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宜兴紫砂《百家姓》陶艺收藏欣赏

百家姓紫砂花瓶1   百家姓紫砂花瓶2      百家姓紫砂壶   百家姓紫砂壶1   百家姓紫砂洋桶壶         [藏品简介]    《双耳花瓶》2008年宜兴紫砂工艺大师羡建新手工制作。《秦权壶》、《洋桶壶》2009年宜兴紫砂工艺大师陈炎手工制作,均采用宜兴原矿紫砂。

        [相关链接]    宜兴紫砂器(壶),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紫砂泥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此得名。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500年间名家辈出,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每一把壶都在壶的欣赏性上下功夫独具匠心,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汉族文化内涵,更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在收藏品市场上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尤其是传世精品不是“古董”胜似古董。

        收藏感言: 宜兴紫砂,产于江苏宜兴,一直是收藏家的最爱。因紫砂质地好,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适中,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紫砂之美除了独特造型美外,还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线条和材质色泽美。近现代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愈加精妙,二位工艺大师巧妙地将《百家姓》制作在器皿上,既弘扬中华姓氏文化,又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独具匠心。 (晓铁/藏品)

国博《生肖姓氏纪念文物》青铜器仿品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 十二生肖姓氏纪念文物》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纪念建馆88周年,迎接2000年(千禧年)推出的一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文物。此套《生肖姓氏纪念文物》由专家制模(仿商、西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生肖青铜名器),采用古老的浇铸法手工完成,将国家一级文物(以出土的历代著名生肖青铜器物为原型)和姓氏文化溶于一体,选择占全球华人99%的300个姓氏,每姓氏发行2000套,按照一器(青铜器)、一证(收藏证)、一号(家族查询号)、一姓、一码监制,国家博物馆签发的《收藏证书》采用人民币印钞防伪技术印制。

     (图为杨姓十二生肖:龙纹卣-鼠、伯钜鬲-牛、虎纹觥-虎、兔形尊-兔、双龙玉璧-龙、蛇纹卣-蛇、驭马俑-马、羊首鼎-羊、猴边扣饰-猴、铜鸡-鸡 、变形龙纹流鼎-狗、猪尊-猪)

        [相关链接]    纪念文物,是指对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的一种留恋和怀念,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基本特征:一是必须由人类创造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二是必须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十二生肖的排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的起源来自我们祖先在远古对动物的崇拜,简单点说也就是和图腾崇拜相似,人们会用动物替代数字符号,后来产生十二地支,又与地支相对应。十二种动物并没有先后之分,具体顺序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一切源于远古的民俗文化。(一)源于轩辕。传说轩辕黄帝要选个十二侍卫,于是有很多动物来报名参加,本来大家是要推选牛为第一的,可是老鼠爬到了牛的背上,加上猪的起哄,老鼠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排在了第一,猪排在了最后一位。虎和龙两个不服气,就被排在了牛的后面,成为山中和海中的王。兔子和龙比赢了,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很生气,咬了兔子,被罚排在了倒二。其他的动物也经过一番的比试,然后确定了彼此的排序。这是来自传说中的说法,虽然不可信,但是至少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二)源于时辰地、支和生肖。相传开天辟地的时候,老鼠咬开了混沌,形成了子鼠,也是天地的第一个时辰。之后老牛辟地,形成丑牛。天地造物,人有生死,人死于猛虎,形成寅虎。卯时日出,日升月落,月之精归于兔,形成卯兔。辰是三月的卦象,布雨时节,自然属于龙,形成辰龙。四月是巳卦,刚好是蛇出没的时候,形成巳蛇。午时,阳气达到极端,地属阴,马奔跑于阴阳之间,形成午马。午后羊吃草,未时属羊。申时日落,日落西山猿啸时,申时属猴。酉时月生,对应坎卦,坎卦中间阳爻属太阳之精,太阳之精属于鸡,形成酉鸡。狗在夜晚守家,形成戌狗。亥时是天将亮未亮,天地混沌的时候,而猪也是混混沌沌的,形成亥猪,按照这个说法排序出来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三)按照阴阳奇偶参差排序。一般来说,动物的前后脚趾数目是一样的,老鼠却是前脚是4个,后脚是5个,阴阳同体,排在第一,然后按照各个动物脚趾的偶数奇数交叉排列,比如牛脚四趾是偶数,老虎脚五趾,以此类推,形成生肖排序。对于生肖的排序说法流传比较广,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上三种。

