春秋战国时期散国衰亡,子孙遂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散八昌。宋代西番使臣,奉使西夏国。姓氏郡望:江夏郡,今湖北江夏区。

       序号791    闪:shan     姓氏来源:(1)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是回族“十三姓”之一,由赛典赤·赡思丁四子苫速丁兀默里之后裔转为闪和陕。(2)皇帝赐姓之一,明太祖定鼎金陵,赐皇族十姓,其中有闪姓。姓氏名人:闪继迪。明代回族文学家、诗人,字允修,云南保山人,万历十三年中举,官吏部司务,善诗文,著有《雨岑园秋兴》、《吴越游草》、《广山先生 集》等,均已散佚,流传下来的诗歌60余首,散见于明、清人编辑的诗集中。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市。

       序号792    生:she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蔡国大夫归生,后代以父名为姓。(2)春秋时晋国吕甥之后,其后代以名为姓。姓氏名人:生伟。山东平度市人,中医世家,曾后入选《中华易医荟萃》、《名医良药实用词典》、《中国当代专业人才大辞典》、《中国当代中西医大辞典》、《东方之子》、《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当代中医绝技荟萃》。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序号793    绳:sheng       姓氏来源:(1)周灭商后,分给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为商朝手工业部族。(2)索氏为制作绳索的氏族,后改为绳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朐蘧然冗若撒赛

      序号783    朐:qu      姓氏来源:春秋时齐伯氏居临朐,子孙以邑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齐郡,山东淄博市。

 

 

 

 

     序号784    蘧:qu    姓氏来源:唐朝天宝年间,“蘧”“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为一家,后避祸而改姓。姓氏名人:蘧伯玉。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上大夫,用功上进在县乡受人景仰。姓氏郡望: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

 

 

       序号785    然:ran      姓氏来源: (1)郑穆公子子然之后, 以祖辈名字为姓。(2)纳西族姓。姓氏名人然明。春秋时期郑国大夫,被郑国机政子孔杀害,宗室被子孔吞并。姓氏郡望: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

 

 

       序号786    冗:rong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浏览全文 »

乾潜羌墙清庆穷求

       序号775    乾:qian       姓氏来源:(1)黄帝之子昌意,后代名乾荒,子孙遂以乾为姓。(2)少数民族元太祖后裔包尔吉古德氏,后改为乾姓。姓氏名人乾国光。湖北咸丰人,土家族,咸丰县人大副主任,历任咸丰县高乐山镇镇长、咸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咸丰县交通局局长,咸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姓氏郡望:河西郡,山西临汾市。

 

 

       序号776     潜:qi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古潜国,后代以故国名为姓。(2)春秋时期潜地,后代以居邑名为姓。(3)春秋时期潜水,居者以邑名为姓。姓氏名人潜敷。著名宋朝官吏、学者,曾主持南宋的农业经管,为著名史籍《省斋集》作跋,著有《宝庆修复经界记》等农村经济管理文章。姓氏郡望:临川郡,今江西抚州市。

 

 

        序号777    羌:qiang      姓氏来源: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下令将名字中有“匡”和“胤”字者避讳改成“羌”姓。姓氏名人:羌廆。战国时秦国将领。姓氏郡望:陇西郡,今甘肃陇西县。

 

 

         序号778    墙:qiang    姓氏来源:(1)周王朝时期所属地名,居者以地名为姓墙。(2)相传元末红巾军元帅、陇蜀王明玉珍,因避乱于城墙边获救,其后代子孙遂改姓墙。姓氏名人:墙如咎。简历待考,有“如咎”二字嵌名联为证:如意符民望; 咎鼓励人心。姓氏郡望:蜀郡,今四川潼川县。

浏览全文 »

伽卡钤亓乞岂千骞

       序号767    伽:qie       姓氏来源:传说古代西域有伽倍国,居者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伽志锋。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桂村乡伽庄村人,个体经营户,从事金盾塑钢铝合金门窗加工。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68    卡:qia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卡树彬。中国书画人才审定委员会高级创作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中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东方书画艺术拓展中心主任。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69     钤:qia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钤敬安。河南濮阳迎宾馆总经理。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70    亓:qi    姓氏来源:古时候亓和笄为同一个字,少年满十五岁行成年礼,头发上插笄,亓官的后代以官职为姓,后演化为单姓“亓”。姓氏名人:亓之伟。山东人,中进士,当县官,其脾气犟,不怕地方上的豪强,不论谁犯法他都要严惩不怠。姓氏郡望:天水郡,甘肃天水市。

