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bian)石。中医认为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作用,是加工制作医疗器械的上品(主要用来制作刮痧板、砭锥、砭砧,梳子等饰品),成分为微晶石灰岩,并含有锶、钛、铬、锰、锌等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使用砭梳梳头能促进头部气血流通,预防和治疗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等疾病;对延缓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白发、脱发等均有功效。
收藏感言:砭石集天然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于一体,受产地和存世量的局限已日渐枯竭。现代医学手段检测发现,砭石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它能唤醒人们疲乏的身体,激活全身淋巴与血液,净化肝肾等脏器,排除多余毒素,增强免疫能力,因此被喻为“能治病的石头”,不仅具有养生和保健价值,而且具有收藏和保值价值。 (晓铁/藏品)
19 8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清代紫铜嵌银丝《百家姓》笔筒。[尺寸] 高15cm 宽12cm 口径9.5cm [重量] 约5.6斤。
[相关链接] 错金银工艺,又称为“金银错”,源于春秋时期,其目的是用两种金属不同光泽显现花纹美化器物。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使用,盛行于战国,西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它的一般做法为,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
错金银工艺包括镶嵌和错两种技术,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错”即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纹饰或字形,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丝、片,用厝(错)石磨错,使嵌入的金银丝、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艳。被“错金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的表面,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相托,将其图案与铭文衬透得格外华美典雅。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主要是镶嵌法、包贴法和泥金法。镶嵌法具体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在范铸阶段预留凹纹;第二步是对凹纹再进行精细的剔刻修正;第三步是将金银丝镶嵌到凹槽;第四步是打磨。包贴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钩身将金银箔粘贴上去;泥金法是以金银汞的“混合剂”为原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烘烤蒸发后得到去汞存金的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鎏金”。
收藏感言:此物件从网上淘得,据卖家讲系祖上家传,为清代紫铜。经考证,铜器上嵌有银丝篆体《百家姓》全文,如此壮硕厚重的紫铜笔筒非常少见,不仅包浆很好,而且油亮细腻的皮壳令人爱不释手,不失为文房精品。遗憾的是未发现款识,因此,是否为清代文物尚需专家鉴定。 (晓铁/藏品)
7 8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1 条留言
湖南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省会长沙市,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又称“芙蓉国”,其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据湖南各地出版的方志记载,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代,处于中央王朝管辖之下,境内“蛮”、“越”族聚居,各个姓氏的家谱、族谱也或简略或详尽地缕述姓氏源流,如“刘”姓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各支刘氏瓜瓞绵绵,衍散四面八方,除汉族刘姓外,还有湘西苗族、土家族刘姓,湘南瑶族刘姓,慈利白族刘姓,湘中回族刘姓,外来满族刘姓以及他姓改刘姓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湖南境内所使用的姓氏多达2116个,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个家族也在不断地迁徙繁衍,分化聚散,加上各个民族交互融合,要想从血缘上找到现代某个家族姓氏与远古时代某个家族姓氏之间的直接联系比较困难。
据考,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由于黄帝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和夏、商、周王朝势力的威胁、排挤,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到九疑苍梧。同时祝融部落的成员也从西北黄土高原南迁,在这些部落的不断迁徙繁衍过程中,姓氏也在不断分化增加。春秋战国以后,湖南进入楚、秦版图,大批楚人、巴人相继南下湖湘,姓氏数量有了较快增加。
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大多数时间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继续南迁。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仍,更引起人口大批南来,湖南姓氏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而增多。
两宋时期,湖南的人口数一直上升,“靖康之难”北方居民扶携南渡,很多人流寓湖湘或经浙江、江苏、江西转徙湖南,寻求新的居留地,形成湖南姓氏大量增加的一个时期。
