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金晓星心度文化传播公司赠本馆姓氏图腾卡及杨姓图腾衫

        [藏品简介]    金晓星。1980年生于河南禹州,自幼喜爱并研习绘画,后入郑州轻工业学院专修平面设计四年。曾经闯荡上海十年,期间加入美资W+K广告中国分部从事品牌设计工作,服务于欧莱雅、正大集团、美国威富服饰、纽百伦中国等国际知名企业。2012年正式在郑州设立心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传统美学融入生活,研究开发了百家姓、12生肖等诸多传统文化的文创创新,其中百家姓图腾设计已被国家版权中心核准登记。以百家姓图腾为核心成立的少林寺“华夏百姓图腾山舍”更是成为景区人气店,销量屡创新高。

        [相关链接]    心度。原文出自《国语·晋语二》,指胸怀,度量,心度大包裹得过,运动得行。译文大意:圣人治理民众,是从根本上考虑问题的,并不以满足民众欲望为转移;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的时候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刑罚严峻,民众就安宁;赏赐太滥,奸邪就滋生,所以刑罚严峻是国家太平的首务,赏赐太滥是国家混乱的根源。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国家大事要争先恐后而统一民心,专行公务来杜绝私欲,奖赏告奸、奸邪就不会产生;明定法度、政务就不会烦乱,能做到这四点国家就强盛;不能做到这四点国家就衰弱。所以立国用民的一般法则在于能够禁闭外势、阻塞私行而着眼于自强自力。

        收藏感言:当收到金晓星先生邮寄的姓氏图腾卡和杨姓图腾衫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心度文创的匠心独到,让人从中领悟、接触、喜爱到中华的传统文化之美。一个企业或品牌不仅要有让人入眼的形象,还要把自己的服务细节与形象链接,因为人们总是对好看的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河南最大国际品牌里,有一家小店叫漫山,由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志者经营,目的是想让来少林寺游玩的中外游客对起源于河南的禅文化、武文化、百家姓文化产生兴趣,由此感叹“河南人有文化”。灵感创作与版权保护是心度文化的两个法宝,心度文创设计制作的产品不仅个性十足,而且彰显自信,在此特别感谢金晓星先生对本馆的信任,无偿赠与图腾卡和杨姓图腾衫。穿上图腾衫我为心度文化和漫山品牌代言”我的姓氏我骄傲”。有道是:金色拂晓星辉耀,心度文化创意美。漫山文创品牌佳,心度团队群英荟。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谈笑

        [藏品简介]     谈笑,本名郑全胜,湖北经视当红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电台主持人,先后主持《欢声笑语》、《快乐双休》、《开心六六顺》等火热节目,现为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湖北经视)《谈笑工作室》、《经视欢乐送》总制片人、2009年创立“谈笑爱心基金”,成为武汉慈善总会爱心大使,已向湖北地区困难群众捐出200余万元,对成千上万的困难群众提供了爱心资金、爱心物资、政策解读和法律支持等各类援助。

        [相关链接]     《经视欢乐送》是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的一档民生慈善帮扶栏目,2004年12月开播,作为该栏目的一个固定环节每天播出2到3分钟,主持人走街串巷,对正在收看该节目的观众随机送出“见面礼”。起初主要是为《经视直播》做推广,之后由于该节目努力在为百姓服务上下功夫而备受观众欢迎。2008年5月该节目从《经视直播 》中独立出来由谈笑工作室策划并制作,每天17点28播出20分钟(含广告)。谈笑工作室将爱心公益与电视产业相结合,栏目收视率和占有率长期在湖北地区保持同时段第一,该栏目已成为湖北地区独树一帜、深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公益品牌栏目。

        收藏感言:谈老师是位时尚中人,他从收音机里跳进了电视机,观众们在《经视欢乐送》里经常会看见他拎着米、等物资送到普通百姓家中,为弱势群体送去帮助和温暖。《经视欢乐送》栏目自觉担当公益角色、不避艰难,甘于奉献、扬善传爱、开展慈善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帮助困难人群脱困,彰显了媒体的责任和影响力,栏目的公益方向和价值取向已成为社会中一抹暖色,非常值得称道。2017年7月《湖北经视欢乐送》栏目为本馆录制专题片“姓氏收藏之趣”,在此深表感谢。有道是:

        湖北经视欢乐送,谈笑主持风雅颂。媒体关注百家姓,专题收藏趣味浓。姓氏藏馆注心血,传统文化千秋业。良师益友伸援手,收藏愿景定实现。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政治类)收藏欣赏:民国《新华日报》特派员鲁明

        [藏品简介]  鲁明。1917年生于陕西临潼,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9年任董必武的政治秘书,同时用新华社记者的名义参加社会活动,当选陪都各报记者联谊会常务理事。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华日报》首席记者、采访部代主任。1946年初以《新华日报》、新华社特派员名义,采访军调部活动,同年5月3日随周恩来到南京任《新华日报》、《香港商报》、新华社驻南京特派员。1949年任政协筹备组组长,建国后调外事部门工作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赞、常驻代办、驻外大使等职。

        [相关链接]     红色收藏。是指对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的收藏,红色收藏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红色文献因为直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成长史,不仅是国内各大政府博物馆的收藏主流,也是国际上研究中国现代史的热点,她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国内外拍卖场上一枝独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门类:

第一类毛泽东像章,全国收藏者至少有15万人,收藏门槛低,存世量比较多。

第二类毛泽东著作。

第三类“文革瓷”,特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如装饰瓷件、生活器具、毛泽东雕像、反映当时风貌的瓷版画等。

第四类“抗日战争史料“。

第五类“红色油画”,尤以带毛泽东肖像或形像的红色油画最为瞩目。

第六类“红宝书系列”。

        收藏感言:红色藏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每当“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一系列革命纪念日到来时,红色收藏就迎来一个高峰时期。本馆珍藏的这枚名片,亦属红色收藏范畴,其独特在于罕见、稀少,名片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经济价值,可以说开辟了红色收藏的第七大门类“名片收藏”,因此藏家普遍认为红色收藏投资的保值增值空间非常巨大,被誉为“红色股票”,意义非同一般。  (晓铁/藏品)

汉上书画大师王中民为本馆创作《四知之金》

        [藏品简介]    王中民,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潢川,现为中国电力美协会员、武汉美协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院院士、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电力公司书画社副社长,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电力杯”书画展。

        [相关链接]    “四知”由来。据史料记载,东汉名士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一次昌邑令王密为了感谢举荐之恩,在夜里带黄金到杨震家里行贿,遭受杨震严厉斥责,王密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义正严词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羞愧地谢罪走了。于是杨震廉洁奉公成为千古佳话广为传颂,杨氏因此以“四知”为堂号。

        收藏感言:汉上,旧时指荆襄,又称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王老师自幼爱好美术,八十年代初师从孔繁玉先生,以写意花鸟画见长;工作之余勤于丹青,不断充实与探索,受师承影响风格渐成,着墨注重浓淡干湿,构图新颖,形象生动多姿,格调力求疏秀明丽,讲究韵味。《四知之金》是我向王老师提的要求,没想到他欣然应允,属于命题作画。为做到力求达意,构图前查阅了相关史料,经过几易其稿完成大作,其对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契而不舍的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晓铁/藏品)

藏书阅览:《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藏品简介]    《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由著名姓氏与家谱文化研究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王大良教授编写,气象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五章介绍了家谱的文化知识,包括家谱的定义、起源、演变、种类、特性、体例、内容和功能、家谱与姓氏、郡望堂号等;阐述了一般家谱的基本编修过程、编修前的准备、具体编修方法、印制方法、颁谱庆典、家谱收藏以及研究性家谱、数字化家谱的编写方法,是一部系统介绍家谱文化知识和编修方法的书籍。

        [相关链接]    王大良,1963年出生,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中国政治传统等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唐史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任中央电视台百家姓特别节目总顾问、公安部姓氏统计及姓名登记项目专家、“寻根天下”全国姓氏旅游联合体首席顾问等,主编“中华姓氏通史”、“百家姓寻根探秘”、“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专家说姓名”丛书,担任“中华姓氏简史”丛书副主编、“华夏姓氏丛书”、“中华姓氏谱”丛书编委,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中国的百家姓》、《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名闻天下》等5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

