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

墨    序号493    墨:mo   姓氏来源:大禹儿子启建立夏朝,封胎初为孤竹国国君,胎初以祖上名字为姓,称墨胎初,后去胎字为墨姓。姓氏名人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姓氏郡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 

 

 

哈    序号494    哈:ha    姓氏来源:(1)明时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生活在辽宁开原南哈达河边,子孙以河名“哈”为姓。(2)“回族十三姓”之一,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姓氏名人:哈占。清满州正黄旗人,康熙年间吴三桂等合谋攻陕西,其筹运军饷,防守要塞建功,被封为礼部尚书。姓氏郡望:长葛郡,今河南长葛县。

 

谯    序号495    谯:qiao   姓氏来源:(1)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召公儿子盛被封于谯,建立谯国,自号为谯候,子孙遂以国名为姓。(2)周文王第十三子振峄封曹建立曹国,其子孙世代为曹国大夫,其中一支采邑在谯地,子孙遂以采邑名为姓。姓氏名人:谯 周。三国时期蜀国名士,字允南,精研六经,幼年失父,家贫笃学,做了博学多才的蜀中名儒泰宓的弟子,22岁入仕,先后任益州牧、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太子仆、骑都尉、散骑常侍,一生著述多达百篇。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长安市。 

笪    序号496    笪:da    姓氏来源:(1)古代,契丹族人称日食为“笪”,在笪时出生人力大无穷,且常立功于契丹,契丹人奉其为神明下世,后人因崇敬而以“笪”为姓。(2)古代以编笪(一种竹制品)为业者,子孙遂以技艺为姓。姓氏名人:笪重光。顺治年间进士,书画家兼诗人,为当时四大书画家之一,任御史时,有“风骨棱棱,虽权贵亦惮之”的誉称,其精鉴赏,工诗文,清刚隽上,尤以书画名重一时。姓氏郡望:建州郡,今福建建瓯县。 

 

年    序号497    年:ni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齐襄公之后,为辟邪以祖父名“夷仲年”中年字为姓。(2)明代有个叫严富的考试中榜,当了县官,后讹传为年姓。姓氏名人年羹尧。清汉军镶黄旗人,字亮工,康熙进士,川陕总督,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为清雍正皇帝之心腹大将军。姓氏郡望:怀远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爱    序号498    爱:ai    姓氏来源:唐朝时,大唐声威远播,北方有回鹘国,首相爱邪勿,唐王根据其名字译音,赐“爱”姓,改名爱弘顺,其子孙遂以爱为姓,世代相传。姓氏名人:爱世高。安息国太子,出家为憎,信奉佛教,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通晓汉语,译梵本《修行道地经》为汉语等30余部。姓氏郡望:西河郡,今河南北部。 

 

阳    序号499    阳:yang     姓氏来源:(1)周朝时,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为诸侯国,后遇周乱出奔燕,为标明自己身份遂以“阳”为姓。(2)东周时,附庸国阳,与齐国为邻,后被齐国吞并,国人遂以“阳”为姓。(3)春秋时,鲁国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阳关,以“阳”为姓。姓氏名人:阳振武。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望城县九江乡幸福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曾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姓氏郡望:玉田郡,今山东沂水县。

 

佟    序号500    佟:tong     姓氏来源:(1)汤王伐夏桀,原夏朝太史终古为贤德,世人器重,汤王遂召其入商朝,其子孙去偏旁为冬姓,后加人旁为“佟”姓。(2)满族先世居满州佟佳,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佟佳,后改单姓“佟”。姓氏名人:佟麟阁。随冯玉祥打击日军,北平大战开始,其所在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日机轮番轰炸,率部抵抗,损失惨重,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以身殉国,南京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姓氏郡望: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市。(晓铁/藏品)

商牟佘佴伯赏南宫

商    序号486    商:shang     姓氏来源:(1)上古帝尧继位后,封兄弟契于商邑,建立商国,周武王灭商后,王族子孙以“商”为姓。(2)战国时,卫国公孙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国变法图强,被封于商,称商鞅,后代遂以封邑命姓。姓氏名人:商瞿。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喜好《易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被封为“蒙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须昌侯”,后改称“先贤商子”。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上蔡县。

