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

颛孙    序号445     颛孙:zhuan sun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陈国簪缨之后名颛孙在鲁国做官,子孙以先祖业绩为荣姓颛孙。姓氏名人:颛孙师。春秋陈国人,字子张,到鲁国拜孔子为师,长相端正,谈吐举止宽容文雅,待人接物友善从容,宋咸淳二年被封为“宛丘候”、“陈国公”。姓氏郡望:丹阳郡,今江苏南京市。 

 

端木    序号446     端木:duan mu     姓氏来源: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为春秋政坛上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端木”为姓。姓氏名人端木国瑚。清代诗人,道光年间任内阁中书,著有《太鹤山诗文集》等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暂缺    序号447    巫马:wu ma     姓氏来源:周代专门掌管养马并为马治病的官员,称为巫马,即马医官,子孙以此为荣以祖上官职名称命姓,称巫马氏,后改为单姓巫。姓氏名人:巫马施。字子旗,孔子得意门生,曾执掌单父(春秋时鲁国邑),由于勤勤恳恳地工作,将该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在鲁国官至丞相。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县。 

 

暂缺    序号448    公西:gong   xi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国公族季孙氏支子后裔所改,以公西为氏,与鲁国国君同族,为三大贵族之一。姓氏名人公西赤。字子华,孔子弟子,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善于交际,明嘉靖九年封称“先贤公西子”。姓氏郡望:顿丘郡,今河南浚县。     (晓铁/藏品)

民国原版相声脚本欣赏:《歪讲百家姓》

aa               《歪讲百家姓》

    作者:焦得海 荣剑臣 吉平三 王兆麟 张寿臣 陶湘如
    图书出版社:北京打磨厂学古堂印行

甲 陶先生。
乙 是。
甲 你念过书吗?
乙 念过几天。
甲 你念过什么书?
乙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
甲 都讲过吗?
乙 讲过半年多点儿。
甲 那还成吗?
乙 怎么啦?
甲 都讲过什么书?
乙 《三字经》也讲过。
甲 《百家姓》呢? 浏览全文 »

亓官司寇仉督子车

暂缺    序号441    亓官:qi  guan     姓氏来源:春秋时掌笄之官,亦称丌官、亓官,负责女子出嫁事,后代遂以官职为姓,明朝初期朱元璋登基将“丌官”简为亓姓。姓氏名人:丌官家钟。山东莱芜人,著名冶金工业专家,教育家,长期从事国防科技事业,其完成的“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与“丁种分离膜及制造技术”两项科研项目,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姓氏郡望: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市。 

暂缺

     序号442    司寇:si kou    姓氏来源:(1)商朝时,有司寇官职,后代遂以“司寇”为姓。(2)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朝中苏忿生任司寇官职,子孙遂以官职“司寇”为姓。姓氏名人:司寇惠子。春秋时鲁国有名的大夫,相传是苏忿生的后代。姓氏郡望:平昌郡,今北京昌平县。

 

 

暂缺

     序号443    仉督:zhang  du      姓氏渊源: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仉督,后代遂以官职称谓为姓。后分为仉氏、督氏,现已无此复姓。“仉”,是“掌”的古体字,“仉督”即是“掌督”,其官本名叫“党正”,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主管指定区域内的行政事务,后称党督,演变为掌督、仉督。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暂缺    序号444    子车:zi che     姓氏来源:春秋时,秦国公族子车氏之后,秦穆公有个出名的大夫叫子车奄息,子孙遂以子车为姓,秦穆公死后,将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和子车钳虎三个贤臣殉葬,子孙有改单姓“车”。 姓氏名人:子车奄息。秦国“三良”之一,后被秦穆公所杀殉葬。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市。      (晓铁/藏品)

妙手巧剪“百家姓”

      长卷剪纸百家姓1 世界最长的剪纸有多长?足足226.93米!2008年8月8日,由中国民间工艺百杰、“广州剪纸皇后”韩艳历经1年零9个月创作完成的“百家姓”剪纸长卷,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的足球场上精彩亮相,200名小学生将剪纸作品一字排开,足足绕足球场一圈半。该作品内含288幅剪纸图案,每幅图案分为左右对称图形,华夏常用姓氏与古老的中国文字金文和隶书分布在左右,对称图形结合吉祥图案,以剪纸形式呈现。长卷中每一幅剪纸图案犹如一幅生动图画,画中藏姓,用姓表字,字里蕴义,构图巧妙而优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为韩艳题写“韩艳剪纸,栩栩如生”的赠词,国学大师饶宗颐和雕塑大师潘鹤分别赠送韩艳“妙手生花”和“心美手巧”题词。据悉,韩艳已将该幅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晓铁/编辑)

