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世博园一日游 姓氏衫显个性

s  s1       如果不是因为单位组织,我肯定不会赶热闹看世博。8月27日随导游来到浦西二号门排队,首先映入眼帘是人山人海,留在脑海中第一印象是中国人太多,那个拥挤令人不寒而栗,虽然有志愿者不断维持秩序,但排队毕竟是件无聊的事。世博园真的太大,按照游程安排参观世博只有一天时间,导游告知上午九点入园,晚上十二点出园,自由选择看点。大约40分钟排队安检进入园区,一打听稍有名气的馆一般得排两三个小时队,跟队采取蜿蜒曲折方式,排到中途想放弃却进退两难。上午参观完国家电网馆,随后选择了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中午乘船到浦东看中国国家馆,因未提前预约,只好在门前留影。想参观沙特馆,工作人员说排队时间在7小时左右,只能望馆兴叹。据播报,当天入园的人流量多达四十五万人,总的感觉除了如厕不用排队,喝水、吃饭的地方人头攒动,虽不如展馆那样拥挤,还算便利。第二天早上大伙见面谈感受,游客告诉导游“没来想死你,来了累死你,再来不是你”。导游告戒游客“珍爱生命,远离世博”。

       世界各国以世博会为平台,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东西方城市文明的成果,也体现了设计者、建设者门高超的智慧和理念。 与众不同,这次参观世博,我是另有准备,在世博园标志性场馆——中国国家馆前穿上自己设计定制的姓氏文化衫,不仅彰显个姓,而且有纪念意义;同时,将自主研发的《新百家姓四体书法》扑克牌增送给世博志愿者,一来弘扬和推介姓氏文化事业,二来向志愿者表达由衷的敬意。虽然在园区一天身体疲惫不堪,但能够亲历宏伟壮观的世博园,心里感觉开心,尤其当姓氏文化衫吸引游客眼球,引人注目时更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晓铁/文)

刘炳森隶书《百家姓》收藏欣赏

      IMG_6542d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1937年8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1962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常务理事,1991年任该会副主席。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其中三十余次东渡扶桑。1990年5月,荣膺日本“富士美术奖”。编写20余种书法专业书籍总发行量200余万册。70年代所书隶书字样6700余字输入电脑,已为国内外广泛使用。2005年2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作品尺寸:26*232cm)

       收藏感言: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意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旋律。其实书法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并不神秘!古人云:书为心画;今人云:书法是无声的音乐,能为心灵疗伤,书法是有声的色彩,能化腐朽为神奇;今人亦有云:书法能使狂妄者变得持重,拘谨者变得开朗,粗心大意者变得细致。   (晓铁/藏品)

华夏复姓的来历

       一、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二、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业。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   

      相关链接:我国现存81个复姓: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晓铁/编辑)

新百家姓氏堂号整理鉴赏

       2007年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据介绍,中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位列前100位的新百家姓氏堂号如下:

1、   三槐堂、槐阴堂

2、李  陇西堂、赵郡堂、平棘堂

3、张  百忍堂、清河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 浏览全文 »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马未都

马未都马未都1        [藏品简介]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超级畅销书作家,2008年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

         [相关链接]    观复博物馆是内地第一家经由政府注册成立的私立博物馆,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馆,马未都为公益性独立法人,实行理事会制接受社会各界捐赠。2004年博物馆扩建后设有家具馆、陶瓷馆、门窗馆、油画馆、工艺馆和多功能馆等展馆。

         ●他号称“文化奇人”,靠“捡漏淘宝”创建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他荣登《百家讲坛》,谈古论今,掀起新一轮“收藏热”

         ●他著述等身,雅俗共赏,收入高居“作家富豪榜”

         ●他愿终生守望“观复”,传承千秋万代事

       收藏感言: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引发广泛关注。“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即: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人们虽能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本性。“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此乃“观复博物馆”之得名。     (晓铁/藏品)