 

牟    序号487    牟:mu    姓氏来源:(1)周朝火神祝融之后,为周时子国,春秋末灭国,后代遂以国名“牟”为姓。(2)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3)彝、土家、朝鲜、哈尼等民族姓氏。姓氏名人:牟融。唐代诗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不仕,以诗闻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雅闲,时有佳句。姓氏郡望:巨鹿郡,今河北巨鹿市。

 

佘    序号488    佘:she    姓氏来源:(1)汉代以前无佘姓,后“佘”从“余”转化,余氏后人遂形成佘氏。(2)汉后有佘山,居者以山名为姓。姓氏名人:佘太君。原名佘金花,河北省义安人,《杨家将》中人物,也称杨令婆,北宋名将杨老令公杨继业之妻,精通韬略,其八子及一孙,多数殉国,在西夏侵扰时,她已百岁高龄,仍身挂帅印,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集中地体现了杨家将的爱国精神,在民间广为流传。姓氏郡望:新蔡郡,今河南新蔡县。

 

佴    序号489    佴:nai   姓氏来源:古代负责设计和制作皇帝爵冠者,被赐佴姓。姓氏名人:佴祺。明万历年间金榜题名,荣登进士,官至御史、直隶巡按。姓氏郡望:古滇郡,今云南滇池。

 

 

伯    序号490    伯:bo    姓氏来源:(1)夏朝初年,伯字本意有管理一方长官之意,益为东夷首领,故称伯益。(2)伯夷是孤竹国君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3)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其孙荀阁以祖父功高遂用祖父之字“伯”为姓,称伯阁。姓氏名人:伯牙。春秋时人。善鼓琴。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成连使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情有所移,心有所感,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传为其作品。与鍾子期善,能穷其意趣。后子期死,痛世无知音,不复鼓琴。姓氏郡望:河东郡,今山西黄河以东地区。

 

赏-    序号491    赏:sha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晋国大夫参赛得胜而获赏,其后代为纪念祖先荣耀遂以“赏”字为姓。(2)西夏时,祖先赏羽羌,后因西夏人与汉族人通婚,其姓逐渐被汉族人接受,成为汉姓姓氏。姓氏名人:赏羽羌。赏羽羌,本姓拓拔氏,建国于公元196年,后被蒙古骑兵所灭,族人纷纷南下,散居中原各地,逐渐汉化,后人奉赏羽羌为赏姓得姓始祖。姓氏郡望:吴郡,今江苏苏州市。

 
南宫-    序号492    南宫:nan  gong    姓氏来源:(1周朝文王之友南宫括是位贤臣,后裔以先祖名字南宫为姓。(2)春秋时期,鲁国仲孙闵居南宫,后代遂以地名命姓。姓氏名人南宫适。字子容,鲁国人,春秋末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其言语谨慎,崇尚填德,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晓铁/藏品)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

暂缺    序号482     梁丘:liang qiu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被封在梁丘,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梁丘为姓,后简为梁姓。姓氏名人:梁丘临。受《易》于其父,易学精熟,专行京房法,官至少府,其学传于五鹿充宗及邪王骏,为汉《易》梁丘学的重要传人。姓氏郡望: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

 

暂缺    序号483    左丘:zuo  qiu     姓氏来源:春秋,齐国有地名叫左丘(今山东省临淄一带),有名为明者以地名取姓,即左丘明,其后代子孙遂以“左丘”为姓。姓氏名人:左丘明。春秋鲁国人,相传任鲁太史时为春秋作传,成《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因目盲,后人称为盲左,其世传史职,故能搜罗列国之史以传《春秋》。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临淄市。

 

暂缺    序号484    东门:dong  men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庄公儿子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住在鲁国都城曲阜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子孙遂以东门为姓。姓氏名人东门云。汉代经学家,荆州刺史,有惠政,曾将《公羊春秋》授给琅玡王。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序号485    西门xi  men    姓氏来源:(1)春秋时,郑国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西门,后代子孙遂以”西门”命姓。(2)战国时,魏国邺令西门豹,后代子孙以其名命姓,称西门姓,后改复姓为单姓西。姓氏名人:西门豹。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时为邺令,同百姓开渠十二条,引水灌田,解决灌溉问题,令人把巫师投入漳河,革除了”河伯娶妻”陋俗。姓氏郡望:魏郡,今河北临漳县。     (晓铁/藏品)