 

       序号771    乞:qi      姓氏来源:(1)远古炎帝后裔氐羌乞族,以氏族名称为姓。(2)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3)蒙古族乞颜部主儿乞氏族,以氏族名称汉化为姓。姓氏名人:乞力。五代时后唐驻边将军。姓氏郡望:金城,今甘肃天水市。

 

 

        序号772     岂:qi     姓氏来源:(1)相传颛顼帝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后裔子孙因改朝换代避祸逃出五个兄弟,以先祖称号约定东、南、西、北、岂为姓。(2)古代羌族句岂种羌部族,以部族称谓汉化为姓。(3)古代苗族人与汉族融合取汉姓,居住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姓,后因读音拗口改为岂姓。姓氏名人:岂梦光。内蒙古人,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作品多次获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香港占美先生奖项。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73    千:qian    姓氏来源:(1)西域羌族部落大将杨腾,立国号“百顷氏王”,迁徙入西蜀,改杨姓为千姓。(2)春秋末期鲁国闵损、字子骞,为孔子弟子,德行很高,世人奉闵损为骞王,子孙以祖父字“骞”为姓,后汉字简化改革讹为“千”姓,沿用至今。姓氏名人:千万里。河南登封颍阳镇人,明朝将领,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定居朝鲜半岛(今韩国),任正二品资献大夫。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序号774    骞:qian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鲁国闵损,字子骞,孙子以先祖名字为姓。姓氏名人骞宏。字弘伯,著名东汉朝将领,东汉质帝刘缵时期,为金城别驾,后功封金城侯。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晓铁/藏品)

綦琴青卿丘渠却覃

       序号759    綦:qi       姓氏来源:(1)南北朝时,北魏綦连氏进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綦”姓。(2)晋代义兴綦氏后代以祖先的字号“綦”为姓。姓氏名人:綦崇礼。南宋北海人,字叔厚,少年时就聪明异常,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北宋重和年间进士,南宋高宗时历宫中书舍人、漳州及明州知州、翰林学士,所撰写的诏书达数百篇,言简意明;廉洁寡欲,只潜心于词章;又通晓音律,后官至绍兴知府,著有《北海集》。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

       序号760    琴:qin     姓氏来源:琴师在中国很早就出现,春秋时孔子学生琴牢,名子张,人们称其为琴张,后代子孙遂以“琴”为姓。姓氏名人:琴彭。明代好官,永乐年间在地方当州官,政策对老百姓、对国家有好处,受到人们赞扬。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

       序号761    青:qing      姓氏来源:(1)炎帝生太公,封齐,后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改为“青”姓。(2)相传黄帝儿子少昊,号青阳氏,后代遂以“青为姓。姓氏名人:青乌子。中国风水界中“大师”,为古代专司相冢、相墓的一代著名堪舆家,早在唐代,青乌子已颇有名声,相传传有《相冢书》与《青乌先生葬经》,足见其在堪舆术上的卓然地位。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兖州市。

       序号762    卿:qing     姓氏来源:战国时虞姓游说之仕,在赵国颇有声望与赵孝成王初见,受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见时封为赵国上卿,故世称虞卿,后虞卿闭门著书专记国家得失,世传《虞氏春秋》,其子孙遂以祖先官职“卿”为姓 。姓氏名人:卿祖培。清代灌阳人,太常寺少卿。姓氏郡望:渤海郡,今河北沧州市。

浏览全文 »

冷僻姓氏对孩子有好处

       日前,22岁的但小姐公布征婚条件,除了常规要求外,她对未来的老公还有一个不一般的要求,就是将来生孩子要跟她姓,理由是有一个少见冷僻的姓,对孩子有好处。但小姐说:前不久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应聘工作,由于已经招满,就没抱多大希望。可没多久,经理给她打来电话告知出现一个职位空缺,问是否愿意去。后来,但小姐才明白,原来经理觉得她的姓氏特别,所以印象深刻,给了她特别机会。但小姐说:“从小到大的经验都告诉我,拥有一个独特的姓,会在许多事上占便宜。所以,孩子随我的姓,绝不是因为什么‘香火’问题,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姓比较少见,不大众化。至少,将来孩子在自我介绍的时很容易被人记住,与人交往会有好处”。不过,但小姐也表示,除非将来老公有比她更“怪”的姓,比如‘司马’、‘诸葛’、“端木”,那就甘拜下风,让孩子跟老公姓。(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