        收藏感言:传统民俗中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的流传给十二生肖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十二生肖变得更加传奇。生肖在古代一般用于纪年,是天文历法的一部分,而现在人们关注的是自己生肖可能带有的运势。本馆所藏国博限量发售的《生肖姓氏纪念文物》青铜器仿品,不仅工艺精美,造型逼真,而且蕴含吉祥福佑镇宅之意;尤其是用不同书体刻写的姓氏铭文记载着杨姓的历史渊源,比起生肖邮票、生肖纪念币等藏品而言,具有融礼品、藏品、家居装饰品于一身的鲜明特征,因此显得更加珍贵。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经济类)收藏欣赏:毛冬声

       [藏品简介]    毛冬声。1935年1月出生于浙江余姚县,幼年时期生活贫困。1955年任武汉市商业局团委书记,1957年被错打成右派,1979年平反。1982年10月出任武汉商场总经理;1992年任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等殊荣。2004年8月退休,现为武汉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劳模协会会长。

       [相关链接]    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商)是湖北省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中苏友好商场(后更名武汉商场),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十大商场之一。1986年武商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商业企业,属下拥有众多子公司、分公司,经营领域涉及商业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旅游餐饮及进出口贸易等。改革开放后武商集团在经营上形成“扎堆效应”,在管理上推出“武广模式”,先后被国务院及国家体改委、全国总工会、中宣部等部门授予“企业改革创新奖–风帆奖”、“中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成为中国商界的一面旗帜。

        收藏感言:在武汉商界毛冬声就是一个传奇,他敢为天下先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注入到武汉商业的发展史中,从商52年亲手参与了武汉商场的建设,主政武商22年赚回了350个武汉商场,亲自操盘打造了中国商业第一股。80年代当改革成为主旋律,改革的浪潮冲击着企业界,由此锻炼和培育出成千上万个新型企业家,毛冬声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特定的时代他用迥异的商业模式,为自己赢得了“商业奇才”的美誉。    (晓铁/藏品)

臣冲叩陷篯糟榷矣

        序号1278    臣:chen    姓氏来源:(1)古代战俘或奴隶皆被视为没有身份地位的人,统称为”臣”或者”臣人”,后裔子孙已称谓为姓。(2)春秋时期,楚穆王熊商臣,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称商臣氏,后简为单姓臣。(3)朱元璋大败陈友谅,陈姓后人为了避祸改为臣姓。姓氏名人:臣悦。陕西咸阳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一朝秘书监的秘书,负责掌管世文图籍,著有《平陈纪》。姓氏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

 

        序号1279    冲:chong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冲敬。明洪武元年任广东香山县丞,主持修复了学宫(孔庙),系封建时代当地最高学府,治鲜劝惩,以劳卒官,祯为文祭之,闻者感动。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80    叩:kou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1281    陷:xian    姓氏来源:(1)古代擅长陷阱捕猎的猎人,子孙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即称陷阱氏或陷井氏,后简为陷姓。(2)古代刑运解押犯人的车称为陷车,后裔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利州郡:今四川广元市。

 

浏览全文 »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台湾篇

中山纪念堂         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省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1600多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2014年12月相关资料显示,台湾人口共23,433,753人(含福建省金门、马祖等岛屿),辖6都、3市、11县,为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据古代文献记载,“台湾”系台湾西南部高山族“台窝湾”人简称,由族名扩大为全岛名称,又称瀛洲、夷州、流求等。元朝时期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渔民;明朝时期荷兰占领台湾后为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朝时期设台湾府正式称台湾岛;1895年日本窃据台湾,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复;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设台湾省。

       考古学家认为,台湾早期的住民大部分来自大陆或间接移居而来,“左镇人”在3万年前就从大陆到台湾成为高山族的祖先。隋朝炀帝时期曾3次派人前往台湾,大陆居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从此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频繁。17世纪20年代,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其中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一边从事农耕、贸易,一边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在台湾形成许多村落,给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以极大推动。60年代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快速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98%。台湾本省人系指二战结束前在台湾生活的族群,包括闽南人、客家人和少数民族,分别占总人口的70%、13.5%、2.3%,汉族住民以福建和广东为两大分支,其中近80%祖籍福建(漳州、泉州人),近20%祖籍广东(梅州、潮州人),因此台湾同胞的先祖绝大多数是各个时代从大陆迁居而来,由于地缘位置关系导致台湾不少姓氏从闽粤入台,其中陈姓最早。南明永历十五年 (1661 年)陈姓人士跟随郑成功来到台湾,虽与海峡彼岸的闽粤遥遥相望,仍旧承袭了大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命名习俗。目前台湾共有 768 姓,其中单姓 764、复姓 4个,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分别为: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郭,这些姓氏分布在25个县市,除宜兰县、云林县第一大姓为林之外,其余皆是陈姓天下,以台北最大,其次是台中县、高雄市、台南县等。台湾住民的姓氏发祥地与大陆相同,如:陈姓发源地河南颍川、汝南、江苏广陵、下邳;张姓发源地河南清河、南阳、吴郡、武威、开封等。遇到节日喜庆,不少人家会在门口悬挂标有姓氏堂号的灯笼,如:西河林、颍川陈、天水赵、太原王、汝南周、京兆杜等,以示不忘水源木本。 浏览全文 »