岳帅缑亢况后有琴

岳     序号474    岳:yue     姓氏来源:上古时,有种官叫“四岳”,专管祭祀三山五岳之事,古人认为山是神灵,后世子孙遂取官名为姓。姓氏名人: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英雄,行伍出身,因作战勇猛,历任秉义郎、统制等职,后因高宗和秦桧力主和议,被迫班师,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姓氏郡望: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

 

帅    序号475保   帅:shuai      姓氏来源:春秋时,有位乐师后代姓师,名叫呙,在晋国担任尚书官事,因晋国君主景公名字叫司马师,为避君主名字师字,将姓省去一横,改为“帅”姓。姓氏名人:帅逵。字九逵,明代东阿人,年少丧父,事母甚孝,曾任吏部尚书,洪武中任监察御史,廉不置产,将接受俸禄和赏赐分给亲戚朋友。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缑    序号476    缑:gou    姓氏来源:(1)西周时,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子孙以封邑名“缑”为姓。(2)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渴侯氏入中原,孝文帝改革时因“候”与“缑”字古音相似,字形相似,遂改为单姓“缑”姓。姓氏名人缑谦。明代宪宗成化年间人,文武双全,为辽东总兵官,因功擢升南京右通政,颇有政声。姓氏郡望:中山郡,今河北定县。 

  

亢    序号477    亢:ka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有贵族受封于亢父,后代遂以封地名为姓。(2)春秋时卫国大夫三伉,后将伉姓省去偏旁形成“亢”姓。姓氏名人:亢青。元末明初人,祖籍河南宜阳张深,状元,官刺史,曾与亢恒一道赴东北,教“土人”种植五谷,造福一方,万民感念,至今东北人还称其为“五谷圣人”。姓氏郡望:武威郡,今甘肃武威市。

 

况    序号478    况:kuang    姓氏来源:(1)三国时期,蜀国名人况长宁,後代沿袭况姓。(2)明代苏州知府黄钟,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请示天子要求恢复祖姓况氏,帝感其敬祖,特意奖励,黄钟遂成况钟,後人改姓“况”。姓氏名人:况叔其。明朝浙江人,嘉靖年间对古代的文字、器物、制度等等都有研究,他做官不忘学问,读遍这方面的古书,又拜访了不少收藏家,见到不少古代器物,再结合书本,写成了一本名著叫《考古辞宗》。姓氏郡望:庐江郡,今安徽庐江市。 

后    序号479    后:hou    姓氏来源:(1)西周时,鲁孝公儿子公子巩受封于郈,谥号郈惠伯,后代去右边耳旁为“后”姓。(2)炎帝后代共工儿子句龙,黄帝时任后土,死后被封为灶神,后代遂以“后”为姓。姓氏名人:后处。名处,字子里。春秋末期齐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潜心传播儒学。姓氏郡望:东海郡,今江苏邳县。 

 

暂缺    序号480    有:you     姓氏来源: 远古时,有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以避开野兽侵犯,称为“有巢氏”,后代子孙遂以“有”命姓。姓氏名人:有日兴。明朝大臣,因为朝庭立功,受皇帝恩宠,在姓上加宝盖头,改称宥日兴。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琴    序号481    琴:qin    姓氏来源:春秋时,孔子学生琴牢,名字子张,人们常称琴张,后代子孙遂以“琴”为姓。姓氏名人:琴彭。明代好官,永乐年间为地方州官,其实行的政策对老百姓有好处,因此受赞扬。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市。           (晓铁/藏品)

呼延归海羊舌微生

24    序号469    呼延:hu  yan    姓氏来源:(1)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子孙以部落名为姓,称呼衍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姓之一,东晋时,呼衍部落进入中原,后改为“呼延”姓。(2)晋代时,稽明楚被赐姓呼延。姓氏名人:呼延谟。南北朝时,前赵名臣,他大公无私,勤政爱民,深受百姓颂扬,在当太守时,曾亲自为一名妇女平冤,影响很大,国人传为佳话。姓氏郡望:安定郡,今甘肃平凉市。 