        收藏感言: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房谱、支谱、氏谱、家乘、家牒、家传、谱系、谱牒、玉牒等,是以特殊形式记录家族来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等过程的文化典籍,向来被认为是家族的生命史。近几十年来各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修谱热潮,但家谱的来源和演变如何?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体例和内容怎样?历朝历代究竟怎样修谱?皇帝和名人家的家谱是什么样子?现在修谱究竟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怎样才能修出能够传世的家谱?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少有人系统探讨,许多问题也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作者通过多年研究和参与修谱活动,用近30万字的篇幅深入浅出表述了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选材全面、准确、精当,语言通俗生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家谱爱好者了解和认识家谱,而且对于编修家谱者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名人名片(文化类)收藏欣赏:唐杰忠

        [藏品简介]     唐杰忠。1932年生于山东黄县,少年就读沈阳时即学演相声,1949年参军作为部队文工团团员曾涉猎多种表演艺术。1958年编演相声《医生》、《探社》分获广州军区文艺会演创作奖;1959年进京成为前辈相声艺术家刘宝瑞弟子,创作并与刘老合演相声《柳堡的故事》广受好评;1964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先后与刘宝瑞、马季、郝爱民、姜昆等名家搭档,播演了《找舅舅》、《海燕》等近百段相声,多次参演影视作品《京都球侠》、《超速》以及电视剧《多棱镜》、《人怕出名》、《愉快的旅行》等。2017年6月18日逝世,享年85岁。

       [相关链接]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等。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收藏感言:唐杰忠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级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他的捧哏朴实憨厚,儒雅自然,不抢不让火候适当,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配合都严丝合缝,在百姓眼中永远是谦虚、慈祥、可爱、幽默的笑星,人称慈祥“老妈妈”。这张漫像名片采用夸张的形式,将人物的个性“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漫画中的“脸”别出心裁,方寸之间,不同凡响。    (晓铁/藏品)

墨韵乌金石”百家姓”茶盘收藏欣赏

1

       [藏品简介]   墨韵乌金石“百家姓”茶盘,以整块乌金石制成,将传统的石雕减轻化,美观轻盈,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不吸茶色等优点。品茗的同时亦可感受东方茶道文化与茶艺揉合之美,是倡导天人合一中国茶文化的完美体现。规格:38*80*3 cm

       [相关链接]  乌金石,亦称黑金石、包金石、中国墨黑、蒙古黑、黑胆石及黑玉石,台湾称火山岩,出口到国外则被誉称为“夜玫瑰”。纯黑是乌金石的特点,其质地坚硬细腻,色泽乌黑发亮,结构均匀,光泽度高,纯黑发亮、温润雍容、内敛沉稳,朴拙敦厚、肃穆沉稳,威严豪壮,典雅高古,显现出外表坚硬,内里温柔细腻,冷静中透出典雅、质朴的质感。乌金石因外形千奇百怪而极具观赏价值,但由于产出数量相对较少,被奇石收藏者视为珍品。

        收藏感言:赏石之风,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至今更趋空前。现代赏石文化进步,多主张形、色、质、纹、韵,形,即石之势,稳重、敦实,坚固永久性;主张四平八稳,体现厚重、内敛的谦谦君子之风。“百家姓”茶盘运用传统石雕工艺和现代科技工艺,将功能性和艺术性自然结合,高雅脱俗,浑然天成,实乃赋石头之灵性,兼水土并容,五行相行,让茶叶回归自然,不仅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而且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晓铁/藏品)

烟画百图卡之《百家姓》100枚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2007年4月从淘宝网上购得“百图卡”系列之《百家姓》一套共100枚。此套卡于1994-2001年间发行,为方便收集配套,每一枚注明有组号、类别、序号和限量发行号。第1-23组每种印量5万枚,第24-77组印量15万枚,第78-100组印量5万枚,同时还设计有防伪标识,在验钞机下正面会显现“百图卡”美术字,背面显示拼音;每枚卡都有各自的流水号、印刷年月、第几套第几枚等字样,厂家承诺“仅此一版,印后毁版”。