清末民初《绘图注释百家姓》装裱册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绘图注释百家姓》32开石印,装裱尺寸长18cm宽13cm高6cm,清末民初上海江东书局印行,品相八品。
        [相关链接]    清末,指1644年至1912年的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六十八年。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统治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民初,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收藏感言:2017年12月17日在武汉”第五届全国文献展示交流会”上淘到《绘图注释百家姓》,字大如钱,每页均是上图下文字。据卖家介绍书是从河南乡下收购而来,经上网比对孔夫子旧书网售卖的同类线装书价钱为300元左右,此书因为装裱成本较线装书高,所以卖家开价680元经讨价还价以150元成交。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因为中国书画大多创作在容易揉皱的宣纸上和绢类物品上,所以装裱后的书画更加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一样,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美感。(晓铁/藏品)

“楚池姓氏酒”传承历史的文化酒

2        [藏品简介]     楚池姓氏酒由湖北楚池酒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出品,酒体采用中国最古老的酿酒工艺发酵,系纯粮固态小曲陈酿原酒,目前使用此工艺的厂家很少。第一批已推出14个姓氏:张、王、刘、李、陈、杨、黄、朱、高、周、赵、吴、胡、潘,红色的瓶身象征生活红火;皇冠形的瓶盖彰显尊贵,酒体醇厚,香气怡人,其它姓氏陆续开发中。酒精度:42度,零售价:58元/瓶。

        [相关链接]      楚国称汉水为池,故为汉水别称,泛指楚地的江河湖泽。楚池取意于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诗集《楚辞》,姓氏酒生产地荆州监利。姓氏酒之所以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因为姓氏文化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口味,在饮酒文化上可谓独树一帜,同时在包装设计上极具个性时尚,适宜于家庭聚会、婚庆、各种庆典等场合饮用。

        收藏感言:酒是感性的商品,是情感交流的媒介,饮酒的过程是各种情感的不同体验,湖北楚池酒业有限公司将公司品牌与华夏姓氏相结合,“我的姓氏,我的荣耀”的设计理念别具一格,既传播了姓氏文化,又给人以吉祥寓意。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定制或者购买到带有自己姓氏特色的酒,如“杨氏酒”、“李氏酒”等,都会感到十分亲切、舒适,由此可见楚池姓氏酒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亦有纪念意义。 (晓铁/藏品)

蝇头小楷《百家姓》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2012年2月从网上淘得蝇头小楷《百家姓》装帧作品一幅,品相如图。

 

         [相关链接]    蝇头小楷。意为像苍蝇头一般极小的楷书,蝇头小楷就是1cm之下用毛笔书写的楷书,主要用在信札、经书、古代应试和书籍等方面。它与小楷的区别在于,1cm以上2cm以下称为小楷;其次在用笔方法上,蝇头小楷更加注重书写者的提按和使转的功力。

 

         收藏感言:毛笔书法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蝇头小楷则是书法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因为蝇头小楷在各种书体中最耗费工夫和精力,所以特别考验作者的功力和心境,不仅锻炼人的意志,而且陶冶人的情操。 本馆所藏蝇头小楷《百家姓》,笔势空灵飞动,行笔苍劲俊雅,笔画流畅纤细,字体工整匀称。从落款上看“癸未年”1983年羊年,“渭南天外楼”位于陕西华阴市,“必葉”印章在网上搜索不到相关信息,虽名不见经传,但因是百家姓专题,所以值得收藏。  (晓铁/藏品)

 