柳州“姓氏”地雕,彰显城市魅力

      123 广西柳州市不仅以其悠远的历史文化名闻遐迩,近年更作为一座崛起的中国西部工业基地令人瞩目。盛世兴雕塑,柳州市中心人民广场正中心的“姓氏”地雕,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华夏姓氏完美结合,成为柳州人民广场改造后新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广大市民。“姓氏”地雕凸刻着中国三百一十四个姓氏,这些姓氏大小不一随机组合在一起,用隶、楷、行、篆等字体精美地表现出来。这座长宽各四米多的黄铜铸造的地雕重达十吨,在广州制做完成,地雕以华夏姓氏诠释中国汉字的魅力,寓意中华传统文明延续不断。地雕分数十块,参差不齐、方向不一、高低错位排列在一起,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都不可能看全地雕上所有姓氏,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奇思妙想。设计者“与民互动”、“为民所爱”的初衷,乐在其中的设计理念,通过地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2004年11月建成起,柳州市民就参与其中,在寻找属于自己姓氏的乐趣中与地雕亲密接触。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广场游玩,刚识字的小朋友们总要来到地雕前,用稚嫩的小手一遍遍地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姓氏,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       

       编辑感言:姓氏是父系社会家庭成员的标志,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二万多个。据考证,柳州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现今使用的姓氏有八百多个,常用姓氏六百多个,其中不乏代表着少数民族的韦、侬、莫、岑、蒙等姓氏。“姓氏”地雕在市民的亲密触摸中,使得汉字不再是冷漠的汉字,而被赋予血浓于水的生命,为柳州这座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名城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无限的魅力。 (晓铁/编辑)

“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落户山东桓台西镇

       111山东省淄博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先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像齐桓公、姜尚、蒲松龄、王渔洋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虽经数千年却依旧闪耀着文明智慧的光辉,如广为流传民间的炉姑的故事,主人公那种华夏儿女善良纯朴的本性和孝德精神,仍深深地感动着今天的人们。

      “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2003年落户山东桓台县西镇炉姑庙,碑文由北京嘉华德艺术中心邓国庆先生征集,全国24个省市的110名最具实力的著名书法家书写,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徐仪先生创意。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光英为碑林作序、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局原局长李必达、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杨开金等为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书写碑文,为碑林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编辑感言: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孝女李娥,十五岁英勇献身救父熔化妖牛,赢得齐国上下赞誉,被齐王(齐桓公)敕封为炉神姑,并令建造炉神庙,以示表彰纪念。随着炉姑事迹的代代相传和孝德精神的弘扬光大,山东桓台西镇修建“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景观,籍以弘扬中华传统书法艺术,挖掘整理华夏姓氏文化,增强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可谓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晓铁/编辑)

网淘《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

1碑林杨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            [藏品简介]    2010年7月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得《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大八开)一册。该书由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筹委会发起、北京嘉华德艺术中心征集,邀请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书写各姓氏始祖碑文,以祭祀始祖英灵。为弘扬传统书法艺术,挖掘整理中华姓氏文化,主办单位经过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设计,根据有关资料按姓氏人口多少排序,将姓氏碑文和始祖画像编辑成《精品集》,设计新颖,装祯精美,版式讲究,内容丰富。

         [相关链接]    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西安碑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1961年3月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收藏感言:翻阅《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可以“追根乃知历史之嬗变,溯源方晓宗族之衍达”。该书融史料与书法于一集,不仅具有较高的收藏性和欣赏性,而且使国人在了解姓氏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晓铁/藏品)

鲜于闾丘司徒司空

鲜于

        序号437    鲜于:xian  yu     姓氏来源:周武王仰慕箕子贤德,曾经访以天道,后被封朝鲜,箕子依照故国习惯将支子仲封在“于”邑,后裔合鲜、于二字为家族姓氏。姓氏名人:鲜于天。宋代著名科学家,幼时能日诵千言,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其精通天文、历数、地理、方技,其学问渊博,为当时名儒争相求教的大学问家。姓氏郡望: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

 

        序号438    闾丘:lv qiu    姓氏来源:(1)周朝时邾国地名,其首领后代遂以地名为姓。(2)邾国贵族封在闾丘,其家族昌盛后以“闾丘”为姓。姓氏名人:闾丘均。唐代成都人,与陈子昻、杜审言齐名,武后时任官博士,后从唐九微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自其手。姓氏郡望:顿丘郡,河南浚县。

 

 

司徒

        序号439    司徒:si  tu    姓氏来源: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舜的子孙遂以官职“司徒”为姓。姓氏名人:司徒映。唐文宗即位,深知两朝之弊,励精求治,任司徒映为太常卿,出宫女3000余人,放五坊鹰犬,省冗食1200余人,政号清明。不料数年后,宦官挠权,勾心斗角,奢侈浪费,腐败回潮,司徒映目睹此情此景,毅然决定辞官还乡,不再在朝廷做不清明的官。姓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