巨幅木拼书法作品《百家姓》亮相长春

百家姓木板书法1   百家姓书法木板1       一幅长25米、高1.83米、使用125块椴木板(0.2米*1.85米)、耗时6年完成的巨幅木拼书法作品《百家姓》近日亮相长春。作者吴健成,长春市三和木艺公司老板,其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库中精心萃取资料,以仿古竹简的形式连接而成巨幅木拼《百家姓》,共收集503个姓,每个姓的书写字体各不相同,并且有小字注解其来源,上百位古今书法名家的真.草.隶.篆.魏碑.仿宋等多种书体,采取阴,阳两种刀法雕刻而成。它既是一部集中国书法之大成的书法精品,又是一件融观赏和收藏价值兼备的艺术珍品。

       编辑感言:华夏姓氏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溯源数千年,每个姓氏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吴健成耗时6年,将华夏姓氏赋予了艺术的魅力,每一个姓氏,其实就是一个书法展示。    (晓铁/编辑)

本馆研发:《新百家姓四体书法》(精装阔牌上下)

34ad《新百家姓四体书法》扑克牌(精装阔牌上下),采用正楷、草书、隶书、篆书四种书体,并标明每个姓氏的“郡望”和“名人”,方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本家族和其他姓氏,欣赏和临摹姓氏的各种精美写法。

      研发感言: 您的姓起源于何时?千百年来这个姓出了哪些名人?百家姓中您排第几?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国新的百家姓排序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王、张位列姓氏前三甲。 本套《新百家姓四体书法》扑克,巧用百家姓排序前100个姓氏,加南宋年间《百家姓》版本中“百家姓续”4个姓氏,组成双升专用牌,意在“续姓氏、溯根源”,弘扬华夏姓氏文化和中华传统书法文化,寓知识于娱乐和收藏之中。   (晓铁/研发)

古稀之年迷电脑 老有所乐忙收藏

1       信息时代,电脑虽然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古稀老人们来说,谈起电脑、网络却是望而止步,有很多人害怕学不会甚至没有胆量去触摸它。春节前,笔者在收藏家肖人杰家中抓拍到二位老人上网交流的镜头,也许对那些想学又担心学不会电脑的古稀老人们能有所启迪。

 2        肖人杰:77岁,1986年开始收藏工艺鞋,2000年与老伴创办家庭收藏舘“肖张工艺鞋收藏室”,现有藏品1800余件,2004年应河南省洛阳市政府邀请参加“中国国际鞋业交易博览会”,荣获“个人收藏金奖”。  

3       秦宗良:78岁,50年代起收藏像章、火花、钥匙扣、门券、票证等,后以钥匙扣为专题,坚持不懈20年收集钥匙扣33个系列、藏品达万余件,曾多次应邀参加各类民间收藏展并获奖。

       当问及二老,古稀之年如何想到学电脑时?秦老爽朗回答:学电脑是不想当“文盲”,人老了记忆力差、借助电脑能使收藏活动变得更加有趣。一来方便了解收藏信息;二来通过QQ网聊,人在家中座、朋友常登“门”;三是写写文章也好在有生之年为弘扬民族收藏文化作点贡献。问到二老有什么心得想告诉老年朋友,肖老笑答:许多老年人学电脑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不会汉语拼音和软件使用,刚开始我也不懂,尽管年轻时在部队会点电报码,汉字输入不成问题,但对电脑网络的认知也是从零开始,眼下中文软件越来越多而且直观易学,语音输入更加容易掌握,所以希望老年朋友打消顾虑、只要有决心电脑就一定能学会。

       这正是:古稀之年迷电脑,颐神养性惜时光。

                    老有所乐忙收藏,鼠标轻点淘宝藏。                  (晓铁/文)