追根溯源 认祖归宗——姓氏源流探究之山东篇

        山东,简称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省会济南。东部为半岛,西南部多为平原,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又称齐鲁大地。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志士名人。考古发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之后出现了东夷文化。5000年前东夷人房屋遗址大多为半地屋结构,说明”鲁”的本义原是表示东夷人居处的象形字,鲁由人、田、水、日构成,可以理解为这里是夷人聚居、土地肥沃、水产丰富、滨临大海的日出之所。东夷又称东夷或夷,最早是羲伏羲氏后裔的一个部落族群,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夷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因考古遗址分布于山东泰沂山区,所以可以认定东夷发祥地是山东。山东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各地,其中回族人口分布以济南、德州、泰安、菏泽、聊城五市为主达到53.57万人;朝鲜族分布以青岛、威海、烟台三市为主;满族分布以青岛、济南、潍坊、威海、烟台五市为主;蒙古族分布以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淄博五市为主。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省常住人口为9946.64万人。
        一、山东人口最多姓氏
  

      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公布的2016年位列山东省前10位姓是: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
        王姓,(1)周灵王太子晋,因对父亲直谏把父亲惹怒,被贬为平民,迁居于琅邪,世人顾及其后代是周朝的贵族,称他们为王家,其后便以“王”为姓。(2)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姓。(3)西汉末年王莽当朝时赐姓“王”氏
。汉唐时有太原王姓、山东琅琊王姓;宋明时期有开闽王氏、三槐王姓,虽然支派纷繁,但追溯来源几乎都可以与黄帝联系起来,大多数王姓家族人都属姬姓,是黄帝的正统后裔,因此王姓人谈起自己的祖先时都会自豪地说是正宗的黄帝子孙。
        张姓,上古时期,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挥公很聪明,他观看天上的弧星,得到启发制造了弓箭,这是当时打猎和战斗的主要武器,官名“弓长”合成一个字为“张”,黄帝赐挥公姓张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或是支脉。
        李姓,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很残暴,有个叫理利贞的贵族为不遭迫害带着母亲逃亡,走到一棵李子树下时再也走不动了,于是便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为了感谢李树的救命之恩,改理姓为“李”姓。
        刘姓,(1)远古时,尧帝陶唐氏后代姓祁的一支,被封到刘国,子孙遂以国名为姓。(2)尧姓祁,传说尧的后裔祁刘累为夏帝养龙,因饲养不善死了一条母龙害怕惩罚偷偷逃到河南,子孙以名字“刘”为姓。
        孙姓,(1)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2)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以祖字为氏。(3)齐国卿士书,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  孙姓是山东集中分布的大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始祖惠孙,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分支繁多。
        赵姓,(1)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第十三世孙造父,传说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造父乐而忘返,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后代遂以“赵”为姓。(2)少数民族匈奴、南蛮、五代牂牁酋长后裔改姓赵。(3)赵宋王朝先后将李、穆、隆、宇文等姓历史人物赐姓赵。
        杨姓,(1)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晋武公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其子伯石以邑名“杨”为姓。(2)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陈姓,(1)周武王灭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封胡于陈国,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2) 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
        徐姓,夏禹时期,禹封伯益儿子若木到徐国,春秋末徐国被强大的吴国吞并,后人以原国名“徐”为姓。姓氏郡望东海郡,今山东兖州市。
        马姓,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因为武艺高强屡立战功,赵王为奖赏他,封其到马服,赵奢也被人称为马服君,后代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姓氏,后来省去服字,单姓马。

浏览全文 »

名人名片(经济类)收藏欣赏:黄立

黄立-        [藏品简介]    黄立。1963年6月生于西安,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享受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历任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研发部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应用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武汉中兴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务,现任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荣获“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个人” 、第六届“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市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2009年第十六届湖北省优秀企业家称号(金牛奖)、2014年以个人资产100亿元首次入选“胡润全球富豪榜”。2017年11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相关链接]  胡润百富,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由英国注册会计师胡润先生1999年创立,为现在国内财经榜单里影响最大的一个榜单,之后编制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排行榜,旗下拥有《胡润百富》杂志,成功举办系列论坛活动。2004年又首创“胡润慈善榜”,旨在倡导企业家们关注慈善,积极回报社会。虽然有着对数据准确程度、权威性的争议,而其地位也受到老对手《福布斯》的挑战,但一年一度的“胡润百富榜”评比已经成为每年最重要的个人财富盛宴,引起国内绝大多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兴趣。

        收藏感言:1999年黄立辞职下海以30万元创立高德公司,2010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仅用十年时间便完成从科研人员到湖北首富的华丽转型。作为在汉楚商,他是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领导班子里唯一一名“民参军”企业代表,其创业之路彰显了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深化发展的进化历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民参军企业及其企业家的重视。如今高德公司不仅是国内红外热像仪领域的领跑者,而且测温类产品已跻身全球第四。高德公司设立之初取“GUIDE”,意即“向导、领跑者”,目标就是将高德做成一个国际化公司,目前公司正致力于并购其他企业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