元末明初,湖南大部分地区为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朱元璋的军队与陈友谅旧部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湖南一地深受其害,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
使用的姓氏随百姓逃亡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明王朝控制湖南以后,鼓励东南各省居民迁入湖南,苏、浙、皖、赣之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湖南,遍布三湘四水,“从征”、“屯垦”、“宦游”或从事商贸活动,也有一批北方军人因随征“平蛮”而落籍湖湘。查考多部湖南族谱,有60%称始祖迁于元末明初,自江右徙居湖广,由江西吉安和南昌诸县进行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迁移,湖南姓氏数出现了又一次大的增幅。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口流动十分频繁,姓氏数量自然不断增加。经查考,源于湖南土生土长的姓氏有:
(1)邓姓。本姓李,宋太宗即位后,“诏江南诸路捕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李衡侥幸脱逃,易姓以父封国邓为姓,削发为僧,游闽越间。
(2)蓝姓。明初功臣凉国公蓝玉,元末随沐英徙定远(今属安徽),因军功卓著封凉国公,骄蹇自负,为朱元璋所不喜,受锦衣卫告谋反遭族诛,蓝玉有一妾藏匿在西平侯沐春家,遗腹生子昌建,惧祸改姓秦。
(3)邝、旷二姓。唐神龙年间有黄贤,生二子,长曰旦,次曰丞。黄贤失守边关,二子逃外易姓,长旦添邑于右为邝,次丞添日于左为旷,以衡山为界,衡山以南为邝,衡山及其以北为旷,寓意未离黄姓。 浏览全文 »
6 8 月, 2013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青花瓷酒瓶(一对)。出品:湖南百家姓酒业。规格:52度1斤装。
[相关链接] 湖南百家姓酒业创建于2008年10月,由湖南九龙经贸集团有限公司筹建,“百家姓”品牌已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注册商标。公司总部设于长沙市五一大道776号中天广场行政公馆13层,主要生产经营中华姓氏文化酒,地域文化酒,拥有四川、山东两大生产基地,已经推出49款新产品,其中,姓氏酒系列44款、娄底老窖系列5款。
收藏感言:瓶身上印制华夏姓氏,不仅具有文化韵味,而且非常适合摆放和品味;瓶盖上印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且市面上少见。
5 8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年代:2007年12月
尺寸:长10*宽10*高10(cm)
品相:十品
收藏感言:中国联通LOGO中水墨黑字体中国红的双“i”是点睛之笔,既像两个人在随时随地沟通,体现了“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精神,又在竖式组合中巧妙地构成了吉祥穗造型,强化了联通在客户心中吉祥、幸福的形象。同时英文字母“i”,发音同“爱”,延伸“心心相连,息息相通”的品牌理念;英文释义“我-i”、“信息-information”体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以及“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品牌营销理念。(晓铁/藏品)
2 8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生活中若是碰到同姓的人,人们常说“咱们500年前是一家”,其实这里面存在误解,因为“同姓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姓氏太多”,就以华夏第一大姓“李”举例:“李”姓非常复杂,历史上曾有27个族改为李姓,如:五代十国时,庄宗赐吐谷浑的酋长白承福为李姓;唐太宗赐阿史那思摩为李姓;李世民打下天下当皇帝时,有16位有功之臣,跟着李世民改姓“李”,其分别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诸氏”,由此可见,这些姓尽管都改姓李,显然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说同姓未必是一家。 (晓铁/编辑)
1 8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张”在象形文字中,是一个人持弓欲射的图象。这个姓最初的来源于5500年前,蚩尤作乱,黄帝与之大战,黄帝的孙子挥,观察流星,得到了启示,发明了弓箭,在战争中威力无比。黄帝重赏群臣,挥被授予监管制造弓箭的官职,并赐姓张。春秋时,晋国公族有解张,字张;秦代,韩国姬良行刺秦始皇,事败后逃跑,改姓张;三国时,蜀臣有位龙佑那,诸葛亮赐其姓张;三国时,魏将聂辽改名为张辽,子孙遂都改姓张。 (晓铁/编辑)
1 8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相传,古代东夷族的首领舜,因为出生在山东姚墟,当时姓氏跟着出生地走,因此舜姓姚,称为姚舜,这是姚姓最早的来源。20岁时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迁居到妫水(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南),生下了儿子遂以妫水为姓,姓妫。周武王建周后,舜的后代被封到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子孙被封为陈侯,赐先祖之姓,名叫妫满,成为陈国的始祖。后陈国君王陈历公的侄子篡位,儿子妫完逃到齐国,齐桓公给妫完封官,名为“陈公子”,赐了一块田,所以妫完又被称为“田完”。于是“陈”、“田”是一家,都是“妫”的后代,而妫是“姚”的后代,故“姚、“陈”、“田”属于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晓铁/编辑)
1 8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落款:丙戌年(1946);地址:富顺县板桥乡同仁堂药室;名片尺寸:约10*4.7cm; 制作:手绘手写,配有个人照片及题签。 (晓铁/藏品)
29 7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据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全国十大姓: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1、北京市十大姓:王、张、李、刘、趙、杨、陈、孙、高、马。
2、天津市十大姓:王、张、李、刘、杨、趙、陈、孙、高、马。
浏览全文 »
9 7 月, 2013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