 

归    序号470    归:gui      姓氏来源:(1)黄帝在做天子前,被封在归藏国,子孙遂以“归藏”国名为姓,后简为“归”姓。(2)春秋时,胡子国有归姓,后被楚国所灭,国人仍以“归”为姓。姓氏名人归有光。明朝散文家,昆山人,推崇唐宋散文,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称为“唐宋派”。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长安市。 

 

海    序号471    海:hai     姓氏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灵公姬元的大臣海春本是齐国人,居住在海岸,于是以海为姓,海春为名字,后代遂以“海”为姓,世世相传。姓氏名人:海瑞。字汝贤,回族,明代右都御史,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法”,后因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其直言坦白的上书激怒世宗,被投进监狱,定为死罪,世宗死后穆宗即位,得以出狱,著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姓氏郡望:齐郡,今山东临淄县。

 

暂缺    序号472    羊舌:yang she   姓氏来源:(1)晋献公被封在羊舌,其后代遂以“羊舌”命姓。(2)相传古代有叫季果的人,将别人偷窃的羊头埋在地下,后被人发觉,季果掘出羊舌还在,故被免罪,子孙遂姓”羊舌”命姓,后简为单姓“羊”。姓氏名人:羊舌赤。晋国中军尉,羊舌突的宗子,时称“铜鞮伯华”,孔子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市

 

暂缺    序号473    微生:wei  sheng      姓氏来源:(1)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周朝,把微子封在宋,建立宋国,宋灭亡后,子孙遂以名字为姓,称“微生”。(2)春秋时,鲁国贵族后代中有微生氏(3)古代有人因生于微家,遂以微生为姓,称为微生。姓氏名人: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以正直受人称赞,而孔子却说:“谁说微生高是个直爽的人呢?有一个人向他讨醋,他自己没有,转求他的邻居拿来给他。象这样的人算得上是正直吗?”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晓铁/藏品)

段干百里东郭南门

暂缺    序号465    段干:duan gan      姓氏来源:春秋时,老子的孙子李宗在鲁国任卿士大夫,享用“段”地物产,后又受封享用“干”地物产,其后代遂以封邑名命姓,或者姓“段干”,或者单姓“段”,“干”。姓氏名人:段干木。战国初期魏国贤士,是个有贤德的人,不为权势而坏了君子的道德,住在陋巷而驰名千里,有“逾墙避命”成语为证,终身不仕。姓氏郡望: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县。 

 

暂缺    序号466    百里:bai  li    姓氏来源:(1)周朝时,姬姓虞国人入秦后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子孙遂以封地名“百里”为姓。(2)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子孙以其名字命姓,称“百里”姓。姓氏名人:百里嵩:汉代徐州刺史。相传,当时天旱,百里嵩行仗所过之处,便有雨水降下,号刺史雨。姓氏郡望:新蔡郡,今河南新蔡县。 

 

暂缺

    序号467    东郭:dong  guo   姓氏来源: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姓氏名人:东郭牙。周朝时齐国大臣,他犯颜进谏,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被立为大谏之官。姓氏郡望:济南郡,今山东临淄市。 

 

暂缺    序号468    南门:nan men   姓氏来源:(1)上古时期负责掌管、观测天文的官员,后代以南门星座名称为姓。(2) 商朝大臣南门,后裔以先祖名字或官职称谓为姓。(3)周朝守护城池南门之官后裔以官职称谓为姓。姓氏名人南门蠕。商汤时期辅佐汤王打江山之七贤之一。姓氏郡望: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     (晓铁/藏品)

古玩市场淘宝物,《海员证书》藏名片

23  1            [藏品简介]    周末到徐东古玩市场撞大运,不想还真有收获。在旧货地摊上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中华海员总工会会员证书》,内藏名片一枚,十分珍贵。名片上“军政部军用第二、三码头装卸舱领班、李钦德、住址:蔼吉里十号、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签发”等字清晰可见;《海员证书》内页填写着“李钦德、黄陂人、男、四十岁、证书编号:海字第C3155号”。据卖家介绍,这套证件从尘封多年的解密档案中清理得到,李钦德系解放前国民党派遣到码头的特务,解放后被政府镇压。