袁远驹:独手绘就多彩人生

袁远驹21= 袁远驹1         双休日,带家人游览解放公园,在品味满园春色间意外发现该园正在举办武汉市“星海杯”特色文化/魅力家庭艺术精品展。信步走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全是荆楚民间艺术、书画、集邮、收藏等精品。展馆内民间剪纸艺人袁远驹用仅有的左手创作了百十幅剪纸作品,倍受参观者青睐。袁老已届七旬,是原武汉供电局退休职工,1973年因公被电击伤致残右臂截肢。1976年退休后在武昌区老龄大学学楷书,2000年改学工艺美术,主攻间纸及布贴,蛋壳画及纸宫灯,其作品先后被省市电视台及多家报刊媒体征用,并受邀参加省市区街及省老龄大学的科普作品展。

       当袁老知道我在电力公司工作,高兴地拿出一幅创作好的“狗”馈赠与我,只见他将断臂压住剪纸,再用左手写下赠言,我知道这每个笔划都表达着他的坚强和善良。

       独手剪纸,困难重重。袁老面前摆放的每件剪纸作品,都蕴藏着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老人的执着和追求。(晓铁/文)

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第五-    序号501    第五:di wu    姓氏来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将原齐国田姓贵族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定居,因族大人众,故改变了原来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到第八姓,五迁者往第五门,为“第五“姓。姓氏名人第五种。字兴先,历官高密侯相、兖州刺史,因弹劾中常侍单超及其侄子单匡,屡受陷害,民间流传“清高正直,以第五种为第一”。姓氏郡望:陇西郡,今甘肃东乡县。

 

言

    序号502    言:yan   姓氏来源:(1)春秋时期,孔子得意弟子言偃,字子游,才华出众,曾任武城宰,提倡以礼乐教民,名声很大,后代遂以名字中的言字为姓。(2)战国时期,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者,后简为言姓。姓氏名人:言茅。明朝人,成化年间举为进士而当了地方官,官职为户平知府,其学问广博,多才多艺,留心身旁大小事物,关心百姓疾苦,重名守节,清廉无私,深受百姓赞扬。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上蔡县。

 

 

福-    序号503    福:Fu    姓氏来源:(1)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以祖名为姓“福”。(2)唐朝时,朝鲜半岛百济国被新罗国所灭,其中一支依照汉人习惯,改为“福”姓。(3)明朝大臣张福,身居要职而两袖清风,世宗皇帝赞其曰:“清不过福时”,后人为纪念奖赏遂改姓“福”。姓氏名人福寿。元朝人,官至江南台御史大夫,对朝廷非常忠诚,文武双全,皇帝封号为“忠肃”。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市。

 

 

  序号504    百:bai    姓氏来源:(1)周武王五世孙虞仲井伯奚,家境贫而有才学,秦穆公知其贤,封奚于百里邑,其后代遂以“百里”为姓,后改单姓“百”。(2)古代高丽族八姓之一。姓氏名人:百里嵩。汉代封丘人,为徐州刺史,恰逢天旱,嵩巡视部属,考察荆政,其车所至,甘雨随降,人称“刺史雨”。姓氏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

 

 

家     序号505    家:jia     姓氏来源:(1)周幽王时,整日游逸,不理朝政,大夫家父作《节南山》诗,讽刺幽王而名留千古,其子孙后代遂以“家”为姓。(2)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孙,字子家,其后人遂以“家”为姓。姓氏名人:家退翁。宋代人,元丰年间知怀安军,与苏轼为同年好友,轼赠诗云:“退翁守清约,霜菊凄余馨”。姓氏郡望: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

 

 

姓        序号506    姓:xing     姓氏来源:古代,因平民无姓氏,故有人以“姓”为姓,世代相传。姓氏名人:姓伟。汉代人,山东临淄富商,会做买卖,因赚了五千万金钱,连史书上都有记载。姓氏郡望:临淄郡,今山东临淄市。

 

 

      序号507    终:zhong     姓氏来源:(1)颛顼有子老童生子吴回,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孙子以祖父字“终“为姓。(2)夏朝时,太史令终古,其后世子孙以其名字“终”为姓。姓氏名人:终军,少年勤奋读书,年18选为博士弟子,武帝时官谏议大夫,武帝曾遣人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南越王愿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从,举兵杀其王及汉使者,终军死时年仅20余岁,世称“终童”。姓氏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