 

暂缺

     序号440    司空:si  kong     姓氏来源:(1)春秋时,晋国大夫士蒍担任司空官职(古代管工程建筑的官),子孙遂以官名“司空”为姓。(2)尧的后代隰叔曾在晋国任司空,子孙遂以祖上官职为姓。姓氏名人:司空图。唐朝人。咸通年间进士,累官礼部郎中,因避战乱隐居中条山王官峪,朱温篡唐后,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坚拒不就,唐哀帝被朱温弑后,司空图绝食而死,著有《诗品》二十四卷,以四言韵语咏述诗的二十四种境界,对后世诗评有很大影响。姓氏郡望:顿丘郡,今河南浚县。       (晓铁/藏品)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

暂缺    序号433    钟离:zhong  li      姓氏来源:(1)宋国君在晋国被杀,儿子逃到楚国,封地钟离,子孙遂以地名“钟离”为姓。(2)周代伯益后人封在钟离国,后被楚国所灭,国人遂以原国名“钟离”为姓。(3)春秋时,宋桓公儿子敖在晋国任职,其子州犁任楚太宰,食采钟离,子孙以居住地“钟离”为姓。姓氏名人:钟离权。号和谷子,唐朝人。生而奇异,长相俊美,有一把大胡子,身长8尺余,传说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成为八仙之一。姓氏郡望:会稽郡,今江苏吴县。

宇文

     序号434    宇文:yu  wen   姓氏来源:魏晋时,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其打猎时拾到玉玺,刻“皇帝玺”三字,以为天授神权,遂以“宇文”为姓(天为”宇”,君为”文”,意即”天子”)。姓氏名人: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祖节,贞观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局见称,时江夏王道宗尝以私事托于节,节遂奏之,太宗赐绢二百匹,仍劳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序号435    长孙:zhang  sun      姓氏来源: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曾祖父拓跋郁律,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儿子,赐为长孙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遂改为“长孙”姓。姓氏名人:长孙无忌。字辅机,晟子,唐朝洛阳人。博涉文史,有谋略,从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迁吏部尚书,封为齐国公,又徙赵国公、太子太师,后为高宗时辅政大臣,进授太尉,兼修国史,因被武后所陷自杀。姓氏郡望: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

 

 

慕容    序号436    慕容:mu  rong     姓氏来源:(1)公元前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建国辽西棘城, 经慕容木延向辽东发展,先祖慕容廆继位, 后代遂以祖先名字“慕容”为姓。(2)汉桓帝时鲜卑分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故以“慕容”为姓。姓氏名人:慕容皝。字元真,昌黎棘城人。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用法严苛,后称燕王,崇尚儒学、喜好文籍,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崇尚汉化。姓氏郡望:雁门郡,今山西代县。(晓铁/藏品)

公孙仲孙轩辕令狐

      序号429    公孙:gong  sun     姓氏来源: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后代遂以“公孙”为姓。姓氏名人:公孙鞅。即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封商十五邑,号商君,其在魏国未得重用,后投秦孝公主持变法,孝公死后,被陷害车裂而死。姓氏郡望: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县。

 

暂缺

序号430    仲孙:zhong  sun    姓氏来源:春秋时,鲁庄公弟弟庆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称共仲,后杀死太子般和闵公,畏罪出逃,改姓为孟孙氏,留居鲁国的子孙仍以“仲孙”为姓。姓氏名人:仲孙湫。春秋时齐国人,鲁国发生灾荒,齐桓公派仲孙湫以“慰问”名义侦察情况,齐桓公问:“现在是否可以攻打鲁国“?仲孙湫说:”不可以,因为鲁国有难,只可更加爱护和帮助!”齐桓公听后佩服仲孙湫之远见。姓氏郡望:高阳郡,今山东临缁县。

 

轩辕

序号431    轩辕:xuan  yuan     姓氏来源:(1)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得姓轩辕,后代子孙遂以“轩辕”为姓。(2)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图腾,故此得姓。姓氏名人:轩辕氏。即黄帝。传说黄帝姓公孙,后因生于姬水改姓姬,国内有熊,故亦称有熊氏,与蚩尤战于涿陆之野,斩杀蚩尤,又败炎帝于阪泉,诸侯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号黄帝。姓氏郡望:邰阳郡,今山西武功县。

 

令狐    序号432    令狐:ling  hu     姓氏来源:晋国大将魏颗率军与秦国交战,立下战功,晋景公把令狐作为奖赏封赐,后代遂以封地名“令狐”为姓。姓氏名人:令狐楚。唐朝大臣、诗人,担任过中书待郎、尚书、仆射等官职,政绩卓著,常与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唱和,李商隐均出自他的门下。姓氏郡望: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     (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