        [相关链接]    中华民国(1912——1949),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由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政权,简称民国。建国初期采用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后再全国推广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国徽有三款,北洋政府的十二章国徽,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国徽及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修改版青天白日国徽。国歌一般指的是北伐成功后的《三民主义歌》,但在升国旗的时候使用《中华民国国旗歌》。

        收藏感言:经上网查实,“蔼吉里”现隶属武汉市江岸区汇通路一带,只是找不到门牌十号;上网搜索“中华海员总工会”,结果显示“中华海员总工会成立于1921年4月6日,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会名”、“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现今台湾仍有此机构,说明此物件确系民国时期;至于卖家所言“名片主人被镇压”一事,因无从核实,只好仍旧尘封于世。 (晓铁/藏品)

晋楚闫法汝鄢涂钦

晋    序号457    晋:jin     姓氏来源: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子燮父从唐迁到晋水,称为晋侯,后赵、韩、魏三家分晋,子孙遂以国名“晋”为姓。姓氏名人:晋骘。宋朝州官,遇上兵乱,百姓闹饥荒,令军队垦荒种田,至秋大熟丰收后,仓廪富足,遂将粮食分给百姓,免其徭役,修建学校,让百姓小孩有书读,召集铁、木匠,为百姓改良和修理农具。姓氏郡望:平阳郡,今山西平阳一带。

 

楚    序号458    楚:chu    姓氏来源:(1)春秋时,鲁国林楚子孙以其名命姓“楚”。(2)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楚国公族后代遂以国名“楚”为姓。姓氏名人:楚鼎。元代管军总管,曾被朝廷派去东征日本,渡海时,他的船被风暴摧毁了,他抱着甲板漂了三昼夜,漂到了朝鲜,他登陆后,沿着海岸去召集失散了的军队,后来又回到朝廷向皇帝报告,被加授怀远大将军。姓氏郡望: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县

 

闫    序号459    闫:yan     姓氏来源:(1)为阎姓别支,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故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2)相传太伯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子孙用闫作姓。(3)周武王姬发儿子唐叔虞建立晋国,晋成公封儿子懿在闫邑,子孙以“闫”为姓。因此也姓闫。姓氏名人:闫亨。晋代辽西郡郡长,因屡次规劝苟晞,坐轿进谏,被后人称颂有气节。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通渭 

 

法    序号460    法:Fa    姓氏来源:(1)战国时,齐襄王田法章被秦灭,子孙改田姓为“法”姓。(2)清代蒙古族中伍尧姓一族,为适应汉族习惯取“法”字为姓。姓氏名人法若真。清朝前期书画家,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山东胶州人,善画山水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市。 

 

汝    序号461    汝:ru    姓氏来源:(1)中原有条河流叫汝川,周平王迁都洛阳,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于汝川,称汝侯,子孙以封地名为姓。(2)商代汝鸠、汝方之后,世代相传姓。姓氏名人:汝 郁。字幼异,陈国人,五岁时母病不能饮食,其常啼泣,亦不肯饮食,母怜之,强为餐饭,欺言已愈,郁察母颜色不平,辄复不食,后当相官以“德惠化人”,许多流浪无归的农民到其管治地方定居,受世人称道。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市。

 

鄢    序号462    鄢:yan      姓氏来源:相传帝颛项玄孙陆终,生有六子,第四子求言的后人封在鄢,称为鄢侯,建立鄢国,后鄢国被郑国灭掉,子孙遂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鄢正畿。字德都,明末福建永福人,明朝灭亡其面向北方恸哭,几乎气绝;从此遁迹深山,也不应科举考试,常写诗作文表明心迹,自号亦必道人,赋绝命篇投溪水自尽而死。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涂    序号463    涂:tu    姓氏来源:(1)古有涂水,即今滁河,在安徽东部,发源于滁县,流经江苏久合县入长江,居者以水名命姓。(2)远古尧、舜时,颛顼后裔皋陶氏一支在山东繁衍,取名涂山姓。(3)涂字为古正字,塗出于汉末的俗字,后简为凃字。姓氏名人:涂乾吾。清安徽六安人,以字行,隐居龙门冲,性嗜茶,常恨制茶者伤其性,致色香味俱失,亲为剂量,迥异常品,遂以涂名,即涂茶。姓氏郡望: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 