        [相关链接]     烟卡,又称香烟画片,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讲应该不陌生,它是卷烟厂为推销产品放在烟盒内随烟附送的一种画片。民国时期俗称烟画,吸烟者如果集齐一套可换取香烟一包,当时十分受捧,风靡一时,但最终能集齐者为数不多。抗战结束后烟卡悄然淡出,现今民间珍藏成套者寥寥无几。

        收藏感言:1994年8月杭州卷烟厂在本厂出品的“杭州”、“御”、“天外天”、“雄狮”等几种高级香烟内,每盒附送一枚烟画卡片,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烟卡终于重新露面。这种卡片纸质挺刮、印刷细致,构图精美、规格统一、品种繁多,每组全套100种,故取名“百图卡”,其内容覆盖面广,包罗万象,分为名著、文物、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动植物、书法美术、兵器、交通工具、诗词谜语等多个系列;表现形式有国画、油画、漫画、摄影、电脑绘画等多种。“百图卡”一面市就很快成为江浙等地的收藏热点,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图卡“越陈越香”,时至今日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值。(晓铁/藏品)

《百家姓》首册丝绸彩印珍藏册收藏欣赏

装帧盒封面收藏证书1 8 4 5 7        [藏品简介]     2002年中国版本图书馆出版《百家姓》首册丝绸彩印珍藏册,一函一册,豪华龙饰缎面硬盒套内铺有黄色绸缎,书中配有大量图片,印刷精美。收藏证书编号:1028,定价2800元,2015年3月从孔夫子旧书网低价购得。

        [相关链接]     丝绸,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打败蚩尤,“蚕神”亲自将她吐的丝奉献出来以示敬意,于是黄帝命人将丝织成绢,以绢缝衣穿着异常舒服。黄帝之妻西陵氏嫘祖后来寻找到更多能吐丝的蚕种采桑饲养,故民间崇奉嫘祖为养蚕的蚕神,黄帝为织丝的机神,采桑养蚕与制丝织绸便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基本劳作手段。汉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由此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则被称之为”丝国”。古代丝绸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大多采用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纺织品,被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则称为”真丝绸”。

        收藏感言:2006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发布通知,要求从2006年5月1日起,禁止出版、销售以黄金、白银、珠宝、名贵木材等高档材质为载体或进行豪华包装的奢华类图书,和黄金书一样丝绸书同样昂贵和奢华。除了包装精美外,丝绸书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价格高昂,大多数丝绸书的广告都这样写着“服务于商务礼品、政务礼品、宾馆及家庭装饰、个人收藏”,实际上90%是“公家”掏钱购买丝绸书用作“雅贿”,自己出钱购买收藏的仅是极少数。而拿到丝绸书礼品的人恐怕也只是偶尔欣赏一下,多半会搁置在书柜里。有专家评论:标价高,无非是送礼时好看,不少丝绸书不仅定价有“水分”,连承诺限量绝版销售的印数也是“虚”的,如果有需要照样可以增加印数。本馆收藏此书一是可以借此添加点书香气;二是用来证明“雅贿”与“俗贿”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用丝绸做书或许将成为历史。

 (晓铁/藏品)

名人名片(政治类)收藏欣赏:习仲勋

     [藏品简介]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原名习中勋,参加革命后改为“习仲勋”。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共产党、1945年10月任西北局书记。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 1978年4月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12月主持广东省工作提出创办经济特区,使广东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1980年10月习仲勋调中央工作,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书记处的日常工作。1988年4月当选七届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兼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相关链接]     习仲勋陵园。习老陵园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西北陶艺果林园附近,陵园内植有侧柏、龙柏、白皮松、火球等,习仲勋的石刻座像位于陵园中央,庄严、肃穆、简朴、大方,园内习仲勋雕像和习仲勋夫人齐心书写的习仲勋语“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引人上前敬仰。2008年10月陵园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批准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富平县红色旅游基地。

         收藏感言:习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76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此藏品系习仲勋任广东省省长时使用过的名片,由于存量稀少,流传至今十分珍贵。    (晓铁/藏品)