 

钦    序号464   钦:qin     姓氏来源:(1)北方少数民族以钦差御使尊称为姓。(2)隋朝时,安州改为钦州,居者以地名为姓。姓氏名人:钦德载。宋末元初名人,为都督计议官,宋亡后,不降元,隐居碧岩山中,自号寿岩老人。姓氏郡望:河间郡,今河北献县。                                              (晓铁/藏品)

拓拔夹谷宰父谷梁

拓跋    序号453    拓拔:Tuo ba   姓氏来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亦称托跋)部拓跋氏,后汉化改为“拓拔”姓。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人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意即黄帝土德后代。姓氏名人拓跋丕。代北人,著名北魏乐平王,因功拜东骑大将军,鲜卑宗室中,德高望众,年长北魏孝文帝四辈,为四朝老臣姓氏郡望: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市。 

 

暂缺    序号454   夹谷:jia gu    姓氏来源:(1)春秋有夹谷国,亡国后以国名为姓。(2)金代女真加古部,后音讹为夹谷。(3)金时赐马、樊、程等姓为夹谷氏。姓氏名人:夹谷谢奴。金太祖帐前猛将,曾在大禹镇大败宋兵,官至昭议节度使,通女真、契丹及汉语言文字,治有勤绩,边境以安,道不拾遗。姓氏郡望:抚州,今河北张家口市。 

 

暂缺    序号455    宰父:zai fu    姓氏来源:周代有官名宰夫,属于天官,负责掌管王朝法令,公卿官吏的职位升降及平时的考核,由于古代”夫”,”父”二字音相近,后”宰夫”就转为”宰父”,后代以祖上的职官名命姓。姓氏名人:宰应文。明朝时期江宁人,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穷,长大后为表达对父母孝敬,把父母形象刻成木头人,而且像对待活人一样来侍奉,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为有名孝子。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暂缺    序号456    谷梁:gu liang      姓氏来源:(1)古代谷子称为粱,善于种植粱的氏族首领用谷粱命姓,子孙遂以“谷粱”为姓。(2)古代有谷梁城,居者以地名命姓。姓氏名人谷梁赤。战国时期鲁国人,著有《春秋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姓氏郡望:下邳郡,今江苏睢宁市。       (晓铁/藏品)

漆雕乐正壤驷公良

    序号449    漆雕:qi diao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鲁国漆雕氏,世代相传。(2)古代油漆装饰工职业称谓,后代遂以祖先职业名称为姓。姓氏名人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封“须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封“先贤”。姓氏郡望:蔡郡,今河南上蔡。

 

 

暂缺    序号450    乐正:le zheng    姓氏来源:周朝管理乐队的官职叫乐正,司掌音乐声律,子孙遂以祖上官职命姓。姓氏名人乐正子长,宋代即墨人,传说在鳌山遇到了仙人,得到长生不老药“巨胜赤散丸”,活到一百八十岁仍面如童颜,后登劳山仙去。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西北。

 

 

暂缺    序号451    壤驷:rang  si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秦国有贵族壤驷赤,为学习礼制用智慧和文化治理国家,到鲁国求学,成为孔子门人,后代遂以“壤驷”为姓,后改为单姓“壤”。姓氏名人:壤驷赤,字子徒,春秋末期秦国上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身通六艺,唐代封“北征伯”,宋朝封“上邽侯”,明代称“先贤”,秦州文庙设有壤驷赤祠。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市。

 

 

暂缺    序号452    公良:gong liang     姓氏来源:周代陈国公子名良,人称公子良,后人遂以爵位与名合称“公良”为姓。姓氏名人公良孺,春秋时代的陈国人,孔子得意门生,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救过孔子性命。姓氏郡望: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